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武昌易幟

和武昌隔江相對的漢陽。

張居正帶領大軍,攻佔漢陽後,就不再進軍了。

為了這件事,荊州知府徐學謨多次勸說張居正立刻進軍武昌,但是張居正都不理睬他,搞得徐學謨和張居正不歡而散,還揚言要彈劾張居正。

徐學謨曾經是在湖廣抵抗景王叛軍的主力,但是他募集的不過是鄉勇而已,要進攻武昌城,還是要依仗張居正的朝廷正規軍。

所以徐學謨雖然生氣,但是張居正就是不肯進軍,他也拿張居正毫無辦法。

今天徐學謨再次請見張居正,請他立刻攻打武昌,但是張居正依然不不見他。

氣的徐學謨返回自己的軍營,一名中年文士迎接上了上來。

“府臺大人,張閣老怎麼說?”

徐學謨沒好氣的說道:“還能怎麼說!張閣老連我的面都沒見!這些日子張閣老帳中的規矩越來越森嚴了!”

中年文士皺著眉。

趙志皋,浙江人,嘉靖二十二年,就在浙江科舉連中秀才和舉人,那時候趙志皋十九歲。

只可惜接下來的幾次科舉,趙志皋都屢次不低,始終考不上進士。

如今他三十九歲了,趙志皋一邊在南京國子監讀書,一邊等著下一場貢試。

後來就是東南新軍進入南京,趙志皋從南京出逃。

他沒有往北走,而是來到了湖廣。

在景王起兵的時候,趙志皋正好就在荊州,徐學謨募集義勇,趙志皋報名參了軍。

得知趙志皋有功名在身,徐學謨就提拔他做了幕僚。

趙志皋看到徐學謨氣的不行,只能寬慰說道:“張部堂不肯攻打武昌,怕是有別的思量.”

徐學謨說道:“他能有什麼思量,還不是磨蹭著不想返回京師.”

趙志皋畢竟只是個舉人,做一些軍隊後勤的工作還行,但是朝堂爭鬥就是個雛兒了。

徐學謨有心提點他,於是說道:

“如今內閣中,楊閣老被人稱之為泥塑閣老.”

“剩餘的三位閣臣,高閣老是陛下在裕王府邸時候的講讀,和陛下有師徒之情,又有宣府定策之功,在陛下心中份量最重.”

“新務是高閣老提出,陛下照單全允,還命令高閣老主持京察,這權勢可要比當年夏言嚴嵩當權的時候還要盛.”

“三輔就是我們這位張閣老了,張閣老總督南直隸軍務,但是現在南直隸在哪裡?”

徐學謨露出不屑的表情。

“至於四輔張四維,不過靠著勸說上皇迴鑾的功勞,才能倖進於內閣,也只能唯高閣老馬首是瞻,應聲蟲罷了.”

“張閣老之所以遲遲不攻打武昌,就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返回京師,和高閣老爭權!”

趙志皋哪裡知道朝堂上這麼多彎彎繞繞,他問道:

“聽說高閣老和張閣老相交莫逆,張閣老也曾經做過當今陛下的講讀學士,還是高閣老推薦的。

張閣老也是想要做事的人,難道不應該儘快平定景王之亂,挾這場大功勞返回京師嗎?”

徐學謨冷笑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那時候高張二人都是窮翰林,自然沒什麼好爭的.”

“高閣老性格剛直,張閣老也是極有主見的人,兩人要是都在京師,肯定要爭的你死我活.”

趙志皋驚訝的說道:“難道就因為這個,張閣老不肯攻打武昌?可他要拖到什麼時候啊?”

“拖到朝廷拖不住了,來人和他談的時候.”

徐學謨冷冷的說道:

“論和陛下的親疏,他比不過高閣老.”

“論擁立之功,他也比不上高閣老.”

“比科舉做官的資歷,他也比不上高閣老.”

“既然都比不上高閣老,那不入京師才是最好的選擇.”

趙志皋喃喃說道:“難道張閣老是要留在湖廣?可是朝廷何曾有過閣臣駐守地方的先例啊.”

徐學謨說道:“如今已經是亂世,亂世談什麼先例.”

“張閣老依仗的就是手下這支軍隊,若是班師回京,定然要交還軍權,若是能留在湖廣,就可以節制湖廣軍政了.”

趙志皋問道:“朝廷會答應嗎?”

“朝廷就是不答應有用嗎?”

