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

楊廣是三軍主帥,他的意志,代表著整個大軍的意志,他要是不走,指揮大軍全力迎敵,左右備身府絕對不會這麼不堪一擊。

但是他跑了,這就導致整個大軍徹底亂了,全都在跑。

咄苾是鐵了心要弄死楊廣,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必須弄死,因為他清楚,只要楊廣一死,北征的隋軍群龍無首,必然徹底大亂,就連大隋國內,也會亂,因為皇位空出來了。

眼瞅著皇帝往南邊跑,咄苾也跟著往南邊追,兩邊的陣型,成了一團亂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割裂成無數塊。

就是一場大混戰,混亂不堪。

漸漸的,方圓兩百里的地界,全都是廝殺聲,以及一眼望不到邊的屍體。

這場大戰最大的敗筆,就是隋軍過於集中,外圍沒有佈置遊擊主力,以拒敵於數十里外,這樣的話,就會給營寨中的楊廣爭取更多決策時間。

但是沒辦法,糧草不夠啊,外圍如果佈置遊擊之騎軍,人吃馬嚼消耗太大,供應不起。

主要還是大意了,以為主力往北推進,已經杜絕了任何被襲的可能,楊約自己都不會想到,咄苾會這麼順利。

都斤山以南,宇文述與於仲文主力匯合,已經與突厥展開了最終的決戰,而且優勢明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楊廣營寨被破,率兵南逃的訊息傳了過來。

宇文述不甘心的閉上雙眼:“傳我將令,於仲文、來護兒殿後,我軍速往救駕。”

楊約和魚俱羅對視一眼,默然調轉馬頭,整兵南下。

那是皇帝,北征大軍就算死絕了,他都不能死,這是每一個臣子最基本的覺悟。

還有就是,不能不跑了,皇帝一跑,不用說,後勤是不要指望啊,而他們孤軍深入,已經距離大隋國境兩千裡之遙,沒有後勤,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局面。

眼下想要救駕,也很難啊,怎麼辦呢?丟盔卸甲,輕裝簡從,往死了趕路,只有這樣才有一線希望。

收到宇文述將令之後的於仲文,無奈嘆息一聲:“非大事,宇文述不敢命令我,可惜我主力遠征漠北,功成在即,卻要功虧一簣了。”

虞世基道:“大總管這是什麼話?陛下遇襲,皆為我等之罪,陛下受難乃國之危情,突厥不過是疥癬之疾,有什麼可惜的?”

衛玄皺眉道:“昨日一戰,處羅受了箭傷,我軍若是集中主力,殺出一條直奔牙帳的血路,大功有望告成。”

於仲文搖了搖頭:“宇文述讓我殿後,掩護主力南下救駕,眼下已經不能再打了,傳我令,各營循序漸撤,不得慌亂。”

他這邊的損失並不大,但是來護兒慘了。

我要是撤了,敵軍必然尾隨追擊,我麾下大半為步卒,若是如此,就是全軍覆沒。

但是皇帝又不能不救,這一次的將令他又不能不聽,於是下令前鋒軍繼續接戰,不準後撤,他準備找個機會帶著督戰隊開溜。

士兵,是沒有機會知道整個戰場形勢的,主將說什麼就是什麼。

驍果軍,這次註定了會成為炮灰。

沒有幾個主帥是心慈手軟的,麥鐵杖死了長子,都沒掉一滴眼淚,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從一個小癟三,混到如今的地位,當然了,內心的痛苦不足為外人道哉。

不是狠人,帶不了兵的,楊素殺自己人比殺外人多,就是這個道理。

楊暕當初跑的快,並沒有被逮到,在他得知自己父皇南下之後,他也趕緊帶著羅藝和李琛麾下殘存的三千人往南邊跑,與自己的親爹匯合。

楊廣這次不敢往定襄郡方向跑,因為那裡有不少突厥人,所以這次是往榆林方向跑,並且派人通知榆林太守速來救駕。

一路上,楊廣的心情非常複雜,但是不會怪自己,只會怪那些將領不給力,這麼龐大的一支突厥大軍,你們是怎麼讓他溜進來的?

