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拱辰向趙禎提出籌辦銀行的請求,趙禎召集政事堂、樞密院以及三司各級主官齊聚崇政殿,章衡也在召集行列。

在章衡趕往崇政殿的時候,一場夏雨也在醞釀之中,正當午時候,該當是烈日暴曬之時,但黑沉沉的烏雲卻是矇蔽天日,整個天地之間竟如同傍晚時分。

如此天象讓章衡的內心有些沉悶,似乎是有什麼預兆一般。

崇政殿裡點起了火燭,撐開一殿的光明。

章衡估計本通知得稍晚一些,所以抵達的時候,已經看到賈昌朝等人已經到了,當然,他們這些宰執都在原本的尚書省位置辦公,距離崇政殿更近一些,來得自然更快一些。

章衡趕緊與他們見禮。

趙禎看到章衡,笑道:“好了,咱們的始作俑者也來了,那便開始吧。”

包拯立即站了起來道:“下官戶部判官包拯,請開銀行,銀行之事利國利民,宜早日籌辦,以便早日裨益蒼生!”

趙禎點點頭道:“關於銀行的事情,已經連著開了半月的經驗,大家應該都對其有深入的瞭解了,今日便議一議,該開還是不開,什麼時候開,開成什麼規模,該讓誰去主持此事,這些問題都可以討論一下,大家便暢所欲言吧。”

趙禎這話一出,章衡作為現場官位最低的幾位,而且這銀行是他提出來的,自然要出來打頭陣,立即道:“稟陛下,微臣認為,銀行乃是民富國強之關鍵,不僅要辦,而且要早辦、大辦,銀行之事乃是微臣首倡,微臣更是對其瞭解入微,微臣願意擔下此事,作為排頭兵!”

看到章衡如此識趣,趙禎滿意點點頭,看向各位宰執。

丁度與宋庠對視了一眼,然後丁度站了出來道:“這些時日,章侍講主持經延,臣倒是一場不落,章侍講是講得不錯,而且頗有扇動性,似乎有了銀行,朝廷所遇到的問題便都迎刃而解一般。

臣認為,這般想法從一開始便不太對勁,且不說國朝的問題並非只是缺錢,而是內憂外患盡皆有之,這兩年賦稅收入頗多,但那些問題依然存在,可見錢並非問題的核心所在。

當然,錢多一些自然是好的,有錢了,很多問題也可以解決了,但是!”

丁度環視在場諸人,斬釘截鐵道:“……臣認為,銀行乃是禍國殃民之始!”

丁度道:“……銀行之本質,乃是向百姓借錢,以百姓之財資朝廷之用,按照章侍講所說,百姓往銀行裡面存錢,銀行是要給利息的,此為一弊矣。

按照章侍講所說,銀行所聚集之財富,或可達億貫之多,而年利息則需高達三分之多,如此每年銀行需支付利息便多達三百萬貫之多,此弊一也。

其弊二,銀行要掙錢,其途徑是向民間放貸,此為與民爭利,官不與民爭利爭利,乃是亙古不變之理矣。

其弊三,銀行聚斂鉅富,朝廷則用之無度,屆時這窟窿便會越來越大,以至於難以挽回矣。

銀行之財乃是百姓之財,若是用之殆盡,朝廷便將失信於民,朝廷失信,民不信矣,朝廷政令難出汴京,朝廷離敗亡不久矣!

因此,臣認為,銀行不可開,若開便是亡國之兆矣!”

丁度說到後面,已經是聲色俱厲,甚至說出了亡國之言,令得在場之人失色。

趙禎皺起了眉頭,他想不到丁度竟然對這銀行如此不看好,甚至發出亡國警告,趙禎趕緊看向章衡。

章衡一臉詫異看著丁度,但反應極快,立即道:“丁參政此言差矣!……”

章衡只是剎那驚詫,但隨即神色變得從容起來。

“……丁參政之三弊之說,要麼不存在,要麼反而是好處。

首先,銀行的確是向百姓借錢,但想必聚攏起來的鉅額財富,三百萬貫的利息只是小事爾,這一塊的支出,可由放貸得到的利息來覆蓋。

至於丁參政所說這銀行是與民爭利,這實屬荒謬,朝廷與誰爭利?是那些放高利貸的土豪劣紳麼?

