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謝謝你!”

楊秀蘭鄭重感謝道。

多虧方源,否則趙英才就完了。

也多虧方源將自己母女接來遼州城,要不留在朗州會被楊家欺辱。

總之,多虧有方源!

“趙嬸,趙叔對我有知遇之恩!”

方源連忙扶起楊秀蘭。

但考慮到男女有別,只是虛扶。

“娘,源哥是自己人,你太客氣了。”

趙梓萱都都嘴,不滿地將楊秀蘭扶起。

孃親搞得這麼客氣,她都不好意思和方源太好啦。

“沒錯,當作一家人就好。”

方源輕笑道。

“是我見外了。”

楊秀蘭笑了笑,抹乾淨眼淚坐下。

她重新看朝廷文書,確定趙英才真的沒事才放心。

“趙叔現在還沒有回到朗州,我先與他通訊後再確定什麼時候送你們回去,怎樣?”

方源看向楊秀蘭問道。

朝廷文書中只說趙英才沒事。

但他現在還在長安城還是回朗州則不確定。

趙英才不在朗州的話,方源還是不太希望楊秀蘭回去。

“嗯,好,聽你的。”

楊秀蘭沒有問題,重重點頭。

家裡有男人的時候,她習慣性依靠男人。

趙英才不在,方源在也行,她對方源的安排沒有意見。

“方源,你是怎麼做到的?”

這時,李丹秋好奇問道。

李夫人也看向方源,眼神帶著感嘆和佩服。

戶部侍郎崔振堂親自彈劾和抓拿趙英才,必定不會無憑無據的。

但即便如此,方源還是將趙英才救下,而且還官復原職。

關鍵是,方源人全程在遼州城,並無親自出手。

“萬民血書,你們也是知道的。”

方源輕笑道。

以數萬民意逼迫朝廷讓步。

朝廷就算是想處置趙英才,也但考慮是否會引起民憤。

數萬難民,在加遼州上下官員,朝廷又正在國戰,多少都會考慮再三的。

而且這一次確實就是朝廷做的不對,趙英才為難民籌糧,不算英雄已經很說不過去了。

不過也可能是與趙英才背後不乾淨的事對消,方源不知道過程,所以猜測太多也沒用。

“原來萬民血書是為了救趙刺史!”

“萬民血書挺危險的,但也挺成功的,方刺史,佩服!”

李夫人感嘆道。

她只是從李丹秋口中知道方源做了這件事。

但因為方源不讓她姐弟卻簽字,李丹秋不知道萬民血書上到底寫什麼。

現在聽方源這麼說,頓時感覺方源的萬民血書計劃挺危險的,搞不好就會被人彈劾意圖謀反。

好在也成功了,不得不佩服方源的勇氣和膽魄。

“運氣好。”

“我還要忙,你們聊。”

方源輕笑道。

隨即起身準備離開。

現在還有很多事等著方源去做。

“哥,我送你。”

趙梓萱砰砰跳跳到方源邊,挽著方源的手往外走。

方源想將她推開,她卻貼更緊,甩都甩不開。

關鍵是楊秀蘭看著也沒有阻止的意思。

“趙夫人,我看令愛與方刺史挺配的。”

李夫人看著方源兩人的背影開玩笑道。

“我也覺得。”

“但方源嫌萱兒小,年齡相差太大。”

楊秀蘭也看著方源的背影,越看越滿意。

其實很久以前趙英才就有心撮合方源和趙梓萱的,那時候方源還是武陵縣縣令。

但楊秀蘭到底是出身弘農楊氏,且趙英才出身也不低,於是對方源的身份有些看輕,就不樂意趙英才的安排。

再加上方源只是將趙梓萱當作是妹妹,並且不止一次表示不喜歡年齡太小的,不喜歡年齡相差太大的,於是就沒有後續。

現在方源升為刺史了,又表現出以往都沒有的魄力和能力,楊秀蘭也越來越滿意方源,似乎覺得女兒交給方源也不是不可能。

“嗯?還有這樣的事?”

李夫人看了眼自己的女兒。

心想李丹秋和趙梓萱兩人年齡相差不到一歲吧?

