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日,呂布回到了雒陽。

去時帶了五十名親衛,回來後只剩下五人。按他們的說法,是路上遭遇了黃巾賊寇,四十五名親衛在追隨呂布廝殺時光榮戰死。

實際上,他們被留在了京縣。五人追隨任峻,一方面為護衛其安全,另一方面也算是監視。

剩下四十人追隨典韋,幫助其快速組建起軍事編制的骨架——這些親衛在呂布營中,每個都有屯將的實力和經驗。

“首領有了,也將外部障礙轉變為優勢。現在差的,就是一位才幹膽氣都不缺,理政方面也不錯的全方面優秀人才。”

“而且,還要對某有一定的忠誠。”

統御著一萬五千餘人的呂布,對此有著獨特的心得:別看他平時舉重若輕,那是因為充分發揮了穿越者的金手指,會識人用人。

典韋那裡就不同了。

強橫無敵的武力雖可以震懾很多人,在亂世中快速樹立起威信。但想要管理好千人乃至數千人,單靠武力便不可能辦到。

更多的情況,是公司組織幾十人的團建,都可能矛盾不斷、混亂不堪。

尤其典韋將要接收的那批人,還是耕地被佔、家破人亡的流民和遊俠,不是心懷怨恨就是桀驁不馴。

想要讓他們乖乖聽話賣命,沒點真本事兒肯定不行。

這個人,目前定的是徐庶。

但他還不知徐庶願不願,也不知行不行:徐庶在《三國演義》中很厲害,可在真正的歷史中,自從到了曹營,雖不是真的一言不發,卻也基本沒了下文。

還有便是徐庶剛決意棄武從文,也不知現在才幹究竟如何。

“好愁啊......”中軍營房裡的呂布嘆息一聲,然後等待荀或前來,彙報這些時日營中的情況。

沒啥事兒的話,就要回府接著忽悠徐庶了。

這次荀或一進來,面色就有些不好看。甚至,還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見這架勢,呂布當即緊張起來:“怎麼了,營中難道出了什麼問題?......是士卒譁變了,還是將領們鬧矛盾了?”

荀或聞言,似乎有些不解:“中郎將營中伙食充足,還有賞金可外出採買,更有肥皂美酒享用,士卒為何要譁變?”

“將領們對中郎將忠心耿耿,張文遠感其恩義更用心練兵,華子魚得知中郎將乃漢室忠臣後,態度亦改觀不少,主動幫屬下分擔,又會有何矛盾?”

“那就是匠造部產品出問題了?”

荀或眉頭緊蹙,道:“匠造部由屬下直接管轄,用料工序皆已一一記錄在桉。又令賈左吏督管保密事宜,也用心實幹,又怎麼出問題?”

“至於珍寶閣那裡,德潤請去華神醫配合宣傳,已準備明日開閣售賣。第二批會員卡亦人人求購,一片欣欣向榮,沒任何問題。”

“既然沒問題,汝為何一進來便唉聲嘆氣?”呂布這才放下心來,隨後又更加疑惑。

荀或也反應過來,歉意地拱了一下手,道:“讓中郎將誤會,實乃屬下之過......不瞞中郎將,屬下非是為公務嘆息,乃是因家事惆悵。”

“為家事惆悵?......”

呂布一聽面露愧疚,關心道:“是也,某這些時日讓你太過忙碌,以致精力不濟,必然冷落了弟妹。”

“無妨,有病就要治,身子虛了就要調理,諱疾忌醫可要不得。”

“華神醫不是在咱營麼,讓他幫你開副方子。某再給你放幾日假,休息休息必然便會再度龍精虎勐......”

荀或家世好,才幹顯,長得好看還有錢。除這段時間太忙外,呂布實在想不出荀或妻子,還能挑出啥毛病。

溫潤如玉的荀或卻不由目露兇光,最後哭笑不得:“難道在中郎將心中,家事便是這等男女之事?”

“還能有別的事兒?”呂布也一臉不解:男歡女愛,說白了不就那麼點事兒?

你們古人,就是含蓄保守。

頓時,荀或便知自己跟這等好色之徒,沒啥共同語言,只好言明:“屬下在為荀氏舉族遷移一事發愁。”

“家族的事,也能簡稱家事?”呂布這下聽明白了,原來是自己誤會了:古人所說的家,可不是後世的小家庭。

而是泛指整個家族。

自己說的小家庭,在古代應該稱作閨房——比如西漢的張敞愛給媳婦兒畫眉,說的就是‘閨房之樂’。

至於荀或所說荀氏一族遷徙之事,他也隨後反應過來。

歷史上的確有這麼件事兒,說是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荀或有感天下即將大亂,便棄官歸鄉。

到家鄉後對父老說:“潁川乃四戰之地,若天下有變,則必受侵凌,應該早離去,不能可留。”

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或,卻無人相隨。荀或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以避難。

但如今的荀或並未棄官,還被自己重用。想來,應該是他與族老對遷徙之地,發生了一些分歧。

果然荀或點頭,道:“確如中郎將所言,屬下本想勸全族遷徙至雒陽。然族老認為雒陽乃動亂旋渦,不肯前來,一心打算遷往冀州。”

“吾弟荀諶也被冀州牧韓馥徵辟,言冀州殷盛,兵甲充足,可為避難之地。族中之人大多青睞,才令屬下惆悵不已。”

一聽這話,呂布第一反應不是怪荀氏相不中自己。

相反,還很奇怪荀或的選擇:“雒陽要衝之地,確如荀氏族老所言。文若不跑某很感激,又怎還會勸全族遷徙至此?”

誰知荀或竟也學會了邪魅一笑,道:“因為屬下知道,中郎將必不會讓雒陽黎庶,遭受半點戰火荼毒。”

“這個倒沒錯。”呂布不否認,但還是很奇怪:“但某若做不到呢?”

“主公會有條件去做,沒條件創造條件也會做,直至最終真正做成。否則,絕不會放棄罷休!”

呂布一凜,目光灼灼地看向荀或。

一來是荀或主動改了稱呼,二來是他說對了:自己苦心經營雒陽這麼久,根本沒打算過挪窩兒。

雒陽是他一盤大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他不能沒有雒陽,就如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哪怕跟董卓翻臉鬧掰,也絕不會輕言放棄!

隨即眼珠一轉,便又想到了什麼:“文若,汝難道非要全族遷徙至殷富之地?假如是燈下黑的一座小縣,不知可不可以?”

“何處?”

“京縣......”

“京縣?”荀或當即上前,看向呂布身後的軍事圖,不由面色奇怪:“此地......臨近虎牢關,豈非更首當其衝?”

“沒錯。”既然人家都稱主公了,呂布也不打算藏著掖著,道:“但它卻是某精心籌謀的一處地所。”

“最主要的是,地方不重要,投靠了誰才重要。”

“荀氏大部分避難冀州無所謂,可你已是某臂膀腹心,在族中說話也有份量,怎麼也能勸來小半族的人吧?”

荀或一愣,隨即便懂了:呂布不計較荀氏分流來分散風險,但想得到他的關照和庇護,就要再加一些砝碼。

聽起來......還挺自大無禮的。

畢竟荀氏一族到了冀州韓馥那裡,會被奉為上賓。呂布居然還妄自尊大,讓荀氏先表忠心......

然荀或只是愣了一下,便堅定道:“主公放心,屬下必竭盡所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楚【扶秦直上】

一劍江湖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