徐學謨長長的嘆氣,他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可卻不知道這預感來自何處。

武昌城中,景王見到了東南方面從九江派來的使者。

讓景王和趙貞吉驚訝的是,東南派來的使者,竟然是一名朱明宗室。

來的人正是現任鳳陽巡撫,朱明奉國將軍朱聰浸之子朱華燁。

當年囚禁在鳳陽皇城的宗室造反,推舉朱浸聰獻城,朱華燁就是率先開啟鳳陽城門的人。

後來蘇澤親自問朱家父子要什麼賞賜,朱聰浸被留任為鳳陽知府,而朱華燁則加入了林德陽所在的第三旅。

在後來幾場戰鬥中,朱華燁都表現優異,被推薦到南京陸軍學堂進修,如今是第三旅第三營的營長。

在軍中的鍛鍊後,朱華燁不再是從前瘦弱的樣子,他的面板曬黑了,身穿便裝站在景王和趙貞吉面前,氣勢上卻一點不落下風。

景王為了見東南的使者,還專門穿上了他就藩德安時候傳的禮服,趙貞吉也換上了硃紅色的官袍,可是他們眼前的朱華燁,完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樣子。

“東南新軍第三旅第三營,朱華燁,奉蘇大都督的命令,和兩位商談武昌歸正的事情.”

景王還想要套套近乎說道:

“貴使也姓朱?難道也是我朱明宗室?孤聽說蘇大都督用人不拘出身,就算是我朱明宗室也能得到重用?”

朱華燁看著滿臉富態的景王,忍住自己厭惡的表情,但還是點頭承認了自己朱明宗室的身份。

景王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他認為蘇澤派遣一名朱明宗室來談判,應該是想要厚待自己。

景王甚至上前,想要拉住朱華燁表示親近。

但是朱華燁立刻退後一步,和景王保持距離。

他們父子是朱明宗室,但是被地方官員剋扣祿米都快要餓死了。

同樣是就藩在山西的宗室,代王卻富得流油,侵佔大量的官田民田,代王作為山西宗室的頭藩,不僅從不接濟窮宗室,還夥同山西官員侵吞其他宗室的祿米。

那時候朱明皇室也沒想過這些窮親戚。

後來父親朱聰浸為宗室出頭,冒死闖關前往京師上奏嘉靖皇帝,最後的結果是山西祿米的事情沒有任何結果,父子二人流放鳳陽。

同樣都是宗室,朱聰浸父子這種遠支宗室都快要餓死了,還被禁錮不能讀書從軍,不能做生意甚至不能種田。

而景王這樣的近支宗室,一就藩就分封土地四萬傾,還貪心不足繼續侵佔官田民田。

朱華燁對於自己宗室的身份厭惡透頂,他沒有搭理景王的套近乎,而是公事公辦的說道:

“蘇大都督的條件:”

“第一,武昌必須是無條件投降,我第三旅從水路進入武昌,接管武昌城防,城內所有軍隊必須繳械向我方投降,在我第三旅進城前,必須維持武昌秩序.”

“第二,武昌各衙門全部封存,各級官員全部在家中等待甄別.”

“第三,景王和趙貞吉必須前往南京,大都督要親自見你們.”

聽到如此苛刻的投降條件,景王和趙貞吉都面如死灰。

本來他們還以為靠著武昌獻城的功勞,可以得到蘇澤的厚待。

趙貞吉還想著蘇澤讓他留任武昌。

而景王更是幻想蘇澤會擁立自己,畢竟自己是皇帝的親弟弟,蘇澤完全可以在南京扶持一個南明出來,和北方明廷打擂臺。

那時候景王也能在名義上過一把當皇帝的癮。

可是蘇澤的態度卻如此的冷淡,根本不提對二人的賞賜。

而從東南對待武昌原任官員的態度,也可以看出來,蘇澤根本不想繼續任用明廷的官員。

這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啊!

景王有些後悔了。

他露出不悅的表情說道:“武昌還在孤王的手裡,蘇大都督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

“孤也不是非東南不可投,只要開啟武昌城,大明軍隊就駐紮在漢陽,孤可以向皇兄請罪,也不失為一條退路.”

朱華燁聽到了景王的話,表情更加冷淡:“請降是你們提出來的,我們東南只不過提出接受投降的條件,降與不降,二位自便.”

景王更是生出火氣來,大家都是宗室,你不就是投靠東南早了一些嗎?

孤王是皇室近親,是上皇的兒子,當今皇帝的弟弟!

“來人啊!將此人押下去!”

景王喊來護衛,趙貞吉立刻攔著景王說道:

“殿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如先讓使者先去別院休息,獻城的事情還可以想繼續談.”

