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知道,老太太又在慫恿他納妃了。

納了一個還不夠,生了兩個皇子還嫌少,非要孩子成群,好像才符合老太太的心願。

朱佑樘心裡鬱悶,心想,你就算給我那麼多女人,我也造不出那麼多娃呀!這東西不是要看“緣分”的?

本來就因為朱厚煊生病的事煩悶,這下心情更不好了。

等他回了西暖閣,賢妃還在親自給兒子用物理降溫的方式,一遍遍去給朱厚煊擦拭身體。

“陛下,奴婢有一所請,不如……請那位寧小姐入宮來,讓她給皇兒診病。”

賢妃現在屬於病急亂投醫了。

以她的謙卑,從來都不敢把自己當皇妃看,以往也不敢如此建議,現在屬於實在沒轍。

她想到的,是寧大小姐寧彤。

朱佑樘皺眉道:“她懂什麼醫術?”

賢妃道:“奴婢曾見寧小姐在研讀醫書,還做了很多的整理,有很多關乎到養胎的事情,都是她教的。”

朱佑樘突然想到什麼,恍然道:“也是,得悉你有孕事後,是秉寬將你安置在知節的那位夫人處,想必也是秉寬安排好一切,畢竟男女身份有別,秉寬不可能時刻照顧你的起居,就委託給了她。”

賢妃問道:“那陛下,可以找她來嗎?”

“嗯。”朱佑樘點點頭,“現在秉寬不在,沒有個十天半個月的不可能回到京師,那就試試吧。”

……

……

就在朱佑樘派人出宮召寧彤入宮時。

太醫院內,一群御醫,不管有沒有官銜的,都坐下來在商討對策……大明的皇子生病,這可是太醫院最大的事情了,不過好在皇室對於五歲以下皇子的病觴等事沒有太多去追究,千百年來也都知道在缺乏醫療條件的情況下,孩子能活到五歲以上的機率只有五成左右,在朱厚煒病歿這件事上,他們可說是“逃過一劫”。

但在出現了朱秀榮的事情後,現在皇帝對太醫院的要求變高了。

“此關乎到我太醫院千百年來的名聲!”王玉作為院使,算是給這次的治病定調。

在場太醫很多都不以為然。

什麼千百年來的,大明開國也就一百來年,你不會是想說,歷朝歷代給皇帝看病機構的榮譽,都被你一個人給代表了吧?

劉文泰道:“說來奇怪,一般稚子高燒,必定是有寒症或是熱症,或是臃毒等相隨,但在三皇子身上,並不見此症狀。要是此症狀並非是因內病而起……”

不是內病,就是外部投毒。

大概就這麼個意思。

好像連太醫院的人都知道大明皇室內部的紛爭。

只聽說賢妃是生完兒子才入宮的,入宮之後跟皇后之間好像也沒太多接觸,這就難免會讓人多想。

“不得胡言!”王玉怒視著劉文泰,斥責道。

劉文泰先前是替王玉說話,但並不代表他就很福氣王玉。

在太醫院中,目前的王玉是公認第一名醫,但那是在有張周之前,而他劉文泰在成化時也牛逼得很,但他現在於太醫院中就成了個打醬油的。

王玉道:“張尚書的手札你們都看過了嗎?可有何心得?”

一名御醫道:“王院使,我看三皇子的症狀,有點像是張尚書在手札中所提到的,這個……病毒性感冒所引起的肺炎,我也不知道是何意,但料想是如此的,因症狀在肺中,所以從外看不出來,畢竟小皇子還小。”

王玉皺眉。

旁邊的劉文泰斥責道:“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御醫看了看四周的人,見不少人在竊笑,隨即灰溜溜坐下來不吱聲了。

王玉道:“我也看過,話說這位張尚書寫的都跟天書一樣,到底誰能看懂呢?他上面所寫的用藥等,多都聞所未聞,就算是照方抓藥,你們能把藥給配齊了嗎?”

