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命令尹派兵去堵截趙佗,令尹為何拒絕?”

“秦將趙佗如今已經擊破項渠一軍,定然會率軍渡過睢水南下,從後方直搗我楚都。令尹莫非又要和去歲一般,讓趙佗率軍兵臨壽春,使得大王受驚不成!”

陳郢城外的楚軍大營,由楚王負芻委任的監軍靳夏對著項燕開口斥責,語氣十分嚴厲。

項燕坐在榻上,抬起眼皮瞅了眼靳夏,又低頭自顧看著擺放在桉上的簡牘,那是如今軍中所有軍糧輜重的情報。

見項燕不搭理自己,更讓靳夏發怒。

他想到楚王負芻從壽春連續發來的催促軍令,一咬牙,尖著嗓子叫起來:“令尹,你率數十萬大軍屯於陳郢半年之久,耗費糧秣無數,卻寸功未立,這算什麼打仗!你的兒子更是率軍在睢水被趙佗擊敗,致使我楚都有傾覆之危,大王數次命你派兵前去堵截趙佗,令尹為何還要在此裝聾作啞!”

聽到靳夏提到項渠的名字,項燕終於抬起頭,露出滿是血絲的雙眸。

他用沙啞的聲音說道:“趙佗不會南下攻打壽春的。”

“令尹某非在騙鬼乎?”

聽到這話,靳夏冷笑起來。

“之前那趙佗只是擊破齊軍,還未有南下我楚地之勢,你就慌忙派遣項渠率兵三萬前往睢水阻截。若是趙佗無襲我壽春之意,你為何要派兵去阻攔啊?還不如讓項渠和那三萬人呆在這陳郢,至少他還不會死!”

項燕身子顫了顫。

帳中侍立的昭原和屈茂兩將,更是勃然大怒。

暴脾氣的昭原立刻憤聲道:“項將軍為國死難,監軍安敢如此欺辱。若是監軍認為打仗容易,那不如監軍親自領兵前去攻那趙佗,想來以監軍的能力定然能大破秦軍,甚至擒獲趙佗,立下大功也說不定,如此也不用在這裡催促令尹。”

靳夏自知失言,但他可不會在這小輩面前認錯,瞪眼道:“昭氏的小子安敢如此對我說話。爾父昭臣,爾兄昭平尚在之時,也不敢對我這般譏諷。”

“且我何來欺辱之意,只是令尹如今說趙佗無南下壽春之意,之前卻又派項渠率兵前去阻截,如此行為自相牴觸,如何讓我不生疑惑!”

靳夏越說越激動起來:“而且令尹你與秦人相持半年之久。導致我楚國國內空虛,糧秣已是不敷使用,如今已到缺糧之際,令尹還不發兵攻秦,而是依舊在此空耗糧草,徒待我楚國滅亡,這又是何意?”

昭原和屈茂皆是臉色大變,正要張口解釋。

卻見項燕勐地站起來。

這位白髮老將因為憤怒,鬚髮皆張。

項燕大吼道:“靳夏!你不懂軍爭之事,就莫要在老夫面前胡亂開口。”

“那趙佗昔日攜破齊之威南下,正有一股銳氣在,若是不派兵阻截,或許真會被他一舉捅到壽春,引起我軍騷動,好給那王翦破我的機會。”

“但如今,有渠……有項渠將他阻在睢水兩月,雙方交戰一場。我軍雖敗,但他趙佗兵力也折損不少,銳氣受挫,此時又正值寒冬之月,秦人不適楚地氣候,加之冬日後勤運輸艱難。以趙佗素來行事,他絕不可能在此時冒險渡淮,攻我壽春!”

“所以我才不理會他。派兵支援,你說的倒是簡單,這陳郢之外,便是王翦六十萬大軍,我若派去阻截趙佗的人少了,勢必被他擊破,若是多了,那這陳郢還守不守了!”

“你還說老夫空耗糧草,那有本事你帶兵去和王翦打啊!王翦那老東西縮在龜殼壁壘之後不出來,你告訴老夫,這仗又該怎麼打!”

項燕年紀雖大,但那股項氏的暴脾氣絲毫未減,此刻對著靳夏一頓大吼,正如怒獅咆孝,模樣十分兇悍,口中的唾沫更是噴了靳夏滿臉。

靳夏雙目大睜,神色委屈。

項燕吼他!

