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輿論戰

陳景安是個行動派,僅用了一個晚上,便摸清了君子言報館的‘妙筆生’是何人。

‘何幸甫,洛陽人士,年二十有七。

家有老母、一妻一子.’

得來的資訊中,何幸甫家貧,至今沒有什麼正經營生,一直混跡在太學生錢程錦等人身旁,靠幫幾家貴公子在詩會上捉刀代筆得來的零碎打賞為生。

做到心中有數後,陳景安第二日便去了位於花蹊巷的君子談報館。

路上,坐於暖轎中的陳景安頻頻走神,倒不是因為何幸甫那篇差點揭示了真相的報道,而是因為昨天侄女的微妙態度

處事歷來條理清晰的陳景安在此事上也躊躇起來,甚至沒有第一時間和兄長通氣。

若元章無妻,確實是難覓良婿。

可昨日見阿瑜那焦急神態,肯定不是簡單的仰慕,只怕早已情根深種。

此時再和她講道理,她哪裡會聽的進去?

世間萬般事皆有邏輯可循,唯有‘情’字最難解。

陳景安頭疼的揉了揉腦門。

花蹊巷,因巷子深處有條小路可直通百花巷而得名。

百花巷則是蔡州城內秦樓楚館聚集之所在。

近來數月,因淮北動盪,壽、穎兩地數不清的青樓妓班紛紛跑來安穩且富足的蔡州城內謀生。

競爭激烈了,能留下來在此立足的自然都是色藝雙全的女子。

以至於蔡州風月場的質量遠超臨近州府,雖然皮肉行當沒甚好值得驕傲,但一地高檔風月行當的繁榮亦或衰敗,能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的經濟活力。

上月來蔡的太學生雖生在繁華東京城,但在家中時尚有長輩約束,輕易不敢流連勾欄楚館。

可到了天高皇帝遠的蔡州,他們徹底釋放了天性。

他們這間一時興起組建的報館選址,也有為了方便進出百花巷的考量。

昨日,錢程錦錢公子差人從京城接來的花魁娘子梅瑤姑娘到了,為給梅瑤接風,一幫人昨夜在蘊秀閣達旦宴飲,至後半夜寅時方才結束。

巳時,日上三竿,報館內靜悄悄的。

何幸甫忙完了手頭活計,抬頭看了眼日頭,不由搖頭,無聲一嘆。

月初剛開刊時,這幫公子哥還嚷嚷著要讓《君子言》成為大齊良心,成為天下士人必讀之物。

這才短短十多天,每日來報館上值這件簡單的事都堅持不下來了

整個報館的撰文幾乎全由何幸甫一人完成。

便是心裡不爽,他也只敢在心裡吐槽兩句錢程錦不但是他的金主,也是他想要出仕的階梯。

只不過,伺候這孫子五年了,至今也沒撈著個一官半職做做。

正暗自腹誹時,卻聽門子來報,說是一位姓陳的先生求見。

何幸甫在蔡州不識一人,不由大感疑惑,將人請進來後,這位儒雅先生一句自我介紹,便驚的何幸甫跳了起來。

“何先生,在下潁川陳景安,字守謙”

“.”

何幸甫足足呆愣了三四息,才猛地一揖到底,惶恐道:“柳川先生當面,後進晚輩如何敢稱先生!還請先生稱呼晚輩表字樂存.”

雖沒見過陳景安,但何幸甫卻久聞他的大名,同時也知曉這位潁川世家子在留守司官衙做事。

由此不禁想到了昨日那篇為吸引讀者眼球刊出的文章,心中忐忑不已。

擔心柳川先生登門是來興師問罪的。

可不想,陳景安言談和善,未提那文章一字,只道:“久聞樂存大才,昨日方知你在蔡州,今日便迫不及待前來叨擾了.”

“柳川先生謬讚,晚輩區區一介無有功名的白身,哪裡算什麼大才啊.”

何幸甫微微有些羞赧.他自認自己名聲不顯,柳川先生怎會知曉他的名號?

想來是柳川先生的客套之言吧。

可陳景安卻搖搖頭,笑道:“今年春,三皇子於京中暢春園舉辦的詩會中,那首拔得頭籌的《漁家傲.春遊》可是近年來少有的佳詞啊!”

