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陳執中顧不得太多了。

陳執中拱手道:“臣認為,獎罰功過,當公正嚴明。

左諫議大夫章衡既然讓廣南東路這個莽荒之地民戶增加一倍,可耕之地圖增加四倍。

還能夠支援朝廷援助其他路,政績如此斐然,其心切切。

若是不大力褒獎,提拔其官職,必將寒了天下之官吏,如此下去,誰還願意兢兢業業的為朝廷做事?

所以,臣認為,當大力褒獎!”

趙禎點頭道:“陳卿認為,該如何褒獎為好?”

聽到趙禎的話,陳執中心中一定,於是堅定道:“臣認為,可授予章衡翰林學士,升給事中,並召回章衡,知開封府事!”

此言一出,群臣盡皆吃驚。

陳執中所說這三個,一個是貼職,一個是寄祿官,一個是差遣,盡皆是各自頗為尊貴之選!

翰林學士經常值宿禁中,所以能夠參與起草將領任免、冊立太子、宣佈征伐等大事,可稱為“內相”,這是表明這個官員已經真正進入政權的核心的意味。

而給事中這個寄祿官也不簡單,給事中一官在宋朝官僚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

元豐改制前,給事中為寄祿官,也是侍從官,地位不在中書舍人之下。

以給事中為本官的官員是一些重要臨時差遣的承擔者之一,如參與賑濟災民、祭告神明、主持科舉考試等。

在正式差遣上,本官階達到給事中者有資格充任宰相以下知縣及以上的各級差遣,常見重要差遣有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御史中丞、判門下省事、知州等。

在章服、班位等待遇上,給事中的待遇略高於中書舍人。

官拜給事中便有望晉升宰執,一旦勝任給事中,便意味著他以後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瞭。

但正因為如此,其選拔條件相當高高,官員必須滿足學識淵博、品行高尚、具有基層行政經驗等條件。

而且一般來說,一旦上了給事中,大多在一年之內便得以晉升六部侍郎。

大約可以這麼歸納一下,就是章衡一旦上了給事中這個寄祿官,那麼除了宰相之外,其餘的差遣盡皆可以擔任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御史中丞、判門下省事這些都不在話下!

而知開封府事更是號稱四入頭,大宋官員一旦上了這個差遣,就算是拿到了宰執的入場券了,意味著開始進入大宋官場最核心的權力中心了。

而群臣震驚的是,今年的章衡好像也就是二十歲出頭,好像還不到二十五歲?

韓琦臉色比誰都黑,現如今的朝廷之中,誰有資格稱得上少年得意,莫過於他自己。

他弱冠之年便中了進士,然後一路青雲直上,三十二歲的時候,便成為經略安撫使,與范仲淹在西北並稱為韓範,宋夏戰爭之後回到汴京,已經與范仲淹一起主持慶曆新政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是到了去年才正式被授予給事中的寄祿官,並且以此上了樞密使,可這一年,他已經是四十歲了!

章衡才二十四歲的年紀,便已經在寄祿官階上與他並肩了,這是何等聳人聽聞!

當然,韓琦所憂慮的並不是這個,所謂最年輕有為的名號只是虛名,關鍵在於,韓琦很忌憚章衡。

以前章衡官位還低,大家年紀也相差甚多,韓琦其實是將章衡當成後輩來看的,他自認為是與曾公亮是同輩人,哦,不,甚至他認為曾公亮也是後起之秀,畢竟他在主持西北戰事的時候,曾公亮還只是國子監直講,身份地位比起他來說都微不足道。

韓琦不太看得上曾公亮,認為曾公亮只是一個平庸之輩,這樣的人,就算是累積資歷往上升,也沒有什麼威脅的,現如今的局面也證明了他的想法是對的,曾公亮已經上了參知政事好幾年了,但卻再也一直沒有能夠繼續進步了。

可這章衡卻是不同,這是一個真正有威脅的人。

論科舉表現,他韓琦雖然是弱冠之年中進士,但章衡比他還要年輕,才十五六歲便中了進士,還是三元及第,這種出身連他韓琦都得暗然失色。

而論做事,他韓琦雖然一路上如同開掛一般,年紀輕輕便參與了西北戰事,又主持過慶曆新政,但這兩個事情他都完成得並不好。

西北戰事中,他出現過大失誤,若不是夏竦幫他脫罪,恐怕他的前途早就毀了。

至於慶曆新政,才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們便盡皆被貶黜出京,若不是章衡在朝中攪起來的風浪,此次他還回不來呢!

看看章衡這些年幹了什麼,無須一件件事情掰扯清楚,而要看章衡為什麼能夠小小年紀便青雲直上,韓琦是個非常務實的人,他知道趙禎為什麼看重章衡,是因為章衡乃是大宋第一號最能搞錢的官員。

韓琦可不是什麼迂腐的人,他知道當今之朝廷,最大的問題便是錢,趙禎前幾年都要窮瘋了,但這幾年來朝廷卻是沒有怎麼談過缺錢的事情了,而這種轉變,便是章衡入仕之後的改變。

韓琦研究過章衡的崛起之路,發現章衡給朝廷搞到的錢簡直是駭人聽聞!

