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是有神童之稱的廬江周郎嗎?”

孫策主動上前對周瑜抱拳開口問道,雖然周瑜對他愛答不理,但他的家世確實是現在的自己高攀不起的。

歷史上,周瑜和孫策成為了好兄弟,甚至住在了一起沒錯,但很難說這不是周瑜想要和孫策分出個高下。

可能周瑜本身不是個好勝心極強的人,但是在他身邊,肯定會有家人或者朋友拿孫策和他進行對比,況且兩人都是從小就出名的少年英雄,久而久之,自然會生出勝負之心。

院子裡的周瑜聽到有人在背後議論自己的話語時,就已經從那丫鬟的話中猜到孫策的身份了。

但他專門跑來壽春一趟,是為了施展自身才能的,結果到了壽春以後,發現賊軍已經被那同齡的孫策搶先解決,他心裡有點怨氣也很正常。

但他終究不像演義中所說的那番小肚雞腸,而是個分度翩翩且胸懷寬廣的大丈夫,面對孫策的搭訕,他抱拳回禮道。

“在下是廬江周瑜沒錯,不知閣下有何指教?”

“在下吳郡孫策,素來喜好結交英傑,見周兄在此施展的劍法如此精湛,不知可否與在下來個以武會友?”

孫策深知,想要收服一個天才,首先要厚著臉皮和他處好關係,成為朋友,讓他能夠認同你,然後就得表現出超出他認知的本事,從而折服他。

他現在進行的就是第一步,先和周瑜成為好朋友。

周瑜的劍法是自幼拜了多位劍道名師學的,再經過他多年的鑽研和突破,已經算是自成一道,他使劍講究個實用,沒有什麼花招,追求輕靈和精準。

對於孫策的比武邀請,有自信的周瑜自然不怕,他也想見識見識壽春鼎鼎有名的孫郎有幾分能耐。

他持劍而立,渾身肌肉緊繃,等待著孫策的進攻,沒想到孫策交代丫鬟告訴凌操幾人後,就上前拉著周瑜往外跑。

“喂,你不是說要比武嗎?怎麼拉著我跑啊?”

“我的武器在家裡,難道你讓我赤手空拳對戰你的劍嗎?”

出了周家的大門來到大街上,此時已經有不少人了,眾人都認識孫策,看著他拉著一個少年快速奔跑,紛紛好奇地看著。

周瑜被這麼多人看著孫策拉著他跑,覺得有失君子禮儀,但手被孫策緊緊箍住,根本掙脫不開,也只能跟著孫策了。

終於到了孫家,一進了院裡,周瑜就有些氣惱地說:“趕緊開始吧!”

然而孫策卻並沒打算此時與他交手,他知道比武無論輸贏,都難以得到周瑜的友誼,於是推脫道:“昨晚酒水飲得過多,現在肚子空空的,不如咱們一起用了朝食再切磋,你看可好?”

見孫策說肚子餓,周瑜也不好說不讓吃,再加上他確實想要與孫策比試,也就跟著去了。

“嘿嘿,周郎,你可就快要落入我的手掌心了。”

想著這位千古風流人物以後被自己折服,孫策笑得將嘴裡的食物都漏出來了。

“周兄,聽說你是來助縣令大人破賊的,想必你對於兵法十分精通吧!”

孫策笑眯眯地看著吃東西都保持著風度的靚仔周瑜,繼續說道。

“想必你也應該知道此戰是如何獲勝的吧,不知你可有何高見?”

看到孫策那副“色眯眯”的樣子,周瑜有些後悔自己被騙來了,但一談到戰事,他便有些興奮地說道。

“此戰示敵以弱的計謀別出心裁,有可取之處,但若是讓我來的話,只需用豐厚的獎勵向賊軍士兵懸賞賊首,並且承諾不會追究迷途知返之人的責任,賊軍不過是烏合之眾,如此根本不用動刀兵,就可以從內部瓦解賊軍!”

說完,周瑜還看了孫策一眼,似乎在問“我這計策是不是比你那個好”。

孫策仔細思索了一番,發現周瑜之計果真有實現的可能。

“不愧是廬江周郎,周兄果然計謀出眾!”

然後孫策擺出了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轉移話題道:“如今天下紛爭四起,朝廷上下又貪汙盛行,如此下去必將迎來亂世。

咱們雖然是少年,但也該有匡扶大漢之心,不知你認為,究竟如何才能挽大漢之將傾呢?”

周瑜臉上帶著笑意問:“你?匡扶大漢?”

周瑜也知道大漢的病根是世家,要解決這種問題,他自問以他周家的地位和他周瑜的能力都做不到,更別說區區孫家了,所以他認為孫策的話是口出狂言。

孫策知道周瑜覺得自己在說大話,心裡有些失落,但他轉瞬就釋然了。

雖然不久後,孫堅會被封為長沙太守,烏程侯,又在之後的討董之戰中奪得首功,名聲遠播,而孫策自己也會在未來稱霸江東,但那些都是以後的事,周瑜不可能預見未來啊。

現在的孫堅只是朝廷的議郎,孫策還只是個剛立了功的白身少年,孫家確實還上不了大漢的檯面,匡扶大漢這事還遠遠輪不到他們!

歷史上,早期廬江周家是投靠在袁術麾下,但經過了袁術這位大哥的一番騷操作後,周家看出了他定然不能成事,所以周家最優秀的子弟周瑜捨棄袁術任命的居巢長,真正追隨屢立戰功的好兄弟孫策。

不過,孫策可不會因為周瑜的話傷了他的自尊心就生氣,他反而準備早早折服周瑜,讓周瑜為他的大業打工出力。

於是孫策仍然笑著說:“周兄,我覺得有志不在年長年幼,自然也不在乎家世,難道太祖和光武皇帝的起步很高嗎?況且我孫家只是想匡扶大漢,總不能比重建朝綱更難吧?”

孫策說自己要匡扶大漢,卻故意用兩位開創王朝的皇帝自比,隱晦地試探著周瑜是否如歷史上的荀彧一般,對於大漢存著忠心。

聽了孫策的話,周瑜也正了臉色,說:“依我之見,此時天下大亂已經不可避免,若想匡扶大漢,恐怕只有行光武舊事,將霍亂的根源消滅,如此方可重造乾坤,還大漢安寧。”

周瑜雖然發表了看法,但對於孫策的試探不知是沒察覺,還是避而不談。

孫策還想問些什麼,但周瑜打斷了他,有些無奈地說:“你這孫家小兒,誆我前來,讓我陪你用食,還問東問西的,到底比不比武了?”

見周瑜不想再回答問題,孫策也見好就收,起身帶著他來到後院,隨便從武器架上拿了把戰槍,就準備和他過兩招。

至於為什麼孫策不用霸王槍,那不是怕把以後的首席員工給碰傷了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撿了個媳婦叫任紅昌

愛吃唐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