何幸甫聽了,心中驀地一酸,口中卻道:“是啊,錢公子所作《漁家傲》確實是難得佳作.”

錢程錦不能說是才疏學淺,至少也算狗屁不通,他哪裡作得來‘佳作’。

不過是何幸甫捉刀之作,便是何幸甫本人也認為那首詞是他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首。

只可惜,這等揚名機會卻要拱手讓與他人為他人作嫁衣裳雖出於無奈,但心中怎會不落寞。

陳景安似乎對這些內幕心知肚明,卻也不拆穿,只搖頭嘆道:“清貧子弟,出頭不易,卻是難為樂存了.”

只一面之緣,但名聲在外的溫厚長者一句為他留了顏面的寬慰,登時把何幸甫說的紅了眼睛。

等待何幸甫情緒平復期間,陳景安仿似隨意的在值房內看了看。

角落裡,擺著一張床何幸甫夜裡就住在此處。

而同來的那幫貴公子卻住在城內最好的客棧,由此可見何幸甫在他們眼中不值一提的地位。

牆壁上掛了幾幅字畫,東牆上是一幅仕女圖,陳景安忽然‘噫’了一聲,湊近細細觀摩起來。

何幸甫忙斂了心神,走上前垂手立於一旁,顯得極為恭敬。

“樂存,你這裡竟有唐時張萱的《安樂仕女圖》真跡!”

陳景安驚呼一聲,何幸甫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張萱是唐時書畫名家,他的真跡能儲存至今少說百兩起步。

而這張安樂仕女圖是他在東京城集市上以一兩二錢買來的仿品出於對陳景安學識的崇敬,何幸甫還以為自己真撿著漏了,連忙再次仔細看了一遍。

他雖沒錢買真品,但跟著錢程錦出入過的奢華場所卻不少,也看過張萱的傳世真品,自己花一兩二錢買來這幅,畫工明顯功力不夠,線條僵硬、不夠流暢,所用紙張、顏料也和古畫大相徑庭。

再三確認後,何幸甫終於小心道:“先生莫非看走眼了?這安樂仕女圖應是近年來新仿之作,並非張萱真品啊.”

“不對~”

陳景安搖搖頭,篤定道:“絕對是真品!”

“.”這下搞的何幸甫反而不知說什麼了。

陳景安接著捋須一笑,道:“既然樂存不信,我帶你去四海拍賣行試一試便知真假!”

“四海拍賣行?”

“嗯,專門從事字畫古玩出售的場所,顧客競價,價高者得。

他們有數名長於鑑別古畫的行家,真假與否,經他們一看便知.”

“.”

這種一眼假的拙劣仿作,何幸甫實在不願拿過去丟人現眼,但礙於柳川先生言之鑿鑿的態度,還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

午時,二人捲了仕女圖去往衙前街上四海商行駐蔡州總部。

經幾位書畫行家鑑定後,自認今日肯定會丟人的何幸甫卻得到一個令他瞠目結舌的結果此畫為真跡!

不待他消化完這個荒謬訊息,陳景安又笑吟吟道:“樂存,今日下午剛好有場冬季字畫專場,不如拿上去試試價格?”

何幸甫終於品出些別樣味道來。

未時中,所謂字畫專場冬拍會開始。

現場沒幾個人,但當何幸甫這幅假到不能再假的安樂仕女圖拿上去後,臺下一名來自潁州的常掌櫃和一名來自南朝的苗掌櫃卻同時相中了此畫。

“唐,張萱,安樂仕女圖,起拍百兩”

賣師展示了畫作,報出了底價以後,兩名商人便拼上了。

“一百一十兩!”

“一百二!”

“一百五!”

“一百八!”

“二百.”

每喊一次價,何幸甫的心臟便止不住狂跳一陣。

最終,這幅畫以二百三十兩的離譜價格成交

扣除一成拍賣行的佣金,何幸甫淨落二百零七兩。

這是一筆他從未擁有過的鉅款。

至此,何幸甫要是再不明白怎回事便是傻子了不過,這種送銀的方式太符合文人的調性了!