既然方源說過不喜歡年齡太小的,趙英才怎麼還給李勣寫信有意聯姻?

......

方源重回刺史府。

沒多時就收到稟報:朝廷的糧食運來。

並且還有個好訊息,黃河堤壩裂開的湧出的水退回去了。

歷經一個半月,河南道的水災終於得到緩解,遼州的壓力也得到緩解。

得到訊息的方源立即出現在城門外,站在高臺上面對數萬難民。

難民們正在修建營帳,給還沒有住所的難民提供住的地方。

見到方源再次出現,都紛紛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向方源。

“諸位父老鄉親,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朝廷撥糧了!”

方源大聲道。

儘可能將聲音傳播到所有難民。

“朝廷萬歲!”

“刺史大人仁慈!”

片刻後,全場沸騰,一聲又一聲聲浪。

等了好久,聲音終於慢慢停下,方源才再次開口。

“還有一個好訊息,黃河之水也退了,你們可以回家了!”

方源再次朗聲道。

聲音之大,他喉嚨都有些難受。

這一次,難民們卻沒有方源想象中的興奮,更多的是複雜。

逃亡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家園被黃河水泡了一個半月。

再回去,家還是家嗎?有盤纏回去嗎?

不回去,遼州又收留他們嗎?這裡會有他們的家嗎?

“考慮到不同人不同情況,所以本官做出了一個的政策!”

“凡是想離開的,現在就去登記,明天一早遼州會給每人發十個包子,但是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夠。”

“不想離開的,今晚也登記,本官會盡量儘早將大家分配到遼州一城四縣,劃地方給留下的你們開荒種田成家等等!”

方源再次喊道。

這一次,他的聲音有些嘶啞。

說完就感覺喉嚨要生火一樣。

正準備走下高臺,卻突然停下。

只見難民中突然有很多人跪下。

“刺史大人大恩!”

“刺史大人青天大老爺!”

跪下的難民們哽咽著,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管是離開還是留下,遼州刺史方源都替他們考慮好。

這種讓他們活命和為他們著想的刺史,他們感激在心,感激涕零。

越來越多人跪下,越來越多難民大哭流淚。

方源很想讓他們起身。

但張張嘴,發現喉嚨已經嘶啞。

嘆息一聲,心情沉重走下高臺,向城中走去。

有時候,百姓們想要的不多,只想健健康康活著,只想能吃飽睡好,僅此而已。

能做到這些的,在他們眼中都是好官,稍微再做好點的官員,就是青天大老爺。

隨著方源離開。

張三再次帶人出現登記。

有人登記離開,有人登記留下。

從方源宣佈開始,大部分人都動了。

“爹,我們回去還是留下?”

小白一家子還在難民中。

難民太多了,他們一直沒有被挑中。

其實也不是沒有被挑中,小白的父親其實被挑中過的。

但是無法證明一家子是一家子,所以小白的父親選擇留下陪妻兒。

也好在有一個男人留下照顧,因為看似秩序穩定下的難民營也很多骯髒事。

“留下!”

“這裡有爹的夢想!”

男人沉聲道。

雙眼炯炯有神看向方源的背影。

沉吟片刻,男人快步朝方源的方向追上去。

“站住!”

“不得進入一里之內!”

立即有保安呵斥,阻止男人繼續前進。

城外的難民營裡有規矩,城門開的時候不能靠近一里之內。

若有人不停勸一定要靠近的,下一次施粥的時間將會延期一炷香時間。

以此類推,可以疊加。

如此制度,不需要州吏和保安懲罰,難民也會可能會將人打死。

故而在保安呵斥之後,立即就有無數雙眼睛盯著男人。

“我有要事要見刺史大人!”

男人如芒在背,不敢上前,僵在原處解釋道。

“你可以告訴我,我斟酌是否是要轉告刺史大人!”

保安還是攔住男人。

“我......”

男人張張嘴,最終訕訕退後。

他總不能說,我是人才,我想投靠刺史大人吧?

