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一步登天

(今天還是一章啊兄弟們)

十月初,楊廣抵達京師郊外,楊銘攜眾臣早早在此等候。

回頭望了一眼那些大臣臉上的表情,楊銘不禁苦笑,都是牛逼人啊,朝堂上那副死氣沉沉,眼下一個個的都沒有了,全都掛著一副期盼、擔心、牽掛、著急的表情。

是的,楊廣狼狽的回來,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火,誰敢在這個時候觸他的逆鱗,下場除死無它。

楊銘也是如此表情,一臉的擔憂,翹首盼著他爹歸來,情緒醞釀好點,說不定還能擠出兩滴淚。

遠遠見到車輦,楊銘和一眾臣子便小跑了過去。

“父皇(陛下)辛苦了,”

眾人躬身朝著車輦行禮。

楊廣或許是羞於見人,沒有任何回應,只是讓齊王走出車廂,朝眾臣道:

“隨駕回宮吧。”

大家這才步行跟在車隊兩旁,護送著楊廣進入京師。

朱雀大街的街道兩旁,也有無數百姓夾道歡迎皇帝歸來,這些人全都是託,花錢僱的,每人二十錢就搞定了。

楊銘本來是想不到這點的,不過楊茵絳提醒他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在小事上面處理周到,儘量壓低皇帝的怒火,免得牽連太多的人。

皇帝發火的時候就是這樣,無辜的有錯的一杆子打,完全不分青紅皂白。

一場大敗的收尾,是最複雜最艱難的。

直到進了皇宮,楊銘都沒有見到他爹,只有楊瑾從車上下來,被人帶回了東宮。

楊暕隨後代傳旨意,宣佈罷朝三日,這小子有救駕之功,現在牛的一批。

“走吧走吧,都各回本部,該幹嘛幹嘛,你們的忠心,陛下都看到了,”楊暕站在兩儀殿上的臺階,朝眾人道。

等眾人散去之後,楊暕朝著楊銘皺眉道:“老三你還杵著幹什麼?回你的東宮去吧。”

楊銘淡淡道:“我要見父皇。”

“父皇舟車勞頓,伱好意思在這個關頭打擾他老人家休息啊?”楊暕道。

楊銘又問:“宇文述他們呢?”

“還在半道上呢,我說老三,你那個岳丈,有問題啊,”楊暕冷笑道。

楊銘笑了笑:“有什麼問題呢?”

楊暕呵呵道:“督運糧草不利,延誤軍機,御史臺有人告他謀反,當然了,我知道玄感那點膽子,挖出來沒有半兩重,幹不了這種事,但是失職之罪,他跑不了。”

“御史臺嘛,那些人的嘴早就跟以前不一樣了,”楊銘笑道:“信不信明天就有人會告二哥謀反呢?”

楊暕無所謂的聳了聳肩:“這話鬼都不信,對了,你讓崔令姿回齊王府吧,叨擾你這麼久,也該回去了。”

“人已經死了,”楊銘淡淡道。

楊暕頓時色變,怒指楊銘道:“你要這麼跟我玩是吧?”

“開個玩笑,二哥竟然信了,”楊銘笑道:“京師現在都知道,她在我的東宮住了兩年,再給二哥送回去,別人會怎麼想呢?”

楊暕嘴角一勾:“行,你真行,敢這麼侮辱你的親哥,將來是不是還會不將父皇母后放在眼裡呢?”

楊銘道:“隨二哥怎麼說吧,今天我是一定要見到父皇。”

“有旨意,”楊暕笑道。

楊銘一愣,皺眉道:“說吧。”

“你應該躬身俯首,說兒臣接旨,”楊暕冷笑道。

楊銘雙目一眯,淡淡道:“兒臣接旨。”

“著太子兼領平叛事宜,不得有誤,大小事宜自作決斷,無需問朕,”楊暕笑呵呵道。

楊廣沒有回來之前,平叛的事情就是楊銘總領,皇帝一回來,他就只能叫兼領了。

楊銘只能是離開了。

他走之後,楊暕返回了兩儀殿,楊廣現在對自己的二兒子,是有點感激的,關鍵時候還得是指望親兒子啊,他又冷落了老二這麼多年,如今自然是要安撫一下。

“伯施,你覺得這次失敗,敗在什麼地方?”楊廣唉聲嘆息道。

虞世南淡淡道:“是補給的問題,如果補給完備,陛下不會紮營在那裡,也不會連遊騎都派不出去,自然也就不會給敵人提供襲擊營壘的機會。”