而且聲音和模樣還這般駭人。

出身於靳氏貴族的靳夏,自小錦衣玉食,飽受寵愛,何曾受過這般屈辱。

哪怕是楚國高高在上的大王,也從沒有這樣子對待過他。

“項燕,你很好。今日之事,我定然會向大王稟告!”

靳夏扔下一句狠話,轉身就往帳外走。

他一邊走,一邊抬起衣袖,不停擦拭著臉上的項燕口水。

因為項燕聲音太大,他其實沒有聽清項燕話中的意思。

但此事,光憑項燕的態度就夠了。

我奉大王之命,催你派兵去堵截趙佗,以免重演去年秦軍兵臨壽春的事情,這行為有問題嗎?

你項燕不僅不遵大王的命令,反倒對我這個監軍大吼大叫,肆意欺辱,這不僅僅是不將我這個監軍放在眼中,更是不將大王放在眼中。

靳夏胸膛都要氣炸,他回去就要立刻給大王寫信,將今日項燕如何囂張跋扈,如何欺辱他的事情通通寫上去。

“令尹,這靳夏畢竟是大王寵臣。今日如此對他,他若在大王面前詆譭,可不是件好事。我怕大王屆時會有換將之意,就像昔日秦趙長平相持,那趙王以馬服子替代信平君之事啊。”

屈茂眼見靳夏懷恨而去,不由擔憂起來。

如今的秦楚形勢,還真和昔日秦趙長平之戰十分相似。

當年秦趙相爭,趙將廉頗死守壁壘,與秦軍相持良久,讓趙國國內缺糧少食,難以支撐。

在向齊國借糧無果後,趙王只能多次催促廉頗對秦人進攻,但都被廉頗硬抗了下來。趙王眼見國內糧秣不足,再加上秦人反間挑撥,便臨陣換將,讓馬服子趙括代替廉頗上陣,率領趙軍主動向秦國進攻,最終方有了那場驚世慘敗。

趙括之敗,不僅僅是他能力的問題,更是因為當時的趙國也和如今的楚國一般,已經陷入了缺糧的境地,到了不得不攻擊的地步。

如今楚國在和秦人對峙半年後,糧草也快見底了。

哪怕項燕將陳郢的民夫輔卒解散了數萬人回鄉,讓他們自尋吃食,不管死活。哪怕項燕將所有戰卒每日的口糧扣減到三分之二,將剩下的民夫口糧直接降了一半。

但楚軍剩下的糧食,也只堪堪支撐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後,就到了見結果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項燕依舊沒有出擊的打算。

因為項燕很清楚,出擊,必敗。

對面的主將是王翦,比他項燕強。

對面有六十萬秦軍,比他楚軍多。

對面的糧秣輜重,武器兵甲,每一樣都比他楚國多,都比他楚國好。

什麼都比不過,如何打?

若是主動出擊,那就是讓楚國立刻去死。

反而死守陳郢,那還能再殘喘一個月。

一個月的時間裡,萬一有什麼新的變故呢?

比如王翦那老烏龜在這寒冬感染風寒,在軍中暴斃,這不就是他項燕的機會嗎?

再比如三晉發生叛亂,比如秦王死掉……

雖然這些事情的機率很低,但項燕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繼續等待著那近乎難以出現的勝機。

這就是屬於弱者的悲哀。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以哪怕楚王負芻多次命靳夏催促項燕進攻,他也從不理會。

項燕,體會到了當初廉頗在長平之戰時的心情。

那時候的廉頗,想來也是這樣的想法吧。既然打不過秦軍,就看誰能耗到最後,希望秦國內部出現問題或是外部勢力插手。

只是,他項燕不是廉頗。

如果楚王真的敢傻到聽信讒言,臨陣撤換他項燕,那項燕也絕不會忍耐。

“我項氏忠於的是楚國,而非壽春城中那個弒君篡位的兇徒。”

想到此處,項燕眼中滿是寒意。

就在這軍帳中氣氛壓抑的時候,有短兵前來稟報。

“稟令尹,景同將軍已率軍到營外十里。”

項燕的身體顫了顫,痛苦的閉上了眼。

……

寒風在淮北之地吹過,哪怕是穿著厚厚的冬衣,走在營外,照樣會凍的人直打寒顫。

項燕走出營帳,走到轅門外,眺望不遠處道路上那支正在接近的楚軍時,他感覺此刻冰冷的不是他的身體,而是他的心。

“令尹!”

