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寧家承諾交出岑明秀,所以李世民在接下來的五天,都沒有再殺人,一直等到蘇烈回來。

“定方坐鎮城內,我自領一軍,出城做做樣子,”李世民開始穿戴盔甲。

蘇烈皺眉道:“駙馬初次隨軍出征,還是不要冒險了,讓我去吧。”

李世民微笑擺手:“萬事開頭難,沒有第一次,就沒有第二次,我判斷岑明秀眼下正在觀望,只有我們與寧純的大軍起了直接衝突,才能逼迫他做出選擇,他要是個聰明人,就會率軍南下,與我夾擊寧純。”

“如果他不來呢?”尉遲敬德好奇道。

李世民笑了笑:“誰會跟自己的命過不去呢,眼下是岑明秀最好的一次機會,如果能與我合力擊敗寧純,他便是戴罪立功,好處少不了,如果不來,他跟寧家鬧掰,又與朝廷為敵,聰明人是不會將自己陷於如此險境的,終究也是個反賊頭子,笨不到哪去。”

蘇烈點了點頭:“還是要小心啊,尉遲敬德與和程咬金,你們一定要護著駙馬安全。”

兩人同時點頭。

翌日清晨,李世民親自帶著一千兩百人出城了,他自己確實有點武藝,但是不多,也就是弓箭上的造詣很不一般,騎術自然也是不錯的,世家子嘛,有大把的機會練習騎術。

楊銘當年初見世民的時候,對方手裡就拿著一把簡易的木弓,可見世民是打小就喜歡射箭。

出城之後的李世民,直接帶著騎隊朝城外大營衝殺過去,把毫無準備的寧純叔侄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小子想幹什麼?為什麼每次行事都出人意表?

只是在外圍衝殺了一陣,李世民便帶著將士們繞著大營奔走呼喊,說什麼寧家造反,人人得而誅之,殺寧純者,賞錢十萬貫。

經過一番短暫的心理戰之後,李世民便打道回府,寧家壓根就沒敢接戰。

寧純趕忙又派出使者進城,詢問情況,你們到底是唱的哪一齣?咱們不是都商量好了嗎?怎麼我們成反賊了?

“這都多少天了,岑明秀那邊還沒有動靜嗎?”李世民詢問使者莫宸道。

莫宸臉色難看道:“先不說岑明秀的事情,駙馬今早是什麼意思?好端端的衝陣,還汙衊我們主帥是反賊,你總得給我們一個解釋吧。”

李世民笑道:“我的人回報,蒼梧郡方向,岑明秀沒有任何動靜,你們是在敷衍我,既然你們交不出岑明秀,那我就只能引岑明秀主動南下了。”

莫宸皺眉道:“怎麼個引誘法?就是今天駙馬鬧的這一出,就算引誘了嗎?”

李世民笑道:“我與寧太守交惡,稱你們為反賊,而真正的反賊岑明秀,你猜他知道之後會怎麼想?他不過是你們的傀儡,如今我對外宣稱,寧家才是反賊,那麼他會不會藉此機會,反噬寧家呢?”

莫宸下意識嚥了口唾沫,目瞪口呆。

他們這邊其實已經收到訊息,岑明秀在軍中開始了大清洗,所有寧家的將領都被控制住了,由此可見,岑明秀正在逐漸脫離控制,對寧家起了疑心。

但是莫宸肯定不敢將這件事告訴李世民的,否則李世民必然會私下與岑明秀聯絡,對他們會極為不利。

一個毛頭小子,才來多久,竟然讓他們被動至此,這是莫宸完全沒有想到的。

見對方沒有吭聲,李世民繼續道:“接下來的幾天,我還會像今天這樣,苦肉計嘛,要演就演的逼真一些,如果岑明秀上當南下,你我共同合擊,一舉將叛賊剿滅,把我的話,帶給兩位太守。”

莫宸還能說什麼呢?當使者當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窩囊透頂了,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完全發揮不出來,一直都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等到人走後,蘇烈忍不住感嘆道:“駙馬年紀雖輕,卻深得人心之道,你現在已經成功讓寧家和岑家互相猜疑,我們已經將主動權握在手裡,就看是對付寧家,還是對付岑明秀。”

李世民哈哈一笑,拍腿道:

“我這個啊,是跟秦王學的,秦王受魯公與修武公教導兵法,總結出二字真言,我深以為然,打仗之前,叫算,開打之後,叫騙,正面決戰永遠都不是第一選擇。”

魯公是史萬歲,修武公是楊約,這兩人的用兵之道可謂一剛一柔,楊瑞師從二人,也算是剛柔相濟了。

不要小看楊約,人家不比史萬歲差。

“受教了,”蘇定方微笑點頭:“那麼如果岑明秀南下,我們聯岑打寧,還是聯寧打岑呢?”