先前的御醫一聽王玉還在認真探討這一點,趕緊補充道:“這紫花地丁、半邊蓮、婆婆丁,都還能找到,至於別的……不知道是何物。”

劉文泰又白了那御醫一眼,這才對王玉道:“王院使,做事三思而後行啊。用來歷不明的藥,就算是治好了,我等寸功沒有,一切都還會記在那位新晉國公身上,若是出了偏差,一定是我等來背黑鍋的。”

雖然這話聽起來不雅,但在場的御醫卻好像也在下意識點頭來贊同。

研究別人的治病手札,來為皇帝的兒子治病?

這要是出了事,非當背鍋俠不可。

“那就再斟酌。”王玉也是無可奈何,“晌午之前必須出結果,中午還要過去給三皇子問診,如今三皇子已無法口服用藥,你們可想清楚。”

……

……

就在太醫院還在商討治病對策時。

這邊寧彤已經在小太監的引路之下入宮了,她揹著臨時的藥箱,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來幹什麼的。

說治病?

寧彤很清楚,自己從來都不是從事這一行的,當初也無非是自學了一點,為的是照顧尚未入宮的皇妃母子二人,自學的教材還是張周給的。

不過也有一點好處,她不是這時代的科班出身,對於那些什麼冷熱寒症之類的完全不懂,基本就是你有什麼症狀我學習治什麼病,我所能做的,僅僅是把我知道的說出來,我也不會自己去研究藥材的藥性,更不需要去考慮這些藥到底是寒性的還是熱性的。

不是我不想考慮,是因為我真的不懂。

寧大小姐在抵達西暖閣門口時,就見朱佑樘從裡面出來。

寧彤急忙欠身行禮道:“民女參見陛下。”

朱佑樘道:“想必帶你入宮的人,已說明了情況,進去吧。”

朱佑樘並不想看寧彤是怎麼治病的,因為他覺得沒必要,躲開一下反而可能會製造一些懸念。

讓賢妃跟寧彤單獨相處,也是為了讓兩個女人之間更方便去說話。

其實連朱佑樘都感受到,賢妃在入宮之後,似乎過分不適應宮裡的環境,尤其是有他在的時候,這可能也會把一些情緒帶到照看孩子這件事上。

朱佑樘所琢磨的是,待朕的皇兒這次病癒之後,是該考慮為她們母子再另闢一座行宮,讓他們住過去。

……

……

也如朱佑樘所料。

沒有他在場,賢妃見到寧彤之後,果然也放鬆了不少,拉著寧彤便好似求助一般道:“寧姐姐,救我皇兒的命。”

寧彤心中也感慨。

其貌不揚好似個小丫鬟的女人,居然一躍能成為跟張皇后平起平坐的賢妃?她是憑什麼做到的?

寧彤坐下來道:“先讓我看看。”

她過去給朱厚煊診病,但也不出任何意外的,寧彤對於眼前嬰兒的病情尋摸不出任何的眉目。

抓瞎了。

“怎樣?”賢妃則對這個曾在患難時相助於她的女人,充滿期待。

寧彤道:“用過什麼藥嗎?我看看。”

這就屬於裝逼了。

寧彤對於藥理什麼的並不知悉,她所能做的,僅僅是研究一下那些藥是不是開得離了大譜,但太醫院的方子,怎會落如此大的紕漏給她一個不懂醫術的人察覺?

隨即賢妃把藥方拿過來。

寧彤一邊看一邊嘀咕道:“石膏、麻黃……都是好藥,為什麼不行呢?”

賢妃一邊抹淚一邊道:“蔡國公說,我的皇子是命數之外所誕下的,他沒有天壽,也就是隨時都會夭折。我是在逆天而為。”

“蔡國公是誰?”寧彤尚且還不知道張周改封為蔡國公的事。

賢妃道:“是張先生。”

“他……”

寧彤差點就想問,他什麼時候當蔡國公了?

