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是汗廷立帳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

年輕的脫脫大汗可能至此才明白,為什麼他的希臘國丈,要天天給他復讀,說內部的憂患要比外部的更嚴重。

汗廷對內部的矛盾早有認識,但誰也想不到會來的這麼突然、這麼猛烈。

隨也先不花太師北伐到波蘭的北衙軍,擁立其子伯顏,反叛朝廷,還與敵國勾結,準備南下。

此時,南衙諸衛正位於在從色雷斯到特蘭西瓦尼亞的各處戰場上。

而北衙軍裡忠誠的新軍,一部分也在北伐大軍中,遭到叛軍突然圍攻而覆滅;還有一部分正在羅斯各公國,抓捕一批匪徒。

十多年前,也先不花太師在決戰中擊敗金帳汗札尼別,此後羅斯諸公國逐漸從金帳轉向紫帳。

但這種臣服依然是不情不願的,他們實際上兩個都不喜歡。

這次,羅斯王公們早已經有了預謀。

他們推舉特維爾大公伊凡為首,和立陶宛、波蘭等國,早已暗中勾結,準備一同發難,把分散的新軍各個擊破。

有一千多名新軍此時正好來到特維爾附近,伊凡計劃以招待為名義,等他們放鬆警惕,再一舉消滅。

其他王公也會學著他的做法,爭取儘快解決。

關鍵時刻,莫斯科大公國透過來往的商人,得到了這個訊息。

忠誠的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立刻向汗廷舉報了謀反的王公們。

莫斯科大公家族與歷代汗廷的關係一直非常好,雙方的親密關係可以追溯到拔都時代。

當拔都的西征軍來到羅斯地區時,大公的祖先雅羅斯拉夫是第一批投靠他們的當地人。

雅羅斯拉夫與拔都的關係很好,還作為拔都的代表,參加了哈拉和林的忽裡勒臺大會。

然而,掌權的窩闊臺之妻乃馬真厭惡拔都,將雅羅斯拉夫扣押,最後把他毒死了。

可能是對此有愧,拔都對雅羅斯拉夫的兒子亞歷山大非常好,還讓兒子撒裡達和他結為安答。

在拔都的支援下,亞歷山大也有了自己的領地。

亞歷山大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之前曾經作為客卿,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在涅瓦河邊擊敗了瑞典劫掠者。

斯拉夫人居然打贏了北歐人,讓大家十分震撼,人們於是給了他一個“涅夫斯基”的諢名,意思是“涅瓦河的英雄”。

後來他還在楚德湖挫敗了東征的德意志騎士,取得了在當時堪稱奇蹟的勝利,讓人們意識到,斯拉夫人也是能打仗的。

更為可貴的是,和其他有點勢力就反水的王公不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對汗國十分忠誠。

後來,他的弟弟安德烈暗中聯合羅斯王公和西方國家,準備推翻蒙古人的統治,亞歷山大立刻向大汗舉報,大義滅親,及時挫敗了陰謀分子的邪惡計劃。

金帳汗國也投桃報李。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派兒子到諾夫哥羅德擔任領主,因為統治殘暴,被當地人驅逐。

汗國於是出兵,在亞歷山大的配合下,鎮壓了諾夫哥羅德的反抗,重新扶持起他的兒子。

一生中,亞歷山大一直在兢兢業業地為大汗工作。

直到最後,羅斯各城發生了反對蒙古包稅人的起義,亞歷山大不顧身體,親自趕往薩萊,舉報羅斯人的背叛行為。

勸汗廷不要輕視,一定要出重兵果斷鎮壓。

在說服大汗之後,因為積勞成疾,忠誠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在返回封地的途中病逝,時年43歲。

可以說是因公殉職,都不為過。

郭康之前和脫歡等人閒聊,說這個人在今後,會被斯拉夫人視為英雄和聖徒。

脫歡對此深表贊同。

這年頭,如此忠誠的人,實在不多,不進行褒獎,確實說不過去。

亞歷山大的後代繼續給汗廷效力,到他的孫子尤里大公時,當時的金帳汗月即別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讓他也成了一位“古烈幹”,算是和帖木兒當年平級的。