這種話說出來,怕是被包括保安在內的所有難民都會嘲笑的。

最終,男人看著方源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回到城中,只能無奈回到妻兒身邊。

夜,方源在方府,收到張三的統計。

“州尊,今日統計,共有兩萬五千零七十人離開,兩萬一千三百六十人願意留下。”

“加上我們之前安排進城中的六千八百人,總共從這次難民中吸納了兩萬八千一百六十人。”

張三拿著統計表如實稟報道。

這次所有人的身份都有統計,都比較詳細。

“四縣劃出安置地方了嗎?”

方源點點頭,沉聲道。

一場水災,遼州收納兩萬八千人。

是發展機會,但同時也是非常城中的負擔。

要不是有各大工廠撐著,早就支撐不起這麼多人進來。

畢竟不是收納進來就行,還要提供糧食,提供生存空間等等。

“劃出來了。”

“各縣劃出兩個地方,每個地方大概收納兩千人,總共一萬六人。”

張三又是翻了翻記錄說道。

各縣劃出地方收納難民的事早就提出。

“也就是說,我們遼州城還要接納五千三百六十人!”

方源有些頭痛說道。

怎麼安排得了這麼多人?

各工廠現在都差不多已經飽和。

“不如我們再給各縣塞兩百人?”

張三看出方源的困難,沉聲道。

“那就先這樣安排。”

方源嘆息一聲,也只能先這樣。

遼州城比他們每個縣收納的人都多,他們有意見也得忍著。

“那個......有個問題不知該不該說。”

張三沉吟片刻,吱吱嗚嗚說道。

“我們之間還見外?”

方源眉頭皺了皺說道。

“是這樣的,明天每個難民十個包子的事......對我們遼州來說負擔太重,是不是可以少做點?”

張三討好一笑,隨即臉色沉重道。

兩萬五千多人離開,每個人帶走十個包子,就是二十五萬個包子。

二十五個包子,全城所有包子鋪通宵做都做不出那麼多。

最重要的是,這筆錢支出太大,換不來好處。

“都是可憐人,就幫最後一次吧。”

“我們也不是沒有收穫,朝廷不是剛賑災下來嗎?”

方源嘆息一聲,搖搖頭說道。

他早已經吩咐一城四縣所有包子鋪趕工做包子。

明天能做多少,就給多少吧,拿不到的難民要麼離開,要麼後期再留下。

“好吧。”

張三見方源支援,也就不再勸阻。

遼州的負擔雖然重,但短時間遼州不會缺糧食。

長安城正在運一萬石糧食回來,朗州也正在運三萬石糧食回來。

“好好努力,接下來是我們遼州發展的最佳時機!”

方源打起精神,沉聲道。

人口吸進來了,接下來就是發展的時候。

遼州城的兩座小區也已經建到第七層,八層就可以封頂了。

到時候,這些湧進來的難民也是購買力,可以讓他們從錢莊貸款買房。

方源已經有一個粗略的貸款政策,專門針對這些難民的。

他們在遼州沒有房子,這種小區最合適他們不過。

“那我就先回去了。”

張三也是鄭重點頭。

他也是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日子。

接下來的遼州,將會迎來它最快發展的時候。

“沒吃飯的話就留下吃飯再回去。”

方源拍了拍他的肩膀,與他去飯桌。

此時正式吃飯的時間,方源還沒有吃飯。

“謝州尊。”

張三自然不和方源客氣。

他經常到方府蹭飯的。

來到飯桌,眾人已經開餐。

方府吃飯不需要等人,到點會有人叫的。

如果沒空過來,已經到臺的則可以開餐。

這時,紅絮青媱鉅子和趙梓萱母女以及李夫人一家三口等等都到來。

“老爺,我正準備送飯過去給你呢。”

紅絮看到方源到來,立即準備方源和張三的碗快。

“嗯,今天忙。”

“綠夏,我正有事想找你商量。”

方源接過紅絮的碗快,沒有立即開快。

他剛才想到給災民貸款的事,正好與綠夏商量。

“老爺您說吧。”

