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北地仲夏,蒼山疊翠、綠柳成蔭,湛藍天宇,偶有蒼鷹掠過,自有一番不同於淮北的風景。

陳初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拉上高存福在中京路巡視了一圈。

好對當地人口、耕地等資源做到心中有數。

初五日,陳初回返海北、永樂前線。

提前一日知曉陳初回來的吳奎,今日特地去山裡獵了兩隻偃馬回來,只待讓初哥兒嚐嚐這遼西特產。

申時末,陳初進了黑旗軍駐在城外的南大營。

彭二、周良、吳奎等老兄弟已等在了營門。

剛剛分開兩個多月,幾人卻像是見了在外遊歷後歸家的幼弟,獻寶一般帶著陳初去看了那肥碩偃馬。

這偃馬非馬,卻生的更像小鹿。

旁邊一隻同伴已被開膛破肚,另一隻卻還在傻乎乎的啃噬地上的青草。

“擦,這不是傻狍子麼!”

“傻狍子?哈哈,初哥兒說的形象!這玩意兒確實傻的很,我帶人上山打獵時,遇見這傻狍子,當地軍漢只消喊一聲‘站住!’,這傻玩意兒就會乖乖站在原地,任人屠戮”

可不是麼,這玩意兒後世要不能成為保護動物?

在永樂駐紮了幾個月,吳奎將左近已摸熟悉,不由感嘆道:“以前只道家鄉好,來了此地方知甚叫真正的肥沃之地.”

對此,周良深表認同,“可不是麼!聽這當地軍漢講,山林中不但獐兔狐鹿獵不完,隨便一條不深的河流中,那大魚便能長到兩三尺長!”

“對對對!林子裡還產遼參、松子、榛蘑、木耳,鹿茸狐皮他們還說,過了大淩河再往北,盡是黑土,攥一把能攥出油來,隨便插根木棍都能長起來!”

棲鳳嶺逃戶跟著初哥兒起事前,都可算作農人,打骨子裡對肥沃土地充滿嚮往。

聽幾人聊的起勁,長子嗡聲道:“若關外果真有個幾十萬畝這般沃土,能養活多少人啊,往後天下就不會因為口糧打仗了.”

陳初聞言,不由鄙夷了長子的想象力,只道:“幾十萬畝?東北平原至少能墾出三四億畝的良田!”

眾人頓時咋舌。

雖大夥都經歷過夜校掃盲,但‘億’這個級別的數量詞,依舊不能完全體會,反正很多就是了。

一直沒吭聲的彭二哥卻瞥了天真的長子一眼,道:“若照長子說法,金人本就佔據如此沃土,為何還屢屢南下劫掠中原?”

這個問題,長子確實想不通了金人都有那麼好的田地了,好好種地、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好麼?非要南下搶我們的東西作甚!

長子下意識看向了初哥兒,在他心裡,初哥兒是無所不知。

但這個問題,挺複雜,可以漁獵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性格特點的客觀因素,講到金國起勢時周國一系列騷操作斷送半壁江山的主觀因素。

想要講清楚,太費嘴,陳初乾脆簡略道:“種地多辛苦啊,哪有搶來的暢快.”

說罷,陳初轉頭看向了周良,“良哥兒,這兩個多月我不在,前線可有變化?”

“我們去帳內說吧.”

這邊,狍子肉已放上了烤架,眾人卻先轉去了周良的中軍大帳。

大帳內有大比例地形沙盤,周良以細支柳木棍將各處駐軍、城寨一一指給陳初看,並道:“海北、永樂一線三十里,近兩月來,我軍在縱深三里的正面,以品字型修築軍寨十一座,連成一線。

金軍若想等到冬季大淩河結冰後,強攻我軍防線,幾萬人未必夠填!”

有天雷炮在,周良相當自信。

陳初望著沙盤上互為犄角、犬牙交錯的軍寨城邑,點了點頭,“近來完顏亮一方有何異動?”

“沒甚大動作,隔三差五敵我兩方都會派些小股部隊,趁夜渡河後抓舌頭,有過幾次交手,傷亡都不大.”

陳初聞言笑了笑,“他還真打算和咱們耗下去啊?他們撐得住麼?”

一旁的長子聽了,卻疑惑道:“初哥兒,你方才不是說,關外有沃土數億畝麼?只要有地,便能種糧,他們怎會撐不住?”

“有地不假,但關外人口攏共不過百萬,且眼下駐在大淩河東的軍士、民夫便有十餘萬,這些人既是作戰主力,同樣也是耕作主力”

陳初說到此處,周良馬上接話道:“如此一來,便是關外良田再多,但無人耕作也是白搭!若咱們能將他們拖在此地一兩年,完顏亮本就名不正言不順,一旦關外缺糧,極易出現內亂!”

“呵呵,不錯.”