尤里之後,弟弟“錢袋”伊凡即位。

這時,羅斯重要邦國特維爾的民眾造反,殺死了蒙古人安排在當地的包稅人。

在月即別汗的命令下,伊凡出兵鎮壓了叛亂,並獲得了接替包稅人、對各國徵稅的職責。

自此以後,莫斯科就成了汗廷在羅斯各公國的稅務代理人。

伊凡也因為橫徵暴斂、貪得無厭,得到了“錢袋子”的諢名。

“錢袋”伊凡的兒子們依然公忠體國,監督其他城邦的反蒙古勢力,及時向汗廷舉報。

到他的孫子德米特里時,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金帳汗國陷入了長期內戰,國力大大衰弱。

汗國西部,被軍閥馬麥控制。

德米特里的野心膨脹起來,於是也和汗國反賊們勾結。

羅斯各公國集結了超過五萬的軍隊,在頓河邊的庫里科沃迎戰馬麥。

結果,馬麥的軍隊被擊敗,德米特里因此名聲大噪,得到了“頓斯科伊”的諢名,意思是頓河的英雄。

然而僅僅三年之後,白帳汗脫脫迷失來到了這裡,試圖恢復對羅斯諸國的統治,以此作為後方,繼續與帖木兒的戰爭。

雖然打不過帖木兒,但脫脫迷失也是能在亞歐大陸主要戰場,指揮戰略決戰的狠人,不是這些斯拉夫人能對抗的。

可能是打贏地頭蛇馬麥,給了他們過高的信心,結果,斯拉夫人又被擊敗,莫斯科也被脫脫迷失焚燬。

德米特里等人倉皇逃走,向帖木兒和紫帳汗國投誠,請求支援。

脫脫迷失敗亡後,莫斯科開始了重建。

他們也重新撿起了傳統技能,開始不斷舉報金帳餘孽,以及與外部勢力勾搭的其他羅斯人,還在紫帳與波蘭、立陶宛的歷次戰爭中,積極帶路。

莫斯科宣稱,他們只反對貪暴的權臣馬麥和不合法的篡位者脫脫迷失這種人,對於汗國本身,永遠是忠誠的。

郭康對此嗤之以鼻。

他私下裡,告訴義父義母,不用懷疑,這些莫斯科人今後就是汗國最大的威脅。

不能被他們現在的行為欺騙,始終要加以防範才是。

但義母告訴他,這種事情,大家其實都知道。

汗廷君臣們雖然不是預言家,但也常年與各地統治者打交道,對於這些當地豪酋喜歡幹什麼,大家心裡清楚的很。

但問題是,汗廷的力量確實不足以管這麼遠,也沒有足夠的軍力和官員去維持組織。

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在當地挑選代理人來幫助進行統治。

羅斯人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大堆邦國的統稱。

悠久的基輔、尊貴的弗拉基米爾、自由的諾夫哥羅德、富裕的加利奇……都各有各的特色。

而莫斯科是個新興的小城,其實沒什麼特點。

它唯一一個優勢,就是忠誠了。

這不是說莫斯科沒有反叛過,而是說,和其他那些三天兩頭造反的邦國對比,莫斯科完全對得上汗廷對他們的信任。

至於汗廷衰落後的問題,這個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汗廷還能打過他,他自然就會繼續幹活。

如果汗廷連他都打不過了,那也不用特意去擔心他了。

到時候,有的是更強、更要命的敵人。

所以,就算這真是個預言,而且說服了汗廷眾人相信,大家也充其量就是多個心眼,不可能真的去做什麼——就算換了個人,又真的能比莫斯科更忠誠麼?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次世界大戰爭

一道蒼老的太公望

拉妮的王

第七號修復者

嗯?怎麼變成了貓娘?!

容與愉於

神明誕生之時

錦衣夜行燕貳

穿書:瀟瀟暮雨子規啼

出雲hanna

半妖公主太無情

酒酒恦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