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慶忌還是暫時打消了開鑿大運河的想法。

就跟文種說的一樣。

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慶忌不能為了自己的豐功偉業,置天下萬民於不顧。

“大王,這是士子們送來的國旗、國徽、國歌樣式。經過士子們投票選舉之後,得出了幾種票數最高的,請大王過目。”

文種說著,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奏章,遞給了慶忌閱覽。

不止如此,文種還特意準備了幾面不同的國旗,幾顆不同的國徽,放在桌案上,讓慶忌一一遴選之後,做出決定。

這國旗、國徽、國歌,基本上都是國家徵集海選,稷下學宮以及民間計程車子製作出來,然後進行投票選舉的。

國徽基本上都是飛禽走獸一類,雕刻得非常精美。

慶忌從中選出一塊順眼的。

國徽上,是栩栩如生的一龍一鳳,盤旋在浮雲之間,踏在斧頭之上,底色則是金色。

其餘一些細節,讓慶忌看著,覺得這國徽,跟後世袁大頭建立的中hua帝國的國徽大同小異。

國歌的樣式也有很多種,選出了五種。

讓慶忌倍感糾結的兩首預備國歌,一首是《大吳雄立宇宙間》,另一首則是《卿雲歌》。

“大吳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來自崑崙巔,江河浩蕩山綿綿,勳華揖讓開堯天,億萬年!”

“二三子認為,這首歌作為我大吳的國歌,如何?”

面對慶忌的詢問,群臣都不由得面面相覷,陷入了沉思。

孔丘則是想了一下,提出了異議。

“大王,臣以為,這《大吳雄立宇宙間》,雖氣勢磅礴,有王霸之氣,但終究是缺少了一些韻味。”

孔丘皺著眉頭道:“《卿雲歌》不同。《卿雲歌》相傳功成身退的舜帝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時,百官和舜帝同唱的詩歌,現在經過了一番改編。”

“其語言簡樸,語句簡單,節奏短促,明快流暢,以‘頌’的形式,符合我大吳對美德的崇尚,以及聖人治國的理念……”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賢聖,莫不鹹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這是經過改編之後的《卿雲歌》,的確符合大眾潮流。

相對來說,那一首《大吳雄立宇宙間》,則是對仗不夠工整,霸氣有餘,但是不符合時代潮流。

“也罷。從今往後,《卿雲歌》便是我大吳的國歌!”

“諾!”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甲板之上,已經被拿出來的五面不同的國旗上。

有火龍旗,有鳳凰旗,有五色旗,有星條旗,基本上跟國徽一個格調。

這讓慶忌不太滿意。

不是慶忌看不上飛禽走獸,而是在他看來,國旗的規制不能跟國徽一樣,過於繁瑣。

“二三子以為如何?”

“大王,臣認為,這星條旗……善!”

范蠡指著慶忌身邊的那一面星條旗,道:“此旗寓意非凡。”

“旗上的五條橫槓,代表忠、孝、禮、智、信。”

“長方形的一邊,有星辰四十五顆,代表我大吳的四十五個郡。”

“……”

范蠡的這種說法,沒毛病。

不過,慶忌看著眼前的星條旗,臉上的神色著實是有些耐人尋味的。

這不是跟現代燈塔國的國旗大同小異嗎?

這時,伯噽猜到慶忌可能是對這些遴選出來的國旗樣式,都不太滿意,於是上前道:“大王,臣以為這些國旗樣式,都不盡如人意。”

“不夠大氣,寓意也一般。”

“如這星條旗,別的且不說,四十五顆星辰代表我大吳的四十五個郡。然,我大吳日後未必就只有四十五個郡,所以此旗之寓意,有失偏頗!”

還是伯噽瞭解慶忌。

慶忌的野心勃勃,哪怕是建立新朝,都未必會停止開拓進取的步伐。

就算慶忌一直到老死,都沒有開疆拓土,後繼之君也會秉承他的遺願,致力於對外發動擴張戰爭……

“伯噽,你有何想法?”

“大王,既然大王對國旗的樣式,要求大氣,寓意深遠,還能使國人隨手就能畫製出來。以臣之見,不妨以紅色為底色,繪製日月星辰!”

“善。”

慶忌非常滿意。

其實,對於國旗的樣式,慶忌早就有了考慮。

於是在群臣的註釋下,慶忌讓人拿來筆墨紙硯,把畫筆以及顏料都拿來,自己動手,在畫卷上,畫下了大吳國旗的樣式——

緋紅色為底色,左邊三分之一,是圓日、月牙,還有七顆星辰環繞,皆為金色。

日月代表的是皇帝,七顆星辰則分別代表著忠、孝、仁、義、禮、智、信,寓意深遠。

“這面旗,便命名為‘日月星辰旗’,為我大吳之國旗!”

“諾!”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三十三年(始皇帝三十三年),即公元前481年,正月初一。

慶忌在金陵舉行了盛大的御極大典,正式稱帝。

繁瑣而莊嚴的儀式完成之後,就宣告著,慶忌成了華夏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始皇帝。

這一年的慶忌,五十三歲,完成了畢生所願,使四海賓服,天下歸一。

慶忌身穿十二冕旒,穿著玄色赤紋的帝王服飾,站在了高達九丈的祭臺之上,手裡握著龍淵劍,環視一週後,看著數以十萬計的臣民,朗聲道:“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朕統六he八荒,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吳,護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吳萬世之基!”

“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話音一落,祭臺四周,無數的大吳臣民跪了下來,壯烈激懷的大聲道:“陛下萬年!大吳萬年!”

“陛下萬年!大吳萬年!”

巨大的聲浪氣沖霄漢,響徹了整個金陵,迴盪在大江兩岸,經久不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三國有個約會

水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