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打算對西方的馬其頓王國、迦太基人,以及希臘諸城邦發動第二次西征,還是御駕親征,這讓朝中的公卿百官都深感不安,太子恆和皇太孫吳基連忙進入滋德殿,想要勸諫慶忌,讓他收回成命。

然而,慶忌一旦下定決心要乾的事情,基本上很難讓他改變。

當太子恆和吳基進入滋德殿的時候,慶忌適才停筆,將一道聖旨交給了太子恆。

“吳恆,你來的正好。這是朕剛寫的聖旨,你可以看看。”

太子恆接過聖旨一看,不禁皺了皺眉頭。

這分明是慶忌的遺詔!

慶忌一旦駕崩,太子恆當了這麼多年的儲君,監國攝政這麼多年,自然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繼承大統的。

但,這不是太子恆想要的。

“父皇。”

太子恆嘆氣道:“兒臣寧願不要這個皇位,也不想你去以身犯險。”

“我大吳的疆域已經夠大了,幅員遼闊,前所未有,西方諸番邦外夷,也不敢犯我大吳,而是已經遣使表示歸順,願意臣服,父皇又何必這般咄咄逼人?”

“就算父皇你非要發動第二次西征,又何必親征?”

“伍明、伍亮、孫騎、孫敵他們都有將帥之才,繁兄、九弟也有領百萬之師,攻必克,戰必勝的能力,何須父皇你親自出馬?”

這的確是讓太子恆有些不解的地方。

慶忌聞言,搖了搖頭道:“吳恆,我大吳人才濟濟,的確不缺將帥之才。然,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你放心交到別人手中嗎?朕放心交到別人手中嗎?”

慶忌生性多疑,連自己的兒子都信不過了。

聽到這話,太子恆和吳基都沉默了。

馬其頓、迦太基、色雷斯、伊比利亞這些地方,距離大吳本土太遠了,中間隔著二十個藩王國,萬里迢迢,倘若大軍的統帥憑藉著幾十萬兵馬割據自立的話,根本不成問題。

且不說伍明、孫敵等人,就算是慶忌的兒子吳章和吳繁,慶忌都無法保證他們會不會在西方割據自立。

話說回來,這個時候的吳章、吳繁已經在西方擁兵自重了。

“皇祖父。”

吳基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孫兒不才,願率大軍西征!”

“你?”

慶忌打量了吳基一陣,多看了幾眼,然後搖了搖頭道:“基兒,你的才能朕知道,讓你領大軍西征,不成問題。但,你能指揮得動你三伯、九叔的所部兵馬嗎?”

“這……皇祖父,三伯、九叔難道還敢違抗皇命?”

吳基很是詫異。

慶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太子恆的身上,語重心長的道:“吳恆,這兩三年來,吳章、吳繁他們在西方的所作所為,你應該是知情的吧?”

“略知一二。”

太子恆不由得低下了頭。

其實,這兩三年來,彈劾吳章、吳繁的奏章不知凡幾,只是都被慶忌留中不發,並沒有怪罪他們。

太子恆雖然不滿,卻也只能聽之任之。

他認為慶忌是太過縱容吳章和吳繁了。

兩年前,吳帝國的西征大軍敗於維奧蒂亞,只是未傷及根本,大吳的第一次西征就此結束。

但,慶忌還是不甘心失敗的,所以讓遼王吳章和塞王吳繁各領三萬步騎,分別屯於呂底亞、敘利亞,招兵買馬,編練成軍。

能擁有多少兵馬,都看這兩個人自己的本事。

而吳章和吳繁也是不負厚望,兩人的所部兵馬加起來有三十餘萬,這怎麼養得起?

無奈之下,吳章與吳繁就開始勒索自己的眾兄弟,把西方二十個藩王國都敲詐了一遍,向他們收取“保護費”,搞得諸藩王苦不堪言。

甚至於,他們還敢縱容自己的兵馬扮作強盜,到諸藩王國大肆搶掠……

這可是三十餘萬人的軍團,這些驕兵悍將誰鎮得住?

誰又能鎮得住吳章和吳繁?

只有慶忌!

哪怕是慶忌讓太子恆領兵西征,太子恆也指揮不動西征軍團。

這“大坑”,說到底還是慶忌自己挖的,現在自己要填上了。

不然等慶忌龍馭賓天,恐怕留給太子恆、吳基的帝國,就會是一個爛攤子。

在大吳的諸藩王國中,遼國、塞國的軍事實力原本就是最強的,再讓吳章、吳繁領著三十餘萬人的軍團殺回來,直接滅掉西方二十藩王國的話,就成了大吳的心腹之患,恐怕天下會呈現出吳、遼、塞三足鼎立之勢。

太子恆幽幽地嘆了口氣道:“父皇,你年事已高,保重龍體要緊。”

“西方那邊,遼王和塞王用兵如神,其帳下的精兵強將幾十萬人,大軍所到之處,那些番邦外夷就是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何須父皇你親自出馬?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兒臣的兄弟,是父皇你的兒子,是我大吳皇室的血脈……”

慶忌眯著眼睛問道:“吳恆,這其中的危險,難道你看不到嗎?”

“朕,不能把這樣的爛攤子留給你,留給基兒。”

“無需贅言。”

“諾。”

太子恆最終還是打消了繼續勸諫慶忌的念頭。

……

計劃趕不上變化。

就在慶忌準備離開金陵,開始西征之行的前一日,天空中忽然發生異象。

彗星襲月!

何為“彗星襲月”?

彗星俗稱掃把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

慶忌依稀記得,歷史上在周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的確出現過一次彗星襲月。

現在,則是公元前468年,相差不到一年時間,難道慶忌這一次出征,註定有去無回嗎?

這讓慶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群臣也都紛紛勸諫,讓慶忌繼續待在金陵,切莫御駕親征,以免真的犯了忌諱,死在了西征的路上。

就連欽天監尹喜,都為慶忌卜了一卦,卦象顯示“大凶”……

慶忌不太相信鬼神之說,但是也不得不信。

他知道群臣這麼做,為的是國家社稷考慮,為的是自己考慮。

所以,在幾經思索之後,慶忌還是堅定了親征的想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周隋之際

採蓮的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