高利貸常見於民間,是百姓最為深惡痛絕之存在,有多少百姓遭遇災禍,求借無門,才不得已向這些放高利貸的吸血鬼借貸,一旦還不上,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朝廷籌辦銀行,正是保障大部分民眾的利益,民眾與銀行借貸,一來利息很低,二來還貸時候若是囊中羞澀,銀行可延遲還貸時日,等民眾緩過來之後再還貸,這難道不是好事麼?

至於擔憂朝廷從銀行裡面拿錢消費,這一點丁參政還是有先見之明,銀行之運營,的確該與朝廷保持界限,朝廷沒有錢,需從銀行借貸,一樣要給利息,如此可以保證銀行之運營。

如是三弊其實是三利,咱們看了這所謂三弊,更要看到銀行之利。

丁參政有三弊,下官也有三利。

一利商業之發展;二利祛錢荒之弊病,三利則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銀行若成,天下之錢財可透過銀行流通,如江浙之商人與汴京之商人有生意往來,現如今之做法,乃是攜帶大量銅錢交易。

但若是有銀行,江浙之商人只需在江浙將錢財存進銀行之中,隻身前往汴京,在汴京銀行之中便可取出錢財以用於交易。

如此可少去攜帶之苦,更少去被沿途盜賊搶劫的風險,如是一來,天下商業之溝通便會變得更加輕鬆。

另外,商人明明有不錯的生意,但常苦於手中無資本用於擴張,所以常常生意做不大,若是有銀行接待給他們做生意,國朝便會多出許多大商人,商稅上便會水漲船高,此為一利。

更有二利是為解決錢荒之弊,國朝自建立以來,每過一段時間便會遭遇錢荒,錢荒的發生的原因大家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下官可以為諸位說明一下。

錢荒的發生,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國朝的商業在發展,商業越興旺發達,市面上所需的錢幣便越多;

其次是大量的錢幣沉澱了下去,許多人掙到了錢,不拿出來用,卻將其藏在家裡,如此一來,就算是朝廷每年都要鑄造百萬貫的銅錢,也是禁不住儲藏的。

而民眾選擇將錢儲藏起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合適的地方儲存這些錢。

想一想,現如今之錢莊吸納錢財,他們不僅不給利息,還要收取保管費,百姓哪裡願意將錢存進去?

這錢存進去不僅不會生錢,還越存越少,遠不如將錢藏在家裡合算。

所以,銀行透過給利息,將百姓家裡儲藏的錢財吸納出來,透過借貸,將這些銅錢再次投向市面,如此一來,錢荒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幾年國朝已經是面臨嚴重的錢荒,尤其是江南與汴京這些地方錢幣嚴重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百姓的生活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的物價比以前的物價要低廉的多,以前一文錢只能買一個雞蛋,但現在三個雞蛋才能夠賣一文錢,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

章衡頓了頓道:“……是因為銅錢嚴重不足,所以銅錢十分值錢的緣故!錢太少,就會讓交易無法進行,這已經嚴重影響商業的發展了,而且也影響到商稅的收繳了,交易變少,商稅便會下降,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銀行之三利,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如今之國朝,所收賦稅僅僅是應對官員之俸祿、軍隊之軍費,以及各項官府日常之開支後,便所剩無幾了。

但如今國朝連線各地之官道殘破不堪、地方的水利設施幾近於廢弛、城市之建設多停滯、各地之驛站亦是多凋零。

但若是有銀行在,銀行則是可以借貸給朝廷,朝廷便可以大力興建這些基礎設施。

當然諸公可能認為朝廷接待去興建這些基礎設施,可能會入不敷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些基礎建設有利於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穩定,這些收益最終都會在賦稅裡面體現出來的,朝廷最終還是不會虧太多錢的。

這三利只是下官簡單總結出來的,實際上銀行之利何止如此。

大約可以這麼認為,銀行一旦籌辦起來,國朝便如魚得水。

國庫會因此而充盈起來,百姓會因為富足而穩定,軍隊會因為有充足的軍費變得有戰鬥力,百官會因為官府有錢,能夠做更多有利於百姓的事情!