他已經怒火攻心了,他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場大敗意味著什麼,但是呢,想要找這些人的後賬,他得活著回去,半道上,絕不能惹這些將領,不然哪個一衝動,說不定會下狠心了結了他。

跑了六七天,隨著越來越多的部隊負責殿後阻擊追兵,楊廣身邊的人已經不足五千了,大家都在玩命的跑。

誰也不會跟自己的小命過不去,裴蘊平時不怎麼騎馬,這一次跑的比誰都快,那策馬的風姿,帥的一批。

又過了三天,楊暕也算是運氣好,稀裡糊塗的追上了自己的老爹,而與此同時,咄苾帶著僅剩的六千多突厥騎兵,也追過來了。

楊暕心知自己這一次要是就這麼回去,罪名大了去了,於是主動請纓,殿後阻敵。

楊廣非常感動,終究是親生兒子,無論犯了多大錯他肯定都不忍心殺害,尤其是兒子此番冒死為他殿後阻敵,楊廣更是一陣揪心。

囑咐一番後,楊廣抱著楊瑾繼續趕路,別人死了無所謂,自己的兒子孫子不能有事啊。

楊暕身邊,畢竟還有李琛和羅藝,他不行,但是這倆人猛啊,一個是李安的長子,一個是羅榮的長子,都是軍方系統出身,打小就被培養,那是真玩命。

所以楊暕這支三千人的騎兵,反而跟咄苾打的有來有往,一路邊撤邊打。

七天後,隨著越來越接近大隋邊境,咄苾不敢再追了,再追下就不是楊廣出事,而是他出事,無奈之下,只能是長嘆一聲,率軍北返。

楊廣繼位之後的第一次大敗,就這麼塵埃落定。

五十萬大軍,返回大隋的,只剩下了二十萬,並不是陣亡了一多半,而是跑了太多太多。

最可怕的事為了跑得快,精煉甲冑全特麼扔掉了。

歷史上,楊廣是給高句麗送貨,這一次給突厥送了,捨不得給驍果軍裝配,卻白白便宜了突厥。

來護兒讓驍果軍當炮灰,衛士們看不出來,但是有人能看出來,蕭銑做為督戰隊,並不知道來護兒本意是帶督戰隊走,他還以為來護兒也會讓他當炮灰。

我可不想死,我還年輕。

結果呢,他竟然帶著一支萬人大軍,不顧來護兒的將令,擅自脫離陣營,率先南逃。

他這一撤,整個東路軍全都亂了,甚至有人調轉頭來打來護兒,來護兒差點都掛了,無奈之下,只能下令撤軍。

按照原先的計劃,三萬督戰隊或許還能安全回去,但是被蕭銑這麼一攪和,那是甭指望了。

所以有時候別看將帥心狠手辣,人家的決策,大部分時間是正確的。

十萬驍果,最後返回隋境的,除了蕭銑帶走的那支,只剩下了六千人,死的死,逃的逃。

返回邊境之後的來護兒直接下達通緝令,緝拿反賊蕭銑,扣了個謀逆的罪名。

這下子蕭銑徹底沒有退路了,本來他還打算回去之後反咬來護兒一口,告對方枉送將士性命,這下好了,被人家先下手了。

麾下的一萬人,入境之後四分五裂,願意追隨蕭銑的,也就三千來號人,進入河北之後,徹底成了一幫反賊。

這就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楊暕這顆臭棋,搞死了一整張棋盤。

戰爭其實就是這樣,一點微小的差錯,就可能導致最壞的結果,楊廣南逃,就是整個戰局的轉折點。

如果不是皇帝親征,換一名主帥,前方宇文述三人,才不會管他,伱死就死了,不能影響整個大局,但是皇帝不能不管啊,這就是皇帝親征最大的弊端所在。

前面已經快打贏了,為了救你,全完蛋了。

九月份的時候,京師才收到了訊息。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死氣沉沉。

大家本來還指望一場大勝,好讓南返之大軍平定國內叛亂,這下好了,這支敗軍反而成了最不穩定的因素。

大隋律,臨陣脫逃是死罪,那麼多的逃兵,身上揹著這個罪名,除了當土匪,還能幹什麼?

