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勝邪劍吃罷晚飯,相芸纏著黎化龍講故事,巴峻也很好奇,才高八斗的韓非究竟講過些什麼故事,於是黎化龍就開講了:“我先講講濫竽充數的故事吧,話說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要聽三百人的合奏,有個叫南郭的,不會吹竽,但聽聞齊宣王的這個嗜好,覺得賺錢的機會來了,於是就和齊宣王說自己竽吹得很好,齊宣王答應了,這樣就混在吹竽的三百人中間,裝模做樣地吹竽。

後來,齊宣王死後,齊緡王即位,緡王也愛聽吹竽,但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一看不妙,當晚就灰溜溜地逃跑了.”

狐三嬉笑著怪聲怪氣地:“哦,此濫竽非彼爛魚.”

相芸氣急敗壞杏眼圓睜,抓起桌上的一塊抹布,扔在狐三臉上,氣恨恨地說:“好你個狐三竟然取笑我.”

逗得眾人哈哈笑。

巴峻唯恐羋鈺不習慣這種場面,解釋道:“別介意,我們就是這樣,大家相處得如同兄弟姊妹.”

羋鈺感嘆道:“如此甚好,令人羨慕!”

相芸說:“你已然是我們的一員,何須羨慕呀.”

羋鈺原本還自嘆自己孤苦伶仃,如今這些人待自己比王宮裡的家人還親,心裡一陣感動。

巴峻看羋鈺眼中含淚,急忙轉移話題,讓黎化龍繼續講故事。

黎化龍喝了口茶,清清嗓子:“我接著講第二個故事:鄭人買履,說有個鄭國人想買一雙鞋,他先在家裡量好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子放在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上拿著鞋,發現自己忘了帶尺子,於是又回家取尺子,待在返回集市時,賣鞋的已然走了,最終沒買到鞋。

旁人就問他,為何不用腳來試鞋呢?鄭人回答:寧信度,無自信也。

寧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第三個故事是守株待兔,宋國有個種田的,一天他在地裡幹活,看見一隻兔子跑得很急,一頭撞在樹上撞死了,於是乎他就放下地裡的活不幹,天天守在樹下等著兔子撞樹,誰知再也撿不到兔子了,而他也成為了宋人的笑話.”

巴峻見時辰已到,約好的人就快來了,就說:“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兒,芸妹陪公主先歇息吧.”

相芸剛才還雙手托腮,津津有味地聽黎化龍講故事,滿臉的崇拜,興頭上被巴峻打斷,嘟著嘴不情願地站起身,拉著羋鈺回自己房去了。

相芸羋鈺剛走,客棧夥計領著一個人來了,進到屋內,巴峻打量來人,中等身材,肩寬背厚,微紅的四方臉,濃眉細眼,深褐色外氅,倒還精神。

巴峻拱手施禮:“閣下可是上黨郡守馮亭將軍?”

“正是在下,閣下是巴人王巴峻將軍?”

馮亭朗聲回應。

巴峻上前拉住馮亭,把黎化龍、狐三做了引見,最後到樊坤時,馮亭驚喜地上前抱住樊坤的膀子:“樊兄,幾年不見,一向可好.”

“甚好,老弟掛念,看來老弟春風得意啊.”

樊坤拍著馮亭的臂膀,親熱地笑著。

樊坤告訴巴峻,馮亭幾年前在武陵山做過巴成業的掛名弟子,是以兩人熟絡。

待幾人坐定,馮亭對巴峻說道:“昨日接到你派人送到府裡的書信,正好這幾日韓王召我回來述職,所以得以相見,不然只有到上黨才能見面了.”

“近日韓國周圍有何動靜嗎?”巴峻關切地問。

“倒也沒有大動靜,只是秦國一直對韓國虎視眈眈,在邊界一直屯兵數萬,令人睡覺都得睜著一隻眼,是故我王把我召回來主要是商議如何應對秦國.”

“計將安出?”

巴峻很亭的想法。

“當下還沒有什麼好辦法,是故今晚來亦是想聽聽你們的主意.”

巴峻沉凝一會兒,問道:“若秦國攻打韓國,你們有幾成把握取勝?”

“短期內還有可能小勝,但終將戰敗,就好比一個孩童與成年壯漢打鬥,全無獲勝的道理.”

“既如此,莫如藉助趙魏等國的力量抗秦.”

“不是沒想過,無利不起早,如若沒有足夠的好處,趙魏犯不著為了韓國而得罪秦國.”

“那就給他們大大的好處.”

“以韓國的國力恐怕難以滿足他們的胃口.”

“其實也不盡然,比如上黨就是秦趙魏都夢想佔據的軍事要地.”

“你的意思把上黨獻出去,萬萬不可,失去上黨,韓國疆域減少一大塊,韓王斷不會答應.”

“試想如若秦國發兵攻打韓國,把上黨和都城隔斷,會是什麼結果?”

“上黨必失、都城新鄭危矣.”

“既然上黨保不住,莫不如送給趙魏,屆時秦國必然被激怒,秦趙之間很可能開戰,雙方的軍力皆損,韓國豈不就保住了。

當然,這是在萬不得已的危急情形下,採用的壯士斷腕、丟卒保帥的辦法,此法亦可收到一石二鳥、坐山觀虎鬥的效果.”

“師祖也這麼認為嗎?”

“正是,叔祖想起當年與鬼谷先生下棋,鬼谷先生白棋大片被圍,眼看就要輸了,鬼谷先生毅然放棄一塊棋子,保住實地,經過一番爭奪,下成了平手。

叔祖說韓國將要面臨的困境,如同當年棋局.”

