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作弊的最高境界

朝議結束。

朱祐樘分別將欽天監監正吳昊、翰林學士程敏政和國子監國子祭酒林瀚三人,叫到乾清宮,似是有何重要的事商談。

其餘大臣則各自出宮。

眾文臣出了奉天殿之後,很多過來圍攏住了劉健。

他們似是要找劉健討個“說法”。

“劉閣老,您可說說,這才剛走了個李廣,陛下又就寵信方士,豈不是說這朝中又要有佞臣出沒?”

大臣的意見很大。

明顯已將那個未知身份的方士,當成勁敵。

劉健作為首輔,他要先站個制高點的立場,輕易不表態。

謝遷打趣一般笑道:“有人能提前預知地動,相當於做了欽天監的差事,作何要這般牴觸?”

以謝遷的意思。

現在有人預知地震,能拯救黎明蒼生,你們這群人非但不高興,還顯得如臨大敵。

豈不是說,你們只在意黨爭,而不在意百姓的死活?

眾大臣一聽,內閣三位閣老對此事的態度十分曖昧。

聽意思……

內閣並無意去勸諫皇帝遠離“奸佞”?

李東陽道:“若此人只是讖言宮中火災,預知地動,未做出有損於朝廷之事,則不該強行勸阻.”

禮科都給事中塗旦抗議道:“若陛下因奸佞言事,壞了大明綱常禮法,到時再勸阻只怕都晚了.”

“對!”

很多人認同塗旦的說法。

這是要防患於未然,豈能讓奸佞有機可趁?

皇帝問事,只能問我們大臣,而不能有人跳到我們頭上,這既是原則,也是競爭。

這時候你們內閣作為文臣領袖,豈能退縮?

連英國公姓張那老匹夫都開始得瑟起來,說要將那方士晉升為欽天監監正,武勳那邊都有動作了,我們還要等那傢伙禍國殃民再出手,可就什麼都來不及。

劉健實在聽不下去,冷冷道:“再議吧.”

意思是,伱們想參劾,自己去參劾,別什麼事都往內閣牽扯。

還是說你們沒自信能把皇帝所信的這個奸佞給扳倒,非要讓我們內閣出面,而你們在背後煽風點火?

想上自己上!

……

……

仁壽宮內。

慶雲侯周壽和長寧伯周彧二人,在大朝會之後,順道過來,探望周太后。

周太后心情很好,問了一些家事,突然又冷冷看向周壽:“……前些日子閉門不出,這是病好了?”

周壽道:“回太皇太后,病好了.”

“哼!”周太后道,“京師疫病,旁人都用了藥,你為何不用?若下次再有痘瘡疫病,你是不是還要守在家門不出?身為國戚,不以身作則,何以規範萬民?”

周太后生氣的,是周壽以自己年老為由,有什麼事讓別人頂上,而他自己躲起來不見人。

等瘟疫都過去了,才跑出來得瑟。

周壽麵色羞慚。

他也知道,這個姐姐最講求皇家人的責任和臉面,而他顯然沒在這件事上做到身先士卒。

周太后又問道:“先前派人跟你們說,讓小瑛和小瑭,都去跟張秉寬學習學習,你們給安排了嗎?”

“未有.”

周彧道,“老姐姐,不是我們不肯,實在是無此等必要,最近他們各都領了都督府的差事,平時公務繁忙……”

“忙什麼?”

周太后又很不耐煩。

兩個弟弟,好像一點都沒把她的話聽進去。

“今日一早就有人來告訴哀家,河南新野那場地震被他給言中,這般的人能得陛下信任,以後再有軍政大事,陛下必定會垂問,你們連這點風向都看不準?等哀家閉上眼,周家誰還肯放在眼裡?”

周太后生氣了。

周壽道:“太皇太后,陛下可是至孝的.”

“孝也要在哀家活著的時候,你們沒看到張家現在有多跋扈?哀家有時候也勸不動,那是陛下夫妻間的事,哀家還在,張家不能把你們怎樣,再以後,遇事還有人會保你們?”

周太后這其實也是在為身後事做準備。

她自知年歲已高,虛歲都七十,這年歲的老太太,別說是來點急病,就算是沒病,說過去也就過去。

但周家人似乎都還習慣受她的庇護,一點都沒有危機意識。

周彧道:“老姐姐別生氣,回去後,就讓兩家小的,過去看看.”

