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東路是窮,並非沒有資源,只要能夠將資源調動起來幹大事,這事也能成。”

章衡看了大家一眼繼續道:“至於資源在哪裡,本官給你們仔細說說。

首先,這西江三角洲兩萬多頃之沼澤便是資源之一,現在雖然不能利用,但有預期收益,咱們可以利用其未來的收益,可以以此為籌碼,吸引投資。

兩萬多頃的土地,一旦被利用起來,將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這個賬大家應該可以算出來吧?”

詹崇文立即補充道:“如果將其當做水田種植水稻,咱們廣東水稻畝產大約三石左右,兩萬多頃,也就是兩百多萬畝地,也就是說,就光是種植水稻,每一季便是六百多萬石的產量。

廣東可以種植兩季水稻,也就是說,每年可以收穫一千兩百萬石的糧食,按照尋常年景,一石糧食大約是一貫錢,也就是說,每年可以產出大約一千二百萬貫。”

章衡笑道:“一個每年能夠產出一千二百萬貫的產業,大家說,這值不值得投資?”

賈若琳皺著眉頭想了想道:“預期當然是好的,可這投資也太大了,誰有這樣的財力來投資,這兩萬多頃田地,需要造多長的堤圍啊,這都不用細算,至少得上百萬貫乃至於幾百萬貫吧,這麼龐大的資金,誰能夠拿得出來?”

章衡笑道:“這就是資源調配的內容了,別的人幹不了,但本官可以。

而且,這所謂的幾百萬貫的資金投入只是咱們的估算,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算的。

所謂造堤圍需要幾百萬貫,這裡面的錢是花到哪裡去呢?

第一是人力,第二是糧食,第三各類工程所需的建築材料。

糧食與建築材料的成本另說,這是必不可少的,但佔大頭的人力上,本官有方案可以減少投入。

本官打算將這兩萬多頃的土地拿出來一半,也就是一百萬畝的土地,給到修建堤圍的百姓,就算是每人十畝,也可以招募到十萬的勞力來修建堤圍。

咱們只需要給百姓提供食物即可,這一塊上的花銷,至少是百萬貫以上的。

糧食與建築材料上的成本,則是不可避免的,這一塊則是要向社會融資了。

對社會上的融資,我們需要拿出什麼東西作為交換呢?

第一是土地,剩下來的一百萬畝土地,可以賣給這些土地的人,他們可以持續讓這些土地產生收益,他們肯定是願意投入的。

這一部分的融資是面對整個社會的,只要有錢,就可以往裡面投資,按照我們制定出來的售價,可以按價購買。

現在水田的價格大約一畝是一畝一貫錢,咱們這新開發出來的水田,而且是期貨……嗯,預期的水田,自然不能按照這個價格來賣,大約賣個七成價差不多吧,那就是說,一百萬畝地,可以賣出七十萬貫的錢。

第二是可以成立一家農產品商行,專門對點收購,可以收購土地上產出的農產品,由他們對外銷售。

這是個每年至少上千萬貫產值的生意,利潤至少也是上百萬貫,這個商行的股份,賣個一百萬貫,不過分吧?

第三則是建立一個船行,所有的農產品北上的時候,可以由這家船行來承擔運輸的任務。

船行可能掙錢不如農產品商行,但這套線路若是成型,那麼能夠掙的錢可不僅僅是這個了,還可能包括廣南東路的礦產北上,汴京的物產南下,這麼來看,這條航線的價值也是不低的,所以,這家商行的股份也賣一個一百萬貫,這也不過分吧?”

章衡掐指算了算:“人力節省一百萬貫,賣地可得七十萬貫,船行可得一百萬貫,農產品商行可得一百萬貫,嗯,三百七十萬貫……應該夠了吧?”

章衡看向賈若琳道:“賈知縣,你覺得有三百七十萬貫,可不可以將這堤圍建起來?”

其實章衡說到這裡,眾人已經是聽傻了,這些東西,在眾人耳中聽來,就像是天方夜譚一般,根本就難以理解。

史名臣訥訥道:“這……這……什麼商行船行也能夠這麼搞麼?”

賈若琳眉頭皺得更深了,他想了許久道:“漕帥,這當真能夠這麼運作麼,這影兒都沒有的事情,就有人當真願意拿出來這麼多錢來投?

這不能吧,而且,如果這堤圍若是造不起來,或者說,這沼澤若是不能做水田,那咱們這不是成了騙人了麼?”

章衡笑了起來:“你們不是看過鄉民築造堤圍麼,那堤圍其實也並非那麼難造對不對,然後堤圍造起來了,裡面開墾出來的水田是能夠種水稻的對不對?”

史名臣趕緊道:“這倒是真的,不過鄉民所造的堤圍太矮太薄,擋不住大水,所以洪水來的時候,難免要漫過去或者直接將堤圍沖垮。

但若是沒有洪水的年份,裡面種植的水稻也是能夠得到豐收的,而且,這水田有多年的淤泥積攢,煞是肥沃,水田能夠產出的水稻甚至能夠達到四石多呢!”

