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搶注元素週期表

“塞里斯的情況,我不太瞭解。

他們沒法制造這種東西麼?”德米特里問:“我一直覺得,他們和神話裡的國家一樣,什麼都很發達的……”

“這個主要是原料的問題.”

郭康解釋道:“你要說相比陶瓷,燒玻璃需要的溫度確實更低,按理說技術上沒什麼難度。

但塞里斯地區的玻璃工藝不但出現的晚,而且和這邊的玻璃差別很大。

因為這兩種玻璃,用的料就不一樣.”

“地中海世界生產的,是加了鹼燒製的、含鈉鈣的玻璃。

從古埃及的時候,大家就會從鹽鹼湖提取原料,進行玻璃生產了;但塞里斯長期缺乏鹼礦,無法滿足需求,他們的‘玻璃’,是加了含鉛、鋇的化合物燒製的.”

“這種玻璃色澤亮麗,但不透光,不耐高溫,還很易碎,使用價值不高。

由於瓷器非常早熟,效能不行的玻璃,沒法作為器皿使用,就朝其他方向發展。

最後,形成了各種琉璃器,而不是我們這邊的透光玻璃.”

“資源匱乏的問題,比技術的缺失還嚴重的多。

這不是人力能彌補的.”

他搖著頭說:“很早之前,塞里斯就在進口玻璃了,甚至包括李玄英他們天天說的大唐。

後世發現的唐朝的大件透明玻璃器,幾乎都是從東羅馬和薩珊波斯進口的產品。

有人偶爾挖出當時的窖藏,裡頭還有羅馬的錢幣呢.”

“這樣啊……那我們這個優勢,能持續多久呢?”脫歡問。

“化學上來之前能一直持續,我估計比瓷器都久.”

郭康說道。

脫歡皺了皺眉頭,感覺不太信。

但這件事,郭康確實沒哄他。

一直到清末,中原地區依然十分缺鹼,甚至需要從內蒙大量購入。

因為經過張家口運輸,所以成了當時大名鼎鼎的“口鹼”。

哪怕傳教士已經帶來了成熟的玻璃技術,並且在民間得到傳播,但玻璃器具依然沒法廣泛使用。

直到現代制鹼工藝出現之後,才有了大量生產的條件。

這就太晚了……

“不止生活中,研究上也會需要玻璃的.”

郭康說:“缺乏玻璃器,會直接影響自然哲學的研究.”

“你想,如果沒有這種透明器皿,我們這邊很多演示,是不是就沒法做了?”他提醒道:“至於化學……我意思是鍊金術,更是少不了它的.”

“沒有透明、堅固、耐高溫的容器,很多變化就沒法進行觀察。

那樣的話,做實驗,不就成了民間故事裡,太上老君煉孫悟空了麼?”

“在開啟煉丹爐之前,孫悟空在邏輯上,處於生和死的疊加狀態。

必須進行觀測,才能進行確認。

但開啟爐子觀測,孫悟空就可能會跑掉.”

他比喻道:“這樣一來,就變成瞎煉一氣,然後賭一把了。

這樣肯定是非常不利於研究的.”

“這故事好怪啊……”德米特里聽得一頭霧水。

“呃,其實故事原本很深奧的。

我是瞎改了一通,給你們當例子.”

郭康說:“這故事原本出自一位姓薛的先生。

孫悟空是一隻猴子妖怪,所以這故事就叫做‘太上老君的猴’實驗.”

“這樣啊……”脫歡也點點頭:“不過伱剛才說,玻璃裡含有什麼?我沒聽懂,那也是什麼專門的術語麼?”

“那是表示自然元素的.”

郭康解釋道:“世界裡的物質種類很多。

這麼多年來,大家已經發現,不止先人歸類的那四種。

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歸類,爭取做的更全面。

不過這個太深奧了,暫時也用不著.”

“哦……”

脫歡已經習慣了他扯各種名詞,就沒有追問。

倒是郭康,被他這麼一提醒,想到了元素的問題。

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給這些元素起什麼名字好。

好多詞他都用慣了,但其他人更喜歡什麼,也說不清楚。

而且,朱文奎這一代,已經到了“土”了,他的下一代就該是金字旁了。

只是這樣一來,今後會不會要和老朱家搶注元素週期表啊……

他想了一會兒,也沒什麼頭緒。

好在目前離這種情況還遠,暫時倒是不用擔心。

他一邊胡思亂想著,一邊帶著大家離開了玻璃工坊。

“目前我們就剩一個實驗室沒去了.”

他說:“那裡更危險,還是老樣子,遠遠看看吧.”

眾人已經聽他說了好幾次,就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

他們來到一個單獨的木頭房子裡。

這裡似乎是臨時搭建的,比起房屋更像個裝了幕簾的棚子。

門口有個修士在等他們。

進去之後,郭康告訴他,把實驗演示給大家看看。

修士點點頭,讓眾人離遠點。

他拉開幕簾,然後穿上和之前那批人一樣的長袍和鳥嘴面具。

只不過,這邊的長袍和麵具上,塗了白色花紋,眼鏡也是透明的。

修士帶上手套,走進隔間,帶出來兩個同樣打扮的助手。

他們都是同樣的裝束,還抬過來一大盆水銀。

“這個面具裡,是金屬片和冰塊.”

郭康說:“這裡需要用到水銀,還有熱加工的步驟。

但水銀蒸發的氣體是有毒的,所以就做了這種面具.”

“這有用麼?”脫歡問。

“能夠冷凝一部分水銀,減少吸入,就算成功了.”

郭康搖了搖頭,說:“其他的話,只能多通風,多輪換,儘量減少毒性.”

那幾個修士看起來倒是不太在乎。

為首的人還擺擺手,畫了個十字,表示自己無所謂。

他們又去隔間,拿出來一個玻璃長管。

幾人小心地把管子注滿水銀,口朝下放進盆裡,然後立了起來。

眾人看著管子裡的水銀流出,緩緩下降,然後停了下來。

“哎?怎麼不動了?”有個修士問。

“哦,這就是這裡的鍊金術吧.”

德米特里已經習慣了這裡的“鍊金奇蹟”,開始主動往這裡猜了。

“嚴格來說,這倒不是鍊金術。

亞里士多德寫過一本《物理學》。

按他的分類,這個演示應該屬於物理的範疇.”

郭康說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步步為陷步步情

南婷十三後

被迫攻略男主中

大蔥批發商

重生後太子對我窮追不捨

阿梨魚

重啟:大世界

道友吃槍子兒嗎

人在JOJO,開局時停3秒鐘

大智若驢

葉羅麗仙子強勢入鬥羅

梔虞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