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我聽說今年關中糧食豐收,比去年增加了兩成之多!”

李府宅邸中,李由神色陰沉,看著跪坐在桉前的李斯,開口詢問。

趙佗獻漚肥之術,李由在春耕時就曾有耳聞。

但一來他李氏並不是以耕種起家,不擅農術,漚肥之法的效果又要秋收才能見到,所以當時並沒有放在心中。

再加上那會兒趙佗初入宮中,雖因公主之事與李由之間產生齟齬。但矛盾還未徹底激化,李由對於趙佗的事情也不是特別關心。

剛聽聞這事的時候,他李由還曾跟著一些人在暗中譏諷,笑話趙佗以前肯定是常和糞便打交道,說不定還親口嘗過老糞,要不然哪能知道糞便堆起來有此等好處。

不過當時也就是笑笑,轉眼就忘了。

哪想到,到了秋收時節,漚肥之法竟然讓整個關中糧產大漲,其效果堪稱驚人。

剛聽到這個訊息時,李由可是愣了大半天。

面對李由的問詢。

李斯沒有理自家兒子,而是自顧剝著手裡的黃色水果。

來自楚地的柑橘。

李斯剝開一個橘子的表皮,露出裡面黃澄澄的果肉,一股酸甜的氣息撲面而來。

李斯將那橘肉塞進嘴中,慢慢咀嚼著,臉上露出懷念的表情。

“你也嚐嚐,還是那熟悉的上蔡柑橘的味道,酸中帶甜吶。”

李斯將手中半個剝開的橘子向李由推去。

他慢悠悠說著:“你我已十餘年沒有回過楚地,此番你隨李信伐楚,可要再好好感受一下那楚地的風土人情。此戰之後,楚國社稷既滅,荊楚之地也將匍匐在秦法之下,日益禁錮,再不會看到那八百年的楚人風情嘍。”

就在李斯自我感嘆間。

李由終於忍不住了,大聲道:“父親,我不吃橘子!”

“我聽說此番關中糧食之所以能大豐收,除了有伐燕的兵卒歸家參與春耕的緣故外,還因為大王推行了趙佗所獻的漚肥之法!”

“說話那麼大聲幹嘛,我聽得清。”

李斯瞥了兒子一眼。

“你也快三十歲的人了,說話做事要穩重一些,我看你反倒該和那趙佗學學。他年歲雖然比你小,但行事卻頗為老成,說話不急不緩,做事不驕不躁,哪像你這般見到一點小事,便沉不住氣,這個模樣日後哪能做出一番大事。”

被老父一頓訓斥,特別是還讓他像趙佗那豎子學習。

李由越發羞憤道:“這哪是什麼小事啊!畝產大增,糧食豐收,這功勞之大,恐怕趙佗會因此升爵啊,他如果再升一爵,那可就是右庶長,跑到我頭上去了。”

一說到這裡,李由不由打了個顫。

昔日的下屬轉眼間爵位比自己還高,這還讓他李由如何與趙佗相見,還要不要面子了?

更別說,這裡面還涉及到公主之爭。

如今咸陽勳貴之間,人盡皆知趙佗和他李由有爭公主之意。

兩人之前都是左庶長,李由尚還有信心戰勝趙佗,如今趙佗若是藉著這漚肥之法的功勳,升級為右庶長,那可就反壓了他一頭啊。

見李由神色憤慨,李斯不由嘆道:“漚肥之法,春耕時我倒是知道治粟內史府在施行,但也沒想到這法子的效果會這麼大。”

“這還只是關中,如果是推廣到整個秦國,或是推廣到整個天下,那一年會增加多少糧食,你想過沒有?這種功勞升爵一級又怎麼了?若要我說,別說是一級爵位,就算他趙佗連升三級,也是應當!”

“啊?”

