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喬安娜·喬凡尼(下)

“那這個人可信麼?”脫歡問。

“她沒什麼問題吧.”

郭康指出:“商人之間也不是一夥的。

不如說,他們估計就等著看威尼斯人出醜呢.”

“這樣啊.”

脫歡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自己沒問題了。

“李玄英給我說,她家就是個小貴族,不過我看挺有錢的。

可能,大和小看的是權力和地位,而不是財富吧.”

郭康說:“我一直對他們那個比奇家族沒有印象,可能確實不怎麼出名.”

“他們應該不叫‘比奇家族’吧.”

一個修士提醒他。

“啊?”郭康沒反應過來。

“如果她父親叫喬凡尼·迪·比奇,那就說明他祖父叫比奇.”

修士說:“同樣的,她應該叫喬安娜·迪·喬凡尼。

而不是喬安娜·比奇.”

“原來是跟北歐人、阿拉伯人一樣的啊.”

郭康聽明白了:“我看名字裡帶個中間詞,還以為是法國人那種.”

“她捐錢的時候沒簽名麼?”脫歡開始懷疑他太馬虎:“你不會連金主的名字都不記得吧?”

“她簽名就寫了個喬安娜,我哪知道姓什麼.”

郭康也表示無奈。

“歐洲的很多地方,人們不像羅馬人和塞里斯人那樣有明確的姓。

包括一些貴族.”

修士解釋道:“而且,姓氏這東西,本來也不是隻有一個。

如果是名人,一般會選一個固定的詞,或者幾個詞在不同場合使用。

至於其他人,就隨便的多,就算問他們自己,估計也說不清.”

“她家如果是個做生意起家的小貴族,那這種情況很正常。

義大利那邊,確實就是這種習慣.”

“啊,那就沒辦法了.”

脫歡也只好放棄:“我對義大利的瞭解,也就是看爺爺的筆記了.”

“他當年遠征義大利的時候,天天揶揄那裡的土貴族,還專門把他們的滑稽表現都寫下來,各種嘲笑.”

他笑著說:“雖然他那時候,只干涉過那不勒斯,但整個義大利,有頭有臉的貴族們都爭相來和他聯絡.”

“支援他的貴族,基本上都是想要狐假虎威,藉助他的威懾力上位;反對他的貴族,也都是一面用抵抗羅馬作為旗號,擴充家族勢力,一面偷偷聯絡他,看什麼時候投降變現最好.”

“我看的可開心了,所以對那些貴族姓氏,應該還是清楚的.”

他告訴郭康:“那時候沒出現的,就算是個貴族,也是新興的暴發戶,或者沒聽說過的小角色。

所以也不用管她了.”

“好的.”

郭康覺得有道理,想了想,說道:“那我們也不糾結她姓什麼了。

今後就叫她喬安娜·喬凡尼吧。

這還挺好記的……”

脫歡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

“她捐款的時候,有說想要什麼報酬麼?也是希望今後能賣我們的玻璃?”

“當時沒明確說,不過這幾天她倒是找過我一次.”

郭康說:“馬穆魯克們來訪問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她就來問我,能不能也跟著去.”

“她去埃及幹什麼?怎麼大家都要去啊.”

脫歡表示不解。

“不知道.”

郭康搖搖頭:“估計是生意吧?比如賣木乃伊粉?”

“那就安排到後續的商團裡。

這些人怎麼都想往前線湊的,戰場是個好玩的地方?一個個真不省心.”

脫歡無奈地說。

“那我下次就這麼應付著.”

郭康應了下來。

“我們繼續看看這個工坊吧。

我有種感覺,這裡可能才是整個修道院的根本.”

脫歡催促道:“我們肯定不能只做鏡子的.”

“鏡子是目前已知最好、最簡單的奢侈品了.”

郭康說:“我暫時沒想到其他方案,所以就研究的這個.”

“奢侈品鏡子,往東邊賣的利潤恐怕不穩定。

只能賣幾個給上層人士,讓人家圖個新鮮,沒法形成穩定的利潤.”

脫歡看起來真的研究過。

“他們的金屬鏡子技術很成熟,保養好之後,和我們這個玻璃鏡子,視覺上其實沒什麼區別。

玻璃鏡子的優勢,也就是多一個鍍層,能更好地防止生鏽、變暗而已.”

“這個優勢還不夠麼?”郭康有些意外:“銅鏡得經常伺候,而這種鏡子就方便的多,可以省下很多功夫的。

我媽跟我姐就很喜歡.”

“不是不是。

你好好想想,你的奢侈品鏡子,目標客戶是誰?”脫歡連連搖頭,問他。

“是上層的貴族和貴婦吧?”郭康說。

“上層貴族們會天天自己磨鏡子麼?”脫歡反問。

“啊……”

“上層貴婦會優先考慮‘方便’和‘省功夫’麼?”脫歡又追問。

郭康這回無言以對了。

“伱媽跟你姐,都忙得很,還天天出門跟人打架。

她們哪能代表一般的貴婦?”脫歡說。

“你不喜歡和那些人打交道,很正常,我也不喜歡。

不過我這兩年,被我媽逼著參加各種聚會,還是見了不少的.”

“我媽跟我姐,比起來已經算很好的了.”

他無奈地說:“哎,也不怪你,我也是寧願跟那幾個馬穆魯克喝酒,也不想跟那些矯揉造作的貴婦混一起.”

“但我們既然想做這個生意,就得研究下客人的心態.”

“所以,我覺得,如果賣奢侈品鏡子,那重點就不止鏡子本身,而是‘大秦國’這個主題。

東方貴婦們缺鏡子麼?肯定不缺啊。

但能吸引她們的,不是鏡子,而是鏡子帶來的‘異域情調’.”

“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鏡臺,然後打包一起賣.”

脫歡比劃道:“搞點馬賽克圖案,搞點教堂風格的繪畫,然後加上琥珀啊什麼的.”

“我們這邊不是有明朝人麼?問問他們,那邊喜歡什麼風格,然後用我們這邊的手法和工藝,表現出來。

這樣人家看的順眼,還有特殊的風情.”

“這幫人,都是整天吃飽喝足就閒著沒事兒的,人家就喜歡這種東西.”

“而且,就算如此,這東西也不是什麼穩定收入.”

他指出:“最有錢的那部分人,購買的奢侈品,看著貴重,但總額其實很有限。

最大的效果,其實是宣傳作用.”

“你看明朝和爪哇元,都是整船整船賣東西的。

這才是利潤的主要部分.”

他告誡郭康:“我覺得,你還是應該重點研究下怎麼提高產量,壓低成本。

當這些鏡子即使算上運費和損壞,也能夠被明朝的中上層人家買得起,我們才算有了個能和鐵鍋、瓷器對位的產品.”

“好的,我明白了.”

郭康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果遇到一個壞姐姐

禍ver

佐助重生獲得萬花筒寫輪眼

司徒最帥

我不要重生了

Dr可可

師父徒弟的幸福日常生活

發黴的橘子

請您接收我的愛

好事將臨

鬼寐

白江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