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石更是個行動能力很強的人。

漢王朱高煦不願意就藩,這壓根就是一件不需要額外再調查的事情。

朱棣冊封漢王的封號已經多少年了?

朱高煦什麼時候去過封地?

這就足夠他去彈劾了。

以前沒有彈劾,只是以前這個話題沒有太高的熱度,再加上朱棣自己都默許了,大家也就不折騰了。

反正都是你老朱家自己內部的事情,你們自己高興就好。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整個南京城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特別是朱瞻墉要去就藩的同時,安排了大量的人員購買許多人員和物品。

這更加推高了這件事情的熱度。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承天殿中,響起了亦失哈有點尖銳的聲音。

魏石更“咳咳”兩聲,往前站了一步。

他這一動,立馬就吸引了四周大臣的眼光。

畢竟,但凡是御史出動了,一定是沒有什麼好事。

大家就有熱鬧可以看了。

只不過在魏石更沒有開口之前,誰也不知道看熱鬧會不會看到自己頭上去。

所以自然就有無數的眼光注視著魏石更了。

一直渴望得到關注的魏石更,很是享受這樣的眼光。

不管別人爽不爽,反正他自己是很爽的。

“啟稟皇上,微臣彈劾漢王殿下和趙王殿下居心叵測,違背祖制……”

伴隨著魏石更的聲音,殿中文官基本上都鬆了一口氣。

而以朱高煦為首的漢王黨,情況就不同了。

漢王剛剛被解除了監國的權利,如今魏石更就跳出來彈劾他。

這件事情,是不是東宮示意的呢?

亦或是這是太子黨和漢王黨新一輪黨爭的開始呢?

“皇上,雲南遠離京城,二弟不願意去,也是正常的,兒臣覺得不用過於苛責。”

老好人朱高熾自然能夠感受到魏石更這個彈劾帶來的影響。

如果他什麼都不說,那麼很多人肯定會把這個事情跟他聯絡在一起。

甚至朱棣也會認為這個事情是他主導的。

朝中需要平衡,朱高熾很清楚自己老爹的想法。

把漢王黨打垮了,那麼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雖然他覺得自己似乎從來沒有過過好日子。

“皇上,魏石更譁眾取寵,離間天家父子之情,兒臣請求嚴查此事,看看他到底是收了誰的好處。”

朱高煦臉色鐵青的站了出來。

自己被彈劾了。

這是前段時間監國的時候,他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人還沒有走,茶就涼了嗎?

這麼一來,自己就更加不能離開南京城了。

要不然到時候指不定還有誰跳出來彈劾自己。

“沒錯,二哥說的很有道理,皇上莫要被魏石更給欺瞞了。”

朱高燧的臉色也不好看。

他沒想到自己今天居然也會被針對。

他一直都想要當個小透明,讓太子跟漢王去鬥啊。

朱棣是非常在乎自己形象,在乎父慈子孝的。

朱高煦也好,朱高熾也好,對此都是比較清楚的。

所以朱高熾才會主動的站出來,一方面是撇清自己的關係,一方面是表達自己作為兄長愛護弟弟的意思。

至於朱高煦,那就純粹是為了攪黃這個事情了。

“皇上,微臣一心為公,沒有任何的私心,漢王殿下和趙王殿下憑空汙人清白,請皇上為微臣做主啊。”

魏石更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彈劾,居然把三個皇子都給炸出來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會站出來反對,他是有心理準備的。

但是朱高熾也反對,他就很是無語了。

“皇上,魏御史所言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漢王和趙王一直不就藩,這確實也讓許多大臣很是困惑。”

夏原吉是太子黨,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眼下有人跳出來當出頭鳥,他不介意在背後推一把。

雖然他也知道這個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再低也是有點機會嘛。

“微臣附議!皇上,越王殿下小小年紀都能夠明事理,識大體,漢王殿下和趙王殿下沒有理由做的更差。”

蹇義也站了出來。

太子黨前段時間被壓制的比較狠,心中憋了一股氣呢。

有了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這兩個大臣打頭陣,很快的就有許多文臣跳了出來。

魏石更看到這個情況,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自己這一次,總算是要揚名立萬了。

“此事從長計議,下回再說。”

御座上面,朱棣本來也是認可魏石更的說法的,但是看到那麼多的文臣跳出來,他又擔心朱高煦離開南京城之後,太子黨一家獨大。

到時候朝廷是自己的朝廷,還是太子的朝廷?

他覺得自己還年輕,沒死之前是沒有打算讓位的。

很顯然,夏原吉他們弄巧成拙了。

“皇上……”

剛剛升到雲端的魏石更聽到朱棣的話,臉色立馬一遍。

怎麼好端端的情況就急轉直下了呢?

“如今南京城中對於漢王就藩的事情議論紛紛,拖下去不是辦法啊。”

“皇上,禮部今年計劃擴大國子監的規模,招收更多的學員進入國子監學習,但是相關的費使用者部一直都沒有劃撥。”

呂震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最是懂的朱棣的心思。

眼看著朱棣不想跟魏石更扯下去了,他立馬就站出來丟擲了一個新話題。

這麼一來,六部之中禮部和戶部就被拉下水了,其他各部也都有類似的情況,都想借著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搞到一筆錢財回來。

就藩不就藩的事情,自然就顯得沒有那麼緊急和重要了。

“皇上,工部今年修繕黃河的款子,也還有一大部分沒有到位呢。”

“皇上,戶部還欠兵部一筆傷兵安置的費用……”

果然,如同呂震預計的一樣,各個部門的尚書也都紛紛轉移了話題。

朱高煦就藩不就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夏愛卿,這事你有什麼說法嗎?”

朱棣自然不會簡單的就同意了各個尚書要錢的提議。

戶部肯定是有困難才會拖著各部的錢財。

承天殿中,朱高煦和朱高燧相視一笑,這個話題算是過去了。

至少今天是過去了。

而他們也算是初步的瞭解到了朱棣的想法。

這麼一來,就不用擔心去就藩的事情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霸道小王爺

Wjr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