“明白了,但此時暫不可與韓王說,只能到山窮水盡之時,否則韓王必定起疑,以為我無心守土、串通敵國.”

“馮將軍真乃帥才,考慮周到,審時度勢,難怪叔祖誇你.”

“巴人王過譽,馮某不才,為韓王賞識,當盡忠報國.”

巴峻看此事已然談完,就轉移話題:“對了,還有一事需馮將軍幫忙.”

“自家人毋庸客氣,只要我能做到的,必定盡力.”

“一個月前,我們與秦軍大戰,損失慘重,急需購置箭弩刀槍和招募工匠,將軍可有辦法?”

“這個好辦,韓國盛產兵器,明日上午我領你們去看.”

馮亭見天色已晚,就起身告辭,約定明早過來。

第二天,巴峻等人早早起來,吃罷早飯,坐等馮亭。

不一會兒,馮亭著一身武將官服從門外進來,巴峻他們迎了出來,馮亭說要騎馬出城。

於是除了相芸陪羋鈺坐一駕小馬車(沒用羋鈺的公主馬車,擔心太招搖)外,巴峻、黎化龍、狐三、樊坤、馮亭和馮亭的僕從皆騎馬,眾人隨馮亭出了東門,走了三里地,到達一座小山邊的兵營,兵營的圍欄從營門口一直延伸到山邊。

馮亭的僕從上前與門口的兵卒說了,乘著兵卒進去通報的時候,馮亭對巴峻說:“這裡是韓國最大的兵器鍛造營,一般外人不許進,我和兵器司說妥了,今天你們可以進去隨意挑.”

門口的兵卒回來,對馮亭行禮說:“郡守大人請進,我們夫長正在營裡恭候.”

馮亭巴峻一行甩蹬下馬下車,走入營地。

馮亭顯然對此地很熟,他領路徑直走到一間大木屋,屋門敞開著,裡面走出一名年輕的軍官,他先向馮亭施禮:“郡守大人大駕光臨,晚輩有失遠迎,快請入內.”

馮亭隨意還禮道:“賢侄,有日子沒見,越發精神了.”

進屋後,馮亭做了引見,這位年輕軍官是百夫長,叫申辰,系申不害之後人。

巴峻知道申不害是韓國名臣,為相15年推行改革,使韓國強盛一時,因而對申辰也多了一份敬重。

巴峻環顧屋內,見四面牆壁上掛滿了各式兵器,就饒有興趣地走過去,逐一觀看。

馮亭和申辰陪在身邊一一講解,巴峻等人很快挑選完兵卒使用箭、弩、刀、劍、矛、盾之類,馮亭看出巴峻有些意猶未盡,就對申辰道:“還有什麼寶貝都拿出來給貴客瞧瞧吧.”

申辰答應著,走到一個上鎖的大櫃子前,從腰間拿出鑰匙開啟鎖,取出幾樣帶鞘的兵器,放在條桌上。

黎化龍拿起其中一把劍,抽出寶劍,一道寒光閃爍,知道這是一把難得的好劍。

申辰含笑說:“此劍為鑄件大師干將所鑄造,雖比不上干將莫邪雌雄雙劍,但已然是寶劍中的上上之品.”

巴峻拿起一把短劍,劍鞘有些發舊,劍身也比普通的短劍短一寸,巴峻仔細看著劍鞘,又在手裡顛了顛分量,雙手分握劍鞘劍把,緩緩地拔出短劍,巴峻撩起衣襬把劍身兩面擦了擦,短劍頓時透出幽幽的藍光和森森寒意,巴峻深吸一口氣:“好劍!”

申辰興致來了,問道:“你可知此劍來歷?”

巴峻肅然:“我只是猜測,不知是否造次?”

“但說無妨.”

“相傳鑄劍鼻祖歐冶子,曾鑄有五把寶劍,三長兩短,長劍是巨闕劍、純鈞劍、湛盧劍,兩把短劍為勝邪劍和魚腸劍。

巨闕劍乃歐治子為越王勾踐鑄造的“越五劍”之一,據說它是越五劍中最鋒利的一把,削鐵如泥,深得越王勾踐的喜愛。

湛盧劍,相傳歐治子整整用了三年鑄成湛盧劍時,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歐治子舉劍劈石,巨石轟然而裂。

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戰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後為楚昭王所得,傳說湛盧劍有靈性,能識忠臣、良君,故又稱為仁道之劍。

純鈞劍,乃吳國名將伍子胥所佩,伍子胥曾用此劍指揮幹軍萬馬征戰沙場,後沉入杭州錢塘江,伍子胥也葬身於此。

魚腸劍在被鑄劍大師歐冶子鑄造出來之後,請相劍大師薛燭相劍,薛燭說:‘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這把劍天生來就是用於弒君殺父的。

果然魚腸劍被專諸用來刺殺吳王僚,故後世皆以為魚腸劍乃勇絕之劍。

另一把短劍勝邪劍據傳當初也被吳王闔閭所得,之後就不知下落,看劍鞘和劍身,這把極有可能是勝邪劍.”

申辰興奮地撫掌:“精彩!不愧為巴人王,這把的確乃勝邪劍。

此劍放在這,因為劍鞘過於平常和殘舊,竟然無人識得,所幸今日得以見著明主.”

巴峻把劍遞給身後的羋鈺,說道:“我征戰沙場,長兵刃更適用,勝邪劍稍短適合女子防身之用,且此劍出自吳越,而今吳越之地現在歸於楚國,你是楚國人,亦算是恰當.”

羋鈺愕然,心中一陣感激。

巴峻讓黎化龍樊坤與申辰交割錢款、約定兵器如何交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三國之華夏崛起

小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