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還是祖制不可違嗎?”啟泰帝喃喃道。

群臣再次集體沉默。

誰會跟俸祿過不去?但這個,不能由他們提出啊!

啟泰帝深吸一口氣,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恢復祖制。朕有廢除綱鹽制,重啟開中法這一祖制的打算。”

他的話音剛落,群臣傻眼。

不是說好的要給他們增加俸祿嗎?怎麼又變成了鹽法?

朝堂之上,立馬響起一片驚呼聲: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請您三思啊!”

……

緊接著,只見呼啦啦一大群大臣,紛紛跪倒在地,叩頭如搗蒜。

其實群臣也深知,關於這鹽法,綱鹽制比起開中法,也好不了多少,民間私鹽的販賣依舊氾濫。但是開中法,確實是實行不下去了啊!

當初的商屯之所以成功,為邊防軍提供大量糧食,主要是因為朝廷利用鹽引,來吸引商人主動運送糧食到邊境。

後期發展成商人直接出資在邊境搞屯田,這當然是可喜可賀。

這種由朝廷召募商人運輸糧食,以換取鹽引,然後商人憑藉鹽引,再去領取食鹽來獲利的方法,稱為開中。

可惜呀,既然鹽引有利可圖,那些統治階級,比如皇室﹑宦官﹑貴族和官僚,豈不紛紛往上湊?

於是發展到後來,這個皇族去討要鹽引,那個貴族也要鹽引,你伸一手我摻一腳,官府便開始濫發鹽引,導致食鹽都被他們嚯嚯完了。

而那些邊地鹽商,辛辛苦苦出錢找人耕種出糧食,交給衛所,好不容易拿到鹽引,回頭卻發現,哪怕排隊等個十年八年,食鹽也到不了他們手上!

沒鹽,那就無利可圖。於是邊商都罵罵咧咧地說著還運個屁的糧,搞條毛的屯田!大批邊地鹽商舉家內遷,離開邊地。

商屯因此受到破壞,再加上大量屯田被侵佔,大批軍戶逃亡,繁榮昌盛了百年的軍事屯田,最終名存實亡。

按理說,啟泰帝明知軍事屯田制和開中法早已日落西山,卻還不撞南牆不回頭地要去挽救,還說要廢除現行的綱鹽制!實在是讓人費解。

經過啟泰帝這麼一攪,群臣的心臟,那是撲通撲通地跳得起勁,話語卡在喉嚨裡,不吐不快。於是,又是一輪接一輪的勸諫。

“眾愛卿,那你們有何法子,可解軍屯之困?”

有人提議屯田開中,有人提議開互市,有人提議將綱鹽制改為票鹽制,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

啟泰帝都是用輕飄飄的一句“交由內閣商議處理”,便不再議。

正當眾人以為這事就此揭過之時,工部侍郎,也就是與杜子遠夫夫倆關係密切的時大人,出列朗聲說道:

“啟稟陛下,臣有一法,能開闢財源。”

哦,群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啟泰帝是這個意思!

啟泰帝饒有興趣地看向時侍郎,“哦,說來聽聽。”

“臣提議重整市舶司,召募行商,指定他們與外商做生意,並代市舶司徵繳關稅。”

時侍郎的話一說出口,一石激起千層浪。

“豎子不知所謂!”

“我泱泱大國,何需依靠他國關稅增收國庫?”

“商人重利,不可取信!”

......

群臣爭論不休,最終又將話題,指向海禁這個敏感的問題上。

“敢問尚書大人,羊城這唯一一個通商口岸,一年關稅能獲多少餉銀?”時侍郎目光如炬地看向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垂眸,但還是老神在在回道:“單單一處港口,一年能獲餉銀四萬餘兩。其餘港口,也能保持萬金進賬。”

時侍郎輕笑出聲:“遠不止這個數目吧!據我所知,此間貿易往來頻繁,大量金銀財寶源源不斷湧入,實際數量,恐怕遠超萬萬兩!”

戶部尚書沒出聲,算是間接預設了。

“陛下,術業有專攻,商人更懂商人。將海外貿易之事交由中間商管理,更能獲利。只要控制權還在朝廷手上,便不懼行商坐大。”

時侍郎的話,讓一些大臣心動了。

這時,有一名大臣站出來指責道:“時小子,遠的不說,誰不知道開放港口能帶來豐厚利潤。可你為何只字不提,那沿海一帶,倭寇肆虐之事?”

“這倭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不是心知肚明嗎?”時侍郎睨了那名大臣一眼,涼涼說道。

這下子不光那名大臣,不少人都默默嘆息,紛紛覷向當朝皇帝。

“呵呵,那些宵小敢來侵犯我朝,打回去就是。”啟泰帝出聲道。

群臣腹誹,打個沒完沒了啊,不然也不會海禁。

時侍郎深吸一口氣,再次出聲:“啟稟陛下,臣有新的車營編制法,能將我朝騎兵和水兵編煉成所向披靡之師!”

群臣紛紛側目,這姓時的,今日吃錯藥了?這兵部的車營編制,又關他什麼事?

然而,時侍郎卻並不在意眾人異樣的目光,滔滔不絕地闡述起自已的觀點和想法。

兵部那些官員,聽得如痴如醉,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而皇帝則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聆聽著,臉上不時露出思索的神情。

待時侍郎講完,群臣又靜默了一會。他們是真想不到,時侍郎他一個工部的人,怎麼對戶部與兵部的事情瞭如指掌?

啟泰帝見群臣還在消化時侍郎的話,便以輕鬆的口吻說道:“聽說這新科進士,出色者不少。朕這還是第一次親點翰林,眼看殿試將至,真讓朕期待啊!”

群臣又是紛紛附和。

退朝後,啟泰帝將時侍郎單獨留下。

看著跪在下方的時侍郎,啟泰帝哼笑出聲:“你我自幼相識,我竟不知你何時習得這般本事?”

時侍郎連忙叩首,“陛下,臣有罪。臣朝上所說的法子,都是臣的一位好友所說,臣只是將他的話,概括轉述出來而已。”

“既然有如此能力出眾之人,為何不早引薦入朝?”

“呃,陛下,已經正在引薦了。”

啟泰帝蹙眉,“誰?”

“新科進士,杜子遠。”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救命!誤惹大佬後每天被寵得腰痠腿軟

大酒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