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三月上旬,春暖花開之日。

錢冰兒、張芯、蔡琰、張寧等人在鐵甲衛的護送下開始前往晉陽,趙平將治所從朔方搬到了晉陽,因此很多東西都需要遷移到晉陽,像朔方書院、朔方醫學院、武研院、都是需要進行搬遷的,不過除了武研院之外,其餘的都是調了一些人過來,準備在晉陽重新創辦。

幷州多山川,煤、鐵、銅等產量十分驚人,因此趙平在出兵討伐董卓之前,就已經讓人依託開採之地,新建了幾處類似青山城的後勤基地。

不過錢冰兒動身前來晉陽,趙平並沒有留在晉陽城等待,而是帶著一隊鐵甲衛和一百餘名能工巧匠去了河東郡。

老實說,有貂蟬這樣的三國第一美女陪伴,趙平自然是捨不得離開晉陽的,最重要的是貂蟬這樣的美女竟然還是原裝的,所以這三個月以來,趙平不是在欺負貂蟬,就是再欺負貂蟬的路上,所以剛至三月,貂蟬便有了身孕。

趙平心想錢冰兒等人隨行隊伍很大,起碼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趕到晉陽,因此趙平便領數百鐵甲衛前往了河東郡。

趙平進入河東之後,並沒有前往河東郡郡城安邑,而是直奔解縣而去。

趙平之所以去解縣就是衝著解鹽去的,也就是後世產自山西運城的鹽池,只不過在東漢末年,不叫解鹽,而叫河東鹽,也就是由鹽湖產出的池鹽。

只不過不是漢朝的鹽池不是人工種植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鹽池的形成需要借住風的力量,這種風叫鹽南風。

河東產鹽的鹽池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安邑,另一處就是解縣。

趙平的領地不靠大海,雖然控制著同北方遊牧民族的貿易,以及趙平倒騰出來的蜂窩煤、小炕雞、高度酒等,可謂商業繁華,但影響民生的鹽,在趙平麾下就一直賣的很貴。

趙平之所以南下討伐董卓,除了擴大地盤之外,就是衝著河東鹽去的。

漢朝也有海鹽,成本也很低,但是由於交通工具落後的原因,因此海鹽運到司隸、幷州等地那價格都是翻了好幾番的,所以司隸、涼州等地還是以吃河東鹽為主的。

但是由於鹽池是純天然形成的,因此鹽的價格依舊很貴,西漢武帝時期將鹽的買賣權收了回來,雖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鹽價,但是鹽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依舊是很貴的,不過好在省著點吃,總是還能過得下去的。

但是到了東漢時期,由於東漢政府是在豪強地主的支援下建立的,所以朝廷採取的措施都是對豪強地主有利的,因此東漢朝廷廢除西漢以來推行的食鹽專賣法,罷私煮之禁,任民製鹽,自由販運,而於產鹽較多的郡縣設定鹽官,徵收鹽稅。因其產製運銷皆任民營,官徵其稅,鹽史學者稱之為“就場徵稅制”。

東漢明帝、章帝年間,因軍費增加,國用不足,一度採用西漢武帝辦法,實行官自煮鹽、官自賣鹽,產銷全部官營,但僅僅實行了幾年就被迫廢除,因此縱觀東漢一朝,鹽的價格在世家大族的操控之下,價格居高不下。

百姓可以數月不吃肉,但不能一日無鹽,趙平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而食鹽自古以來都是帝國權力的財富場,東漢王朝也正是因為廢除了食鹽專賣法,導致後期財政困難的主要原因。

趙平可以在朔方部、幷州部隨意下發王令,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名義上一個是他的封國,一個是他兒子的封地,他想怎麼幹朝廷乃至天下一眾諸侯說白了都管不到。

而河東雖然被趙平掌控,但名義上是屬於司隸校尉部,而司隸校尉部是屬於皇帝劉協管轄的,而且河東世家多如牛毛,比如崔均的崔家、衛家、裴家、呂家、王家、薛家、柳家等。

而河東盛產池鹽的鹽湖基本上都被這些世家所把控,想要從這些世家手中將鹽池拿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趙平動用武力。