“李靖已經率軍往北,迎接陛下,想來不出半月,陛下就會返回京師,”蘇威說話都有氣無力了。

楊銘淡淡道:“速派人往晉陽,請皇后回京。”

這個時候,蕭皇后得趕緊回來,天下已經越來越亂了,再不回來,都不好回來了。

說罷,楊銘起身道:“散朝吧。”

緩緩步行在宮內廊道上的楊銘,也是無可奈何,他確實沒有想到,會敗成這個吊樣,穩贏局就因為行軍元帥是楊廣,被人家抓到了致命要害,導致無數將士戰死沙場。

這樣的訊息傳遍天下之後,真不知會是怎樣的局面。

東宮外,一名年輕將領就站在那裡,遠遠的朝著楊銘行禮,待到走進之後,楊銘收到了對方給他的眼神,於是讓身後的裴爽等千牛備身來遠一點。

“道玄怎麼在這裡?”楊銘小聲道。

楊道玄,是蔡王楊智積的長子,是皇宮兩儀殿的戍衛副統領,虎賁郎將,大統領是麻老六。

兩儀殿,是楊廣負責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

楊道玄小聲道:“昨日得知北征大敗,父親一夜無眠,著我務必見一見殿下,轉告您一句話,若有事,殿下只管吩咐卑職。”

這小子是楊銘的堂弟,小時候也耍過,但是關係也就那樣,楊銘是不敢絕對信任的。

“我知道了,請轉告叔父,楊銘非常感激,”楊銘點頭道。

楊道玄就這麼轉身離開。

皇城當中的主要位置,都是楊氏宗親把持著,別看楊道玄是副統領,真要有事,麻老六一個外姓人,做不了多大主。

楊銘心情沉重的返回了寢殿,楊茵絳等女眷,今天全都在這裡。

這麼大的事情,大家都慌了。

“夫君,父皇什麼時候回來?”楊茵絳迎出殿外,扶著丈夫的胳膊進入殿內。

楊銘坐下之後,一句話都不想說。

楊瑞也是一臉緊張的看著他爹。

裴淑英則是掩面低泣,她知道自己兒子沒事,就在皇帝身邊,但也是受驚不輕,如今回想仍是一陣後怕。

楊銘的目光落在了鄭觀音身上。

這個女人已經在東宮住了兩個月了,跟個下人差不多,每天就是伺候楊銘的起居,但是楊銘沒碰過她。

“你們都出去吧,你留下,”楊銘指著鄭觀音道。

楊茵絳趕忙給眾人使眼色,拉扯著一臉不情願的陳淑儀等人離開了寢殿。

楊銘慵懶的靠坐在椅背上,朝對方道:“取悅孤。”

鄭觀音一愣,然後就這麼一步一步的跪著爬了過去,整整一下午,飽受摧殘,傍晚時分,被人給抬了出去。

楊銘的心情非常差是自打穿越過來之後,就沒有過這樣的怒火,他得發洩,其她女人,他捨不得,唯有沒有感情的鄭觀音,最適合。

對方怎麼會知道楊廣的營壘所在?為什麼又來的這麼是時候?誤打誤撞?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漠北太大了,沒有正經路,有水有草的地方,就是路,大家都往有水的地方走,確實容易撞上。

朝會上面,誰都知道是楊廣的錯,但是沒有人敢這麼說,所以只能是從其它方面找原因,那麼咄苾主力又是怎麼如此精準的掌握時機呢?

楊銘也是稀裡糊塗,整個戰況,他現在完全不清楚,只知道咄苾偷襲皇帝營壘,招致大敗,其餘細節一概不知。

事實上,楊廣紮營的那個地方,有一條河流,很多人不知道那叫什麼河。

因為這條河不是一直都有,它是時有時無的,但是楊約知道,因為他手下有突厥人告訴他,這條河叫勃而斤河,三五年,才會聚成河流,兩年之內必乾涸,週而復始。

突厥人知道這條河在哪,所以楊廣的位置,是被咄苾完全掌握的,而咄苾行軍時東時西,時南時北就是在等機會,等待宇文述主力越來越接近都斤山,來不及救援的時候,才是他最好的進擊時間。

不要小看楊約,這個人一旦全力謀劃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是他通知楊廣,提防襲營。

他已經把自己給摘出去了,但是宇文述在突厥有細作的事情,魚俱羅當時可是聽到了。

今天還是一更,解釋下啊兄弟們,我可不是要加快完本,又或者準備新書,沒有的事,大家也知道,我除了陽了的那次斷更十天,就沒斷更過,這周確實有事,具體啥事不方便說,不是拿弟兄們當外人,確實難以啟齒,每天的時間非常有限,跟弟兄們說聲抱歉了,小弟畢竟是成家有孩子了,家庭瑣事一大堆,唉,成年人的煩惱。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1913,公務員的仕途之旅

嘎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