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情。

不管是大明百姓還是番邦蠻夷,都不會例外。

為何中原王朝對於許多番邦蠻夷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原王朝的百姓,生活水平比他們要高。

各種工藝和文化要比人家強很多。

阿卜杜拉本來就對大明有著很強的好感,這一次來到嶺南書院之後,好感就更加不一樣了。

“埃安,你掐我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

繳納了兩文錢之後,阿卜杜拉和埃安都上了火車,親自體驗這個不需要牲畜拉動也能行走的神器。

如今看著窗外緩緩後移的風景,阿卜杜拉的心情是非常不一樣的。

“主人,是真的!”

“報紙上說的東西都是真的!”

“之前就有人說過,只要《大明日報》上面報道的內容,都是真的。”

“我太傻了,我還以為這上面是騙人的呢。”

“沒想到這個報道的內容,真實的不能再真實。”

埃安也是非常激動的四處張望。

好在他們說的話不是漢語,除了表情有點激動之外,其他人倒是沒有怎麼鄙視他們。

畢竟,不僅他們感到好奇,其他上來體驗的人也是差不多的反應。

“大明實在是太強大了。”

“我原本以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是實力最強大的存在,沒想到居然還有更加強大的存在。”

“埃安,你覺得今後我們把家族的生意全部轉移到大明,轉移到廣州。”

“我們阿卜杜拉家族,就在廣州定居怎麼樣?”

此時此刻,阿卜杜拉對大明充滿了信心。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部,矛盾重重,他感到了一種日落西山的樣子。

但是在大明,他卻是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氛圍。

這種氛圍,讓他很是期待。

“主人,大明的戶籍制度非常的嚴格,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想要在這裡經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但是想要取得大明的戶籍,成為一名大明的百姓,恐怕沒有那麼容易呢。”

埃安倒是看問題看的很清楚。

不會簡單的覺得自己主人有錢,就能加入到大明。

“你說的我自然清楚,但是正因為加入大明比較困難,才更加值得我們加入。”

阿卜杜拉對大明不是什麼都不瞭解。

正因為他了解的還算比較多,所以就更想加入了。

“主人,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加入的話,那就要做一些對大明有好處的事情,讓大明官方認可我們。”

“在廣州這邊,最好就是能夠讓越王府認可我們。”

“然後我聽說嶺南書院這邊搞了一個漢語等級考試,對非大明百姓定期開放考核。”

“我覺得最好就是報名參加一下,能夠透過最高等級的漢語等級考試的話,明人對我們的認可程度也會比較高。”

埃安作為深受阿卜杜拉信任的僕人,自然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阿卜杜拉只是提了一嘴加入到大明的事情,他立馬就說出了一些注意事項,甚至還給出了一部分的方案。

“你說的很有道理,這一次回奧斯曼,我準備把家中所有人員都轉移到廣州府,首先讓越王府的人看到我們的誠意。”

“一家老小都在這裡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給大明當人質了。”

“然後就是在這裡修建一些作坊,不管是生產奧斯曼的產品,還是生產大明的產品,然後運輸到奧斯曼售賣,都要讓大明看到我們有更多的產業放在了廣州府。”

“我相信只要我們自己真的把自己當成大明百姓,越王府的人是能感受到這個變化的。”

阿卜杜拉這麼一說,埃安就鬆了一口氣。

自家主人是真心誠意加入大明,那麼這個事情就好辦了。

畢竟,大明每年都是要吸納一部分番邦蠻夷的人加入到大明戶籍的。

留給他們的機會,並不是沒有。

“主人,我還有一個更好的提議,可以更好的為這個事情服務。”

埃安大著膽子,提出了一個方案,“大明有一些窮苦人家的讀書人,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是在本地還是有一點影響力。”

“如果我們能夠把家裡的小姐嫁給這樣子的大明讀書人,然後再支援他們進一步發展,那麼應該可以更好的融入進去。”