聽到李斯這麼一說,李由反倒愣住了。

這老父親怎麼還幫著外人說話。

見李由發呆的模樣,李斯越發搖頭。

“看來我上次和你說的投壺之事,你又忘了。”

“秦國,是大王的秦國,不管是賜爵還是尚公主,一切都是由大王的意志來決定,不是你躲在屋裡發幾句牢騷就能改變的。吾等能做的,便是盡心為大王辦事,你如果立下功勳,大王看在眼中,心裡高興,自然既會對你賜爵,又會讓你尚公主。而若是無功無勞,大王憑什麼賞賜你?”

“人家趙佗就是立了功,不管是按大王的心思,還是按秦國的制度,哪一點不該得賞?”

李斯勸道:“我曾聽一個少年說過‘格局’二字。由啊,你如今的格局就是不夠開闊。整日裡儘想這些兒女之事,當今正是秦並天下的時間,是數百年來難得一遇的建功立業的好時機!你只要努力立功,建立足夠的功業。爵位會有的,公主也會有的!”

聽著老父親苦口婆心的勸慰和激勵。

李由心中的憤怒、不甘、嫉妒,所有的負面情緒全部轉化成了一股動力。

我要軍功!

我要升爵!

我要尚公主!

李由心中怒吼。

他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低吼道:“父親,我明白了,此番伐楚之戰,我定然努力,立下足夠的功勞,讓大王對我另眼相看!讓大王知道,我李由絕不比他趙佗差!”

見兒子滿心的怨氣,在自己的勸慰下全變成了立功的衝勁,整個人看上去幹勁十足。

李斯滿意的點點頭,笑道:“你既然明白,那我也就放心了。‘格局’二字,你還要多多琢磨才行。”

“知道了,父親。”

李由點頭。

……

蒙氏府中。

面對蒙裕戲謔的眼神,蒙恬摸了摸唇上的兩撇鬍須,低聲道:“此番漚肥之功,趙佗最多升爵到右庶長罷了,叔父不用如此戲我。”

蒙裕道:“是啊,最多隻是一個右庶長罷了。但這個右庶長如今才十六歲啊,入秦不過一年,他趙佗便從一個無爵的黔首士伍,變成了高高在上的右庶長,這樣的升爵速度,你蒙恬不感到害怕嗎?”

蒙恬默然不語。

蒙裕接著道:“更別說他去歲時還只是你手下的一箇中郎,爵不過公乘,如今卻反居你頭上,若是傳揚出去,讓我蒙氏如何處之?堂堂蒙氏,三代忠良,族中最傑出者竟然在爵位上不如一個未及加冠的稚子。”

聽到對方提及蒙氏的榮譽,沉穩如蒙恬也不由握緊了拳頭。

三代忠良的蒙氏一族,如今竟然被一個十六歲的稚子壓了一頭。

人都是有感情的,更別說如今的蒙恬,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

眼見蒙恬血氣上湧,蒙裕眼中笑意更甚,丟擲此行真正的目的。

“恬啊,此番趙佗隨李信出征,必定還能建立功勳,到時候他可就不只是高你一級了,說不定是兩級,三級?屆時你又該如何處之?”

“我也是為了你好,不如你向大王請命,隨軍而去,以你的資歷和我蒙氏的聲譽,必能得一裨將軍的位置,如此上了戰場升爵立功,超過那趙佗,何等快意!”

聽到這裡,蒙恬終於忍耐不住。

他大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叔父你的意思了。若是不和你說,恐怕你又要一直激我,反正大王那樣問我,想來此事應無變故。叔父你又是親近之人,不會外傳,我便告訴你吧。”

“之前大王曾詢問過我,是否願意做李信將軍的副將,參與此番伐楚大戰。”

蒙裕聽到這話,雙眼大睜,緊接著反應過來後,撫掌大笑。

“好你個蒙恬,竟然瞞我這麼久,枉我還整日想著如何才能讓你上戰場立功,沒想到你竟然不聲不響的就得到大王許諾,要作為二十萬大軍的副將了!哈哈哈,這等位置,可比那右庶長的爵位還要重要!”

蒙恬道:“倒也說不上許諾,大王也只是問詢罷了。”

蒙裕笑道:“還來這套謙虛的把戲是吧,大王若是無意,又豈會來詢問你。依我看,此事定然無疑。大王如此信任,你上了戰場可是要好好立功,莫要墮了我蒙氏的威名!”