此時在前線的青壯已超過關外人口總數的一成,如此多的青壯脫產,非常可怕。

試想一下,後世華夏人口雖眾,但忽然抽走多億男性青壯,整個社會瞬間得癱瘓嘍。

那完顏亮短期能耗,長期必出問題。

眼下的對峙,便是陽謀!

完顏亮畏於天雷炮,不敢強攻,又因聯軍壓境,也不能撤軍。

那咱就耗著,齊國加金國南京、中京兩路已三千多萬口,還能耗不過你區區百萬?

眾人領會了陳初的戰略意圖,心思各異。

吳奎覺著,未來一兩年可能都要這麼幹耗呢,沒了大仗打,便少了建功立業機會,小有遺憾。

周良卻覺著,若能將完顏亮這頭猛虎困成瘦狼,能減少多少兄弟傷亡,乾耗著總比拿人命填要好!

只有彭二哥細細觀摩一番沙盤,又對照了帳內掛著的遼東輿圖,最後指向了遼東半島,“楚王,若想困死完顏亮,海路也需防著些,以免他走海路從周國運糧紓困.”

這個事,自打在盧龍見了蔡嫿以後,陳初便在做打算了。

眼下金齊週三國中,金齊兩國皆海船有限,善於操船海戰的軍士更加希少,陳初三月間便想過調史家兄弟幾人以小辛劫來的金國戰船為班底,組建沿海水軍。

雖內河和大海不同,但為史家兄弟配上一些熟悉渤海水文、海路的海民,做些沿岸巡弋的工作應該還能完成。

畢竟,金國水軍略等於無。

但陳初暫時未調動史家兄弟的原因,便是要等周國的確切訊息。

淮北沿岸,水軍僅有江樹全和史大郎兩團,抽調史家兄弟的前提,是周國無異動。

可這次情報傳遞卻出現了紕漏.

軍統傳遞情報很是倚重信鴿,可這回,遼東前線卻成了信鴿的禁區.只因完顏亮軍中豢養著大量海東青。

海東青又名鶻鷹,乃信鴿天敵。

此猛禽產地在極北的黑水畔,完顏亮可得,關內的陳初一方卻無法獲取。

接連折損數只信鴿後,軍統只得採用快馬驛遞的方式,將情報傳回前線。

因此直到上月下旬,陳初才先後收到淮北陳景彥和周國佛龕的情報。

陳景彥對淮北局勢非常樂觀,言道,楚王大軍北去後,淮南一片安靜,他甚至和陳伯康私下又見了一回。

那陳伯康趁機為淮南討要了一點便宜,卻沒有任何北侵之意。

佛龕那邊傳回的訊息稱,臨安城同樣一片歌舞昇平,未打探到周國有組織大軍趁亂北上的訊息,官員大多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看待如今的永樂對峙。

陳初這才放下心來。

對彭二哥如實道:“前幾日,我已去信調史五郎帶部分水軍骨幹前來,待他們熟悉了海船操作,可領封鎖遼東半島的差事.”

“好.”

“狍子肉烤好了,初哥兒來嚐嚐”

三十多里外。

就在陳初等一眾兄弟圍火炙肉的同時,大淩河東的完顏亮大帳中,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所謂陽謀,便是雙方都知道對方要幹啥,卻沒辦法阻止.

完顏亮坐於大案之後,左右兩側分別坐了新任尚書省宰相完顏胡舍,大軍副帥完顏謀衍,參政蕭仲賢、行軍長史吳維正。

完顏胡舍早年間隨老祖起兵抗遼,因年歲已高,多年前便已致仕。

此次金帝南狩後,大金有分崩離析之虞,完顏亮這才請了德高望重的完顏胡舍再次出山,好穩定人心。

眼下,他的臉色也最為凝重,只聽胡舍道:“海北、永樂一線已成鐵桶,皇帝被妖道和那賤婦矇蔽,南、中兩京自不可能再運來一粒糧食。

我大金族人本就不善耕作,再耗下去,不出一年,後方族人再無口糧可食,前方軍心必潰.”

關外土地雖肥,但金人長於漁獵,卻不善耕種,土地開發程度極低。

隨著近年來金國地盤越來越大,口糧幾乎全靠關內輸運,關外自足率不到三成。

此時聯軍將遼西走廊一封,一下鎖住了完顏亮的命門,胡舍自是擔憂不已。

副帥完顏謀衍卻忽然起身,朝完顏亮抱拳道:“大帥,既然耗下去於我軍不利,末將願帶五千死士為先鋒強攻永樂!”

“不可!”完顏亮當即搖頭,“齊賊那天雷炮聲勢駭人,大金在河北路已吃過大虧,不能再白白送死!”

“可戰也死,不戰亦死,這般憋屈的困在此處,還不如放開手腳與他們拼一回!”

