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雖是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但自從十六歲從軍以來,便少有鑽研文學,而在洛陽與諸多大儒名士相交後,李世民便是認清不足,有意向學。

聽得這話,高衝心中一動,看來秦王府文學館即將開了,赫赫有名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便出自於此,當即試探問道:“二公子可有何具體想法?”

李世民搖搖頭,“等回京後,再召集克明他們一同商議一下,我的意思是組建一個團隊,如洛陽的文會一般,聚在一起探討學問”,說著李世民頓住,轉身看向高衝,“你是不是有想法了?快快道來”。

高衝挑眉一笑,“二公子可組建一個文學館,廣收名士才子入內,既可以討論經義,增長學識,亦可網羅人才,其中佼佼者可授予學士之稱,享受俸祿,以表二公子向學愛才之心”。

“文學館,學士……”,李世民聽得眼睛一亮,繼而拍手稱讚道:“攸之此言深得我意,增長學識、網羅人才,一舉兩得,甚好”,說罷激動的拍著高衝的肩頭,“文武館若成,攸之當為第一學士”。

高衝聞言頓時大喜,忙是拜謝。

待拜別李世民後,高衝便與姜寶誼一同回府,準備收拾行囊前往夔州,一路上,姜寶誼卻是心思沉悶。

“寶誼可是為前往夔州憂慮?”高衝挑眉問道。

姜寶誼聞言嘆道:“從徵蕭銑並無憂慮,只是我這一去,來日不知如何面對太子”。

有些話不用說的太明白,姜寶誼也是心知肚明。

高衝卻是直笑道:“原來是為這個,你且放心,方才我已跟秦王商議過,你此番同去夔州乃是我主動請求協助,並非是受秦王指派,另外,秦王回京後,僅為你之清白作證,定不會為你官爵美言”。

聽得這話,姜寶誼反倒是驚喜,直點頭道:“這是最好不過了,即便將我革職,亦是無妨”。

見得姜寶誼既不想辜負李建成,也不想得罪李世民,高衝也是搖頭失笑。

回到府上,召集親衛,來不及與韋珪告別,高衝便領著姜寶誼動身了。

此去夔州,一路向西南,皆是大唐實控地界,並無敵對勢力,一路沿官道走,安全可保無虞。

剛出洛陽半日,便被李世民派兵追上,原來李淵命其先回一趟長安,高衝領命,徑直前往長安,好在方向大體一致,並沒有繞行多少路。

雖不知李淵有何安排,但回一趟長安,高衝是極為樂意的,眾人皆是一人雙馬,戰馬自是捨不得拿來趕路,眾人騎著快馬一路奔赴長安,一路上經弘農過潼關,很快就進入關中地界。

越靠近長安,高衝越是興奮,姜寶誼也知道高衝因何興奮,直說道:“產期還未到,攸之你這般興奮作甚”。

高衝翻翻白眼,直說道:“這種心情你是不懂的”。

姜寶誼愕然無語。

長安城,燕國公府。

得知高衝今日回京後,盧老太、薛氏等人早就是翹首以盼,見得李秀婉挺著大肚子在在侍女的攙扶下緩緩走出來,薛氏見狀忙是上前攙扶。

“六娘萬望當心,在房中等候便好啊”,薛氏滿眼都是疼愛,輕聲說道。

李秀婉直笑道:“我也想在這看著郎君回來”。

一旁的盧老太見狀點頭笑道:“久坐也不大好,起來走走也無妨”。

這時,高冰蹦蹦跳跳的出來,見得李秀婉,便是湊上前去,將耳朵貼在肚子上,甚是搞怪,“阿嫂,這小傢伙在踢腿呢”。

“到一邊去,小心碰著了你阿嫂了,你這丫頭一天到晚就知道瘋鬧”,薛氏一見高冰便是氣不打一處來,“聽你阿兄說,這次姜寶誼跟他一起回來了,姜寶誼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回頭我就讓你阿耶去商量婚事”。

高冰一聽便是嘴巴憋了,看向盧老太,誰知盧老太卻在一旁閉眼假寐,也不幫她。

這時,只聽得前廳一聲呼喊,“郎君回府了,郎君回府了”,盧老太聞言頓時睜開眼睛,驚喜道:“老身的好大孫回來了”。

高衝回到府門口,將韁繩一扔,便是快步進府,走到前廳便是看著盧老太等人在廳中翹首以盼。

“阿婆,阿孃,衝兒回來了”,高衝甚是激動,一別數月,眼看祖母更加蒼老,高衝心中亦是格外疼惜,緊緊摟住,遲遲不願鬆手。

“好啦,好大孫都是要做父親的人了,不能像小兒一般哭鼻子了”,盧老太擦擦高衝微紅的眼眶笑道。

高衝點點頭,看向一旁溫柔體貼的李秀婉,竟上前學著高冰的模樣,將耳朵貼在肚子上聽著,輕聲道:“娘子,辛苦了”。

當著盧老太和薛氏的面,李秀婉臉色微紅,低聲呢喃一聲,“郎君”。

當夜,高君雅回府,用完晚飯過後,父子二人一夜長談。

翌日,高衝頂著碩大的兩個黑眼圈,入宮覲見李淵。

待早朝過後,李淵在甘露殿召見高衝。

“臣高衝,拜見陛下”,高衝入內後依照禮制行禮拜道。

李淵微微點頭,打量一番高衝便是說道:“攸之無須多禮,數月不見,更加健碩了。如何?出征數月,一切可還順利?”

高衝忙是笑道:“託陛下洪福,此行一切順利”。

李淵聞言擺手笑道:“那可不是託朕的福,如今的大好局面是你們前線將士浴血奮戰的結果,攸之此番立下大功,等來日二郎回京獻俘後,朕再一併封賞”。

高衝忙是拜謝,李淵說話到底是有幾分水平的,至少說得高衝心中舒服。

“別站著了,賜座”,李淵揮手道:“怎的出征數月,還跟朕生分起來了”。

待高衝坐下後,李淵直說道:“六娘還有兩月便到產期,這時候將你調往夔州,你該不會怪朕吧?”

“陛下說笑了”,高衝聞言直笑道:“陛下看得上臣這微薄的能力,願意賜予臣建功立業的機會,臣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呢”。

聽的這話,李淵捻鬚大笑,“你這廝還是一如既往的油嘴滑舌,不過你那可不是微薄能力啊,萬軍之中生擒竇建德,真不知以後叫你去做文臣還是武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樸浦新的新書

樸浦新

大秦帝王嬴政之永生

愛吃白菜飯糰的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