蒙恬臉上也不由露出自得之色,他抬頭,看向窗外的風景。

高聲道:“那是自然!我蒙恬初上戰場,便被大王委以如此重任,作為二十萬大軍的副將出徵,此等寵信足以讓我捨命相報!叔父你看著吧,我此番定然沙場立功,讓天下人皆知,我蒙氏三代,皆乃天下名將!”

看著蒙恬康慨激昂的模樣,蒙裕不由撫掌而贊:“如此大丈夫,那趙佗如何能與你相比!”

就在兩人大笑之間,有蒙氏僕人前來稟報,一直駐軍在外的蒙武,車駕已至於咸陽。

“父親回來了?”

蒙恬一臉驚訝。緊接著,他嘴角露出一抹笑。

“想來是大王召父親回來詢問此番戰事的意見,畢竟伐楚之事,關係重大。叔父,剛才我說的話先別告訴父親。待到大王親自任命時,我定能讓父親大吃一驚。”

“我懂,你這是想給兄長一個大大的驚喜。”

蒙裕會意一笑。

……

九月,快要過年了。

秋收已完成,秦國的上計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

秦國大朝會。

趙佗交出佩劍,持著手中玉圭,邁步向宮中走去。

路上遇到熟識的同僚,大家皆是對趙佗笑意盈盈,雙手做恭喜狀。

“趙庶長,你可真是少年英才,竟然連農術都能精通,真是讓吾等佩服。”

大夥可都知道了此次關中大豐收的事情,各自透過關係知曉那漚肥之法是由趙佗所獻,想來此番朝會定有封賞。

“不知道大王會不會給我賜爵啊?一旦成為右庶長,這爵位可就超過李由和蒙恬了。”

趙佗一邊和眾人笑著,一邊在心中滴咕。

待到他走到陛前時,見到一個方臉短鬚,頭戴鶡冠的武將正擋在前方。

李由為中郎戶將,值守殿前禁中,正是他的職責。

“見過李戶將。”

趙佗略一拱手,面色平靜。

李由冷著一張臉點頭,經過李斯一番勸慰,他心中嫉恨和怒火散去不少,此刻在大朝會之時,並沒有對趙佗發難的想法。

他側了側身,讓趙佗走過去。

兩人交錯而過時。

趙佗聽到一聲低語傳來。

“趙佗,此番伐楚,我李由定然不會輸給你!”

趙佗愣了下,轉而面色古怪起來。

這是戰書啊!

“那就祝李戶將此番沙場得意,大破楚軍。”

趙佗搖了搖頭,轉身向大殿走去。

看著那少年的背影消失在眼中,李由捏著拳頭道:“父親說得對,做人要有格局。我的目光應該放到戰場上去,建功立業。而非與此子在這宮中進行口舌之爭。”

“漚肥之法,乃強國之法!此法能充盈我秦國府庫,能讓我秦國黔首士伍再無飢餓之苦,乃是根本上的興國之術。此等功勞,不可忽視。臣李斯,請大王重賞此獻策之人!”

朝堂之上,長史李斯康慨發言。

殿中眾人皆是古怪的看著李斯,趙佗與李由爭公主的事情,早作為一條逸聞在咸陽勳貴圈中傳開了。

自家兒子和趙佗是情敵,但李斯卻一點都不記恨在心,當治粟內史剛奏完此番秋收的事情後,李斯便第一個提出要重賞獻策之人。

這心胸,寬廣啊!

眾位大臣皆是紛紛面露敬佩之色。

“這個小機靈。”

老丞相隗狀睜開眼瞅了瞅李斯,又癟了癟嘴。

帝榻之上的秦王政滿意的點點頭,看著李斯的身影越發喜愛。

“既有王左之才,又深得寡人之心,還能知道進退,這樣的人才,做一個長史確實是委屈了。”

秦王政的目光在殿中那個白髮蒼蒼的廷尉身上掃了一眼,心中若有所思。

而此時,趙佗滿臉感激的看著李斯。

但他的心中,實則是將警惕提高到了極點。

自己和李由有齟齬,這李斯反而還主動捧自己,真是他心胸寬廣?

