“我服了!”

對於孫策的計劃,周瑜在腦海中已經想明白了,他覺得就算孫策計劃中的益,荊,揚三州沒有全部拿下,也足夠孫策稱霸天下了。

但不管多麼完美的計劃,剛被推出來的時候肯定都是會有不足的,這些缺漏就需要後期執行的人因時因地做出適當的改變。

孫策自然也知道想要奪得天下,光靠一個自己理想中的計劃是不行的,所以他現在才告訴了周瑜,將來可能還會告知他認可的人,一起對他的計劃進行改進。

至於告訴周瑜這麼重要的事情,會不會被別人知道,從而先孫策一步實施他的計劃?

那是不可能的,就不說以周瑜的氣度,不屑於去做告密那種事,就以世家的身份,有幾個世家子弟願意與蠻夷居住在一起?這不是惹人笑話嗎?

如果真有世家大族的人有機會晉升,卻不往朝堂或富庶的地方跑,而是想去戕牁郡那種蠻夷之地,肯定會暴露在士人眼中。

雖然也有點機會能夠苟到發育成功,但肯定會受到邊上州郡裡明眼之士的防範,很難出擊成功。

周瑜心裡當然不會有那種想法,此時的他正一臉欽佩地看著孫策,此時此刻,他是完全被孫策折服了。

他有些興奮地說:“按照阿策你的計劃,到時候只需等待中原大戰,便可趁機出征,到時候有很大的希望能夠成功!

我周瑜也願加入,為此等大業獻出一份力氣,博一博青史留名!”

“呼~”

孫策見自己終於將周瑜給拿下了,鬆了一口氣。

之後他陪著周瑜坐在院子裡,繼續討論著計劃具體該如何實行。

兩人討論了半天,發現只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要想成事,需要籠絡一大批人才,而想要人才前來效力,孫策就得有一定的實力才行。

畢竟不光是收服蠻夷需要實力做到恩威並施,就說那些有才華有名望的人,有幾個會願意跟隨一個沒實力的君主?

就算是歷史上投靠了江東的那些大臣們,如果看不見孫策的實力與上升的可能性,他們會加入孫策麾下嗎?

亂世當中沒有實力,誰還把你當回事啊!

兩人這麼一聊就聊到了孫家的僕人來喊吃飯,沒錯,孫家終於添了兩個僕人,從此一些端茶倒水,洗衣做飯的粗活就不用家中的女人來做了。

周瑜見狀不顧孫策挽留,連忙起身就要回周家,孫策見攔不住,就將他送到了孫家門口,兩人在門口道別。

周瑜回了周家,徑直來到從父周尚所住的房間裡。

周尚此時正在屋裡聽人彙報資料,這次賊軍來襲,各家為守城所用的支出都不算太多,但畢竟是一場大勝,壽春的家主們都想在給太守的戰報中露個臉,於是紛紛派人前來請求周尚。

此等事情對於當了幾年縣令的周尚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他也是大世家出來的人,當然知道這些人的脾性。

如果輸了,這群城中大戶就會將所有的錯都歸結在他這個縣令身上,但是贏了,他們就會想要一起分個功勞。

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地頭蛇呢?周尚想要在做這個縣令期間政績良好,就少不得有要用到他們的地方,所以對於他們的要求也就答應了,反正不過是在戰報上提上兩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周尚見有人推門進來,抬頭看了一眼周瑜,微微一笑,隨後依然寫著戰報,頭也不抬地問道:“見過孫策了?”

周瑜走到周尚的前面坐下,對於這位周家人口中才能不高,但在家中和他關係最親密的叔父,他從未有過不敬,他答道:“見過了。”

“你覺得孫策如何?交好孫家是否可行?”

周瑜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叔父,我今日先與孫策進行了武藝比試,輸得很慘,本想著他出身寒門,在見識上會有所遜色,誰知他的一番話令我大開眼界,唉,今日方知此人可為吾之良友啊!”

周尚聽了周瑜的話有些意外,他暫時停下書寫戰報,問道:“昔日他與許邵在席間爭辯之時,我便知道孫郎有急智,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連你都自愧不如的見識,你可是我們廬江周家百年來最天才的一批人啊!”

“叔父,家父在洛陽,已經能夠感覺到大漢日薄西山了,必須有人站出來匡扶大漢,我覺得孫策有很大的機會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想和他一起試試,看看我們能走到哪一步。”

周尚沉思良久,說:“朝堂不穩之事我自然知道,但大漢江山還沒到崩盤的時候,做大事不必急於一時,你這時候做出選擇是不是有些早了?”

周瑜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周尚的話,但他又說:“侄兒若未曾結交孫策,自然待價而沽,等局勢明朗再做出選擇,但如今孫策之才令侄兒佩服,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決定賭一把!”

周尚微微頜首,沒有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思量了一會兒,他重新書寫了一份戰報,然後起身走到了周瑜身旁,拍了拍周瑜的肩膀道。

“阿瑜,你可想好了,你的才能和眼光都比叔父強,若你真的下定主意要跟著孫策闖出一番事業,叔父也願意支援你,只不過一旦決定跟隨孫策,你以後就得為他馬首是瞻,很難再改變了,叔父希望日後你不會後悔!”

周瑜斬釘截鐵地回道:“放心吧,我不會的!”

周尚輕聲一笑道:“我早知你的脾氣,罷了,勝敗存亡,各安天命,百年後的周家如何,不是現在的我們能決定的,你只要抓住自己的機遇便可,阿瑜,你看看,我這份戰報寫得怎麼樣?”

周尚說著,就將手中的戰報遞給了周瑜觀看。

周瑜接過戰報,發現上面寫的都是孫策如何不畏強敵接過城內守軍,如何智謀出眾設計賊軍,如何英勇過人陣斬賊首。

可以說除了最後提了壽春大戶幾句之外,通篇都是誇讚孫策的功勞和表現,連他自己都只請罪說不善軍事,沒什麼功勞,導致需要孫策這麼個少年來帶頭對抗賊軍。

周瑜十分疑惑地問道:“這……叔父,這份戰報為何要這麼寫,反正都已經獲勝了,太守大人不會特意追究你的責任,你為何要自述罪責呢?”

“你既然決定投靠孫策,我也不能吝嗇,就先以此戰全功讓他得到太守的賞識吧,希望他日後成就一番功業之時,能夠記住今日之事,對你,對我周家能有所優待!”

周尚不惜自毀名聲,來助孫策一臂之力,周瑜對此十分感動,只能連忙拜謝叔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閒扯一集

勒塔瑪

同事:下班幹嘛?我:玩部落衝突

大唐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