據韓琦粗略的計算,這幾年來,朝廷的賦稅暴漲,從慶曆二年開始,到去年慶曆七年,朝廷賦稅每年都在增長,每年至少都是將幾百萬貫級別的增長。

而細究一下賦稅增長的原因,都能夠發現有一隻有力的大手在推動這一切,而這隻大手,便是章衡!

這種能力,韓琦知道自己沒有,甚至大宋朝立國以來也沒有這樣的人,其他人或許可以不理解章衡為什麼可以二十歲出頭便有今天的官位,但韓琦卻是知道,若自己是趙禎,章衡可能早就位列宰執了,有這麼一個能搞錢的臣子,將他放在地方上就是天大的浪費!

韓琦對自己的期望是很高的,他早就盯著宰相之位,其實這一次回來,他實際上是盯著首相的位置來的,但沒想到竟然被陳執中給截了胡,但韓琦卻是沒有氣餒,因為陳執中不過冢中枯骨罷了,當今朝堂之中的宰執,沒有一個能夠放在韓琦的眼中。

但這個章衡不同,韓琦從章衡身上看到了自己,甚至,這是個比自己更加可怕的對手!

韓琦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海州桉的時候,他力主不擴大化,將事態控制在海州,夏竦、丁度、宋庠、高若訥等人雖然都遭到了貶謫,但不過是暫時蟄伏而已,一旦自己需要,隨時可以將他們調回京中,成為自己的助力,一起對抗章衡!

所以,章衡不能回來!

韓琦立即出聲反對道:“陛下,臣覺得不妥!”

眾人都看向韓琦,趙禎也用探詢的目光看著韓琦。

韓琦大聲道:“臣認為,廣南東路從漢唐開始至今,便沒有怎麼發展過了,大宋立國以來,任命過多少廣南東路轉運使,又任命過多少人廣州知州,但沒有人能夠將廣南東路發展起來。

而章衡一去廣南東路,廣南東路便有如此發展,這是多麼好的發展機遇啊,若是居正能夠在廣南東路待上幾年的時間,說不定廣南東路真的能夠成為一個新江南呢,陛下,你想想,一個媲美江南的廣南東路……

但若是此時將居正給調回京中,那是何等的浪費啊,開封知府誰不能擔任,但廣南東路的轉運使卻是隻有章衡能擔任,此中種種,還請陛下多加思量。”

韓琦並沒有用章衡年紀太小來阻止,因為他韓琦便是得益者,他不能用這種話來攻擊章衡,否則便是打自己的臉,當年趙禎用他的時候,也有人攻擊他年紀太小,但趙禎還是用了。

但韓琦卻是拿捏了其中最關鍵的地方,便是章衡對於廣南東路的重要性。

韓琦不怕章衡在廣南東路幹出多大的成績,他怕的是章衡回來朝中與他對峙,章衡若是上了給事中,一旦當真上了參知政事,那麼便會成為他韓琦真正的對手。

到時候就算是他韓琦當上了首相,有章衡這麼一個參知政事,到時候誰做主還不知道呢。

大宋朝的可不是天然便是首相為尊,宰執之中,那是誰得到官家的信任,誰才是真正的首相。

之前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的時候,他不過只是一個參政而已,當時的首相其實是章得象,但主持政事的卻是范仲淹。

若是章衡進入政事堂,以章衡的能力,以及趙禎對他的信任,到時候,政事堂裡是聽誰的?

所以,章衡不能回來,就算是要回來,那也要等他徹底坐穩首相之位後,章衡才能夠回來,到時候他已經徹底穩固住相位,章衡回來了,也只能忍著!

所以,韓琦只反對章衡回來擔任開封府知府,但對於翰林學士的貼職以及給事中這個寄祿官,他卻是沒有反對,因為反對沒用,章衡的路,他韓琦擋不住!

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處了。

今天的事情,張方平先是在恰當的時機給章衡表現的機會,然後曾公亮給與支援,韓琦再看一眼已經有些蠢蠢欲動的吳育,一旦他韓琦敢公然壓制章衡,吳育恐怕也是不會坐視不管的。

所以,章衡的路他韓琦擋不住,但可以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將章衡壓在廣南東路。

聽到韓琦的話,曾公亮眉頭抖動,但卻是沒有繼續說話,因為章衡的想法他是知道的,章衡就想留在廣南東路,作為章衡的老師兼岳父,雖然他希望章衡回京,但章衡自己的想法還是得尊重的。

曾公亮有這個想法,但吳育卻是不肯了,吳育站出來道:“韓樞密,您這話下官不敢苟同。

是廣南東路重要,還是整個朝廷重要?

章衡這樣的治世能臣,本就該在更重要的職位上發揮作用!

便如同河北東西路旱情,若是章衡在朝廷,他難道會讓旱情如此發展麼,去歲北方大旱時候,章衡處理得多麼的妥當,偌大的北方發生大旱,最後竟然沒有一人餓死,今年只是河北大旱,但卻是要面臨百姓十不存一的局面,這是何等巨大的差距?