“虞舍人說的對,”楊暕在一旁道:“這麼關鍵的大戰,軍輜跟不上,這不是鬧著玩呢嗎?老三監國,玄感督運,問題就在他們倆身上。”

裴蘊皺眉道:“河北山東遍地民亂,糧線受阻,怪不到太子和玄感頭上。”

誰都知道是楊暕的錯,但是現在楊廣明擺著會袒護,所以沒人會在這裡提出這個問題。

但是朝會上,有種的肯定會說出來,所以裴蘊也不急在一時。

想扳倒玄感,就不能牽扯太子,牽扯太子,就扳不倒玄感,老裴家非常清楚這一點。

已經先一步返回京師的虞世基道:“臣以為,咱們這次其實沒有敗。”

楊廣一愣:“怎麼講?”

虞世基道:“後方訊息傳來,處羅中了箭傷,傷重不治,已經身亡,如今接手可汗位置的,是排行老三的咄苾,號頡利可汗,關中保衛戰,死了一個始畢陛下北征,死了一個處羅,東突厥元氣大傷,這不是大勝是什麼呢?”

“這也太牽強了吧?”麥鐵杖道:“咱們損失慘重,單是逃兵,便數以十萬計,雖然東突厥那邊更慘,但卻是我們率先離開,先走的不能算贏吧?”

“你不懂的,讓他繼續說,”楊廣瞪了麥鐵杖一眼。

虞世基環視眾人一眼,笑道:“東突厥的大可汗,被咱們殺死,難道還不算是大勝嗎?首領身死,又被我大軍一路打進了牙帳,東突厥難道是贏了嗎?臣以為,應將這條訊息立時傳遍天下,以安人心。”

“確實是當務之急,”楊達點頭道:“眼下人心浮動,很多人都不知道北邊發生了什麼,陛下確實應昭告天下,宣佈處羅被我軍擊殺。”

“處羅是被誰射殺的?”楊廣道。

虞世基道:“於仲文帳下一小卒。”

人家射了處羅一箭,雖然當場沒死,但事後確實是因為這一箭掛了,所以算在人家這個小兵頭上,是完全正確的。

其實突厥完全可以封閉訊息的,但是頡利著急繼位,收攏殘部,所以只能趕緊宣佈處羅的死訊。

處羅不死,他接不了手,其他部落首領會第一時間出來爭權。

這種位置的交接,必須要快,慢一步,會出很大問題。

楊廣點了點頭:“冊封定襄縣公,拜上柱國,封虎賁郎將,昭告天下。”

“陛下聖明,”虞世基笑道。

這樣做,其實是對的,處羅的死早點傳出去,對朝廷有利,要讓那些反賊知道皇帝是攜大勝回朝的,這樣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封的這麼高,一來這個功勞確實大,再者,也是要立個榜樣,讓所有人都知道,大隋就是贏了。

這時候,楊廣看向老二,道:“老三回去了?”

“走了,”楊暕點了點頭:“我讓他走,人家還不樂意,非要見您,最後我拿出口諭,他才老老實實離開。”

楊廣是不好意思見楊銘,有點心虛,雖然自己這個兒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勸過他放棄北征,但正是那種沉默的反抗,更讓楊廣覺得不舒服。

他連勸都不肯勸朕了?他是太子,如果他全力勸諫,朕也未必不聽他的啊。

所以短時間內,他不打算見老三,因為他怕老三說一些他不愛聽的話,也算是一種逃避吧。

“你一直都在京師,朝會上,都是如何議論這件事的?”楊廣看向蘇威道。

蘇威敢在楊銘面前發牢騷,但是絕對不敢在楊廣面前這麼幹,於是道:

“大家主要還是憂心陛下的安危,太子尤甚。”

“我說蘇威,你在這睜著眼睛放屁呢?”楊暕道:“你是不是覺得京師發生了什麼,陛下會不知道?”

蘇威反駁道:“那就請齊王殿下說一說,都發生了什麼呢?”

