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商議的事情不多。

但其中就包括了通緝毗沙門和鄧陵氏之墨。

李世民要求,天下所有人只要認識毗沙門或者鄧陵氏之墨的,都可以到當地官府登記對方資訊。

只要確定對方的身份,就能夠得到朝廷的一筆不錯的獎勵,朝廷鼓勵天下的百姓消滅這兩支邪惡的勢力。

不知道是不是昨晚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人知道,哪怕是李世民決定的這件事勞民傷財,滿朝文武沒有一個反對。

全部支援!

這是李世民執政以來,唯一一次沒有任何官員反對的一次。

早朝散去後,方源就一如既往返回戶部辦公,忙碌最近正在忙的年終總結。

當然,這個年終總結不是戶部的,而是三省六部以及各個重要部門的。

奇怪的是,凳子才剛剛坐熱,就有人通知戶部尚書唐儉要開會。

要知道,唐儉是很少在戶部的,更不要說開會了。

唐儉在戶部是出了名的懶!

就是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忍受得了這麼一個懶人把持戶部的?

很快,會議室就坐了不少人。

唐儉坐在主座位上。

方源和崔振堂坐在他的旁邊,一左一右。

其餘的,就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小嘍囉不參加這次會議。

“年終了,最近事情又多,我就長話短說幾個問題。”

唐儉翹著二郎腿,身體微微側著看向眾人。

他看樣子有點懶散,似乎挺不樂意開這次會議的。

在場只有方源有點不適應,崔振堂等人早已經見怪不怪。

“第一件事,就是各個部門的財政稽核。”

“我的意見是,不要怕事,該怎麼審就怎麼審,有一個銅錢的紕漏也給我狠狠查!”

唐儉沉聲道。

年終的時候,是戶部查各個部門的流水。

只要賬本對不上,那麼這些部門就慘了,賬本所有流水重新查一次。

忙的不是戶部,而是各個部門,要是找不出原因,鬧到皇帝那裡是一回事,明年的經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戶部的權力作為六部僅次於吏部,在這一點上決定著關鍵性作用,控制著各個部門每年能夠使用的經費。

“是!”

崔振堂等人紛紛應是。

每年的年終稽核,都是戶部最風光的時候。

這個時候不管是掌握官員升降的戶部,還是執掌刑罰大權的刑部,都不敢得罪戶部。

“第二件事,早朝陛下下令通緝毗沙門和鄧陵氏之墨一事,獎勵的錢是從我們戶部支出的。”

“這是一場長久戰,我擔心會有人利用這一點虛假舉報,騙取朝廷的錢,也就是騙我們戶部的錢,你們稽核這邊錢的時候都給我認真點,戶部沒那麼多錢給你們揮霍的。”

唐儉繼續說道。

戶部掌管國庫,國庫的錢就是戶部的政績。

如果國庫的錢少了,不管是什麼原因,被彈劾肯定是少不了。

這次李世民要給舉報的人獎勵,那肯定會使得國庫的錢變少。

錢肯定不能不給的,但能拖就拖,並且要注意不要被人利用這個問題騙國庫的錢。

“尚書大人,陛下應該不會獎勵太多錢吧?”

“那點小錢由各地的官府批就可以了吧?”

有位主事說道。

正常情況來說,獎勵的錢是戶部商量出給陛下的。

但是唐儉沒有讓大家商量,那應該是皇帝那邊已經有了數目,不需要再商量。

“陛下確實不會獎勵太多錢。”

“但毗沙門和鄧陵氏之墨就只有二三個,又或者只有二三十個嗎?”

唐儉瞪了他一眼。

如果毗沙門和鄧陵氏之墨只有一定點人,那他也不會頭疼。

就是擔心人數多了,地方的百姓或者官員抓住這個問題,是不是相關人員都指正,這才是可怕的地方。

但這不是戶部該考慮的,戶部應該考慮的是錢可以批,但要看什麼時候批,而且要確認身份之後再批。

“尚書大人說得是。”

主事當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連連賠笑。

“說第三點。”

“咳,我最近有點不舒服,六部的總賬我就不親自去審了。”

“崔侍郎,你負責吏部、戶部、工部,方侍郎負責刑部、兵部、禮部。”

唐儉提到第三點,神色稍微有點不自在。

但很快就恢復正常,澹然吩咐著方源和崔振堂任務。

“是。”

崔振堂澹然接受唐儉的分配。

方源也應是,但卻有點詫異。

三省六部規模都是挺大的,開支也有很多,賬本自然也就變多。

但會有個總賬在三省六部的首領那裡,需要戶部尚書親自去對一下,以確定是否有錯。

找對方首領對賬,自然是自己這邊的尚書去,是身份的對等,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但唐儉偷懶,將任務分給了方源和崔振堂。

“散會!”