李世民笑道:“岑家,不過只有鬱林一郡之地,而寧家世代掌控桂州,前者不足為患,後者乃心腹之疾,定方明明清楚,卻還要問我,深得和光同塵之道啊。”

蘇烈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了,怪不得太子讓這小子給世子伴讀,確實厲害啊,太子的眼光真毒。

接下來的這幾天,李世民每天都會帶兵出去叫陣,寧純這邊,也會意思意思的派些人做做樣子,少量的傷亡無所謂的,只要能將岑明秀這條大魚誘過來就行。

寧純叔侄,眼下對岑明秀已經非常不放心了,派出去聯絡對方的使者,已經回來了,岑明秀說自己無法脫身,有什麼安排,只管派密使給他傳話。

寧純當時就覺得不對勁了,因為岑明秀,本來就是他的老部下,從前對他是言聽計從的,眼下獨自在外領軍,已然坐大,漸漸的不受掌控了。

於情於理,寧純都打算除掉岑明秀,另外再扶植一個傀儡,岑明秀已經不值得信任了。

於是他派出密使,告知岑明秀,打算全力奪回欽江城,讓岑明秀派兵過來幫忙。

岑明秀確實來了,親自領了三萬人南下,直衝寧家的大營來了。

而收到訊息的李世民,親率兩千精銳騎兵,隱藏在縣城北面十里的樹林內,他跟寧家約好了,寧家負責在前面扛著,他負責伏擊岑明秀的中軍。

寧家整頓兵馬,朝著北面佈陣,準備打岑明秀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呢,岑明秀人家也是有備而來,雙方大軍一接觸,就是全面大戰。

嶺南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整個大隋最能起內訌的地方,各部落之間經常打打殺殺,要不是冼夫人統一嶺南,確定了以三大部落為核心的嶺南政權,這個地方天天都能幹仗。

本來一切都在李世民的計劃之內,但是天算不如人算,他沒有想到,廣州方向的軍隊會來的這麼快。

對方是誰領軍,不知道,但是差不多兩萬兵馬,已經浩浩蕩蕩的進入甯越郡。

本來準備了一鍋飯,現在又多出一個吃飯的人,李世民絲毫沒有慌張,短暫的沉默後,直接帶著軍隊,朝著廣州軍方向去了。

寧純與岑明秀,就讓他們先打著吧,廣州來的大軍是個不穩定因素,必須先壓制住。

兩千騎軍,在一片平原上佈陣,軍威雄壯至極。

最好的衛士,最好的裝備,最好的戰馬,歷史上數一數二的統帥,這就不能以人數多寡來判斷其戰鬥力了。

待到遠方的大軍接近,李世民只帶著蘇定方與尉遲敬德,策馬離陣,待到接近弓矢射程方才停下。

明擺著就是想碰碰頭,對方那邊的主帥談榮,也帶著幾名手下策馬而出,來與李世民會面。

“觀閣下徽記,應是出自左右備身府,不知小將軍高姓大名?”談榮非常客氣道。

兩邊的人馬,都是幹見不得光的事情,彰顯番號的軍旗都隱藏起來了,誰也搞不清對方什麼來路。

但是談榮接近之後,看到了李世民三人肩膀上的徽記,黑虎頭,因為左右備身府,是軍府改制之後的新增,其性質與漢朝的皇宮禁衛軍虎賁軍,是一樣的,所以徽記是虎頭。

李世民反問道:“你又是哪來的?馮盎的人?”

談榮笑了笑,不方便老實回答,道:“備身府在這裡做什麼?”

李世民笑道:“自然是平叛了,距離此地大約二十里,寧純寧道明二位太守,已經與叛軍岑明秀交戰,如果你是馮盎的人,就去幫忙平叛,如果不是,就給我滾。”

那我到底是不是呢?談榮一下子也拿不定主意:

“前方戰事如何,不能只憑將軍一句話,我得派斥候去探一探,如果屬實,本將自會定奪。”

“請!”李世民抬了抬,示意對方大可派人過去探查。

談榮拱了拱手,調轉馬頭,返回本部大軍,派出幾十名探子,繞過李世民防線,往欽江縣方向去了。

“這下可亂套了,我們的本意是收拾寧家,馮家一到,岑明秀反而會出事,這可怎麼辦?”蘇烈坐在馬上,皺眉問道。

李世民笑了笑:“放心,這幫人不會插手的,他們會看到寧岑兩家打起來了,但不會知道為什麼打起來,形勢不明的情況下,絕不會冒然用兵,我猜他會裝傻,然後撤兵。”

果然,到了下晌的時候,談榮又過來與李世民碰頭道:

“兩邊大軍未見番號,本將並不能聽信小將軍一家之言,就認定是寧家與叛軍交戰,既然備身府在此,自無需本將摻和,我率軍退後五十里,再作細觀。”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就滾吧。”

談榮微一錯愕,笑道:“小將軍說話,從來都這麼不客氣嗎?”

李世民策馬轉身,回頭道:“你見過備身府,會跟人客氣說話嗎?駕!”

說罷,李世民策馬離開。

談榮雙目一眯,望著對方離開的背影,心道:這小子如此蠻橫,必有倚仗,恐有朝廷大軍囤聚附近,我還是老實點作壁上觀吧,不然一朝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寧家不至於連個岑明秀都收拾不了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極尖兵

裁決

重生之稱霸王朝

沉睡的龍

穿越秦末,我靠忽悠得長生

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