章衡留在廣南東路,惠及的不過百萬人,可若是回到朝廷,惠及的可是天下萬萬百姓,孰輕孰重,難道很難斷定麼?”

吳育與趙禎作了一揖道:“陛下,臣以為,明君不可令賢人遺於鄉野,更不可讓能臣屈居一地,所以,臣請讓章衡迴歸朝堂,委以重任!”

韓琦的臉色更黑了。

他乃是樞密院的一把手,吳育是樞密副使,乃是二把手,但現在二把手卻公然質疑他,這讓他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韓琦正想說話,趙禎卻是出來說話了:“好了,好了,你們所說,都有道理,朕思考了一下,章衡還是留在廣南東路吧,但朕提議,給章衡上翰林學士之職,拔擢為給事中,依然留在廣南東路……”

吳育想要說話,趙禎卻是擺手道:“……朕這般考慮是有道理的。

一是廣南東路現在的確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若是臨時換帥,可能會導致廣南東路的發展程序受挫,所以還是得辛苦章卿在廣南東路多幹些時日,朕也期待章卿能夠給朕獻上一個新江南。

其次是章卿說廣南東路可以承接河北災民百萬,這是當是時最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更要讓章卿坐鎮廣南東路主持此事。

當然啦,一旦章卿能夠脫身了,朕必定不吝惜官位以重酬章卿給朝廷做出的貢獻!”

趙禎這話算是一錘定音了。

如此處置,韓琦的臉色頓時好了許多,曾公亮也是捋須露出笑意,奇怪的是,吳育看著也是沒有什麼不滿的。

下朝之後,曾公亮落在了後面,吳育加快了腳步跟上。

曾公亮看左右無人,低聲笑道:“故意的吧?”

吳育也是低聲笑道:“韓琦怕居正回來,所以要壓著居正,我倒是想讓居正回來,但居正給我寫信說了很多次他對於廣南東路的期待,我知道他想好好地發展廣南東路,這時候讓他回來,他肯定是不願意的。

但我也不能讓居正該得的東西失去了,我站出來說要讓居正回來,那麼韓琦便不會反對給居正加官了,對陛下也是如此,我如此反對,陛下自然也就堅定了信心,否則這學士與給事中還真不一定能夠落實下來。”

曾公亮豎起了大拇指:“還得是你啊,老奸巨猾。”

吳育笑得眼睛都瞧不見了:“彼此彼此,曾老狐狸。”

曾公亮嘆息道:“唉,想想也真是,居正竟然這麼快就要趕上我們了,有時候想一想,我這個做老師的,壓力頗大啊!”

吳育頓時有些啞然,一會之後便釋然了,笑道:“居正若是能夠進政事堂,官家若是忌諱我與他的關係,那老夫便是退避三舍又如何,若真有那麼一天,老夫便去地方上悠閒度日,有居正梳理政務,以他的才能,天下太平之日便不遠矣!”

曾公亮臉上有了笑容:“你能這麼想就好了。”

吳育看了一下曾公亮,哼了一聲道:“果然是老狐狸,在這裡等著我呢,怎麼,你就怕我這個老師嫉妒學生是吧?

害怕我為了自己的前程去阻礙居正是麼?

我在你眼裡就是這麼官迷的一個人?

反倒是你啊,曾明仲,我覺得可能做出這等事情的是你吧?”

吳育一連串的靈魂發問,曾公亮卻是安之若素:“居正是老夫的女婿,居正若是上來,老夫自然得退,老夫也幹不出來打壓自己學生的事情,所以只能順其自然好了,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吳育呸了一聲:“你就顯擺吧!懶得跟你多說,走了!”

說完吳育便大步離開了。

曾公亮看著吳育的背影,嘿嘿笑了起來,一會之後,曾公亮臉色也有些苦惱,低聲道:“居正啊居正,唉,老師也想當首相呀,呼,算了算了,老夫得你助益太多,為你讓路,也是理所應當,誰讓我是當老師的,誰讓我還是你岳父,誰讓我……草!”

出將入相是每個文人的內心最大的夢想,曾公亮雖然愛財,但更愛當官。

但當下這種情況,他的確是沒有辦法的,韓琦擋不住章衡的路,他曾公亮一來不想擋住自家學生的路,二來麼……他也攔不住!

這朝堂之上,其實最支援章衡的不是他曾公亮或者吳育,而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皇趙禎。

當然趙禎也不是單純喜歡章衡這個人,而是喜歡章衡給他帶來的利益。

任誰是君主,面對章衡這個能夠給他帶來無窮好處的臣子,都要大力提拔,讓他承受更多的職務,讓他給自己當牛做馬的。

所以,章衡在這朝廷中最大的支援其實是趙禎,而不是他曾公亮,趙禎要重用一個人,難道憑他曾公亮便能夠擋住?

當然是不可能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拳能打死呂布,你管這叫謀士?

雨師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