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

之前幾次北伐,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終歸沒有完全達成他想要的目的。

這一次,他是信心滿滿,覺得肯定可以一戰定乾坤。

可是他再有信心,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這是壞事?

這是好事?

“瞻墉,要是後面確認到的情況真的跟楊愛卿說的那樣子,那麼你可是立下大功了。”

戰場上面,謊報軍情可是死罪。

朱棣不覺得楊士奇會在這種事情上說謊。

所以哪怕是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他還是選擇了相信。

畢竟,這個東西,頂多幾天時間就可以證實,實在是沒有做假必要。

“這都是爺爺您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才有了新軍今日的成績。要不是爺爺您御駕親征,我就是安排人去拉攏韃靼人,效果也不會有這樣的好。”

都這個時候了,朱瞻墉自然是不需要再往自己身上攬功勞。

他的功勞是多少就是多少,誰也拿不走。

不如捧一捧朱棣,讓他開心開心。

不過,這麼一來,朱瞻基就覺得很是鬱悶了。

他的心情就像是吃了一碗的蒼蠅,噁心的不得了。

“瞻墉,你具體說一說,韃靼人怎麼就自己亂成了這個樣子?我看新軍似乎沒有跟他進行什麼大規模的作戰的樣子,幾十萬的韃靼人,自己就亂套了,要不是朕御駕親征,那是怎麼都沒有辦法相信這個事情。”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情況,基本上算是大局已定了。

雖然接下去還有瓦剌人的地盤也接著對付,但是瓦剌的實力一直都比韃靼人要弱。

並且經過了韃靼的這一場戰役,瓦剌的部落應該也知道怎麼做出正確的選擇。

朱棣對平定草原可謂是充滿了信心。

“爺爺,說到這裡,有一個事情我要提前跟您彙報一下。”

朱瞻墉想到自己空口白牙的承諾出去那麼多的侯爵、王位,覺得還是趕緊跟朱棣說清楚。

免得到時候成為了別人的把柄。

這種事情,自己親自交代跟別人投訴,效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哦?什麼事情?”

朱棣一看到朱瞻墉那個表情,就知道接下來的事情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有這麼大一個功勞在前面,他覺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應該是非常強的。

“爺爺您不是很想知道韃靼人為何自己就亂套了嗎?這裡面除了熱氣球營的功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兒安排人去跟各個韃靼部落的首領接觸,許諾了一些條件。”

“一些條件?一些是多少?是什麼?”

朱棣很是敏銳的抓住了問題的重點。

這個孫子,不會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吧?

“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承諾一些部落的首領,我大明會冊封王位或者侯爵等其他的位置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安心的投降,甚至是主動的去攻擊阿魯臺的隊伍。”

朱瞻墉這麼一說,朱棣立馬就無語了。

王位?

侯爵?

這種東西是可以隨便承諾的嗎?

大明發展到現在,對於爵位的冊封已經有一套比較成熟的體系。

當初靖難之役,那麼多功臣自己都沒有封王,現在輕易的就許諾給韃靼人?

並且聽朱瞻墉這個口氣,似乎還不止許諾了一個。

這算怎麼回事?

“瞻墉,這天下還是爺爺的天下,你請示都沒有請示,憑什麼就這樣子許諾給人家王位呢?”

“難不成你想讓朱家的天下辦成韃靼人的天下嗎?”

“你這樣子出賣大明的利益換回來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到時候韃靼汗國是沒有了,但是多了其他一堆的王國,轉過身去人家又不聽指揮,又有什麼意義呢?”

朱瞻基覺得自己終於抓住了問題點了,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所以不等朱棣說什麼,他就站了出來。

而其他的大臣,這個時候自然就是裝傻。

一個一個的都低著頭在那裡數螞蟻。

一隻,兩隻,三隻……

一個個的數的比誰都認真。

“瞻墉,你許多出去了多少爵位?”

朱棣鄒著眉頭問了一句。

朱瞻基剛剛說的話,他自然是聽到了。

不過這個時候肯定是要先確認清楚情況再判斷。

“也沒有多少,就是兩個王位,四個侯爵,八個伯爵而已。”

朱瞻墉笑嘻嘻的給了一個回覆。

“這還叫沒有多少?”

朱棣有點生氣了。

真當大明的爵位這麼不值錢嗎?

“瞻墉,你這樣子太過分了,還有沒有把爺爺放在眼中?是不是為了勝利,你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

朱瞻基看到朱棣的反應,心中的底氣更加充足。

別看你新軍取得了那麼大的勝利,但是你的問題也一點也不少啊。

歷朝歷代,戰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是最終沒有好下場的情況,也是一點都不少的。

“你之前跟朕說的草原戰略,可是要把大草原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之中,在這裡設定布政使司來管理各個州縣,現在又算是怎麼回事?到時候在草原上冊封了那麼多的韃靼人,局面恐怕對大明沒有好處吧?”

朱棣也跟著追問了一句。

“爺爺,我沒有說要在大草原上給這些韃靼人冊封爵位呀,南洋不是有那麼多的島嶼嗎?爵位可以給他們,地盤也可以給他們,但是位置得是爺爺您說了算啊。”

朱瞻墉雙手一攤,給出了一個讓大家感到很是意外的回答。

“嗯?你的意思是把這些韃靼人搞到南洋去?”

朱棣眼睛一亮,心情一下就好了很多。

這麼折騰的話,似乎也是可以啊。

反正大明沒有實言啊。

至於韃靼人願不願意這樣子,那就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了。

一旦投降之後,話語權就不是在韃靼人手中了。

“沒錯,我覺得草原上的韃靼人也好,瓦剌人也好,都沒有必要繼續在草原上待著了。”

“不管他們是投靠我們,還是繼續在草原上反抗,那麼最終的去處就是閻王爺那邊報道或者是去南洋報道。”

“我們也不是不給他們選擇,就看他們到底怎麼選擇了。”

朱瞻墉這麼一說,朱瞻基倒是感受到了一絲寒意。

這個弟弟,絕對不是省油燈啊。

自己以後跟他對著幹的時候,可是要多一個心眼才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真太監之開局葵花殺穿後宮

大魔包

開局簽到三千秦銳士,鑄無上仙庭

小魚頭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