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深不可測

“既然如此,那弟子就告辭了,若有打攪,真君千萬別放在心上,”

兩個時辰後,楊約的手下相繼盤問結束,看樣子沒有一點收穫。

“無妨無妨,楊先生也是公事,請便,”岐暉抬手送客。

就這樣,楊銘一行人離開了樓觀臺。

剛沿著下山的石階走了不足百米,楊約忽然停下腳步,微笑看向楊銘:

“小殿下底子確實不錯,上山下山呼吸平穩,後勁十足,看來史公沒有藏私。”

楊銘道:“有什麼話直說,楊少卿別兜圈子。”

“嘿嘿.小殿下的性格很討喜啊,”楊約道:“咱們今夜不走,就在這熬至天明如何?我看小殿下的體魄完全受得住這山中的風寒。”

楊銘雖然不知道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還是點頭道:“看樣子楊少卿胸中早有謀劃。”

“嘿嘿,咱們天明便知,”楊約故意賣關子道。

就這樣,在楊約的安排下,兩百人就地解散,分散於周邊山中。

樓觀臺可不是隻有一座道觀,只不過祖庭是設在楊銘此時所處的半山腰,以祖庭為中心,周邊山中分佈著大大小小三十餘座道觀,道士多達兩千餘人。

找了處背風的角落,龐犇收拾了些乾草鋪在地上,又令人燃起幾簇篝火取暖。

楊銘這次帶在身邊的人不多,一共十二個,不過安全問題他倒也不擔心,因為樓嬤嬤在。

“樓嬤嬤知道岐暉這個人嗎?”楊銘坐在篝火邊上,好奇的問道。

一向少言寡語,別人不問她不說,如同一個透明存在的阿樓,聞言點頭道:

“聽說過,蘇道標已經雲遊四方,多半是不會再回來了,岐暉應該就是下一任的觀主。”

楊銘道:“我是想問,這個岐暉修為如何?”

“深不可測,”阿樓道。

楊銘好奇道:“有多深?”

“測不出來的深.”阿樓道。

沒勁了啊修為再高總要有個範疇吧?難道就一個深不可測可以形容?

楊銘是煉體的武修,對她們這些練氣修仙的傢伙不瞭解,

“我是想問,岐暉和老六比起來,孰強孰弱?”楊銘道。

阿樓淡淡道:“老六在房樑上。”

楊銘奇怪了:“怎麼個說法?”

“被人吊著打,”阿樓道。

嘖嘖嘖.看不出樓嬤嬤嘴巴還挺毒啊

這時,陳淑儀也發聲道:“岐暉屬於道門第二代弟子中的第一人,也是將來繼玄都觀以延大真人之後接任道門大威儀的不二人選,修為通著天呢,老六怎麼能比?”

“什麼是道門大威儀?”楊銘好奇道。

接下來,陳淑儀掏空自己的知識儲備,七拼八湊的給楊銘解釋了個大概。

加上摟嬤嬤在一旁的補充,楊銘算是對大隋的道教勢力,有了一些粗淺的瞭解。

樓觀道是在北周時期開始進入鼎盛期,誕生了一批大佬級人物,世號曰:“田穀十老”。

白雲觀主王延,樓觀臺觀主蘇道標,都在十老之列。

而玄都觀觀主以延則不是出身樓觀道,但他是楊堅封的道門大威儀,實際上就是楊堅為了拉攏道教,以至高無上的帝王身份,冊封了一個道門老大。

而大威儀以延,相當於楊堅在道家的話事人。

這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老百姓非常迷信,他們認為只有得到道家和佛家認可的帝王,才是真正的正統,才是上天派來解救萬民的天子。

而楊堅因為得位不正,所以即使自己是忠實的佛教信徒,仍要放下身段拉攏道家。

在兩家的大力宣傳下,楊堅在道家信徒眼中,是北斗陽明貪狼星君下凡,在佛家信徒中,是佛祖身邊的金剛力士下凡。

這就是宣傳的作用。

而岐暉是繼田穀十老之後,道家修為最高深的真君。

像這樣超凡的神仙人物,似乎不可能參與塵世中的勾心鬥角,但楊銘不會將岐暉排除在外。

但凡能吊著打老六的,都是嫌疑人。

清晨十分,先是重重薄霧升起,

接著,厚重的霧團越來越深,將彷如龍脊的山巒包裹的時隱時現,行雲流瀑,氣勢磅礴。

這般自然景象,是震撼的。

怪不得終南山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後世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接著,楊銘看到一個個道士從觀內走出,有的脫離下山石階進入密林深處,專找那些霧氣濃郁之地,有的則是繼續往山頂走,

“他們這是幹什麼?”楊銘好奇道。

“晨課,”樓嬤嬤解釋道:“主要是養氣吐納,所以他們會找一些他們認為靈氣濃郁的地方。”

陳淑儀也道:“這樣有助於他們修行,因為天地間就屬早晨的靈氣最為純正。”

難道楊約所謂的熬到清晨,就是為了看這些?楊銘忽的靈光一閃,轉向龐犇道:

“可有人是在這附近被發現的?”

“有!”龐犇立即從懷裡掏出一張牛皮紙,指著對面山腰道:“尉遲嬰就是在那裡被找到的。”

樓嬤嬤與陳淑儀同時一愣,對視一眼,隱隱約約把握到了楊銘話中的意思。

“帶路!”

楊銘也沒有去招呼楊約,而是在龐犇一行人的引路下,趕往對面山腰。

望山跑死馬,即使楊銘他們腳力不錯,仍是用了整整半個時辰才趕到尉遲嬰被發現的地點。

當他們趕到的時候,楊約已經在這裡了。

當他看到楊銘的一瞬間,頓時滿臉的驚訝,然後下意識看了一眼樓嬤嬤。

楊約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笑嘻嘻的看著楊銘。

尉遲嬰被發現的地方,是在一塊裸露的花崗岩上,事發之後,這裡一直留著一隊折衝府甲士守著。

而距離這裡不遠,就有一塊突出的山崖,彷彿一座平臺一樣被山間濃霧輕拂而過。

楊銘就算不懂修仙,也知道那塊地方是一處絕佳的形盛之地,頭頂日月分明,向下俯瞰群山,絕對適合養氣吐納。

“你們在這裡守了多久?”楊銘問道。

領頭的甲士答:“五天了。”

“可有什麼人來?”楊銘道。

甲士搖頭:“並未有人來此。”

接著,楊銘又來到那座面積大概有二十來個平方的崖臺,

地面平整沒有雜草,有被人收拾過的痕跡,

“此地絕佳,換成是我,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養氣地方,”樓嬤嬤已經看出問題所在:“那些道士們沒理由不來這裡。”

“他們當然會來,只不過最近沒有來過,”楊約笑呵呵的走了過來,道:

“此地距離樓觀臺不遠,而且此山北麓就有一個道觀,每日晨課不可能錯過這個地方,既然不會錯過,當然也不會發現不了尉遲嬰。”

“岐暉有問題?”楊銘抬頭看向對方。

楊約哈哈一笑:“別亂講,我可沒這麼說。”

你真是個小機靈鬼楊銘越來越覺得,這位老哥才是深不可測。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柴大學生:穿越遇到神秘軍火商

王留跡

原來是一場清夢啊!

西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