但看到這個小姐妹那委屈的臉,她似乎意識到自己是來治病的,至於什麼蔡國公萊國公的,那都不是重點。

“先退燒吧。”寧彤在自己的小藥箱裡翻找了半天,然後取出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東西。

“這是何物?”賢妃問道。

“我也不知道。”寧彤道,“那個蔡國公說的,這叫退燒針,但時間過去久了,我也不知道是否管用,但我來之前,重新把裡面的水給煮開了,說是隻要打在身上,應該會好得快一些。”

“打在身上?”賢妃聽得更加迷糊。

寧彤道:“就是用這個好似銀針的東西,但其實它是鵝毛管,中間是空心的,只要我從竹筒往裡面推,藥就進去了。如果你覺得不妥,我這裡還帶了幾種藥,說是消炎利尿都挺管用的。”

賢妃這下才意識到,什麼叫人與人的區別,或者叫大夫與大夫的區別。

之前太醫院的人來說的那些話,她沒有一句聽懂的。

而寧彤說出來的話,就顯得平實多了,也絲毫不拖泥帶水的。

上來就給她兩種選擇。

要不用退燒針直接把藥給打進身體裡,要麼吃藥,但見效可能會很慢,但大機率也是有效的。

“這都是什麼藥?”賢妃畢竟是當孃的,她在讓寧彤用藥之前,覺得還是應該問清楚,也是為之後若是皇帝問及,自己也好去回答。

寧彤側著頭想了想,搖搖頭道:“退燒針裡面是什麼,我不知道,好像說是提煉出來的東西,至於這幾種藥,有小柴胡、穿心蓮、蒲公英……好像就是婆婆丁,一堆東西,哦,那種穿心蓮所說的,並不是中原所產,而是嶺南甚至是南洋所出,只是被嶺南人用來作為菜餚所種的。”

穿心蓮,也就是喜炎平的主要材質,在中醫注射液之中很有名。

而本身是產自東南亞,有說法《本草綱目》中記錄過穿心蓮,還說李時珍幼年時用此藥治療過自己的蛇毒,但其實並沒有,華夏醫書中最早記錄穿心蓮是到民國時所出的《嶺南採藥錄》。

“那……那用吧。”

賢妃之前已經從朱佑樘那得到了授意。

寧彤來了,只要說是張秉寬給開的藥方,哪怕張秉寬人不在京城,也一律按照寧彤所說的來進行。

雖然賢妃也覺得,往身體裡注射一堆也不知道是什麼之後搞出來的水,不是什麼好事。

但現在她寧可相信寧彤……畢竟寧彤是在這個皇宮內,唯二不會害她和她孩子的人,還有一個就是皇帝自己了。

……

……

注射液這種事,寧彤自己也沒經驗。

加上鵝毛管明顯比針頭粗,寧彤往朱厚煊胳膊上注射藥,最後把孩子的胳膊都扎出血了,疼得朱厚煊哇哇大哭。

隨後又給熬了藥,然後寧彤親自幫忙用溫水去給朱厚煊的身體降溫。

忙碌了兩個多時辰,外面一堆太醫站著,卻不讓進來。

他們也在好奇,皇帝先前還因為兒子的病要死要活的,現在就這麼淡然了?我們都在門口等著,也不讓我們進去?

“諸位,先移駕到乾清宮前去等候,有事會傳諸位過來的。”李榮親自過來,將這群人給屏退。

隨後李榮進入到西暖閣內。

當他看到眼前這一幕,也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宮外來的女人,正忙著又是煎藥又是給小皇子降溫的,動作之熟練,就好像是多麼牛逼的大夫。

但李榮卻知道,這個寧彤不過是安邊侯的前妻,根本屁的醫術都不懂。

“娘娘。”李榮走過去對賢妃行禮。

賢妃道:“李公公來了?”

李榮問道:“小皇子的病,好些了嗎?瞧老奴這張嘴,哪有那麼快能好的?”

賢妃回頭看了看兒子,道:“卻說,好像身上是沒先前那麼熱了,但還沒完全退燒,先前讓奶孃給餵了一點奶,已經喝進去了。”

李榮驚訝道:“這麼快嗎?”