完顏謀衍急道,完顏亮卻冷靜駁斥道:“拼?拼也需摸到敵人身前才有拼的資格!如今城上架著那天雷炮,我大金勇士恐怕還摸不到城牆便要死在衝鋒路上!”

這般說罷,帳內一時陷入了沉默。

完顏謀衍有氣沒地方撒,轉頭看向了始終一言未發的吳維正,連譏帶諷道:“吳長史,咱們發兵至今,你一計謀未獻,可是見對面有齊國漢軍,不忍相殘?”

“不得對吳先生無禮.”

上首的完顏亮淡淡斥了完顏謀衍一句。

吳維正抬起了微耷的眼皮,不見任何惱怒,只見他先向完顏亮拱了拱手,又朝完顏謀衍拱手道:“完顏副帥,早年我兄長被齊國楚王所害,全族亦受牽連。

如今那楚王就在永樂城內,下官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何來不忍?”

說起此不共戴天之仇,吳維正卻一臉平靜,彷彿在說別人家事。

“既然如此,數月來你可想出計策助大帥破敵?”

完顏謀衍仍舊是一副譏諷口吻。

這明擺著強人所難嘛!

如今近乎死局,靠腦子就能想出破敵妙計?

不料,吳維正卻再次朝完顏亮一拱手,卻道:“王爺,下官確實有一計.”

“哦?說來聽聽.”

苦思多日的完顏亮不由燃起一絲希望。

吳維正頗有名仕之風的理了理衣衫,走到帳內天下輿圖前,開口道:“聯夏、聯周,四面圍攻!齊國西北、淮北危機,大淩河之圍自解!”

完顏亮不由一陣失望,這法子他又不是沒想到過,但幾乎沒有執行可能。

如今金國內亂,完顏亮一方自保尚且困難,那西夏、周國會老老實實聽他的?

“嗤~”完顏謀衍嗤笑一聲,“我還以為吳長史有甚妙計,還不是老調重彈!你去說服兩國出兵啊?”

“我可為密使,乘船去周!若不能說服周國出兵,下官已死謝王爺知遇之恩!”

吳維正一揖到底,口中所言擲地有聲,似是懷有強大自信。

完顏亮見狀,上身下意識微微前傾,認真道:“吳長史,你有何法說服周國出兵?”

“王爺,天下熙攘,皆為利來!王爺可手書一封,告知周帝和秦相,若周國出兵,我大金必取締齊朝,將黃河以北之地,還於周國!”

帳內不由一靜,這個‘利’,許的夠重了!

但眼下局勢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完顏亮甚至覺著,便是許下了黃河南岸之地,那怯懦周廷,也未必敢撩撥淮北虎鬚,“周帝未必敢吧?”

吳維正卻道:“只為黃河南岸故土,周帝或許會猶豫,若淮北威脅到了周帝的皇位,周帝便是不想出手也要出手了”

完顏亮心下一動,大概猜到了吳維正沒有明說的事,是哪一樁了。

可不待他再開口,完顏謀衍卻又道:“那西夏呢?西夏名義上臣服我大金,實則從未安分過,他們怎會聽咱們的”

吳維正抬手在輿圖上畫了一個大圈,“西夏若出兵,我大金可助他們拿下整個齊國西北!”

“哈哈哈,西夏若有本事拿下齊國西北,他自己早就動手了,還用等到今日?”

“下官說了,我大金助他.”

“如今我軍被困在關外,如何助得了他們?”

是啊,派條船將吳維正送去周國不難,但若想派大軍去西夏,哪裡走的出去?

吳維正卻早有準備,只見他抬手指向了綿延千里的大鮮卑山中段,此處有一條命為潢河的水系穿過,“連日來,下官一直在向士卒打聽,詢問是否有通途可穿越大鮮卑山,昨日方得一老卒確認,潢水河谷,有一虎道,可供獵戶穿行.”

老陳完顏胡舍似乎知道這條小路,聞言卻大搖其頭,只道:“此虎道毒蟲虎狼遍佈,崎嶇難行!收國二年,老祖曾想利用此道繞到遼國後方,派出一支百人隊探路,卻僅剩十幾口活人,此路行不得!”

一直面色平靜的吳維正直到此時,臉色才變得猙厲起來,只見他轉頭向完顏亮進言道:“王爺,如今之局,不冒大險已難解局!此路雖難,卻是唯一扭轉戰局之法!一旦我軍走出虎道,經漠北抵西夏,便如猛虎出籠、蛟出淺灘!不但可解大淩河之困,橫掃齊國也只在須臾!周國見有利可圖,必不會再做壁上觀,屆時,天下圍攻,四面烽火,齊國必亡!”

完顏亮不覺間握緊了拳頭,內心天人交戰。

要不要賭一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尊天驕

狼將軍

升龍國魔神隕落

業餘作家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