諸公,如此有利之物事,不快點將其籌辦起來澤被蒼生,難道還在等什麼嗎?”

丁度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才說了幾句話,章衡立即噼裡啪啦的將其駁斥得體無完膚,然後又噼裡啪啦將其有利之處全部都給展現出來,顯得他丁度很沒有水平的模樣。

不過……

丁度看了一下宋庠,眼神裡有催促之意,但宋庠卻是不說話。

他卻是不知,宋庠此時心裡想的是:媽的,若這銀行要真如這小子所說這麼有用,那國庫有錢了,朝廷有錢了,那麼以後做起事情來豈不是就方便了,要不,支援他搞起來?

宋庠之所以這麼想,其實是他還真的不是個壞人,雖然他與章衡有些矛盾,但心裡十分清楚。

看趙禎的模樣,大約也是傾向於籌辦銀行的,不然不可能又是搞經延又是召開這等級別會議專門來討論此事。

宋庠雖然因為章衡被貶謫而懷恨於心,但不可能冒險去得罪趙禎,以至於影響自己的仕途。

但宋庠畢竟是個老硬幣,他趁著章衡說話的間歇,問道:“照章侍講所說,這辦銀行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所謂銀行一辦,商業會迎來大發展,商稅會水漲船高,那麼本官想問問章侍講,若是由你來籌辦銀行,朝廷的商稅可以增加多少?”

曾公亮一直微微閉著眼簾,但聞聽此言,立即張開眼睛,朝章衡打眼色。

可惜章衡沒有看到他的眼神,而是想了想道:“若是由下官來籌辦銀行,三年之內,銀行自身可盈利一千萬貫,朝廷因為商業之發展,商稅可多增一千萬貫!”

曾公亮一聽頓時大急,趕緊站起來朝趙禎道:“陛下……”

他想終止這次會議,但宋庠卻是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立即拊掌道:“好!章侍講,既然你這麼有信心,本官支援你,但你須得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年之內,銀行自身盈利一千萬貫,朝廷的商稅也增長一千萬貫!”

曾公亮頓時聞言怒髮衝冠,也顧不得趙禎了,騰地一聲便站了起來,朝宋庠怒道:“宋參政,你這是什麼意思,咱們都是文官,又不是軍中,立什麼軍令狀,若是做事都如你這般,誰還敢做事!”

他轉頭與趙禎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趙禎呵呵下了笑,擺擺手道:“曾參政稍安勿躁……”

他先安撫了一下曾公亮,然後想要說些什麼,但章衡卻忽而道:“陛下,微臣願立軍令狀,若是三年內銀行無法盈利一千萬貫,朝廷之商稅沒有增加一千萬貫,微臣願辭去官職,從此教書育人去,不再進入仕途!”

章衡這話一出,頓時讓眾人都驚呆了。

“你!你!……”曾公亮氣得嘴巴都有些瓢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丁度與宋庠卻是大喜。

賈昌朝皺起了眉頭。

包拯臉色變得更黑了。

趙禎十分驚詫地看著章衡,然後道:“章卿,你不用著急的,朝廷沒有這等規矩,做事自然是要好好做,但沒有做不好便要辭官的說法的,這種話以後再也莫說。”

趙禎看向其他人道:“宋卿已經同意了,諸公還有意見嗎?”

曾公亮趕緊道:“臣支援籌辦銀行。”

王拱辰也道:“臣也支援。”

陳執中暫時沒有說話。

吳育笑道:“臣支援。”

賈昌朝睜開眼睛:“臣支援。”

就剩陳執中與丁度沒有表態了。

趙禎看向陳執中道:“陳卿?”

陳執中趕緊道:“臣也支援。”

趙禎看向丁度,丁度無奈道:“臣支援。”

趙禎臉上露出笑容,拊掌笑道:“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昏君,但是靈氣復甦了

弓弦上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