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之後,第一批蜂窩煤終於生產了出來,不過它們並沒有用來售賣,而是直接被趙平免費送給了剛剛在朔方刺史部安家的數十萬百姓,總算是避免了無數山林變成光禿禿的景象。

剪除境內世家大族私兵之後,趙平手中所掌控的田地已經佔據朔方刺史部的一半,但即便如此也不夠也不夠八十多萬百姓所使用的。

而朔方刺史部雖然遷走了一些豪門大戶,但還是有很多中小家族留下來的,他們解散了私兵,上交了武器甲胃之後,見趙平並沒有繼續為難他們,於是該幹嘛還是幹嘛,繼續享受著地主階級奢侈的生活。

沒成想春暖花開之際,官府又公佈了幾條讓他們驚慌失措的政令:

第一,下令清丈朔方刺史部所有田地,核實田地所有者,凡是無主之田,皆收歸官有,而後發放給百姓,百姓有終生使用權,但沒有買賣權。一旦百姓逝去,其子享有優先使用權,但如果沒有兒子的,田地將會被官府收回去。

第二,官府將田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上中下三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也就是後世比較有名的方田均稅法,只不過趙平為了減少人力支出,將五等改為了三等。

第三,清查朔方刺史部人口,設立嚴格的戶籍管控制度,不論是生存在山間的獵人還是豪強鄉紳家中的奴僕都必須登記在冊。

第四,田地不能荒,一但荒廢一年,那麼第二年你手中的田地將被官府給收回去。

第五,重新設定人頭稅,取消“口錢”,只徵收算賦,不論是什麼籍貫一年需要繳納80五銖錢的人頭稅。

漢朝,凡是年齡在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要向國家交納120錢,稱為“一算”。凡是7歲到14歲的兒童,不論男女,每年每人交納20錢也就是口錢。

漢王朝的田稅起初是十五稅一,後來改成十稅一,再後來逐漸演變成三十稅一,看起來很低,但除了田稅之外,百姓還要繳納人頭稅,服徭役,服兵役,有時候他們還需要向皇家繳納獻費,也就是孝敬費。

所以總的來說,漢朝所有賦稅加在一起大約是需要上繳田地所產出的百分之四十,而到了東漢末年,全國大片土地被世家大族豪門所佔據,百姓手中擁有的田地越來越少,繳納的賦稅反而越來越重,最終不得不揭竿而起。

趙平取消了徭役,如果官府需要修建城池道路,就需要出錢僱傭民夫,而且不能耽誤百姓的春種夏收。同時也取消了兵役,實行募兵制,百姓應徵入伍,不但每月享有軍餉,而且可免除家中兩人的人頭稅。

而田稅,趙平則是由三十稅一改為了十稅二。

政令下發之後,百姓們自然是歡欣鼓舞,畢竟從今以後,他們除了一個人頭稅之外,只需繳納田產的十分之二即可,也不用服徭役和兵役。

但一眾豪強士紳看到趙平的這幾條政令就很難受了,首先他們手中的田地不少都是串通地方官員隱瞞不報的,這一清查肯定就會被查出來,到時候就需要繳納大量田稅。

其次,他們家中都豢養了大量的奴婢,根據漢律奴籍需要繳納雙倍人頭稅,而為了躲避這個稅,他們對家中的奴婢都是藏著掖著,眼下趙平清查所有人頭,這些人肯定會被查出來。

最重要的是三十稅一改為了十稅二,要知道這無疑是動了他們的蛋糕,要知道他們之所以積累萬貫家財,蓄養私奴,前提之一就是朝廷極低的稅率。

簡單來說,地主家中的一畝地年收入如果是3000錢,那麼他們只需向朝廷繳納100錢,給百姓100錢,而剩下的2800錢則都是他們的,如此日積月累,方才家財萬貫,成為人上人。

如今趙平陡然將田稅提高到百分之二十,那就意味著他們一畝地要向朝廷繳納600錢,再加上人頭稅和圈養奴婢們的人頭稅,他們每年的收入將會大幅度減少。

而且眼下他們還碰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朔方刺史部沒有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少,這也就意味著租他們田地的佃農會越來越少。

沒有佃農,自然無法正常耕種和收穫,那麼他們手中的田地就會變為荒田,一旦荒上一年,就會被官府強制收回去,那到時候祖宗幾輩人好不容易攢下的田產就得白白便宜官府了。

當然大漢的百姓是勤勞的,即便他們手中有官府發的田地,衣食不愁,但是他們依舊會去租鄉紳之家的田地來種,但是同先前不同的是,如果你收的租子高,他們是不會幹的。

所以你若想田地不荒廢,你就得減租,減的少了自然沒人願意幹,減的多了你又感到肉疼。你想反抗,但你手裡已經沒有私兵了,說白了,要麼接受,要麼把田地賣給他人,而後舉家搬走。

所以各世家大族紛紛派人前往洛陽控訴趙平的暴政,試圖引起皇帝劉宏的注意,讓劉宏下詔書取消這些政令。

他們的控訴是傳達給了朝中官員,朝中官員的奏疏也是上了不少,但換來的卻是劉宏一道清查全國人口的政令,大有效彷趙平之意。

在劉宏眼裡,廢除徭役、兵役,改變大漢的田稅,他是做不到的,但是清查戶口還是可以的,因為如此一來,說不定又能撈上一筆。

各地州牧太守一開始認為趙平的這幾條政令肯定會讓天下世家大族共討之,但沒有想到大家都偃旗息鼓,裝作看不見,而朝廷也沒有任何要治趙平罪的風聲。

訊息傳到濟南國,濟南相曹操聽聞後久久不語,他雖然打著孔融的名義收編了青州的二十餘萬黃巾軍,剔除老弱,組建了大約有五萬人馬的青州兵,但是為了維持這五萬士卒,他可以說幾乎是耗盡家財。

趙平的政令讓他很是眼紅,他也想在青州複製趙平的幾條政令,但他還有一個頂頭上司那就是州牧孔融,孔融在一日,曹操多少有點憋屈。

謀士戲志才看透了曹操心中所想,於是獻了一計,那就是派刺客刺殺孔融,本來計劃安排的十分順利,但是不成想太史慈湊巧在孔融身邊,一眾死士竟然打不過太史慈。

孔融因此僥倖逃過一命,事後經過麾下謀士王修的分析,推算出是曹操派來的刺客,因此本來視曹操為左膀右臂的孔融開始提防曹操,二人正式決裂。

而朔方刺史部苦等無果的豪強鄉紳,他們最終只能服從趙平的政令,一邊減少家中的奴婢,一邊減輕佃農的租子,以求苟延殘喘。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