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吾弟當為西伯!

“羅馬的發展脈絡,算是非常清晰的。

所以我才做出了這種判斷.”

他告訴眾人。

“現在這裡的主流應該是希臘文化.”

小讓娜指出:“你們確定希臘文化,經過發展,能變得和中原一樣?”

“你應該對法國更熟悉吧?”郭康則直接反問道:“你有沒有發現過,法國才是整個歐洲,最接近中原的地方?”

小讓娜和母親對視一眼,一時沒有回答。

郭康對於法國曆史還是比較瞭解的——或者說不了解也不行。

幾百年來,法國是毋庸置疑的歐洲文化的中心,法語更是拉丁語之後,流行於上層的第二種國際語言。

從俄國到不列顛的宮廷,都在以此交流。

這種影響也擴充套件到了全世界。

連康熙的兒子們陰謀奪嫡的時候,都在用法語編寫密信,進行聯絡。

和後世印象不同,在近千年的時間裡,法國大部分時候都是歐洲的主角。

它早年就是羅馬遺產儲存最完好的地方,後來一直是最富庶、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為了研究工業發展和各種因素的關係,郭康也專門想過法國的問題。

因為法國的例子可以排除很多看起來沒問題的結論。

作為歐洲當時文化的中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最發達的地方,法國卻並沒有首先走向工業。

相反,直到拿破崙三世時期,它才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而這已經是19世紀後半葉的事情了。

因此,蒸汽時代的工業,與科學和社會形態的關係,恐怕並沒有多高。

而且,早期工業對於國家的戰鬥力,影響也不應該高估。

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是個典型的小農國家,而且是比清朝味道還正的、原教旨的小農——因為“封建社會”、“小農經濟”這些詞,本來就是根據法國的情況總結出來的。

但這支小農軍隊卻成了法國戰鬥力的最高峰,把“工業化軍隊”各種按著打。

可見,也不能把這種早期工業當成彌賽亞,覺得點出來了就萬事大吉。

對軍事方面的重視依然要繼續維持,免得最後成了工業化大宋,天天被人搶錢……

除了這些發展上的可借鑑處之外,法國人自己也意識到了自己和中原文明的相似性,而且確實主動研究過。

像郭康提出的,對“天”的權威性的新解讀,很大一部分也不是來源於塞里斯本土,而是參考了當年法國學者魁奈的研究成果——相比於東方同行,他們的研究要更適合歐洲的現狀。

而且,這些人也不止說說而已。

在魁奈的推動下,1756年,路易十五親自來到巴黎城郊的農田,舉行“親耕籍田”儀式。

1768年,還是王儲的路易十六也親自下田,扶犁親耕。

他們是真的認為,中國的經驗非常有用,而且自身情況也有助於向東方榜樣靠攏。

即使現在這個時候,她們這些瞭解情況的人,應該也不難看出發展的趨勢,和文明之間的相似性。

“是啊,我也覺得二者很相似.”

朱文奎點點頭,贊同道:“伱看父王一到那兒,就想削藩.”

“……”郭康給噎得說不出話來。

道衍和尚一時都沒維持住表情,只好趕緊問小讓娜:“郡主如何看?”

“呃……我覺得是有點道理.”

小讓娜愣了下,回答:“不過,這樣是為了說明什麼?”

“說明文明的發展,就和羅馬大道一樣.”

郭康比喻道:“順著任何一條主幹大道,都能走到羅馬城。

同理,各種文明,最後也會在很多方面趨於一致的.”

“我們討論過羅馬了,那就再討論下華夏.”

他繼續解釋概念:“華夏的特性又是什麼?”

“那可太多了.”

小讓娜如實說。

“是啊,所以我覺得,華夏的本質,是一種狀態.”

郭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個文明如果需要更高的組織能力,就會發展出這些特性來。

像追求統一、追求單核心的權威、追求高秩序性,都是這種表現.”

“塞里斯文明頻繁遭遇天災和戰爭,所以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比其他人快很多,因此才會讓它顯得早熟。

但反過來說,組織更有力、國家更有秩序,是任何一個文明都會有的要求。

所以,大家只有發展快慢的問題,到最後都會向同一個方向前進的.”

“那要是有人不追求這個方向呢?”朱文奎問。

“不走這個方向,組織能力就低。

組織能力低下,就打不過組織能力更高的競爭者.”

郭康理所當然地回答:

“人類的一切較量,最後終歸都要看戰爭的結果。

和平永遠是短暫的,和平的勝利,在歷史視角下,也不可能長久。

說到底,打不過那就什麼用都沒有.”

“這倒是確實啊……”朱文奎感慨道。

“雖然當時,大家未必有這麼明確的目標。

但我們這些年,在經營國家,復興羅馬的過程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經驗。

我的想法,也是基於此而生的.”

郭康繼續解釋道:“至於可行性,我們漸漸強大的過程,已經可以作為證據了.”

“羅馬的區別在於,它可以看做一個文明,但卻並不是一個獨立、固定的文化。

在中原人看來可能很奇怪,但羅馬更加接近我說的,是一種‘狀態’.”

郭康說:“拉丁人加入這個組織,達到這種狀態,就是羅馬人;希臘人加入這個組織,達到這種狀態,也是羅馬人.”

“這樣的壞處,是文化上缺乏一個穩固的核心。

但好處是更加靈活。

比如現在,我們沒必要讓希臘人全都去學漢語,這也不現實。

但只要繼續推行如今的政策,那希臘人也一樣會羅馬化的.”

他舉例道。

“他們原本的文明核心,是城邦政治帶來的。

這顯然對於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好處,所以必須加以糾正。

而隨著我們這幾十年的教化,很多地區的希臘人已經習慣了州縣的管理方式,不再糾結於之前的傳統。

這就是我們‘羅馬化’的成果.”

“繼續發展下去,他們也就成了說希臘語的羅馬式公民了;再繼續完善制度,其實也就是說希臘語的華夏式公民了。

漢書說大秦國有類中原,我認為就是這種理想狀態。

到這種程度,雙方的相互交流乃至融合,也就非常容易了.”

“你對希臘人很有信心麼?”小讓娜問。

“我對華夏模式很有信心.”

郭康說。

聽到這話,道衍和尚笑著點點頭。

不過他還沒開口,朱文奎再次插嘴。

“你看,他的謀劃一直都很深遠,考慮的也很周到.”

他對小讓娜吹噓起來:“我就說麼,我們康老弟肯定能安穩泰西,是可以當西伯的人物啊.”

道衍和尚、馬王妃、乃至王大喇嘛等人,都無語地看著他。

郭康自己都沒繃住,差點一口水噴出來。

顯然,他在引喻失義這方面,完美繼承了他爹,讓眾人都有些受不住。

“你還是別說了……”小讓娜趕緊勸道。

“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小魔仙我真沒想當渣男

我不要太監

拒絕你表白,你把我閨蜜撿回家?

麟影

慾望的皇冠:魔法遊戲

淺夏半年

我陪前夫送外賣

妖物妖兒

高武:開局系統獎勵sss天賦

睡了個角

充滿秘密的愛

想要暴富的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