唐儉起身,結束會議。

他的會議都是挺直接的,也很快速。

不會囉裡囉嗦,也不會說些牛頭不對嘴的話。

“大人,刑部、兵部、禮部的賬本和總賬,我待會給您送去。”

方青平走近方源,小聲說道。

這幾天方源不在戶部,所以工作沒有交代方源手中。

不過就算是方源在戶部,對賬的事情也輪不到方源去做,而是下面的人做好再給方源。

只是因為方源不在戶部,方青平等人對賬之後沒有將賬本放回方源的辦公處。

“唐尚書連總賬也不去對的嗎?”

方源有些詫異問道。

讓一個侍郎去找對方的尚書對賬。

這行為容易引起對方的不滿,甚至會被刁難。

“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

“咳,聽說......大人,您移步這邊。”

方青平尷尬笑了笑說道。

隨即想到了什麼,邀請方源到一旁。

“聽說陛下本來對唐尚書此舉挺有意見的。”

“但唐尚書說,他身體不行,這幾年就要致仕,其目的是為了培養戶部接班人。”

“故而有人說,唐尚書讓侍郎去對賬,是為了鍛鍊侍郎的能力以及在各尚書面前露臉,以確定誰能接替尚書一職。”

方青平小聲說道。

“什麼時候說的?”

方源眉頭頓時一皺,心中一凌。

戶部尚書一職,真正的朝廷大臣,權力滔天。

只是自己才剛剛成為侍郎,沒有機會再升上去了吧?

想到這裡,方源不由得嘆息,終究是自己的履歷太過短淺。

“兩年前的今天。”

“大人,您是擔心您的資歷短淺嗎?”

方青平似乎看出方源的擔憂,小聲問道。

他也不得不佩服方源的年輕,不到三十就已經是正四品的官員。

除去那些開國功臣的後代有可能,就只有方源有這麼恐怖運氣。

“是的。”

方源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他就是資歷淺,哪怕眼前有機會也沒有辦法爭取。

“大人,或許您的資歷是淺了點,但不代表就沒有機會啊。”

“而且...而且屬下以為,哪怕是您不能接替尚書一職,也不能讓崔侍郎接替。”

方青平眼神一沉道。

他不能確定方源到底有沒有機會。

畢竟最終決定接替人選的,是皇帝,而不是唐儉。

但不管是不是方源,方青平都不希望崔振堂接替。

崔振堂若是上位,那麼他就會在此失去權力。

“你說得對。”

“刑部、兵部、禮部的賬本對得怎麼樣?”

方源微微一笑,轉移話題。

有沒有機會,想是沒有用的。

目前有事做,就認真做好就行了。

至於戶部尚書一職,是誰就是誰吧。

唐儉雖然說自己身體不好,但至少現在沒有致仕的訊息。

“刑部的賬有點問題。”

“我這就回去再核算一次,您稍等。”

方青平當即進入工作的角色。

他與方源告別,返回他的崗位辦事。

約莫半個時辰左右,方青平再次找到方源。

“大人,這是刑部的賬單。”

“我們發現他有兩筆支援是對不上的。”

方青平指著兩筆賬單說道。

方源看了眼,本不怎麼在意的心頓時就提起來。

一筆是五十二位因公殉職賠償的公職人員賬單,一筆是刑部刑具更換的六百三十七具數目賬單。

但這裡兩筆賬單中,戶部給刑部支援的數目,和刑部再支出的數目對不上,有不小的偏差。

“這裡沒有外人,屬下向您提出屬下的猜測。”

“屬下懷疑,刑部虛報了因公殉職的公職人員和刑具的數目。”

方青平小聲說道。

他是向方源表示忠心。

因為這種沒有證據的猜測是不允許的。

方源要是追究起來,方青平會遭遇嚴重警告的。

但方青平還是說了,就是向方源表忠心,表示完全信任方源。

“刑部的總賬看得怎麼樣?”

