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牛幾人領著幾輛牛車回來了,車上都是他們的東西。“怎麼回來這麼晚?”李煥都小憩一陣了。現在太陽都快下山了。

“少爺!剛剛在碼頭跟小吏糾纏了一陣兒,他們非要收厘金!這些又不在厘金的範圍內,不給錢還不讓走。”張大牛有些氣不過。

這個時代的厘金只收四種。聽著挺良心的,但四種分別是“洋藥厘,土藥厘,鹽厘,百貨厘”尤其最後的百貨厘那就是把日用商品包了圓。重要道路上的都是收稅點,過就得交錢。水泥現在國外已經有了,叫做洋灰。但這些人聽都沒聽過,收不收這個稅,收多少全看他們黑不黑。

李煥點點頭,也頗有些無奈:“錢不夠用了再找我。大家都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吃個飯。我們今天也嚐嚐這武昌城的美食好不好吃!”

眾人聞言都十分開心,有什麼不開心的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那就多來幾頓!

李煥也到巷子外在路邊隨便找了一擺攤的老人家,老人家席地而坐,面前擺著都是些竹編制品。“老人家還是個手藝人呢!”李煥上前打了個招呼。

老頭拘謹的收回穿著破草鞋的腳,怕驚著這位穿著得體的小少爺,滿臉堆笑:“這位小少爺,可看上什麼物件。”

李煥搖搖頭,遞上兩文銅錢:“向老人家打聽點事,這武昌城內哪家酒樓最好?”

他也聽出了李煥的口音,李煥說的普通話,在他聽來就是北方口音。“這位小少爺北方來的吧,要說味道老頭我肯定不知道,但要說名堂我還是瞭解一二的。”

“這武昌城裡,有五家酒樓赫赫有名,各有各的好。頭一家得說金谷樓,這名兒還是從西晉那個石崇的奢華故事裡得來的。那時候的金谷樓啊,就是富貴和享樂的代表。當然啦,現在的金谷樓肯定不是以前的那個,但那股子奢華的勁兒可一點兒沒變。

再來說說會芳樓,這就是那些讀書人愛去的地方。他們在那兒吟詩作畫,交流心得,簡直就是個文化交流的寶地。你要是想沾點兒文氣,會芳樓絕對是個好去處。

還有五明樓,這地方的菜啊,做得那叫一個精緻,環境也挺好。晚清的時候,那些當官的、有錢的商人要請客吃飯,首選就是五明樓。樓裡頭裝飾得豪華得很,服務也是一流。每一道菜都做得像藝術品一樣,吃上一口就讓人忘不了。

聚仙樓呢,因為經常接待那些達官貴人,所以也是名聲在外。聽說啊,晚清時候的好多政治和商業交易,都是在聚仙樓的包間裡談成的。這地方啊,簡直就是權力和金錢的交匯點。

最後得提提大興樓,這地方以價格親民和菜品豐富贏得了老百姓的喜愛。不管你是啥身份,都能在這兒找到適合自已的美食。大興樓啊,就是老百姓的美食天堂”

李煥沒想到這老頭說得頭頭是道,還真列出不少酒樓。一行十人,那花費太高的地方肯定也去不了,得節約用錢。最後還是決定去五明樓,就帶他們去吃頓好的。

張大牛等人也洗漱一番換了衣服出門了。一行人直奔五明樓,一轉角處,一處大酒樓赫然聳立。各種木製牆體看上去有些年份,厚重感撲面而來。雕樑畫棟,看上去甚是美觀。

他們邁過門檻,踏入酒樓。酒樓之內,人聲鼎沸,各色人等穿梭其中。商賈們低聲交談著生意,文人墨客、江湖俠客們則議論時事。

店小二連忙迎了上來:“這位少爺裡邊請!”“隨便找兩張桌子吧,多安排一些招牌菜!”李煥徑直往裡面走。他就準備坐一樓大堂了,一邊等菜一邊聽周圍的八卦。店小二看小少爺雖然沒有穿得特別華麗,但也得體,隨行的十人也帶著武器像是護衛,不敢怠慢,連忙去安排吃食去了。

……

過了一會兒,正值晚餐高峰期,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多。菜也終於上來了“小少爺是外地人吧,可否讓我給您介紹介紹。”李煥點點頭,這些特色菜他也不懂,光吃有什麼意思。

“這道清蒸武昌魚以鮮活的武昌魚為主料,口感滑嫩,清香鮮美;這道黃陂三合可有年頭了,黃陂那邊的老祖宗們傳下來的手藝,幾百年了呢!味道,嘿,別提多正宗了!還有八卦湯,您看這湯的名字就知道不一般,湯裡的烏龜背殼形狀就像那古代的八卦圖案,這可是咱們武漢的特色,喝了能延年益壽,人稱‘長壽菜’……”

菜上完,兩桌人也開始享用美食。

此時,鄰桌的一群醉漢正在大聲議論著時政,引得李煥眾人側目,他們穿著像是哪裡的吏員。現如今最火熱的訊息就是張之洞在漢陽籌建鐵廠的訊息,他們談論的也是這件事。

這時一桌讀書人也聽到他們大聲談論,直接插嘴對張之洞在漢陽建立鐵廠的計劃嗤之以鼻。“張之洞這老兒,真是老糊塗了!竟把鐵廠建在漢陽那等偏僻之地。”一個衣著華麗家世不錯的讀書人嘲諷道,他的臉上也泛著紅光,顯然是醉得不輕。

旁邊一個精瘦的學子模樣的人介面道:“說的是啊!武漢既不產鐵也不產煤,張總督卻準備把鐵廠建在漢陽。這不是明擺著想要藉此機會中飽私囊嗎?”

其他桌又有一人站起來:“大冶的鐵礦已經開採千年,聽聞盛宣懷大人曾表示願將大冶購得之鐵山礦交給張總督開辦,但後來張之洞仍選擇漢陽?還不是想把鐵廠控制在自已手裡!”這個時代鋼鐵就是戰鬥力。

又一身著綾羅綢緞,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男子也站出來:“我也聽說了,李鴻章總督主張建在產煤區;盛宣懷大人主張建在大冶黃石港一帶;比利時礦師白乃富建議建在武昌城內……”

眾人都有些吃驚於此人的訊息靈通。

李煥也有些震驚,聽到這些人的談論,他無法評價,各有各的主張說法。對於張總督,他沒接觸過無法評價;但從後世記錄的他的所作所為來看,是一直致力於強國之路的。對外強硬、對內主張‘中體西用’。十分敢於做事,從他創辦的各式新學學堂和企業就得知。

聽得眾人的說辭,他也想摻和一下。於是,他對著身邊的張大牛低聲囑咐著什麼。張大牛站起來清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你們都有自已的看法,我家少爺也有自已的意見。”

李煥聲音太小了,張大牛的嗓音還是鎮住了周圍的人,紛紛向他投來目光。也都看向一旁端坐的李煥。見他年紀甚小都有些輕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個建築師系統

松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