綠夏重重點頭,但菜不離嘴。

她今天也很餓了,忙了一整天,幾乎沒有休息過。

“就是我和你前些日提到過的貸款,改為僅支援房貸。”

“我會讓張三給他們的身份標上記錄,他們貸款的時候出示你就批給他們。”

“但同樣要確定他們有工作,要每個月都有一定數量的錢還,還要加一個條件進去,超過半年不還錢錢莊有權收回房子。”

方源沉聲道。

關於貸款的事,方源早些日已經和綠夏聊過。

那時候僅是說讓她貸款的時候考慮清楚情況,並沒有根據什麼條件才能貸款。

現在方源決定,遼州城的第一批小區房就提供給那些難民住,讓他們在遼州城有一個安穩像樣的家。

“李夫人,您覺得呢?”

綠夏想了想,很快明悟。

但她並沒有立即答應方源,而是看向一旁的李夫人。

“沒問題,回頭我修改一下條款。”

“那方刺史,利息的計算是不是也要更改才行?”

李夫人點點頭,看向方源道。

“你這是?”

方源有些意外。

看了看綠夏和李夫人。

現在李夫人在錢莊幹活了?

“嘻嘻,現在李夫人在錢莊幫忙啦。”

“老爺你肯定沒想到,李夫人的算術超好的!”

綠夏笑了笑解釋道。

除了薛嬌燕,李夫人是她見過最厲害的算數高手。

但薛嬌燕這傢伙太可惡,老抱著方源的賬本說要忙,沒空去錢莊幫她的忙。

“原來如此,李夫人真是深藏不露。”

“利息的計算,就根據年限和本金去計算,你們定個數就好。”

方源佩服地看向李夫人。

真是沒想到,這個外表看似柔弱的女子那麼與眾不同。

不僅人長得好看,身材更是一流,同時還可能身懷絕頂武功,現在更是懂得算數。

真是羨慕李勣,竟然能夠娶到這樣的美嬌娘。

“我們大概還要三五天的時間推出條款,到時候我拿給你看。”

李夫人笑了笑說道。

柔柔的聲音聽著讓人感到舒服。

方源滿意點頭,肚子開始咕嚕叫著,開始吃飯。

一夜過去。

遼州城門外。

一車車包子從城內和四縣推來。

難民們拍著長長的隊領十個包子回家。

沒到中午,包子被領完,有些難民沒拿到,留下等待下一批包子。

此時,各縣縣令帶人來領走他們的人物,每個縣領走四千四百人。

隨著各縣領走人,遼州城門終於少了很多人。

還留下的剩餘部分慢慢被安置進城中。

幾天後,遼州城門口終於沒人。

剩下的帳篷被清走。

訊息很快傳到李世民的耳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水災終於解決,幾乎無難民傷亡!”

早朝上,群臣恭賀李世民,說了很多好話。

“祖宗保佑,眾愛卿努力,方源功不可沒。”

“朕以為,要對方源大大獎勵,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李世民也是很開心。

擔心了一個多月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好在沒有因此而影響到與東突厥的一戰。

方源不愧是自己的應夢賢臣,有他自己安心。

“陛下,方源在此處水災中確實是功不可沒。”

“但臣聽說其賑災期間手段殘忍,將數個難民從高臺之上提下,斷人手足。”

“或是功過相抵才符合我大唐的刑律。”

裴寂站出來,沉聲道。

他的話剛剛說完,立即就有好些大臣站出來附議。

李世民神色依舊,但心中已經不喜。

裴寂此舉無疑是要抹掉了方源的功勞。

正要說話,就看到一士兵從太極宮外狂跑進來。

李世民的心當即一沉,心想不會又發生了什麼大事吧?

“陛下,急報,急報!”

“雲州被破,一支一千左右的東突厥鐵騎直衝河東道,朝幷州太原府方向殺去。”

士兵喘著粗氣稟報。

話落,群臣頓時駭然失色。

李世民更是驚得從皇位上站起來。

他擔心的事情究竟還是發生了,東突厥果然趁黃河堤壩決裂的時機殺進大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革命軍委員會

遊厲江湖的小生

穿越大秦:我靠手機逆轉國運

三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