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大火已經燒了十幾天了。

遮天蔽日的濃煙,隔著幾百裡都能感受到。

這種場面,把附近的部落都給嚇住了。

明軍出征韃靼和瓦剌,要滅掉韃靼和瓦剌的訊息,也已經在大草原上傳開了。

先不說戰果如何,這個宣傳攻勢,配合著大火,絕對是槓槓的。

“王爺,已經搞清楚了阿魯臺的所在位置,我們只需要五天時間就有希望追上他們。”

“因為熱氣球不斷地投下火油彈,阿魯臺帶著幾十萬人馬在草原上不斷的打轉,並沒有跑的特別遠。”

楊士奇給朱瞻墉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新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

哪怕是以少擊多,也沒有人害怕。

當然了,朱瞻墉肯定不會傻傻的讓一萬人的新軍去衝擊幾十萬的韃靼人。

哪怕是這幾十萬人裡頭,有一半都不是戰士。

“通知下去,飽餐一頓之後,立馬開始行軍。我們要在四天後到達阿魯臺大軍的附近,到時候讓他們再嘗試一下大明先進科學技術的果實。”

朱瞻墉冷笑一聲,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草原上的大火已經燒了那麼久了,雖然沒有那麼快熄滅。

但是在草原上已經可以找到一條相對安全的追擊線路了。

當然了,這是有熱氣球配合和幫忙,結合望遠鏡的作用的情況下。

你要是換了任何一支草原上的軍隊,肯定是很難找到準確的追擊方向的。

到時候自己一頭闖進了大火之中,那就有意思了。

“王爺,我們已經沒有什麼火油彈了,火藥包也用掉了一半,只剩下一批新式的彈藥,是不是等一等後勤補給到位之後再進攻?”

楊士奇有點擔心的提醒了一句。

他覺得新軍這個時候沒有必要冒險,功勞是不會跑掉的,肯定可以搶到。

不過,朱瞻墉的態度不一樣。

“不用等了,再等下去阿魯臺要是進入到瓦剌人的地盤,然後繼續朝著西北方向而去,我們就是想要追擊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難不成你們還想著在大草原上度過漫長的冬天?我可是想要在過年之前回到北京城的。”

朱瞻墉說完,立馬就開始發號施令。

一萬人的新軍,立馬就開始動了起來。

……

“皇上,已經打聽到了越王殿下的動靜了,他們前幾天駐紮在這個位置,不過現在不確定是否有移動。”

朱棣的軍帳之中,亦失哈在那裡給朱棣說明著四周的情況。

東廠雖然成立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取得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這裡面有沒有從錦衣衛手中接手了一批草原上的探子的原因,就只有亦失哈自己清楚了。

“這瞻墉用兵,也太冒進了,一萬人的隊伍就敢深入到草原。這要是碰到阿魯臺的主力,那是會出大事的。”

朱棣是一個懂兵的人。

只是簡單的看了看,就對朱瞻墉的行軍路線有了大概的瞭解。

這種完全不同於過往的作戰風格,朱棣顯然還是有點不適應的。

“皇上,從現在打聽到的情況來看,新軍一路上趕跑了不少的小部落,還殲滅了一些韃靼隊伍,如今應該還是兵強馬壯,沒有受到什麼損傷。”

亦失哈想要給朱瞻墉說說好話。

不過今天朱棣顯然是沒有興趣聽下去。

“現在是沒有受到什麼損傷,但是阿魯臺手中至少有十幾萬大軍是可以用的。哪怕是這十幾萬大軍不是一條心,也不是瞻墉可以輕易的對付的。”

朱棣對於朱瞻墉的安危,顯然還是非常的在乎的。

這要是把草原平定了,但是自己最有能力的孫子卻是戰死了,那肯定是不值得的啊。

“爺爺,要不我帶著兩萬大軍直接過去支援一下瞻墉?省的到時候他給我大明丟人?”

朱瞻基這話,讓一些偏向于越王府的將領臉上都有點不悅。

這個皇太孫,這個時候了還要踩人家一腳。

有什麼矛盾可以等到班師回朝之後再說啊。

“來不及了,朕要是沒有猜錯的話,瞻墉現在肯定是已經不在這個地方了。他可不會一直在這個地方等著,很可能已經去追擊阿魯臺了。”

“到時候,別說是他的一萬大軍,就是你帶過去兩萬大軍,又有什麼作用呢?”

朱棣這麼說,倒不是不想去救朱瞻墉。

而是他覺得局面還沒有到那個時候。

朱瞻墉手上可是有不少熱氣球的。

哪怕是局面到了很危急的時候,朱瞻墉也都是可以乘坐著熱氣球來逃離戰場啊。

所以朱棣不覺得朱瞻墉正常情況下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反倒是這個時候分兵去救援,還是讓朱瞻基去救援,會有什麼結果,朱棣猜不到。

“皇上,我倒是有一個提議。越王殿下就讓他自己打自己的,我們大軍也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己打自己的,不用想到那麼多的配合。”

“草原上現在已經亂套了,各種資訊肯定是滿天飛,這種情況下,常規的作戰方法可能都不是最合適的。”

張輔站出來提出來自己的建議。

草原那麼大,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能碰到萬人以上的敵軍。

當然了,阿魯臺的主力肯定是不僅萬人的。

但是現在不是距離大軍還比較遠嘛。

所以張輔覺得這個時候倒不如分成幾路,直接去攻打各個韃靼人部落。

“英國公的主意確實是不錯,我相信越王殿下那邊應該是安全的。”

夏元吉也站出來支援了張輔一把。

這算是比較難得的。

畢竟,大明朝堂之中,文官和武官一向是不對付。

哪怕是現在這種矛盾沒有那麼大,但是已經不輕了。

“嗯,朕也相信瞻墉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的。那麼下一步的作戰方向,就先不管新軍的動靜了,大軍直接分成三路,朝著韃靼人可能聚集的區域而去。”

朱棣沒有太多的猶豫,很快就同意了張輔的提議。

兵貴神速,戰場上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來思考去的。

反正到目前為止,優勢和主動權都是在明軍手中。

朱棣覺得自己不可能是會輸的。

無非就是贏得是否漂亮而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獨斷天下:我大涼武宗要當話事人

魚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