景同走來,跪地相拜,口中淒涼道:“景同無能,不能輔左項將軍守衛符離,導致此番大敗,還請令尹責罰。”

項燕搖了搖頭。

“起來吧,此番戰事非你之過。”

項燕低聲說著,邁開腳步,向這支楚軍中部的一輛帶蓬的輜車走去。

車輿中,停放著他項燕兒子的棺槨。

所有的楚軍士卒都讓開道路,側身低首,恭敬的讓項燕向那棺槨走過去。

項燕身後,跟隨出來的昭原、屈茂等將領亦是滿臉哀容。

“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舍君之樂處,而離彼不祥些……”

不知是誰開了個頭,低聲吟唱著楚人的輓歌。

一人唱,十人唱,無數人皆跟著在低聲吟唱。

“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歸來兮!不可以久些……”

整個陳郢楚營,在這一天,盡是那悲涼悽愴的招魂之音。

項燕走到棺槨前,伸手放在那冰涼的棺木上,眼神中滿是悲哀。

“我知道你會去攻趙佗。因為你是我項氏之子,不會坐以待斃。你想要將他擊破,為我楚國再尋得一線生機。”

“我何嘗不知,擊破趙佗溝通魯地後能讓我軍的糧秣支撐的更久,甚至可以向齊人借糧以獲取生機。”

“只是趙佗此人,我曾細細研究。其用兵之法正中有奇,奇中有正,乃我軍悍敵,不可輕視……但我還是讓你去了,雖然讓你不要主動出擊,但我知道你還是會動手的。甚至我的心中,何嘗沒有希冀你擊敗趙佗,建下功業的想法……”

項燕絮絮低語,話中盡是悲痛。

良久,他終於抬起頭,望向東方睢水的方向。

眼中有冰冷的光芒在閃爍。

“趙佗。”

……

數日後,楚都壽春。

“趙佗擊破項渠,隨時有可能南下,攻我壽春。不穀數次傳令讓他項燕派兵前去阻擊,此人竟然絲毫不理,可惡!著實可惡”

楚王負芻紅著眼睛,將那封從前線傳回來的帛書狠狠拍在桉上。

“我楚國糧秣已快見底,不穀讓他項燕攻王翦,他不攻。讓他項燕派兵去攔截趙佗,他不聽。更當著眾將的面,肆意侮辱我派遣的監軍。這項燕怎麼敢如此,不穀還指揮不動他了!”

楚王負芻越說越氣,越說越害怕。

那秦將趙佗去年五千人就敢跑到壽春城下,耀武揚威。

如今此人更是帶著數萬秦軍,先破十萬齊軍,又敗項渠楚軍,何等威風。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項燕居然說他趙佗不會率軍來攻壽春!

撒謊!

項燕在撒謊!

楚王負芻想到去年被趙佗兵臨城下時的場景,恐懼瞬間爬滿了他的臉。

趙佗去年五千人就敢嚇唬不穀。

如今三萬秦軍,那還不得打破壽春,滅國擒王啊!

這可太嚇人了。

還有那項燕……

楚王負芻又想到去歲項燕抗命不尊,捨棄自己的回援詔令,而跑去救熊啟的事情。

莫非今年還要再來一次?

去年曾經出現在楚王負芻心中的那個念頭,再次冒了出來。

這項燕是想故意放縱趙佗,讓其攻破壽春,將不穀擒獲了,然後他再去扶持那熊啟登位不成?

要不然,項燕為什麼從來都不聽不穀的話!

一個國家的大王,居然指揮不動一個帶兵的將軍。

豈有此理!

想到此處,楚王負芻一張臉徹底扭曲在了一起。

在他的想象中。

秦將趙佗在擊破項渠後,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深入楚地的機會,會趁著楚軍主力盡數集結於陳郢,直插楚都壽春。

這種驚世大功,趙佗怎麼可能放棄!

相比於王翦遠在固陵的六十萬人,趙佗的三萬人明顯對壽春威脅更大。

說不定現在趙佗都快跑到淮水來了。

楚王負芻越想越害怕,哪怕是城中守衛的兩萬楚軍也無法給他帶來安全感。

“項燕,你既然不聽不穀的號令。那就別怪不穀了!”

楚王負芻終於下定決心,對周圍侍立的從者低吼道:“給不穀傳令陳郢。”

“令尹之子為國捐軀,不穀甚為感動。又憐令尹年歲已長,悲痛之下,恐難執掌軍國重事。為國家計,命令尹將大軍交予監軍靳夏。詔令尹回都,不穀自有撫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幻世錄

樹下躲雨遭雷劈

大吳聖祖

金江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