“好!”周太后道,“此事不能耽擱了,聽說成國公朱家的二小子,天天跟張秉寬在一起,連英國公老張家的小子,也在那邊,你們可要加緊留意.”

周壽和周彧兄弟倆不由對視一眼。

看起來,這位太皇太后人在皇宮,卻一點都不閉目塞聽,宮外什麼事瞭解比他們都多。

……

……

皇帝見完了吳昊、程敏政和林瀚三人之後。

馬上派了蕭敬,前去張周府上。

一邊是要告知張周,有關新野地震已發生,再就是問問最近還有什麼天災人禍,順帶也是傳達皇帝的一個“好意”。

蕭敬跑到張周府宅,卻發現楊鵬正在拜訪。

蕭敬打量著剛從門裡出來的楊鵬,皺眉道:“你來作何?”

楊鵬急忙道:“蕭公公,這不是聽聞地動發生,特地前來告知一聲,順帶……說說清寧宮重修的事.”

“是嗎?”

蕭敬在冷笑。

你個楊鵬,別以為別人看不出來,你就是來巴結張周,知道他現在不可能被人扳倒,估計還想故技重施,搞給李廣牽線搭橋那套吧?

“卑職先去了.”

楊鵬也沒想到這麼倒黴,上門來見個張周,還能碰上東廠督公,而且看蕭敬的態度,似對他很有意見。

他低著頭離開。

蕭敬目視著楊鵬走遠之後,心中似已打定了什麼主意,大概是要把楊鵬調去別處。

……

……

“蕭公公?先前楊公公不都已經來告知過了?還要您親自來一趟?”

張周倒也直接。

不隱瞞楊鵬來的訊息,蕭敬也在琢磨,這位張先生不會以為那楊鵬是我派來的吧?

楊鵬啊楊鵬。

你做事僭越,你的好日子就沒剩下幾天。

蕭敬笑道:“陛下其實早就知曉地動定會發生,否則朝堂上也不會提,陛下還為此事跟諸位臣僚鬧了一點不悅,不過都已煙消雲散。

張先生用實力告訴了那些臣僚們,您是高人,不是江湖術士.”

“呵呵,是嗎?”張週一點都沒覺得榮幸。

你說我不是江湖術士我就不是?

張周道:“沒賞賜嗎?沒的話,蕭公公也不必再說,我這邊比較忙.”

蕭敬很尷尬。

話都沒說兩句,張周就要下逐客令,他也在想,如果自己是帶了御賜賞賜上門的,得到的待遇會不會好點?

這貨那麼牛逼,為啥那麼摳呢?

“張先生,說句不中聽的,這愛財之心人皆有之,可不能因一點貪心而壞了原則,不然的話……就算再有能力,也很難久持的.”

蕭敬提醒。

張周驚訝道:“蕭公公,您這是什麼話?我除了拿點陛下的賞賜之外,我還貪別的了?陛下賞的,總不能說是我貪贓枉法吧?”

“那不能.”

蕭敬趕緊道。

張周道:“就是啊,我是節省了一點,那是因為我過過苦日子,知道一家人吃不上飯的痛苦,人在落魄時才會意識到積穀防饑的重要性,沒經歷過飢餓的人是理解不了我的心情啊。

看我在跟蕭公公說什麼,蕭公公,您還有事?”

“有,有的.”

蕭敬苦笑。

跟這位張先生說話,永遠都有扯不完的閒篇。

算是看出來了,這貨就是喜歡瞎侃。

蕭敬道:“這不嘛,陛下先前召見了欽天監的吳監正,跟他說了,以後再有六壬占課等事,讓他多徵求他人的意見,不要故步自封。

其實陛下的意思,就是讓他多來問問張先生的意見.”

“哦.”

張週一怔,隨後搖頭,“醜話說在前面,我沒時間帶徒弟,而且我也不擅長這個。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掐算出來的.”

“您真會說笑.”

蕭敬當然把張周的話,當成是自謙。

但其實張周真不會搞占卜那一套,若真讓他來一套卜卦的流程,雖然有時可以強行解釋,搞牽強附會,但在吳昊這樣的星算行家面前,必定露餡。

“還有,陛下今日還召見了程敏政程學士,還有國子監林老祭酒,跟他們說了,要從國子監內選拔幾名人才,進行授官.”

“這是何意?”

張周聽出來,什麼國子監選拔人才,好像是在針對他。

蕭敬笑道:“其實陛下的意思,就是想找個機會,讓張先生能以舉人之身出仕.”