楊暕冷笑道:“都在說陛下北征的不是時候,否則江都和山東,也不會亂成這個樣子,我手裡有份名單,誰在朝會上放過屁,我這裡都清楚。”

蘇威耷拉著眼皮道:“大家的意思是,我大隋主力若在,各地便不會起亂子,齊王是聽錯了。”

身為尚書左僕射,百官之首,這個位置上的人,是秉承皇帝意志,安排下面人做事的,所以這個位置,必須學會一點,那就是保人。

如果你平日不維護下屬,下屬是不會給你辦事的,就算辦,也是陽奉陰違。

楊暕哈哈一笑:“你還真會狡辯,是哪個在朝會上跟老三說,讓他勸陛下收兵的呢?蘇威,是不是你啊?”

蘇威眼觀鼻鼻觀心,一聲不吭。

朝會上的事情,是肯定瞞不了皇帝的,雖然楊銘主持的小朝會人數不多,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門下省、內史省、御史臺,必須有人,因為這三個部門,名義上叫做協助太子監國,實際上就是監督太子。

楊暕呵呵冷笑道:“就屬你跳的最歡了。”

“放肆,”楊廣頓時怒道:“有你這麼跟蘇卿說話的嗎?你算老幾啊?”

他這個姿態是必須要擺出來的,因為按照大隋制,三公三師,外加尚書令和左右僕射,親王見了也是要行禮的。

因為這些位置,是臣子當中的最高階,上面只有二君,皇帝和儲君。

正常情況下,皇后都得禮讓三分,當然,除了像獨孤伽羅這樣的強權皇后,主要因為人家是開國皇后。

不要小看大臣,歷史上被大臣搞死的皇帝,可不少。

楊暕趕忙跟蘇威道歉,蘇威沒有搭理他。

楊廣要問罪,也不會拿蘇威開刀,所以道:“他們是怎麼議的,朕也就不過問了,畢竟是太子監國,有些人膽子不免大了些,欺太子仁義,一些不得體的話也就敢說了。”

他這是敲打蘇威呢,蘇威自然聽出來了,趕忙道:“太子監國,恪盡職守,輔佐之臣也是兢兢業業,大家都是為了陛下,為了我大隋江山。”

“說的好,”楊廣點頭道:“如今各地的叛亂,朕亦有所耳聞,眼下我大軍南歸,正當平叛之時,由來護兒接替張須陀,為河北、山東、河南黜陟討捕大使,張須陀、魚俱羅為副使,李淵鎮撫山西,衛玄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李世民、丘和為副總管,平叛江南,餘者返京述職。”

說的是挺好聽,就好像這些人下去,真的能夠平叛一樣。

能行嗎?

跑了十來萬大軍,一半都帶著精煉兵械,這已經是對位之戰了,張須陀要是遇到逃兵主力,根本幹不過。

蘇威也清楚皇帝的話跟放了個屁差不多,要球沒蛋的,怎麼平叛?

但是呢,他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了,從大業元年開始,蘇威的脊樑骨就已經斷了,高熲在的時候,還沒斷徹底,高熲一走,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了鐵骨錚錚之人。

京師內,也展開了一場大搜捕,凡是正經突厥商人,全部驅逐出境,來歷不是很清楚的,全部殺掉。

這下子京師城內滿是剃髯者,因為突厥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絡腮鬍。

至於那位射殺處羅的年輕人,一步登天,直接成了韋雲起的副手,由韋雲起帶著巡遊京師,接受百姓的祝賀。

這是運氣嗎?也算也不算,運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這小子在於仲文麾下,跟著獨孤楷衝陣,他是先鋒軍,遠遠看到那杆狼頭大纛之後,視線就再也沒有挪開過。

他知道像他這種先鋒小卒,陣亡的機率跟他一天拉一泡屎的機率一樣大,所以目的很明確,我得立功。

只要立功,我死了,父母妻兒,國家會替我養著。

所以這小子帶著自己麾下十個人,在大亂之中覷準機會,逼近處羅所在的位置,連發六箭,只有一箭射中了處羅肩膀。

這種傷勢,在後世不會死,但是在古代,死的機率可不小,單是一個破傷風,神仙難救,就不說失血過多了,這個年頭可沒有輸血袋。

射中之後,他便第一時間彙報給了上司,然後一層層傳遞,於仲文和衛玄也就知道了。

大軍南返途中,前線傳來了處羅重傷身死的訊息,獨孤楷第一時間便收了這人當義子,算是歸入獨孤家門下。

雖然獨孤楷本身也是被賜姓的,但是人家就是獨孤家的人。

對了,射殺處羅的這小子,叫做宋金剛。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索菲亞大教堂

吳禹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