章衡點頭道:“所以,只要投入足夠多,這堤圍便能夠修起來,而且,種水稻也只是收益最低的一種。

本官不打算讓這些田地都種植水稻,而是要多樣化種植,水稻只要能夠滿足廣南東路的民眾即可。

本官打算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利用這些沼澤本身的特性,來實現一種新型農業。

這種農業便是果基塘與桑基塘,這兩種農業其實理念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沼澤地多水,所以可以挖魚塘養魚,魚塘岸邊種植桑樹或者果樹。

桑樹養蠶、蠶沙餵魚、塘泥肥桑,這樣一來,桑基塘不僅能夠產出大量的魚,還能夠養蠶繅絲,絲綢出口的時候獲利有多少,大家應該也有概念的吧?

如果不種桑樹,種植柑、橘、橙、柚、檸檬、枸櫞、佛手、金柑、金橘這些南方特有的水果也是可以的。

以前這些水果在南方很難銷出去,但現在開發了海路運輸,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水果運送到北方去。

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南方的水果若是運到北方去,甚至可以賣出金子的價格來!

毫不意外地說,如果是按照這種模式來搞農業,那麼收益會是單純種植水稻要高得多,這會是兩杯三倍的效益,甚至是十倍的效益都是可能的。

如此高收益的投入,怎麼會成為騙子呢,本官從來不幹坑害人的事情。”

“桑樹養蠶、蠶沙餵魚、塘泥肥桑?”賈若琳口中唸叨,眼睛卻是越來越亮,“這想法好啊,若真是這樣的話,廣東南路也能夠成為魚米之鄉了!

老夫不管別的,這次回去之後,老夫一定要先把這個想法給搞起來,要是番禺能夠有這樣的桑基塘,那麼百姓的生活可就能夠好起來了!”

章衡笑問道:“賈知縣,你覺得可以?”

賈若琳點點頭道:“下官覺得可以!”

他又趕緊補了一句:“下官覺得這桑基塘的想法可以。”

章衡無奈笑了笑道:“怎麼本官這融資搞堤圍的想法不行麼?”

賈若琳搖頭道:“下官不知,下官不懂這個,就是感覺心裡虛得很。

您想一想,這涉及四百萬貫的大工程,牽扯的可能是十幾萬戶人家,可能是要將整個廣南東路的資源都給投進去……

下官不敢肯定這個圍堤造田就一定能夠成功,若是成功了,當然是一番新天地了,但若是不成功呢?下官不敢想啊!

廣南東路已經夠窮了,若這次沒有折騰起來,下官都不敢想是什麼樣了……”

章衡點點頭,看向其他人道:“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不敢說話。

此時史名臣卻是興奮道:“下官覺得可以,下官支援!”

章衡看向史名臣,有些詫異道:“史知縣,你難道不擔心麼?”

史名臣嘿嘿一笑道:“他們縣家底厚,他們就算是不搞這東西,他們也能夠過下去,但我們香山不行啊。

我們香山人少地也少,基本上就只有稍高一點的地方可以種植東西,其餘的地方都是沼澤地,鄉民大多隻能靠撈點水產換取糧食過日子,日子過得太苦了。

所以,這堤圍什麼的,也是我們香山造得多,但鄉民力量有限,造的堤圍又矮又薄,只能算是靠天吃飯,沒有洪水的年份,能夠收穫幾鬥米,若是有洪水的話,就只能顆粒無收,若不是靠水吃水,連人都活不下來呢!

所以啊,我們這些窮棒棒又有什麼好怕的,不就是出個勞力去造堤圍麼,大不了就是白忙活了唄,也沒有什麼好損失的了。”

章衡聞言心裡有些沉重,從史名臣這些話中可以聽出,香山百姓的確是過得很苦啊,不然也不至於如此。

章衡看向其他的人。

賈若琳終於說話了。

“下官雖然心中沒底,但下官可以試一試。”

賈若琳道:“老史說得對,我們番禺雖然算是日子過得下去,但也只是勉強度日而已。

廣南東路窮了這麼多年,就少了一個像漕帥您這麼有魄力轉運使,您現在給了我們這個機會,我們若是不抓住不主持,到時候百姓也要怪責我們這些當父母官的,所以,幹了!”

賈若琳在各縣知縣主簿當中也是比較有威信的,他這麼一說,頓時其餘知縣也是紛紛應和:“對,我們也幹了,孃的,也該拼一把了,我們這莽荒州里的莽荒縣,若是再不雄起,就只能挨一輩子窮,幹了!”

章衡笑了起來:“你們的決定,以後百姓會常常感念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讀【孫子兵法】,捋職場世事

嘀嘀噠

我在三國裝叉被雷劈

張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