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並沒有責怪。

他對於宋朝的茶葉方式有所瞭解,寇朋對他說的不理解再正常不過了。

他笑著解釋道:

“傳統的採摘方法,是當茶園中的芽葉有百分之十,達到採摘標準後才開始採摘,並要蓄養一段時間後再採摘一次。

而為了提高茶葉的產量,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採摘模式。

不搞養大采而實行細嫩採摘,見芽就採,即芽頭冒出一個及時採下一個。

捨得多投勞動力每天在茶園巡迴採摘,儘量多生產一些名優茶葉。

雖然茶葉產量比以往粗採的要下降一些,但產值和收益會大大增加。這樣說明白嗎?”

寇朋大概能理解了,也就是說,這種方式可以讓茶葉總體生長的更多?

他目光一亮:“王爺,您試驗過?”

趙樞:“當然!你們儘管照做就是。”

對於地球帶過來的方法,肯定毫無疑問。

至於是否試驗,這肯定不用說,趙樞沒有。

趙樞笑道:

“除了這個外,第五,秋末冬初清理茶園,撒草木灰,還有人工降低蟲害。這樣做,既能提高茶葉產量,又能保證茶葉品質!”

趙樞在現場巴拉巴拉的,一系列說了很多。

搞的他好像是榷茶司使,對茶葉的瞭解和洞察比在場的專業人員都更精通。

一度讓在場眾人內心無法平靜。

你說好好的一個王爺,怎麼連茶葉這種東西懂的這麼多呢,甚至不比他們少啊。

這是他們見過了解最多茶葉知識的王爺了。

趙樞繼續道:“肥料,還有殺蟲的藥,後續本王會製作出來,用於茶葉種植。按照我之前說的這些方法,定然可以提高茶葉產量三成!

如果用了我的肥料和農藥,加上擴張茶山種植,定然可以翻兩倍,甚至四倍。”

畢竟他還會開闊茶地,加上趙樞製造的有機肥已經生產了。

他剛過來的時候,就運了大量的有機肥材料,糞之類的。

這些都不是問題,至於那農藥,簡單用石灰配合一些藥草他就能製作出來。

趙樞說了很多。

他就如同一名茶道的老師,給這些專業的上課。

榷茶司的人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在揣摩他說的方法。有的人似乎有所領悟。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

他們也聽從趙樞的吩咐,趙樞也派了一名老師傅在這裡隨時教導他們。

趙樞被恭送出去後,整個榷茶司的人都在研究趙樞所說。

榷茶司這裡是總部,寇朋開始下達一連竄的命令,包括全國各地的榷茶司分佈都按照趙樞所說的種植茶葉。

茶山附近的製作紡,全部換了傳統的製茶方式,改用新茶製作。

茶葉需要進步,泡茶出現後,煮茶就可以廢棄掉了。

就如同現代基本都是泡茶,煮茶很少一樣。

他們按照趙樞留下的配方製作碧螺春,普洱茶等等。

剛開始第一批味道有些問題,隨著他們繼續研究,全國各地都一樣,一直到能達到審批上市品質,才可以大規模生產。

幾天時間的磨合,榷茶司瘋狂製造新的茶葉。

每個製作坊炒茶的工藝開始流傳。

按照他的方法不但節省了製作茶葉的時間,也提高了茶葉的品質。

以至於不少榷茶司分佈的人都驚歎此方法之妙。

由於工序精簡,所以茶葉產量比平日高了許多。

各地的茶葉原料紛紛送入製茶坊,每天生產。

而回去後的趙樞,將家中之前研究已經生產的有機化肥,一袋袋的運送到了榷茶司。

當然,他這肥料是需要花錢的。

趙樞自己是提供方,榷茶司本身就會購買一些肥料。

他的有機化肥是110文價格,比市場上要貴二十文,因為他的有機化肥好。

王府出產達到了四百袋,也就是44貫。

而為了能將茶葉產量提高,對於有機化肥的方法,趙樞直接收購了附近一些肥料製作坊。

一共有六個。

然後召集工人生產。

當然,這還遠遠不夠,所以趙樞特意召集附近的肥料商人進行了合作。

很簡單,趙樞提供新的方法,採取四六分成的方式。

製作坊商人是六,負責採購原材料,趙樞得四。他的肥料稍貴,但效果更好。

趙樞保證他的肥料能大賣,因為需求量大,所有茶山都要採購,屬於官方需求。

這麼大一筆生意他們完全有得賺,所以願意承擔一切成本,趙樞提供銷售渠道和配方,大家都賺錢。

這些商人一口同意了。

誰不想賺朝廷這麼大一筆生意啊!

榷茶司磅礴的茶山需要肥料,如果都由他們來提供,簡直無法想象。

而這種合作模式,擴散到了附近好幾個州的商人。

需求量太大,必須要找更多的人。為此也動用了榷茶司本身的合作肥料渠道,也經過趙樞的改良。

這件事情辦的也很快。

很多官方合作作坊,用趙樞的配方製作肥料提供給榷茶司。然後趙樞和他們分錢。

趙樞這麼做,也不算分取朝廷的錢,因為他的肥料質量肯定是極好的,能讓茶樹全面吸收營養,生長大量茶葉。

當然,也有他這個身份帶來的一些便利,但這沒辦法。誰讓他是王爺呢。

“和他們合作,肥料的事情不用擔心了,製作這一環也沒問題,接下來就等二十天,等大量茶葉出來,我們便可以上市銷售!”

趙樞暗道:“一個月銷量要比平常增加一倍,但我這種新茶還需要推廣。得營造火爆的氣氛,爭取賣的更多才行。最好直接賣爆!”

趙樞想了想。

“推廣最好的方式,就是報紙,但這涉及到造紙術,印刷術。”

趙樞這天來到王府深處。

其實這件事情,他早就讓工匠研究,除了造紙,還有關於活字凋刻的技術。

有兩個房間的人在秘密研究。

“現在造紙研究的如何了?”

趙樞進入一間封閉的房間。

裡面有十五個人在秘密研究新的造紙術。

一人過來,拿著一張略微發黃的紙。

質感上,相比市面上那種表面有些粗糙的而言要好的多。

這工匠很是激動道:“王爺,我們按照王爺的方法,已經有數十張紙出來了,這樣的紙比市面上要好,小人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幹淨的紙啊!”

趙樞拿在手中端詳,仔細翻看一會便是說道:“不行!這完全不合格,好紙應該是白色,上面沒有一絲雜質。”

工匠們驚愕。

這樣的紙還不夠好嗎?

這已經是他們見過最優的紙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你怎麼讓她懷孕了

一葉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