“呵呵.”

張周笑了笑。

朱祐樘這是怕他考不上進士,給他留條後路。

蕭敬道:“陛下未對程學士和林祭酒明說,就是說,讓國子監內的監生,都可以寫一些文章、詩詞、時務策等,以林老祭酒的名義出題目,題目在這裡……”

“這……”

張周有點無語。

說好了是讓林瀚出題,怎麼蕭敬先就把題目給送過來了?

蕭敬果真拿出個紙條,上面是皇帝親筆所寫的題目。

御筆親題……

張周覺得,這還留下弘治帝的墨寶。

嘖嘖。

“其實就是走個形勢,您只管回答了題目,再表現一下才學,送到北雍去,到時翰林院內會找幾位翰林侍讀、侍講等,幫忙給參詳一下……張先生放心,這也是提前打好關係的,咱家會言明您這份……會選上!”

張周覺得自己好像聽出點門道。

皇帝這是特地以“公平公正”的假象,給他開了一道後門,以防止他來年會試考不上,回頭再找什麼理由要備考三年,不能為朝廷辦事。

所以朱祐樘也省略了步驟,搞個內定,讓你以國子監內的優等生,選仕入朝。

在大明,以舉人當官位列朝班,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可一旦接受放官的話,就意味著以後不會再參加會試。

舉人入朝,在地方官基本只能做到知府級別,也就是正四品,少有能調六部當差的,更別說是進翰林院。

當然也有一些特例,能以舉人身份做到六部尚書、左都御史、侍郎等職位,多都是在明朝初期。

而最近的一位,就是在弘治八年剛剛過世的前工部尚書賈俊,他就是大明舉人做到尚書的第一人。

有先例,那皇帝就可以做點文章。

張周道:“蕭公公啊,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我身為文人,不該接受這種事.”

皇帝跟下面的大臣聯合起來搞這種小圈子選拔,還搞內定。

這要是傳出去,會令他名聲不佳。

當然張周的目標,可不僅僅是當個舉人,最近他也是在拼命讀書,以求能一榜中進士……雖然有點難,但若是來年會試考題能中個幾題,那機會豈不是很大?

蕭敬笑道:“您放心吧,除了陛下,還有戴公公和咱家知曉之外,旁人是不會知曉的.”

“不是說蕭公公還要去授意翰林院的人?”

“不會的.”

蕭敬道,“到時陛下會親自將考題抽調到宮裡,以陛下御覽的方式來決定……”

張周暗忖,這恐怕是作弊的最高境界!

皇帝跟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廠公,聯合起來幫一個舉人作弊。

這要是被林瀚林老頭知道,估計能當場吐血而亡。

蕭敬道:“何況,這也並非大明正途的科舉選拔,只不過是臨時所加設,怎樣選,當然由陛下來定.”

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張周心想,內定就內定吧,也挺好,反正多一條途徑,就當是享受便利。

真要會試落榜,再準備三年,還要在名利場上週旋,只怕更是有心無力。

“張先生,您這兩天參詳參詳,不過題目隨後都會公開,這也不算是洩題,只要是國子監的舉監,都有資格上報。

先祝賀您位列朝班了.”

蕭敬笑著拱拱手。

竟還假模假樣恭喜起來。

張周道:“早了點吧?在下還等著來年春闈……”

“不衝突,咱家先走了,您不必送。

耽誤了您備考會試,就怕咱家擔不起這責任.”

蕭敬一副很卑微的樣子,笑著拱手離開。

張周雖然沒直接送出門口,還是送到前院,被蕭敬三催四請,才回了內院去。

……

……

“夫君,那位……公公是來幹嘛的?”

蔣蘋渝先前來送茶水,見到張周在見宮裡的貴客,沒敢進來打擾。

因為院子裡跟隨蕭敬來的,都是佩刀的。

張周道:“哦,是東廠的蕭公公,來送考題的.”

“什麼考題?會試嗎?”蔣蘋渝眼神多了幾分期待。

張周拿出考題看了看,只是時務策的考題,一共三道,都是皇帝親自出的題目。

考試規則也定了,不但是要有這三道考題,同時還要增加一些專案,諸如詩詞、四書義等,也可以就個人志向、當下時局做一些論述,但不可涉及到皇家及朝中大事。

張周道:“不可能的,會試主考都沒定,怎可能會有會試題目?但……也差不多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跡天寶作閒人

地上五百塊

長煙落日閉古城

風煙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