既免了收銀人尷尬,又附庸了風雅。

何幸甫忍不住想到,若是四海商行要找某位朝廷官員幫忙,如此利益輸送,便是連‘行賄’都算不上!

高啊!實在是高!

交割了銀子,何幸甫抱著沉甸甸的銀袋,總覺著有些不真實,直到陳景安上前以師長姿態教導道:“樂存,如今得了銀子,緩解了困頓,還需把心思多用在之上啊!伱和他們不一樣,他們只管恣意揮霍光陰,若哪日耍倦了,想要出仕隨時有父母長輩可安排妥當。

樂存若繼續荒廢下去,大好年華眨眼蹉跎.”

今日,何幸甫被陳景安溫潤如水、且為人保全顏面的資助方式感動的一塌糊塗,聞言不由將銀袋放在地上,鄭重一禮,低聲道:“先生,晚輩雖無福分拜入先生門下,但從此之後,視先生為師!弟子若有甚能幫的上忙,請先生直吩咐”

“如此說來,還真有一事需樂存幫忙.”

陳景安稍稍猶豫一下,低聲在對方耳畔說了些什麼。

何幸甫卻是一驚,“先生果真要弟子如此做?”

“嗯,可是有難處?”

“弟子沒難處,只是擔心.擔心路安侯記恨弟子.”

“哈哈哈,昨日那種無端猜測你都敢寫,還怕他記恨?放心吧,我會與元章說清,他並非小肚雞腸之人”

臘月十七。

三日一刊的君子言發行了最新一期。

但這一期,頭版並沒有像以往那般刊印指點江山的時策,反而刊載了一篇人物傳記。

主角正是蔡州留守司都統制、路安侯,陳初。

文中雖然把陳初改成了陳楚,但海外歸人、一地軍頭的描述,讓讀者根本不作其他人想。

這篇傳記和當初東京城內的《大齊七曜刊》有得一拼,文中的陳楚是一個喜食幼童心肝的變態,且強搶民女、抓男為奴,荒淫無度到了極點。

簡直殘暴。

這一期刊印出來後,最先拿到報紙的吳逸繁看的眉開眼笑,就算鬥不過路安侯,但能把對方罵的狗血淋頭,也不失為一種能發洩怨氣的精神勝利法。

急於分享快樂的吳逸繁當即帶著報紙跑回府衙,卻在官舍門口碰見了正急匆匆外出的陳瑾瑜。

阿瑜也看過了此報,一時間猶如仇人見面,指著吳逸繁的鼻子便罵道:“吳逸繁,你無恥!”

“又又不是我寫的.”

吳逸繁雖然解氣了,卻也知道這種方式不光彩,吭哧吭哧解釋一句,便逃進了四季園。

一直稱病待在園內一步不出的孫昌浩,看了報紙後,竟一拍桌子,罕見的硬氣著罵了一句,“蠢貨!一群蠢貨!”

“姑父.”吳逸繁一臉迷茫,他知道姑父對陳初的恨一點不比自己少。

我們辦的報紙幫你罵了他,你不開心也就算了,何至發這麼大的火?

孫昌浩‘唰唰’撕了報紙,低聲斥道:“上期報紙不是正在深挖賊人躥入懷遠縣的真相麼?怎這期學了這潑婦罵街的做派!”

“姑父,懷遠縣之事,不過是程錦那名跟班的胡亂猜測,咱又無甚證據!”

姑母罵吳逸繁,他尚且能忍,但在家中從來不敢高聲的姑父罵他,吳逸繁不樂意了。

“你懂甚!便是猜測,只要分析的條理清晰,也夠路安侯喝一壺的!你可知,他此次收拾那麼多士紳,為何沒有人敢替士紳仗義執言麼?”

“為何?”

“還不是因為那些士紳丟了氣節。

陳初以此將這些士紳和天下讀書人區別開來了,誰再敢替他們求情,不免被人懷疑同樣沒有氣節!可若是此事乃陳初自導自演,那便是代表他想對天下士紳動刀!便是咱們沒有證據,但只要引導天下士人對他懷疑,他就完了!”

