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愉這邊忙碌謀劃著,

時間也很快到了新人入宮的日子。

五月初六,大吉,宜嫁娶。

難得的大晴天下,四頂粉色小轎,同時到達了順貞門偏門。

“落!”一聲令下,

四頂小轎同時落了地,四位新人在陪嫁丫鬟的攙扶下,緩步下了轎,

均是在中選那日見過的,自然都不陌生,又是同品階,

就互相行了個平禮,道了聲“安。”

隨後便在內務府派來接引的小太監的帶領下,各自去往自己的宮室。

武氏帶著自己的陪嫁小心跟著前頭帶路的小太監走著,

雖不是頭一次進宮,

但上次是來參選,這次卻是要後半輩子就留在宮裡,心境自然大不相同,

又有了個常在主子身份,心中難掩好奇,便小心四處打量了兩眼,

這一打量,步子不由就緩了下來,

前面帶路的小太監注意到,不僅沒表露什麼,反而也跟著緩下步子,還一一給武氏介紹著路過的各處宮殿,

“這處是永和宮,太后娘娘生前,做妃嬪時居住的宮殿,如今也空著,”

“但皇上和皇后娘娘感念已故的太后娘娘,特意讓宮人看守著,時刻清掃。”

武氏聞言,立即對著永和宮的大門施了一禮,

那小太監靜靜瞧著她的動作,也沒說什麼,

只等著她行完禮,又繼續領著她們往前走。

“那處是?”

走了不久,武氏身後帶來的陪嫁,突然指著前方不遠處的宮殿詢問道。

“哦那兒啊,”小太監臉上浮現出一絲恭敬來,

“那是延禧宮,如今宮中最得寵的和嬪娘娘就住在那兒。”

聽聞是和嬪娘娘的住處,

武氏臉上也帶上了些許的鄭重,

“奴婢聽聞和嬪娘娘如今還懷著小阿哥,聖眷優渥,是比年貴妃還得寵呢!”

小太監聽到這話,頓時眉頭緊皺,目光不善的望向武氏的陪嫁,

“不是雜家多嘴,實在是姑娘這話太有失體統,和嬪娘娘再得寵也只是嬪位,年貴妃娘娘卻是貴妃,姑娘把二位娘娘相比,是何意啊?”

武氏的陪嫁豆蔻頓時肉眼可見的慌張起來,忙福身道:“奴婢知錯,還請公公恕罪。”

武氏也連忙陪笑,“我這陪嫁是在宮外被本小主慣了,剛入宮還不太懂宮中的規矩,一時失言,公公莫怪。”

說著對豆蔻使了個眼色,

豆蔻立即會意,上前一步,暗中塞了個厚實的荷包。

小太監隔著袖子捏了捏荷包,神色頓時緩和起來,

“罷了,有武小主求情,又是頭一回,奴才就當沒聽到,”

“不過奴才再多一句嘴,這入了宮,合該學會謹言慎行才是!”

豆蔻忙點頭,“公公教訓的是,奴婢自當謹記。”

武氏也十分客氣道:“多謝公公了。”

“武小主不必這般客套,咱們,接著走吧。”

小太監躬身伸手示意,

武氏和其身後的豆蔻,連忙跟上。

一直繞了大半個後宮,武氏才到了自己要居住的啟祥宮,

“小主,這便是啟祥宮了,您住東配殿的春熙殿,同住啟祥宮的還有蘇常在、與張答應。”

“有勞公公,辛苦了。”

武氏說著,豆蔻又遞上個荷包,

小太監歡喜的接了,暗中捏了下,笑得見牙不見眼,還多提點了句,

“您客氣了,這都是奴才的分內之事,三日後皇后娘娘會傳新人去景仁宮見禮敬茶,這幾日您可好好修整歇息一番。”

武氏自然聽懂了他的意思,“多謝公公提醒。”

又客套一番,小太監就此告退,留下武氏和豆蔻二人。

豆蔻扶著武氏的手,“小主,咱們快進去吧。”

武氏抬頭望了望寫著“啟祥宮”三個大字的牌匾,深吸了一口氣,

“走吧!”

主僕二人普一踏入啟祥宮,就有個早已等候的宮女等著了,

“是武小主吧?”一個方圓臉,笑起來十分討喜的宮女迎上來,“奴婢白芍,參見武小主。”

武氏點點頭,溫和的叫她起來。

“奴婢給武小主帶路,奴婢們已經將春熙殿收拾乾淨利索了,只等著您來了。”

白芍這樣親暱帶著隱隱討好的態度,徹底撫平了武氏初入宮的點滴緊張之情,

不由對白芍的印象頓時更好了,對於她上前攙扶的親近動作也沒起絲毫不適,

由著豆蔻、白芍二人扶著,緩步去往了不遠處的春熙殿。

“奴才\/奴婢等參見武小主。”

春熙殿內眾奴才瞧見武氏的身影,立即叩頭高呼,

看的武氏心中極為滿意,

隨後一番恩威並濟的動作,自不必說,

武氏訓完話,便讓眾人下去忙,只留豆蔻、白芍二人,

跟豆蔻配合著,同白芍打聽後宮的訊息與注意事項,

白芍自然明白自己自分到這春熙殿日起,日後的命運就已經同眼前這位武小主聯絡到了一起,

巴不得武小主是個聰明、有手腕的,見她來問,自然知無不言,一一說了。

其餘幾個新人處,同武氏這的情況也都大差不差。

“新人都已經入宮了?”

延禧宮內,

知愉翻著手中的書頁,突然想到這茬,出聲詢問道。

金盞點頭一一回道:

“是,他他拉常在去了鹹福宮東配殿,那拉常在去了長春宮後殿,武常在去了啟祥宮東配殿,安常在去了永壽宮後殿。”

知愉點點頭,和她料想的差不多,

其他人無所謂,只要武氏在啟祥宮便好。

“你們覺得這批新人,誰會拔得頭籌?”

知愉合上書本,嘴角勾笑看向冬菊、金盞二人,

“這……”

冬菊猶豫思索片刻,繼續道:

“應當是那拉常在吧!”

“他他拉常在與那拉常在皆是滿軍旗的,他他拉氏與那拉氏又都是滿洲大姓,”

“出身上,要比安常在、武常在尊貴兩分,皇上重規矩,應當會對二位小主多看重幾分,”

“而那拉氏同皇后孃家有連宗,皇上應該會先去那拉常在處,再去他他拉常在處,之後才是安、武兩位小主。”

“冬菊姐姐此話未免有失偏頗,奴婢倒不這麼覺得。”

金盞顯然持有不同意見,

知愉對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繼續說。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象升,別鬧!你家女兒我不要

君子有所為

人在火影寫日記,全程無法無天

天與咒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