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的控制區域,每個朝代都不同。

但是核心區域的變化卻不是很大。

歸根結底,是中原王朝四周的值得開拓的領土比較有限。

至少是在這個年代的人的眼中,有價值的開拓領土有限。

不管是大草原還是遼東地區,亦或是西域和青藏高原,亦或是南方的十萬大山。

這些地方放在封建王朝時期,確實是統治的意義不是那麼大,難度卻是很高。

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導致這些地方在很長的時間段內都沒有徹底的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中。

在許多大明官員和百姓的眼中,海外的那些蠻夷之地,那是比大明四周的那些曾經看不上的區域還要更加沒有價值。

事實上,卻是完全相反。

不管是北美洲還是南美洲,亦或是南洋和西洋,都是有許多值得佔據的土地。

那裡的物產也好,耕地面積也好,都是很值得大家期待的。

這一個觀點上的轉變,可以說是朱高熾這一次離開南京城最大的收穫。

“開疆拓土?太子爺,你可以啊,把遊山玩水說成是開疆拓土。”

朱棣瞥了一眼朱高熾,顯然是不認可他的說法。

不過,倒也沒有太怎麼罵他。

“爹,您可是冤枉我了,這一次瞻墉請我們去南洋和西洋看一看,就是想要說服我接受他的一些觀點。”

“在沒有去過這些地方之前,我也是完全不認可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開發海外的領土的。”

“但是真的去到舊港和古里港看了之後,我的想法卻是慢慢的開始變化了。有些東西我們一直在大明國內,可能沒有辦法充分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有什麼不同。”

“一些在我們大明很是珍貴的東西,在海外卻是一點也不稀罕。同樣的,一些在我們大明很是普通的商品,到了海外卻是價值連城。”

“最主要的是海外還有大量的耕地可以供百姓們開發使用,結合土豆、玉米這些高產的糧食,將來我大明的糧食問題就徹底的解決了。”

朱高熾一路上跟兩個兒子討論了不少這方面的話題。

如今對上朱棣,自然也是胸有成竹,不再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這倒是讓朱棣感到頗為意外。

“海外的世界真的有那麼好?”

朱棣不是第一次聽說向海外進軍的話。

但是之前基本上都是朱瞻墉在那裡唱獨角戲。

現在當朝太子也改變主意了,他就不得不重視了。

畢竟,將來大明的天下,遲早是要交給太子的。

“好自然是沒有我大明好,但是有利用價值,值得我大明重視。”

朱高熾自然不會一味地貶低大明本土,抬高海外。

畢竟,本土才是根基。

其他的都只是錦上添花。

如果本土都搞不好,那麼海外搞的再好,大明帝國也是會土崩瓦解的。

“我大明國內如今修建水泥路,修建各種作坊,就已經需要大量的人手了。據說南京城裡頭現在就是招募一個普通的幫工,工錢都上漲了兩成。”

“這要是開發海外的土地,豈不是需要更多的人手,那麼大明各地的人手緊缺的場面,不是會變得更加緊張?”

朱棣倒是沒有直接反對進軍海外的說法。

畢竟,他的內帑透過海外貿易,已經獲得了甜頭。

再說了,他的兩個兒子如今還被貶到美洲去了。

那地方絕對是海外的海外了。

但是他提到的課題,倒也是客觀存在的。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人口就是一種資源。

這種資源,是沒有人會嫌棄多的。

要不然朝廷也不會把人口數量當成是各個縣令的重要考核指標。

“爺爺,這個事情沒有那麼誇張。人手緊張歸緊張,但是我大明進軍海外的步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時間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幾十年,甚至是一兩百年。”

“現在我大明有了解決糧食問題的底氣,棉花和羊毛衣的大規模推廣又讓百姓的穿衣問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決。”

“可以預見,將來的幾年、十幾年內,我們大明的人口數量肯定是會不斷的增加。”

“到時候,每年朝著海外移民個百來萬,就能將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地的核心地盤納入到統治之中。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的在西洋和非洲等地搶佔一些管件的港口和領土。”

“只要有太陽生起的地方,就有屬於我們大明的領土。我們大明帝國,要徹底的成為一個日不落帝國。”

朱瞻墉這番話一出口,朱棣立馬就覺得渾身都燥熱了起來。

日不落帝國啊。

聽起來就霸氣。

歷朝歷代,不管是漢武帝還是唐太宗,都沒有達到這個高度。

如果自己能達到,甚至說是自己的子孫能夠達到,那以後他就有底氣去見爹孃了。

“日不落帝國?”

朱瞻基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己的弟弟。

這太能忽悠了吧?

他怎麼可以這樣子?

此時此刻,朱瞻基的危機感變強了無數倍。

他有一種感覺,自己要是再不努力,這個皇太孫的位置恐怕是危險了。

朱棣那激動的樣子,他可是比誰都看的清楚。

“爹,按照瞻墉的介紹,我們居住在球形的地球上,而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所以就有了白天和黑夜。”

“如果我大明的領土足夠的遼闊,在地球的各個方位都有領土的話。那麼還真是可以做到每時每刻都有領土照耀在太陽底下,成為日不落帝國。”

海上航行很無聊,朱瞻墉自然是藉著這個機會給老爹做了不少掃盲知識。

所謂的日心說之類的東西,自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剛剛朱瞻墉冒出一個“日不落帝國”的說法,他雖然也感到很是震驚,不過很快就接受了。

甚至都還能幫朱瞻墉解釋一下。

“海外的領土雖好,按時距離大明太遠了。北方草原上的蒙元殘餘力量,以及盤踞在西域的那些汗國,才是我大明最主要的敵人。”

“在沒有滅掉這些敵人之前,大明根本就不具備大規模進軍海外的基礎。”

果然,朱棣的反應在朱瞻墉的預料之中。

在“日不落帝國”的刺激之下,他都沒有失去冷靜,繼續堅持要先掃平草原。

無他,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已經困擾了中原王朝上千年了。

他一定要先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才會考慮其他的。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完全阻止進軍海外。

只是有一個側重點而已。

“爺爺,您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確實是應該先掃平草原!”

朱瞻墉這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自然一旁的朱瞻基再次感到無語。

感情橫豎都是你說了對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周隋之際

採蓮的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