方源沉吟片刻,正色道。

“已經可以。”

“如果大人您要去吏部的話,屬下挑選兩人陪您去。”

方青平恭聲道。

他知道,方源是從其他地方調上來的,對對賬不熟悉。

而且對賬這種事,儘管方源是以戶部侍郎的身份找刑部尚書對賬,但也得找兩個幫手才行。

要是真的讓方源對賬,估計是賬有問題,方源可能也看不出,從而就被刑部尚書應付過去。

“那就去刑部。”

方源點點頭說道。

待方青平給方源挑來兩個幫手後,方源出發刑部。

刑部也是在皇宮之內,不過也要走一炷香左右才到,皇宮太大了。

“你們戶部尚書又不來對賬?!”

“等著,我這就去通知尚書大人。”

接待的刑部官員不滿說道。

他讓方源幾人在大廳坐著,就去通報。

方源只是侍郎,不是尚書,不可能直接見到尚書的。

但是在客廳等了一炷香後,去通報的人沒有回來。

“大人,對方不會是給我們下馬威吧?”

帶來的人在方源耳邊小聲說道。

“澹定,隨他們。”

方源平靜回答,優哉遊哉喝茶。

刑部可能會因為方源是侍郎而不滿。

但如果真的敢因此晾著方源,那麼後悔的是他們。

方源完全可以因為在稽核上卡他們,卡得他們哭都有可能。

這個時候得罪戶部的人是非常不理智的,哪怕對方是刑部尚書。

“咦,方侍郎?!”

突然間,一道熟悉的聲音響起。

劉怡辰路過,發現是方源,向方源這邊走來。

“劉小姐,你爺爺呢?”

方源微微一笑,問道。

“先別管我爺爺。”

“你在驪山拋棄我,是不是要算一算賬?”

劉怡辰變了一副臉色,嬌喝道。

當時和方源分別之後,她遭遇好幾波暗殺才回到長安城。

話落,方源帶來的兩人神色變得怪異,剛剛路過的刑部官員也是愣住。

“劉小姐,你說話很曖昧,我是有妻室的人,麻煩你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方源注意到旁人的神色,當即正色道。

“你,你想什麼呢?”

劉怡辰當即紅著臉呵斥道。

她一開始說話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的。

但聽到方源的話,再注意到周圍人的神色,當即也覺得自己說的話曖昧。

“我想什麼不重要。”

“關鍵是劉小姐是怎麼想的。”

“我對妙顏情深義重,希望劉小姐見諒。”

方源正色道。

“你混蛋!”

“我要撕開你的嘴!”

劉怡辰的臉更紅。

她感覺方源是故意取笑她的。

真可惡,怎麼會有這麼厚臉皮的人?

自己亭亭玉立,要什麼男人沒有,會看中有婦之夫?

“好了,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嬉笑。”

“你爺爺呢,我要見他,剛才接待我的人去通報一炷香了都還沒有回來。”

方源見她要撲上來,當即不和她鬧。

本來就開開玩笑的,但劉怡辰真的撲上來鬧,別人還不當真?

“我不知道,別問我。”

劉怡辰哼了一聲,停下撲向方源,轉身就準備離開。

“你刑部不是故意冷落我吧?”

“我今日是代表戶部來稽核賬本的。”

方源眉頭微微一皺,叫住劉怡辰。

劉怡辰停下腳步,皺著眉回頭看向方源。

想離開的,但也明白方源代表著戶部的意思。

如果通報的人是專門晾著方源,那方源肯定會有意見。

這個時候和戶部的人發生不愉快的事,絕對是刑部要遭罪。

“你等著,我這就去叫爺爺。”

劉怡辰氣呼呼離開。

沒多時,劉怡辰帶著劉政會回來。

“唐儉又是讓一個侍郎來,越來越不給我刑部面子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黨魂

劍氣

大唐:我最強戰神!

青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