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三月初六。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際。

雁門,馬邑縣,牛家村裡正接到了一個讓全村百姓興奮無比的訊息,那就是州牧大人要給他們分田地了。

早在一百多年前,牛家村的村民本來也有自己的田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失去了自己手中賴以生存的田地,淪為了一個吳姓鄉紳的佃農。

農忙時節,他們要起早貪黑的幫吳家種地,閒暇之時,他們還要去給吳家當牛做馬,可以說一年四季他們很少有時間休息,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只是勉強餓不死而已。

前些日子,吳家聯合起其他鄉紳唆使家奴毆打了前來丈量田地的官差,不成想當天夜裡,吳家和其餘幾家鄉紳就被全副武裝計程車卒給抄了家,聽說他吳家老爺還藏了不少武器,試圖率眾反抗,結果卻是吳家老爺連帶那些平常囂張跋扈的家奴都被當場斬殺。

牛家村的百姓並不關心吳家是死是活,他們所關心的是他們先前租種的田地該怎麼辦?畢竟再過兩個月差不多就該收割了,眼下一聽吳家倒了,而田地都被官府給收去了。

牛家村裡正也曾派人去縣衙打聽,但得到的訊息卻是讓他們在家中等候,但民以食為天,田地關係到他們的生命,所以即便得知田地已經被官府給收了回去,他們依舊是像往常一樣,去田地裡捉蟲,拔草,施肥,精心侍弄著田裡的冬小麥。

他們並不奢求官府會把這些冬小麥給他們,他們只是想著等到收割之際,官府能夠給他們保留一點口糧就行。

牛家村的村民一邊一如既往的像平常一樣在田間忙碌,一邊打聽著各村的訊息。當聽到官府新成立的幾個村子中的百姓都發放了田地的時候,他們都是羨慕不已,按理來說官府有了田地應該優先發給他們這些當地人才是,但是州牧大人卻是早就下了命令,官府的田地優先分給遷移而來的冀州百姓。

他們不理解州牧大人為何要這麼做,但是他們只是平頭老百姓,只能服從州牧大人的安排,好在他們也等到了分田地的這一天。

牛家村村頭,全村四百多口人一個不落的全都到齊了,上至頭髮花白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嬰兒,大家都聚在一起,等著朝廷來的官差給他們發田地。

“齊主簿!您是我們牛家村的大恩人啊!老朽帶牛家村全體百姓給您磕頭了!”

牛老忙帶著全村百姓朝著官府派來分田地的齊主簿磕頭。

“齊老!這可使不得!鄉親們快起來!”

齊主簿到了一句,而後忙將齊老托起,然後忙道:“鄉親們之所以能分得田地,全是州牧大人的功勞,某隻不過是一個聽命行事的小吏而已,眾位若要謝,不用謝我,還是謝趙州牧吧!”

一眾村民見此又忙朝北方跪下拜謝趙平的恩賜,待村民們行完禮之後,齊主簿方才說道:“父老鄉親們,在分田地之前先說一下官府的規定,眾位一定要豎起耳朵來聽!”

在場的全村百姓不論是老弱婦孺,還是青年壯漢,此時都沒有再敢出一聲。

齊主簿見此很是滿意,便說道:“相親們,官府發給你們的田地,你們可以用一輩子,但是不能拿來賣,也不能贈給他人。等你們逝去之後,你們手中的田地會優先分配給子女,如果沒有子女的話,那麼田地就會被官府收回來,所以如果你們想世世代代保住田地,那就努力生孩子吧!”

在場有孩子的夫婦無疑都是高興地,而沒有孩子的夫婦都開始想著晚上回去是不是要開始造娃,先前他們也想生,但是連飯都吃不飽,哪裡敢生孩子啊!

齊主簿見沒人出言說什麼便又接著說道:“分到田地之後,每年需要向朝廷繳納十分之二的田稅,除此外,凡年齡在15到60歲之間的不論男女,每年需要向官府繳納錢80!”

眾人一聽覺得倒也能接受,畢竟他們先前替吳家種地,除了吳家幫他們繳納人頭稅之外,他們只能得到不到一成的糧食。人頭稅相比以前也是低了很多,而且孩子們都是不要繳納的,這麼算下來,他們一年的田地收入能留下七成有餘,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齊主簿又道:“雖是十稅二,但是鄉親們無須服徭役和兵役,這可是仁政啊!”

一眾村民見此紛紛感激涕零,心裡想著回去一定要給趙平立個像,天天頂禮膜拜。

到了最後,齊主簿方才來至提前準備好的桌前,而後開啟寫好的帳簿開始念道:“牛小六!”

“我在!”

一名瘦弱的漢子忙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齊主簿看了一眼賬簿而後說道:“你家中一共四口人,大人三口,孩童一口,因此分得上等田六畝,中等田六畝,下等田四畝!”

牛小六忙問道:“這小孩也能分田地?”

齊主簿笑道:“當然能,趙州牧說了,年齡十五歲以下者皆可分得四畝下等田!”

牛小六見此忙一拍腦袋,而後說道:“那我家明年若是添了丁,還能再分到田地嗎?”

齊主簿忙回道:“只要官府手中還有地,你就可以來申領,但是如果孩子中途不幸夭折了,這田地官府是要收回來的!”

牛小六接過憑條之後,而後拉著自家老孃還有懷裡抱著孩子的媳婦的手,跟隨官差一起去熟悉一下分給他們!

“牛大壯!”

“來了!”

一名體格健壯的中年人忙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齊主簿看了一眼賬簿而後說道:“你家中有十口人,大人八口,小孩四口,當分得上等田16畝,中等田16畝,下等田16畝!據我所知你家老三在軍中當兵,因此多加十畝上等田!”

“多謝齊主簿!”

牛大壯忙領了憑條而後帶領家人喜滋滋的去認識屬於他們的田地,他的三弟是村中唯一在朔方軍中當兵的,一開始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郡兵,後來聽說參加了軍中選拔成為了玄武騎的一名騎兵,光一個月的軍餉就是兩千錢。

朔方軍士卒的軍餉分成兩半發,一半發給士卒,一半發給士卒的家屬。只有在你沒有家屬的情況下才會全部發給士卒本人。

所以牛大壯一家是牛家村日子過得最舒服的一家,不但幾個弟兄都娶上了媳婦,而且孩子還生了好幾個。

如今又多發了十畝田地,一眾村民都是羨慕不已,已經有不少人打著盤算,是不是也要去當兵入伍。

這樣的一幕幕一直不停地在朔方刺史部各處村落上演著,等到夏收上繳完田稅、人頭稅之後,看著自家還剩下那滿倉的糧食,不由得更加擁戴趙平的統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左五院之劍道無雙

夢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