韓非是怎麼死的?

趙佗只要一想到這個事情,就不敢小看此人。

這時候,隨著李斯帶頭,其他臣子也都紛紛誇讚起漚肥之法來。

秦王政待眾臣說完,便頷首道:“既然諸愛卿皆認為漚肥之法乃強國之法,那寡人也當不吝賞賜。”

“趙佗,獻漚肥之法有功,特賞金兩百鎰,賜爵一級,為右庶長。”

隨著秦王政開口。

趙佗頓時感激涕零的謝恩。

右庶長!

沒想到秦王政竟然真的為他賜爵了。

轉眼之間他趙佗又升了一級。

秦王,公平!

秦國的軍功爵,果真是童叟無欺,有功必賞!

這時,殿中臣子都向趙佗投來恭喜的眼神。

其中就包括站在武將前列的李信。

好小子,不愧是我李信看中的人!

這是李信目光中傳達的意思。

趙佗對李信微笑著回應,他的目光卻不由瞥到李信身側的兩位頭戴鶡冠的高階武將身上。

其中一人是中郎將蒙恬。

蒙恬很平靜,甚至還對趙佗露出一個笑。

“右庶長又如何?”

“我,蒙恬,即將成為伐楚大軍的副將。你趙佗哪怕爵位再高,也得在我麾下聽受指揮。”

想到此處,蒙恬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趙佗的視線落到蒙恬旁邊的另一人身上。

此人近五十歲左右,身材魁梧,面容沉靜,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覺這人的性格頗為穩重成熟。

他的模樣和蒙恬十分相似,特別是唇上那兩撇鬍須,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蒙武?

趙佗心中猜測。

大王竟然真的將駐守在外的蒙武召回來了,這豈不是說趙佗之前提出的換將建議被接受了?

想到此處,趙佗看著蒙氏父子的目光不由變得古怪起來。

或許是感受到趙佗的注視,蒙武亦望過來,對他微微點頭。

就在趙佗和蒙氏父子進行目光交流的時候。

朝會上的話題也轉到了伐楚之戰上。

“如今秋收已成,我關中大軍正在徵召中,不過數日間便能集合成軍,屆時便可兵發荊楚,懲治那無信之國!”

“臣請大王,出兵伐楚!”

“出兵伐楚!”

……

秦王政滿意的點點頭,見除了邦尉尉繚一人沉默不語外,其餘諸臣皆是群情洶洶,便順勢道:“寡人知矣。”

“此番戰事,便以李將軍為主帥,徵調關中及山東郡縣各士卒,合計二十萬,發兵荊楚!”

“謝大王!”

李信站出來,一張臉紅潤無比,眼中盡是豪情萬丈。

“臣李信,此番出征,必滅楚國八百年社稷,得勝而歸,獻荊虜於王前!”

“善。”

秦王政看著殿中自信豪邁的年輕主帥,臉上亦是笑意盈盈。

他之所以看中李信,不就是看中他的這股沖天豪氣嗎?

以年輕壯勇之將,憑一股血勇之氣,攜滅魏之勢,一鼓作氣,攻滅八百年楚國!

何等壯哉!

想到李信虜獲楚王而歸,獻俘於咸陽的場景,秦王政亦不由熱血沸騰。

殿中諸臣,除了尉繚和幾個老將外,皆是紛紛羨慕的看著李信。

此子,恐怕又要立下滅國大功了。

這一刻,李信的光輝,已經超越了剛剛升爵的趙佗。

“李將軍啊李將軍,唉……”

趙佗看著這一幕,眼皮直跳,卻又不敢說什麼,只能在心中長嘆,對未來憂慮萬分。

而這時,秦王政的目光從李信身上略過,落到後方的蒙氏父子身上。

要來了!

蒙恬驕傲的昂著頭,迎接著君王的注視。

一顆心,激動的跳動著。

在這一刻,他甚至覺得身側的蒙武都不再那麼高大了。

父親,我要給你一個驚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蘇戰國記

空門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