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12月4日,晨曦微露。

李煥早早地起了床,穿戴整齊後,他小心翼翼地將昨晚趕寫的文章裝進一個布袋,又提著一個裝著白粥和鹹菜的餐盒,走出家門。

昨夜,他將譚嗣同灌醉,並讓他稀裡糊塗地在“聘書”上籤了字。現在想想,李煥還是有些後怕,畢竟譚嗣同是出了名的性情剛烈,萬一他酒醒後反悔,自已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為了穩住這位未來的大人物,李煥決定趁熱打鐵,去譚家獻殷勤。他特意熬了清淡的白粥,配上爽口的鹹菜,希望能緩解譚嗣同的宿醉。

當然,僅僅是粥和鹹菜還不夠,李煥為譚嗣同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篇名為《論當今社會之階級矛盾》的文章。這篇文章以犀利的筆觸,深刻地剖析了清末社會的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統治的腐朽和黑暗,並指出了變革圖強的必要性。文章的墨跡未乾,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字裡行間都透露出李煥的銳意和激|情。

李煥知道,譚嗣同是一個銳意進取的變法派,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徹底成熟,但他骨子裡是一個堅定的圖強者。這篇文章,無疑會引起譚嗣同的共鳴,進一步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

李煥來到屋子門口,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敲門。屋內傳來摸索的動靜。

“吱呀——”厚重的木門開啟,譚嗣同探出頭來,他臉色有些蒼白,顯然宿醉未醒。李煥沒等他開口說話,便推門而入。

“復生兄,昨日失禮了,今日特來賠罪。”李煥將餐盒和布袋放在桌上,笑著說道。

譚嗣同抬頭看到李煥,先是一愣,隨即想起昨晚的事情,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是明燁兄,快請坐。”

“這是我親手熬的粥,還有幾樣小菜,希望能緩解兄臺的宿醉。”李煥一邊說,一邊將粥和鹹菜擺放在桌上。

“有勞明燁兄費心了。”譚嗣同拿起勺子,喝了一口粥,讚道,“清淡爽口,正合我意。”

“兄臺喜歡就好。”李煥見譚嗣同臉色好轉,便從布袋裡掏出那篇文章,遞給譚嗣同,“這是小弟不才,寫的一篇拙作,還請兄臺指教。”

譚嗣同接過文章,看到標題《論當今社會之階級矛盾》,不禁來了興趣。他放下勺子,開始認真閱讀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譚嗣同的眉頭越皺越緊。文章中,李煥以犀利的筆觸,深刻地剖析了清末社會的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統治的腐朽和黑暗,並指出了變革圖強的必要性。文章的觀點新穎,論述嚴謹,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譚嗣同放下文章,抬頭看著李煥,眼中充滿了驚訝和讚賞,“明燁兄,你這篇文章,見解獨到,論述精闢,令人歎服!你對當今社會弊端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我深有同感!”

李煥謙虛地笑了笑,“兄臺謬讚了,小弟只是略盡綿薄之力,希望能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

“明燁兄,你我志同道合,今後要多多交流才是。”譚嗣同激動地說道。

李煥見他情緒已經起來了,便拿出他昨晚簽下的“聘書”。

譚嗣同看到“聘書”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輕輕搖著頭笑著說道“罷了罷了,我在這教一陣書也未嘗不可。”

說完兩人四目相對,相視而笑。兩人又藉著社會矛盾繼續聊,從國家大事到社會民生,無所不談。李煥來自21世紀,見識廣博,思想新穎,他的見解讓譚嗣同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李煥穿越到現在一直未對他人講過紅色思想,從來都是在剖析社會,批判社會的黑暗面。

直接給他們一條道路,而不給他們看為何如此,那他們的堅毅是不夠的。而李煥要的是思想滿滿都是紅色的人。

李煥和復生兄相談甚歡,談話間隙,李煥建議道:“復生兄,我看不妨多邀請些朋友來此,人多力量大嘛!”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略微嚴肅,隱晦地提醒道:“只是,這挑選人選上,還是要慎重些,需得是那些志同道合,信念堅定之人。你知道的,有些事,可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也不是人人都能堅持到底的。”

李煥沒有明說,但話裡的意思卻很明確,那就是要避開那些思想不堅定,容易動搖的人。他相信復生兄能明白他的意思。

譚嗣同聽罷,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沉吟道:“明燁兄所言極是,此事非同小可,的確需要慎之又慎。我會好好考慮的。”

吃完早飯,李煥見譚嗣同已經答應留下,且沒有任何不滿之意,便決定帶他去村工廠那邊看看。村裡的水泥廠正熱火朝天地生產,源源不斷地為山上的建設專案提供著原料。

兩人沿著山路攀爬,譚嗣同的目光越過山坡,眼前的一幕讓他震驚不已。在這僻靜的山村裡,竟矗立著一大片鋼筋水泥的建築!與周圍古樸的村舍相比,顯得格外突兀,彷彿是未來世界誤入此地。

部隊的訓練也令他大開眼界。士兵們排列整齊,動作劃一,嚴肅認真地操練著,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力量,與清廷那些散漫的軍隊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遠處,士兵們震耳欲聾的口號聲,聲聲透著堅定,彷彿一股熾熱的陽光照耀在譚嗣同身上,讓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希望。

走到溪流邊,譚嗣同被一座奇特的建築吸引,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麼?一看就不是天然形成的。”

李煥笑著答道:“這是水力發電廠。”

譚嗣同更加震驚了,驚呼道:“山村裡還有電?!” 他可是聽說過,電力只有北京和上海的部分地方才有,沒想到在這偏遠的山村,竟然已經普及了電力!

他難以置信地回頭看向李煥,眼神中充滿了疑問:“這些……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

李煥卻只是神秘地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復生兄,你留下慢慢看便知道了。”

譚嗣同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波瀾起伏。這個小山村,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充滿了未知的驚喜和力量。他突然意識到,自已所見到的,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一股強烈的求知慾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更加堅定要留下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孔子掛像

長借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