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漢字伊甸園文字說

郭康其實也不太清楚,道衍和尚到底是代表明朝官方,還是主要代表他個人。

好在,這影響也不是很大。

就算他現在沒有承擔這方面的官方職責,諮詢下他的看法,瞭解下他的反應,也是很值得的。

不過,道衍和尚依然沒有給與明確回答,而是看向小讓娜等人,等他們先問問題。

而小讓娜也不客氣,上來就問道:“你確定,其他人也會承認你們的特殊地位麼?”

“當然.”

郭康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不是說了麼,漢朝的資料就講,大秦國近乎中原。

這是老祖宗在一千多年前就認定了的,是真是假,查查典籍就知道,這有什麼好懷疑的.”

“好吧……”眼見郭康熟練地抬出老祖宗,小讓娜也只好認了。

她想了想,又問道:“那你們能組織起類似中原的結構麼?”

“當然可以,現在不就是麼.”

郭康笑道:“我們的文明,比以往的羅馬和希臘都更加發達,連語言、文字都開始統一了。

這是很明顯的事情吧.”

“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麼?”讓娜公主明顯也有興趣。

“當然可以,反正大家的問題都差不多.”

郭康介紹起來:“我們的經驗,就是如何用漢字為基礎,重新整理出一套通用語。

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用希臘字母還是法語字母,其實沒有區別.”

“比如我們現在,對於剛上學的小孩子,就先給他們發《對相四言》這種,看圖識字的冊子。

因為漢字有個好處——按我們這邊人的說法,這不是學寫字,是學畫畫。

照著原圖學簡筆畫,當然很簡單了.”

“學這幾百個象形字的同時,學童還要學24個希臘字母。

這些字母和對應的發音,可以用來給漢字注音。

兩邊都學完之後,這個系統就算建立完成了.”

“這是怎麼個說法?”朱文奎好奇道。

“在他們看來,漢字就是用一幅簡筆畫,代替一長串字元.”

郭康說:“就好比我畫個太陽,然後這個太陽就能取代一串字母了.”

“而且,太陽簡筆畫是和當地方言無關的。

無論本來他說的是山區希臘語的‘太陽’,還是基輔地區斯拉夫方言的‘太陽’,都能用這麼一個簡單的‘簡筆畫’表示.”

“伱可以把它看做一種來自不同語言的文字,但實際上也不盡然——漢字的通用性也非常強,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合。

這東西的字形和發音就不掛鉤,理論上任何方言都能使用.”

“而且,它的‘資訊密度’太大了,所以很適合初學者使用。

所以,推廣的也很迅速。

不止是學童,哪怕是成年人,甚至是不同地區、說不同語言的成年人,都能使用這同一套體系.”

“那語法和發音怎麼解決?”讓娜公主問。

“呃……”郭康沒想到她還考慮的挺多。

不過想了想,好像也正常。

這年頭的法國,貴族婦女經常比男貴族的文化水平還更高。

她應該也專門受過文法教育,所以還是懂行的。

“發音也不難。

和漢字一樣,希臘字母其實也是通用的.”

郭康解釋道:“這些字母說白了就是注音符號——那當然也就可以給所有語言注音了,包括漢語.”

“所以,汗國內部,大家使用的也都是希臘語注音的方言,只不過漢語有文字,其他語言沒有文字而已.”

“希臘字母也不算文字?”讓娜公主驚訝地說:“那,拉丁文難道也不算?”

“這個其實是定義問題.”

郭康告訴她:“我們認為,字母是注音符號系統,而不是文字。

因為字母本身是沒有含義的,只是一個編碼符號而已。

在我們看來,‘文’就是花紋,意思是透過形狀本身,體現資訊的圖案。

所以,只有漢字這樣的,才是我們所說的標準裡的‘文字’.”

“這樣是不是刻意貶低其他文字?”讓娜公主懷疑道。

“沒有這個必要.”

郭康笑道:“這方面,我進行了不少研究。

我可以證明,漢字才是僅有的、真正的字。

其他的文字系統,多多少少都有涉及本質的問題,無法進行彌補。

只有漢字才是最完美的方案.”

“從元朝開始,我們就見過、甚至使用過太多的文字了。

從回鶻文,到拉丁文,我們都有經驗,對它們的問題也很清楚.”

他解釋道:“這些拼寫式的語言,無法保持語音和語義的一致性。

而這對於一個帝國的通用語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就像大洪水之時,天父唯獨青睞了東方一般;巴別塔之後,世間也就只剩下了一種原初的文字。

相對於其他那些巴別塔時代之後,才出現的混亂語言和書寫方式,漢字才是‘伊甸園的文字’,是天父應許的、真正的文字.”

“這方面的例子太多,我都沒法一一列舉。

如果有興趣,我回頭可以提供資料.”

他說:“我們這麼多年的實際經驗,也能證明這些.”

讓娜公主看起來有些不太甘心的樣子,不過還是點頭承認了。

郭康對此倒是不意外。

法國貴族對自己的語言,多少還有些情感,其他地方的人其實更誇張。

像他剛才吹的那些‘原初文字’、‘伊甸園文字’,還真不是他自己的發明,而是之前的世界,歐洲學者們自己吹出來的。

雖然聽起來可能比較反常識,也很少有人宣傳,但那會兒,歐洲學者提倡直接學習的漢語的都不在少數。

相比於法國人,隔壁那些文字更落後、在歐洲都被人看不起的英格蘭學者,就更加狂熱了。

弗朗西斯·培根和約翰·洛克等人,都發表過作品,直指字母文字的痼疾,認為只有漢語這樣的語言,才能解決這些根本性的問題。

1669年,約翰·韋布發表的研究文章,起了個直球的標題:《歷史論文:論中華帝國的語言是原初語言的可能性》。

1678年,這部作品再版時,可能覺得還不夠直白,又補充了一句《探討中華帝國的語言是在巴別塔之前全世界通用語言的可能性》。

論吹牛,郭康的水平其實也就那樣。

他吹的都是人家歐洲人自己吹剩下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中界

稀有大聰明

彼時陽光好

A124

深淵的鳴笛

不千魚的奇幻之旅

在修真界和娘子種地

第一修仙葉家

雲之羽之宮遠徵哥哥!

遊子無依

我叫王小飛

森林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