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李正看來,這樣的科目簡直不要太簡單。

他本來就是特戰出身。

偵察在特戰裡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的科目。

並且,李正本身就是偵察專業的尖子。

也難怪在場的寧錚他們大氣透不敢透一口。

不過令人很意外的是,李正看完後居然一言不發,點了點頭說:“嗯,我想看看整個偵察過程的操作流程。”

整個過程?

彭昌洪心頭頓時石頭落地。

流程,說白了就是整個過程嘛!

作為偵察營第一連的連長彭昌洪,對這點事還是有信心的。

好歹433本身就是個王牌,偵察營連這點科目都搞不定,還敢叫偵察營?還敢叫第一連?

“4班,4班,立即回到出發陣地。”

他拿起電臺對講機就開始發號施令。

在野外正在按規則開展偵察流程的4班頓時一頭霧水。

“連長,回到出發陣地?”

出發陣地很遠。

怎麼說?

這不是步兵連一般性的偵察,也不是步兵單位一般的偵察連偵察流程。

這是合成旅的偵察流程。

複雜就在這裡。

步兵的簡單,無非就是前出、滲透、偵察。

而合成旅複雜許多。

因為裝備多。

首先是前出,這個前出有講究。

得看連隊主官決定是機械化行進還是步行。

如果已經到達路邊,無法進行機械化行進,那麼就得步行。

在以前沒有普及機械化之前,步兵要求為什麼是五公里全副武裝越野?

因為這是有科學根據的,摩步化到達公路邊,再從公路邊到達攻擊陣地,多數統計下的數值是5公里。

機械化部隊尤其是重灌履帶裝甲,統計下來的平均數值是3公里。

所以很多機械化裝甲化部隊要求士兵全武三公里,而以前的老部隊要求五公里,特種部隊是十公里。

道理就在這裡。

這不是無的放矢。

是有針對性的訓練。

合成旅的現代化程度很高,所以士兵要求更高學歷。

因為,他們大多數到達公路邊不想以前的摩步部隊士兵那樣要跑好幾公里才能進入陣地,他們直接在路邊就能建立出發陣地。

然後?

然後太簡單了,組裝無人機,放飛無人機。

尤其是偵察營,早就鳥槍換炮,跟自己的前輩不可同日而語。

4班回來了。

彭昌洪集合了4班,在李正聽不見聲音的地方壓低嗓子說道:“都給我拿出最好水平,參謀長在那裡看著呢!給他唱出好戲,讓他看看咱們偵察營一連的水平。”

4班的兵一個個打雞血了一樣回了一句——

“好!”

遠處,士兵出身的李正笑道:“士氣很不錯啊。”

一旁的寧錚說:“當然了,一連在集團軍偵察比賽裡拿過第一,他們沒問題。”

李正笑著點頭,也不說話。

很快,科目按照既定的設定開始設施。

“4班注意,進入預定出發陣地後,利用無人機對敵方目標進行偵察……”

在4班重新進入出發陣地後,排長照本宣科地發出了指示命令。

李正拿起望遠鏡。

曾幾何時,他也會死望遠鏡鏡頭裡的人。

不同的是,這次他是望遠鏡後面的人。

以前是兵,現在是別人口中的“首長”了。

只不過,但凡是從給基層起來的首長,真不好糊弄。

這一點,寧錚清楚。

不過他倒是很淡定。

4班的能力他知道,專業水準很高。

沒問題!

無人機很快升空,飛向高空開始對地偵察任務。

飛控手對無人機事實精細且準確地操控,制定出非常精準且科學的路線覆蓋整個區域。

李正看著監視器,裡面有無人機的對地畫面。

這一切是那麼的熟悉。

讓他想起了在猛虎旅無人機營當指導員的時光。

身後的寧錚和教導員甘陽,還有連長彭昌洪交換了一下眼神。

幾人不知道李正是否懂無人機。

反正監視器裡只要不出現干擾,不飛錯地方,路線只要正確,那就沒問題。

李正忽然拿起了桌上的電臺對講機。

“4班,4班,無人機被幹擾,畫面模糊,請處置。”

寧錚幾人一愣。

這是無人機操控偵察方面最常見的問題。

甘陽對寧錚小聲說道:“看來參謀長還懂一些無人機……”

寧錚低聲說:“出題嘛,都懂。”

言下之意,未必是無人機專業精通,而是出題精通。

這種首長也不罕見。

見多識廣的寧錚一點點都不擔心。

果然,4班很快傳來回復。

“無人機被幹擾,立即啟動換頻處置,避開敵干擾!”

果然,4班很快實施了換頻,更換了新的通道對無人機重新進行了一次連結。

身後的幾人舒了口氣。

彭昌洪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容。

寧錚嘴角浮現出笑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表最白炮灰

琴立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