“如果可以讓家中的子弟娶大明女子為妻,那就最好不過了。”

血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至少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是這樣子的。

阿卜杜拉的外貌跟明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想要讓大家更好的接受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就是融入到大明,真正的成為大明的一員。

若干代之後,阿卜杜拉家族就徹底的成為大明的一份子了。

“你的這個提議非常有建設性。”

“回頭把他們接過來之後,我立馬就開始安排。”

“你也要想辦法,看看我們能不能跟越王府的人接觸上。”

“我覺得只要獲得了越王府的認可,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阿卜杜拉很清楚越王府在廣州這邊的影響力。

所以拼命想要靠過去。

這根大腿,很粗啊。

“主人,這個事情說簡單,其實也簡單。”

埃安的主意很多,阿卜杜拉隨口提了一嘴,他就立馬拿出了方案。

“哦?你說來聽聽?”

“主人,我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算是世界上實力強大的帝國。”

“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書籍,上面記載了各種各樣的內容。”

“有些東西,大明應該是沒有的,有些東西,大明應該是感興趣的。”

“如果我們能夠收集幾千上萬本書籍運輸過來,然後再把他們翻譯成漢語獻給越王殿下。”

“那麼我覺得這個事情就好辦了。”

埃安的這個提議讓阿卜杜拉眼前一亮。

這個提議非常有創新性啊。

關鍵是一聽就知道這個方案可行。

越王朱瞻墉非常重視教育,在廣州府不僅設立了嶺南書院,還修建了大量的學堂。

這個根本就不是秘密。

甚至在嶺南書院裡頭,還有一個規模很大的藏書閣。

裡面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要是阿卜杜拉真的可以把奧斯曼土耳其的大部分書籍都搞過來,哪怕是裡面的很多書籍沒有太大的作用,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功勞。

最關鍵的是這個事情,一般的人做不了。

哪怕是做了,也只能少部分的獲得書籍,影響力有限。

但是對於他來說,阿卜杜拉家族本身就是奧斯曼土耳其的貴族,雖然現在有點沒落了,但是貴族的底蘊還在。

一些大的事情他可能搞不定,但是購買書籍的話,問題還是不大的。

“埃安,這個事情你現在就做一個計劃出來,可以提前安排人員回國,讓他們現在就開始準備。”

“到時候我們回去的時候,把這些東西全部帶上,作為我們的投名狀給到越王殿下。”

阿卜杜拉覺得自己加入大明的事情,基本上穩了。

只要跟大明的越王殿下扯上關係,未來的前途也有保障了。

“沒問題,我立馬就去安排。”

“到時候如果能夠更多的獲得其他國家的一些書籍,那就最好不過了。”

“只是購買書籍這個事情,估計花費不會小呢。”

埃安及時的提醒了一下。

別看大明國內的書籍價格,這幾年一直在下降,已經到了一些百姓也能買得起一兩本的程度。

但是在奧斯曼土耳其以及其他的國家,書籍仍然是昂貴的東西。

一本書折算一下,花費幾兩銀子,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到時候要是真的要搞上萬本書籍回來,那個花費可就大了。

“書籍越貴越好啊,這樣子越王殿下就能感受到我們的誠意。”

“至於花費的銀子,都是可以掙回來的。”

阿卜杜拉倒不是小氣的人。

這些年透過各種貿易,他也算是掙了不少的銀子。

幾萬兩白銀雖然很多,但還是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

因為他有一種預感,自己的這些錢財要是全部帶回奧斯曼土耳其,自己未必能夠受得住。

特別是國內的各種矛盾越來越明顯,到時候生命安全都沒有保證。

“如果這樣子的話,那就沒有問題了。”

“甚至我覺得現在就可以主動的去跟越王府的人聯絡,把我們的這個想法跟他們交流一下。”

“這樣子我們也能把利益最大化。”