孫昌浩痛心疾首道,吳逸繁聽了越發覺著姑父說的有道理,卻還是忍不住辯解道:“這期沒有深挖此事,但下期可以繼續編排他嘛,君子言往後又不是不印了.”

“糊塗!”

孫昌浩無語的拍了拍額頭,“你們這篇小傳,直如潑婦罵街,就此一回,便失了公信!誰還肯信你們?往後你們再說陳初任何壞話,只會被認為以公器報私怨!”

聽姑父這麼一分析,吳逸繁不由一陣沮喪,沉默片刻,起身出門,卻被孫昌浩喊了回來。

“茂之去哪兒?”

“我回報館.”

“此時去不得!”

“如何去不得?”

“以陳初在蔡州之聲望,你們這麼罵他,你覺著這滿城百姓會依你們?”

“百姓?他們敢!他們不怕王法麼!”俊秀面龐稍顯扭曲。

路安侯惹不起也就算了,百姓?他們算個鳥,也敢置喙我們的事?

“.”

孫昌浩看了一眼氣沖沖的吳逸繁,疲憊的閉上了眼睛.以前,怎沒發現這個自小便以聰慧著稱的妻侄,竟這般蠢笨。

因君子言免費派送,在蔡州城還是有些讀者的,畢竟,報紙終究比竹片擦屁股舒服些。

巳時。

新一期君子言已經派發全城,本來不算吸引人的內容,這次卻迅速吸引三兩人群聚在街頭巷尾、茶館酒肆拼讀起來。

不過,讀者們看完後,要麼沉默不語,要麼臉色難看。

有不識字的,看見這幅奇怪景象,不由好奇的抓耳撓腮,可問向旁人這君子言上寫了甚,卻沒人願意相告。

最終,茶館中的說書人架不住眾人央求,勉為其難的唸了起來,“莽夫陳楚,生性殘暴,喜淫好奢,僥倖竊得高位,為禍一方.”

結果,一篇幾百字的小傳還沒念完,這說書人便被人打了。

“好大的狗膽,路安侯也敢編排!”

“哎呦~別打,別打,又不是我寫的!要說理去尋那君子言報館啊.”

相比於相對溫順的蔡州市民,城南工業區那些有了一定組織度的各場坊工人,反應更為激烈。

他們大多是外府災民,流落至蔡州後,不但得了留守司大軍庇護,令人娘娘的場坊還給了他們生計。

不誇張的說,災民中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一家的性命都是路安侯夫婦救下的,這點可以從供奉了貓兒的令人娘娘廟內的香火之盛,窺見一斑。

是以,當他們看了君子言的報道,只兩刻鐘便匯聚數百人,殺氣騰騰的湧入了蔡州南門。

守在南門的軍士,若照往常,忽見這麼多青壯同時入城,肯定會阻攔盤查一番。

可這一次,他們只當沒看見,甚至還和袍澤大聲議論道:“孟頭兒,我記得君子言報館是在花蹊巷,對吧?”

“嗯,對。

就在城東北的花蹊巷,上了衙前街往東走上一里轉北,過了百花巷便是花蹊巷了.”

老孟將君子言報館的詳細地址告知了袍澤,他當然不是故意指引工人前去鬧事的。

可工人若不小心聽了去,老孟也沒辦法,嗓門大不犯法吧?

巳時中。

數百名工人的隊伍中又混進一些膽大的市民,浩浩蕩蕩殺進了花蹊巷。

報館內,錢程錦等人還沒搞清發生了什麼,便被人揪著髮髻薅了出來。

“就是這幫憨貨編排侯爺!”

“打死你個龜孫.”

當日,負責維持城中秩序的三班衙役遲遲沒有出現在事發現場。

據說,城西王阿婆丟了一隻雞!

如此重案,以至於驚動了同知陳景彥,陳同知率領三班衙役、捕快、獄卒盡數出動偵查此驚天大案

以至於耽誤了營救錢公子等人。

委實不巧

還差五十六票湊夠一千票,哪位大大手裡還有票票.

湊夠一千票能抽獎,獎金一百至幾千不等。

俺想抽一回.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聞九州

是張十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