趙貞吉又低聲在景王身邊耳語道:

“留著此人,還可以用他和朝廷談判,讓朝廷知道殿下依然有選擇的餘地.”

景王想了想,趙貞吉說的也有道理。

如果真的殺了朱華燁,那就徹底和東南決裂,再也沒有退路了。

景王揮揮手說道:“押下去!”

朱華燁並沒有任何慌張的表情,任由王府親兵將他押送到別院關押。

雖然景王很生氣,但是王府親兵對於朱華燁非常尊重,不僅僅安排了非常舒服的房間,還自掏腰包買來豐盛的酒菜,送到朱華燁的房間中。

等到太陽落山,朱華燁聽到了門外的動靜,只看到房間被推開,一個人影站在門外。

“趙大人,我還以為你會晚點才會來的.”

朱華燁頭也沒有抬,對著門後的黑影說道。

黑影走進屋內,果然是一身黑衣的趙貞吉,他驚訝的看著朱華燁問道:

“朱營長,你知道我今晚會來?”

朱華燁微微一笑說道:“趙大人,我能單獨前往武昌,自然不是景王那等蠢物.”

他抬起頭看著趙貞吉說道:“趙大人,你就是我來武昌的保障.”

趙貞吉一驚,本來他以為朱華燁是年輕氣盛的軍官,還在埋怨為什麼東南新軍派了這麼一個愣頭青過來談判。

現在看根本不是這樣,朱華燁是故意激怒景王的。

果然,朱華燁說道:

“投降明廷,景王尚且有活路,趙大人是必死無疑了.”

“這座武昌城內,景王有退路,武昌的大小官員有退路,武昌的軍頭士兵有退路,唯獨趙大人你沒有退路.”

“向我們東南無條件投降,是你唯一的活路.”

趙貞吉露出陰冷的表情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就不怕我魚死網破嗎?”

朱華燁卻說道:“趙大人你不會的.”

趙貞吉收起恐嚇的表情,再次換上哀愁的表情問道:

“請問朱營長,大都督要趙某去南京,會如何處置我?”

朱華燁正色說道:“那就要看趙大人做過什麼了,如果趙大人做過害民之事,那我東南法度森嚴,恐怕要去庭上走一遭.”

“若是沒有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按照舊明降官的待遇,會先在福州南禪寺改造,等改造完畢再由大都督府處斷.”

趙貞吉咬牙切齒的說道:“獻武昌這麼大的功勞,大都督竟然如此吝嗇?那日後不是要寒了投誠志士的心?”

朱華燁說道:

“我在南京陸軍學堂的時候,大都督曾經和我們講過一堂課.”

“大都督曾說,自古得天下者,切不可貪圖捷徑.”

“無論是隋代北周,還是宋代後周,都是因為得國太易,沒能清掃前朝餘孽,導致國祚不昌.”

“所以武昌若是無條件投降,我東南自然樂意接收,可若是有人想要挾城邀功,還想要透過投機混入我東南,那大都督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自武昌起,我東南只接受無條件投降!”

聽到朱華燁這麼說,趙貞吉滿臉絕望。

他心機算盡,卻沒想到蘇澤根本不吃他這一套。

可正如朱華燁所說的,別人也許還有退路,獻城是他唯一的活路。

第二天,四月十七日,武昌城內的軍隊包圍了景王府,控制了武昌各個官府衙門和城門武庫。

趙貞吉又下令開啟東城的水閘,第三旅的先頭部隊駕駛快船進入武昌城。

等到四月十九日,漢陽的張居正才得到訊息。

他急匆匆的集結軍隊,卻看到武昌城上升起了第三旅的軍旗。

明晃晃的炮口對準城外,林德陽命令鳴炮示威。

張居正只能繼續退守漢陽。

武昌易幟。

明天后天請個假,不是斷更,是明天后天一更,早上九點更。

這本書寫了半年,這裡也不是肥鳥自誇,除了糖尿病住院那天一更,一直都是一天8000。

出院後血糖也不是很穩定,這次中秋兩天還是陪陪家人,休息下,整理下劇情。

省流版:29,30號,每天一更4000字,上午九點更,國慶1號恢復兩更。

感謝大家支援,就不求票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上神路

逍遙宗的宗主

守護甜心之緋櫻初

悅瀧

神奇大學

清弘

熊出沒之我穿越到熊出沒的世界

七安99

轉生到妖神

小土豆蛋子

農門虎妞

丁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