寧彤此時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或者說,這西暖閣不適合她這種忙於工作的人,因為這裡有暖氣存在,太熱了。

“開窗,透透氣,不然把小皇子給悶壞了。”寧彤道。

李榮道:“老奴沒聽錯吧?”

賢妃也不等李榮做表示,親自走過去把窗開啟。

在通氣之後,好像房間內也沒先前那麼悶了。

寧彤坐在椅子上,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道:“我已經盡力了。”

李榮急忙道:“您可不能這麼說。”

寧彤皺眉,我這麼說有什麼問題嗎?

賢妃此時突然叫道:“皇兒醒了。”

然後幾人同時看著躺在病榻上的朱厚煊,但見朱厚煊躺在那,正瞪大眼睛看著眼前幾個人,不哭不鬧,眼睛裡卻有光,並不像是那種死氣沉沉的陰鬱。

李榮道:“那老奴這就回去跟陛下稟告。”

……

……

乾清宮門口,一群人在那嘀嘀咕咕。

太醫院這群人,平時到了皇宮也跟到了家沒多大區別,皇宮內苑都經常去,自然也就沒什麼顧慮了。

可就在他們討論激烈時,朱佑樘從乾清宮內走了出來。

眾人皆都沉默不言。

他們顯然沒料到皇帝居然不在那邊照看皇子,而會在乾清宮內。

如果說能阻礙他們進西暖閣的,那也只有朱佑樘一人了。

隨後朱佑樘在李榮陪同下,往西暖閣而去,也沒幾步路,拐個彎就到的那種。

“陛下這是怎回事?”劉文泰走出來,瞅了皇帝遠去的背影一眼。

王玉道:“別多問,估摸著不是什麼好事。”

後面一群人又在議論。

這邊正探討激烈時,卻見又有人從乾清宮另外一頭繞了出來,等一群人看清楚來人的樣子,又不得不噤聲。

來人是張皇后。

“陛下沒用你們為皇子診病嗎?”張皇后走到眾人眼前,問道。

王玉道:“回皇后娘娘的話,臣等今日一早,已為皇子診過脈,晌午來時,卻一直等到現在也沒讓去看。”

張皇后道:“那是陛下不信你們了,有秉寬在,你們的醫術便登不上大雅之堂。”

王玉聽了心裡很不是個滋味。

皇帝之前雖然沒把話說這麼難聽,其實大概的意思也就是如此。

就因為有張周在,才把他們給比下去。

劉文泰道:“皇后娘娘,現在不是張尚書並不在京師?關鍵時候,還要我等來診病,畢竟張尚書並不是大明的醫官。”

張皇后腳步不停往西暖閣的方向而去。

她似乎也懶得理會這群御醫的狡辯了。

……

……

西暖閣內。

朱佑樘進來,看到自己兒子的病情似乎好轉了很多,差點是喜極而泣。

不是說他太脆弱,的確是因為這個兒子實在是得來不易……而且先前老太太都找他去做了一番威脅,要是這個兒子沒了,還要再納再生……如果能保住的話,那朕不是可以省很多事?

對於別的男人來說,或許納妾生兒子是多麼有趣的事情,但對於朕不一樣啊。

朕的愛好完全不在此。

生兒子完全是為了皇嗣的傳承,壓根就沒有什麼快樂在裡面,反而能讓朕屢屢感覺到自卑。

不然為何朕之前只娶皇后一個女人呢?

朕就是不想把自己的劣勢展現給太多的人知曉,既然沒那能力,索性就一個好了。

“陛下,皇子似乎是沒之前那麼熱了,但也並非病癒。”

寧彤很認真道,“民女所知的,並不多,如果要診病的話,還是要等蔡國公回朝之後才好定奪。”

朱佑樘卻激動不已,點頭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朱佑樘不是虛言。

朕覺得秉寬在外,都快放棄掙扎了,誰知道還有個替代方案,如果不是你……朕上哪感受到秉寬的光輝呢?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口的玻璃渣

西子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