但眼下趙平並不想成為天下公敵,因為先前他已經收到影衛密報,袁紹、曹操、袁術等諸侯之間的使者頻繁來往,為的就是達成聯盟討伐他,只是因為曹操、劉岱、陶謙等人不參與,因此也沒有達成聯盟。

而眾諸侯想要聯合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因為趙平今歲七月舉行的科舉制,觸動了各地世家大族的利益。

如果眼下趙平在透過武力手段奪得河東世家手中的池鹽,那麼這個流產的聯盟必將會捲土重開來,雖然趙平不一定會敗,但就怕經此一戰元氣大傷,那就不值得了。

武力奪取不行,那就只能透過正常的商業手段去擊敗這些這些河東世家,掠奪他們的財富。

去歲,趙平率領北方聯軍討董,駐守解縣的董卓軍撤離之前血洗了解縣的世家,未免訊息走露出去,可以說和屠城無異了。

因此有不少池鹽落到了趙平手裡,趙平自是派人將這些無主的池鹽給看管起來。

戰後,有不少解縣鹽商的遠方分支想要重新繼承這些池鹽,但都被趙平以不是嫡系為由給拒絕了,後不少河東世家紛紛派人給趙平送重禮,他們所求的不過是這幾座池鹽,可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是,趙平已經將其賣給了趙國商會,由趙國商會全權經營。

趙國商會雖然是商業聯盟組織,但最大的獲益者是趙平。這一點河東世家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河東世家也曾聯合在一起組成河東商會,刻意抬高糧食和食鹽的價格來對抗趙國商會,但同樣的趙國商會也抬高了蜂窩煤、毛皮、戰馬、牛羊、甚至小炕雞的價格予以反制,所以總的來說,河東世家也沒佔到多少便宜。

雖然這幾座池鹽落到了趙平的手裡,但是鹽湖附近大部分池鹽還是控制在河東世家手中的。

想要削弱河東的世家,自然就要將他們的經濟命脈食鹽給掐斷,動武不行,那就只能動腦子,所以想辦法拉低食鹽的價格最為重要。

而拉低食鹽價格的最好辦法無疑是增加食鹽的產量,當市場供大於求的時候,這價格自然就跌了下來。

所以趙平打算在解縣嘗試種鹽。

如果一個純粹的文科生穿越到東漢末年,他還真的不一定懂得如何種鹽,但是趙平前世是一個撲街網路歷史小說寫手,所以他不但懂得種鹽,而且還懂得講井鹽提純,甚至毒鹽經過提純之後也是可以食用的,有一些是他查百度得到的,還有一些是從其他作者小說中看到的,比如唐磚、重生三國養雞之類的小說。

鹽池又名鹽湖、銀湖,即古河東鹽池,亦稱解池。

趙平帶著能工巧匠圍著鹽池賺了一圈,發現各家鹽池的製鹽方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直接命奴婢從湖中提水而後放在大鍋裡煮,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是在是太耗人力了。

趙平改進了治鹽的方法,那就是隋唐時期形成的五步製鹽法,即集滷蒸發、過“籮”除雜、儲滷、結晶。

為了不讓製取方法被一眾河東世家得知,趙平調來近萬第三軍團計程車卒,在原本幾處作坊之外,修建了圍牆,而後在圍牆之內修建了許多水泥池,之後將鹽池內的鹽水經人力、畜力等運送至這些長方形的水泥池中,藉助太陽或者風力蒸發,一杯水倒在土路和倒在水泥路上的蒸發速度無疑是不一樣的。後世氣溫高的時候,馬路上都是可以煎雞蛋的。

所以水泥池內,鹽水的蒸發速度很快,而後利用產鹽過程中結晶出來的鹽板作為“籮”,待蒸發畦中的滷水“發模湖”,析出大量白鈉鎂礬沉澱,對產鹽滷水起到除雜和提純效果。而後將經過四至六次過“籮”,最後一次經過“淨化籮”後的滷水提送到儲滷畦渾存,為產鹽作原料儲備。

先往結晶畦中加入極少量澹水,目的是降低新生鹽茬與鹽板的粘合度,使結晶出來的池鹽同鹽板的結合變得疏鬆,然後將儲滷畦中的飽和滷水倒入水泥池中,使得大量“光滑、堅實、透明、發青”的氯化鈉晶體不斷析出,過了不到三四天的時間,便得出可以食用的食鹽。

