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風起青萍之末(上)

“說起來,你們當時是怎麼和明朝交戰的?與我們這邊,戰術有什麼不同麼?”彼得神父藉著這個機會,又繼續問道。

“沒什麼不同,都是一樣打。

俺們那也不是正規軍啊,能有什麼戰術.”

唐賽兒連連搖頭,看來自己對自己都很不滿意。

“雖然盡力拖了一年多,但當時的情況,大家已經沒法再等了。

繼續準備下去,怕是每天的損失,都比救下來的人多了.”

“那要是準備不夠的話,不是更打不過朝廷麼?”彼得神父問。

“你想什麼呢,怎麼可能打得過朝廷.”

唐賽兒笑道。

“那這……”

“造反,有很多種.”

唐賽兒顯露出完全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反而給這名中年學者講起道理來:“推翻朝廷,只是最為暴烈的一種造反。

雖然這種造反一般規模最大、名聲最響,但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

“大部分時候,造反的人都沒有這麼高的目標,並不追求改朝換代。

像俺們這種,就是這類吧.”

她介紹道:“這種造反才是最多的——多到哪年都有。

所以,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倒是你們,怎麼大驚小怪的?”她反而有些奇怪地反問道:“這不是民間和官府,正常的交流方式之一麼.”

“伱這麼一說倒也是……”王大喇嘛想了想:“就和我剛才想的一樣。

我們這邊一樣也有,不過是各種遊行示威和譁變,取代了民變罷了.”

“遊行有什麼用?不去攻殺官吏,官府不會理的吧.”

唐賽兒想都沒想,說道。

“這個是詞語翻譯的問題.”

王大喇嘛解釋道:“所謂遊行,不是街上的流民鬧事,這個詞的原意是‘進軍’。

是說古羅馬的時候,軍團士兵會突然不聽號令,離開駐地,開始向要害地方行進——大部分時候就是羅馬城.”

“他們可不只是小打小鬧。

一路上,進軍羅馬的軍團兵經常四處劫掠,尤其喜歡掠奪義大利腹地,元老們經營的莊園,因為那裡一般又有錢、守衛又弱。

如果不能及時安撫,元老們的家都得給這幫大兵抄了。

因此,軍隊遊行才具備這麼高的威懾力,能夠起到很大……甚至可能大過頭了的效果.”

“這麼說的話,歐洲和波斯,也一樣了.”

彼得神父想了想:“我整理教會史,發現天災的記錄和異端的記錄,往往是扎堆出現的。

公教教會的解釋,是大家日子過得不好,容易經不住考驗,接受魔鬼的誘惑,所以異端教派和宗教戰爭也會多起來。

但這麼看,好像也不是如此.”

“日子過的不好,當地人也會民變。

但他們沒有東方和羅馬這樣的組織方式,最好用的組織還是教會。

民變雖然也經常發生,但打不過當地的軍事貴族,大家都不會得知這些事情,就被壓下去了。

而大一點的變亂,能鬧到各國都注意的,往往就都被歸為宗教戰爭了.”

“您注意到沒有,阿勒曼尼那邊,最近又說有異端教派開始活躍了。

我想,這可能也是個類似的預兆吧.”

他提醒王大喇嘛。

“確實。

看來我們還真的要再多注意些。

下次報告我就多寫點這個問題吧.”

王大喇嘛想了想,答應下來。

“你看,經驗只要多了起來,我們一對比,就能發現很多問題的關鍵所在了.”

他轉頭對唐賽兒說:“不過,這邊的主要差別在於官府。

雖然民間的邏輯看起來差不多,但應對官府的經驗,估計就不太好用了.”

“俺不知道這邊的人是怎麼行動的。

俺們當時的話……起事之後,官府倒是反應很快。

俺們攻打縣城,消滅了駐紮在城裡的明軍,官府就立刻派了人來,說要談詔安的事情.”

“這也都是騙人的吧.”

彼得神父斷定。

“也不好說.”

唐賽兒看起來對此瞭如指掌,還細緻地分析起來:“大部分時候,詔安還確實是真的。

而且總體來說,當地人越能打,官府詔安的態度就越誠懇。

大家也不是傻子,都知道里頭的風險。

說白了,正是因為成功的詔安案例不少,偶爾的欺騙行為才能騙到人.”

“畢竟,民變的破壞太嚴重,就算鎮壓,也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而且,用計賺了幾個頭領,也沒什麼用。

白蓮教、明教、道教,乃至鄉里先生,都能帶人造反。

只要還有人欺壓百姓,根本不缺繼續領頭的人.”

“所以,雖然大先生他們,當時都覺得官府是哄人,但這也得看時候。

平時,官府確實喜歡誘捕領頭的人,但要是當地真的聚眾造反,官府一般來說,反而不敢哄騙你了.”

“這還挺複雜的……”彼得神父咋舌道:“這都是怎麼總結出來的經驗……”

“多打打就知道了.”

唐賽兒說:“而且,瞭解官府之後,才能更好地對付它。

比如,俺們口頭禪裡,雖然天天‘官府’、‘朝廷’這麼叫著,但官府內部,也不是一夥兒的.”

“縣裡要是出了民變,縣太爺就得倒大黴。

因為官老爺之間,也有競爭關係。

要是他不能把事情擺平,被認定為帶來的壞處大於好處,官府就會立刻拋棄這個官員,保全更多人的好處。

而且,實缺官職是有限的,不知道多少人在等著他倒臺,好自己上呢.”

“像我們那次,就是鬧到了府裡都壓不住的程度。

所以府裡、省裡都想趕緊詔安,好把事情蓋過去.”

“那你們為什麼又不同意了?”彼得神父好奇地問:“你們不是說,不指望能推翻明朝麼?”

“這事兒太大了。

山東的老爺們,可以說全都被扯下了水.”

唐賽兒說:“如果只是一個縣令甚至知府來承擔罪責,山東官場上的大人物,還能設法擺平,從‘苦一苦百姓’,變成‘苦一苦縣太爺’,來讓兩邊相互妥協,達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但這次,省里老爺們想要蓋住更大的問題,就必須繼續從百姓身上榨油水。

否則,他們一樣要完蛋.”

她直接說出了不同之處:“但俺們百姓,也是實在過不下去了。

再欺壓下去,大家都活不成。

命都沒了,兩邊還怎麼共處啊?必須有一邊完蛋才行。

這種詔安,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俺當時認定,這要麼是緩兵之計,想等我們放下武器,再進行鎮壓;要麼就是趁機讓利、試圖誘導我們分裂的計謀。

從事後的情況看,應該是兩者都有的.”

“這裡頭的門道還這麼多……”彼得神父感慨道:“造反都成了專門的學問了吧……”

“你要這麼想也行.”

唐賽兒撓撓頭:“俺覺得還好,沒那麼高深。

當時俺給大家解釋了一通,他們就都同意了。

俺們幾個門派,專門結盟發誓,都不接受官府的詔安,不背叛其他兄弟姐妹.”

“大仙姑正式把俺推了出來。

她四處宣傳,說俺得到了藏在石匣中的寶劍,和九天玄女娘娘賜下的兵書,所以之前打縣城,才這麼順利。

眾人就推舉俺為首,準備對付官兵下一輪的進攻.”

老汗王又上榜了,感謝大家支援

看這次能拱到第幾2333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恰好時分,恰好的你

禕姌呀

快穿:在暗黑童話裡馭神

梨酒兒

別逃,俞總的小嬌妻!

凌衫的心裡話

回頭看她在等你

林楠楓

全能大佬穿進世界和攻略物件撒糖

堇言言

快遞大哥

華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