埃安這麼一說,阿卜杜拉立馬點頭,“這個主意好,時間不等人,大明的發展太快了。”

……

自從瓦剌人和寮人鬧出衝突之後,他們就被安排去貴州等地討伐不聽話的土司。

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俘虜和戰利品被送到了廣州府。

作為一個曾經流放犯人的地方,廣州府這邊的人口結構比較特別。

越王府內部對此也是有著比較清晰的認知。

所以如何吸引合適的人選加入到大明,就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這段時間,陸陸續續都有不少人透過各種渠道來諮詢于謙,特別是這一次一名奧斯曼土耳其的大商人的熱情,讓于謙覺得有必要跟朱瞻墉好好的談一談這個話題。

“王爺,我們廣州府現在有許多的番邦蠻夷在這裡經商,或者在各個作坊和種植園幹活。”

“他們接觸了我們大明的東西之後,有不少人想要成為大明的百姓。”

“但是到現在為止,朝廷並沒有詳細的相關規定。”

“我覺得有必要認真的考慮這個問題了。”

于謙倒不是因為收了人家的禮物,就替人家說話。

而是廣州府這邊的情況,確實是跟南京城和北京城的情況不同。

“嶺南書院不是有漢語等級考試嗎?”

“所有要加入到大明的番邦蠻夷,首先就要去考這個證書。”

“透過了這個考核之後,可以再採取一定的方案給這些人評分,只要評分達到標準,就可以加入我大明。”

朱瞻墉聽了于謙的話之後,沒有怎麼猶豫就給出了一些解決的方向。

這個年代,大家的國家意識還不是特別的強。

很多人心中只有家,沒有國。

番邦蠻夷就是更是如此了。

所以朱瞻墉心中雖然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但是對於那些真的想要往大明靠攏的人,還是願意給機會的。

沒有這些二鬼子,大明怎麼才能更好的統治世界呢?

到時候這些投靠大明的人,就是大明對付他們本族百姓最好的幫兇。

“這個倒是好辦,不過我就擔心會不會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藉著這個機會加入到我大明呢?”

于謙自然也是不希望到時候自己因為這個提議而背鍋。

大明的敵人可是有不少。

雖然沒有一個能夠帶來威脅,但是惹事的絕對有。

“沒關係,哪怕是不這樣子,人家要怎麼樣子,不也是會怎麼樣子嗎?”

“只要大明的實力足夠強大,那麼什麼陰謀詭計都是沒有用的。”

“到時候這些番邦蠻夷都沒有了自己的領土,那些原本的間諜,最後也會成為大明的一份子。”

“當然了,你要是有擔心,也可以讓情報調查局的人員參與到評選之中,對於一些明顯有問題的人,不僅可以拒絕,還可以安排人去專門調查一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朱瞻墉沒有太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中原王朝的融合能力是很強大的。

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原王朝本身的實力足夠強大。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麼談什麼都沒有意義。

為何現在大明周邊的不少蠻夷,都很願意把女兒嫁給大明百姓?

甚至倭國那邊還有一些人主動的把自己賣為奴僕,為的就是能夠去大明。

“屬下明白了。”

“到時候越王府會聯合廣東布政使司,儘快的頒佈一個確實可行的方案出來,給那些番邦蠻夷一個希望。”

于謙鬆了一口氣。

朱瞻墉不糾結,還願意聽自己的建議,那事情就好辦了。

到時候,那些心向大明的番邦蠻夷,估計都得視自己為再生父母吧?

想到前幾天自己認識的阿卜杜拉,于謙覺得還可以主動的安排人聯絡一下類似的大商家。

說不定可以給越王府帶來意外之喜呢。

畢竟,商人的力量,于謙是充分見識到了的。

吸納更多這樣子的商人,對於越王府統治南洋和西洋,絕對是很有好處。

他們心向大明,自己也想他們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江東霸業

醉木犀

異世:開局契約郡主,軟飯硬吃

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