一連兩個多月,趙平全程一直參與其中,畢竟他所掌握的緊緊是殘缺不全的理論,很多東西都是多次嘗試之後才得出來的,最終終於慢慢的掌握了五步製鹽法,而且得出來的粗鹽不但產量高,而且質量要遠高於市面上其它鹽商所產的鹽。

但這樣產出來的依舊是粗鹽,勉強能算是精鹽,趙平又彷照唐裝裡面提純鹽礦的方法,將一部分鹽繼續提純,精過提純之後,所得出來的就是最原始的細鹽了。

......

三個月之後,解縣縣衙之內,一隊隊排列整齊的鐵甲衛正在戒嚴,要知道趙平前來解縣雖然沒有聲張,但還是被世家大族給得知了。

由於科舉制、田稅制度等等,想讓趙平死的世家大族比比皆是,因此這刺殺一事幾乎從未斷絕過,但是一次都沒有成功過,畢竟世家大族中的死士武藝再是高強,但也架不住從三十萬大軍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鐵甲衛圍攻。

解縣有一處最豪華的府邸,幾百名鐵甲衛正在來回巡邏著,禁止任何可疑人員靠近。

趙國商會會長,成熟且豐滿的秦氏收到趙平製出精鹽、細鹽之後,趕忙從晉陽趕了過來,但剛至府內,就被趙平直接抱入房中,而後狠狠地欺負起來。

兩三個月沒碰女人,趙平憋了一肚子火,因此和秦氏數度巫山雲雨,方才鳴金息兵。

秦氏躺在趙平的懷裡嬌嗔道:“妾身是來幫王上打理鹽買賣的,哪成妾身一來,一點正事還沒談,就逮著人家死命的欺負!”

趙平挑逗道:“怎麼你不喜歡?我可記得,你方才那喊聲可是......”

秦氏忙羞道:“王上別說!”

趙平摟著秦氏說道:“召你來所謂何事,想必你也知道了,你說說該怎麼才能擊敗那群河東世家!”

秦氏來之前心裡早就有了對策,說道:“妾身認為應該先將精鹽拿出來賣,價格和那些商人定的一樣,我們精鹽的質量比市面上的要好好幾倍,同等的價格,百姓們一定會選我們生產的鹽!”

秦氏的法子也不錯,畢竟價格一樣的情況下,質量高者自然能獲得更大的銷量。但是秦氏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眼下的鹽價實在太高了。

趙平笑道:“我製造出質量更高的食鹽出來,雖然也是想多一筆收益,但更多的是想要大漢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鹽,使鹽成為像雞蛋一樣的隨處可見的東西,至於賺錢和對付那幫子河東世家都是附帶品而已!”

見趙平這麼一說,秦氏忙道:“王上的意思是咱們的定價比他們的低?”

趙平說道:“我先前派人調查過,如今市面上的鹽價飆升至每石八千錢,實在是太高了,普通百姓已經吃不起了,而在武帝時期,食鹽的價格每石最高不過一千錢而已。所以我決定先推出細鹽,價格定為七千錢每石!”

秦氏不解道:“王上!我們如今庫存之內有多少細鹽?”

趙平說道:“如今鹽廠之內,大約有一萬石細鹽、兩萬石精鹽,每月可產出精鹽一萬石、細鹽五千石。如果能將整個鹽池的所有作坊都給拿下來,那麼這個產量可以翻十倍不止。”

秦氏狡黠的說道:“王上!依妾身的意思,我們可以對外宣佈細鹽的產量每個月只有一千石,這樣我們先對外出售一千石細鹽,看看那些鹽商為了保價是否會全部吃下,等他們吃下之後,我們再推出一批來,反正這百姓大都買不起鹽,王上何不利用這樣的機會,賺上一筆,而且我們還可以......”

秦氏話落之後,趙平笑道:“當初教你的那些商業手段,眼下看來,你是學以致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秦氏忙謙虛的說道:“那也是王上教的好!”

趙平重新將秦氏壓在身下,而後喘著粗氣說道:“那好徒兒是不是該再好好孝敬師傅一回?”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奔大海

嘆一殊

深伏

四川李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