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些日子蓬萊山上各安無事,魏玉嬌早上在庭院裡寫書,上午要麼在丹房中煉丹、要麼在煉器室煉器,下午在蒲團上修行,晚上去宮殿中冥想,每一天都健康又規律。

海灘上的郭明每一天就過得跟荒野求生似得,他沒收到不許進宮殿群的訊息,但卻很守規矩地一步不敢靠近,只是先在一旁伐木,於水源邊上做了個臨時小屋,隨後一邊打獵,一邊造船。

兩人都心照不宣地始終不與對方接觸,魏玉嬌是抱著一種試探與測試的態度,而老人更多的心理活動是畏懼。與一名可以輕而易舉拿捏自已性命的大能做鄰居實在是太可怕了,你不敢揣測對方的忍耐限度到底在哪裡,尤其所謂的做鄰居本質上還是人在屋簷下的狀態,郭明不敢把一切都壓在這位蓬萊仙的善意上,物資食料更是一點不敢多拿,生怕把女子給惹到了。

直到木船做好的那一天,完成了船隻短距離航海試驗的郭明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分批將自已收集到的物資裝到船上,主要包括淡水、肉食、動物皮毛、可食用植物和水果,所有的東西加起來正好是一人份的量,多一點備用的盈餘,看得出來他製造最後也沒有要撈一筆的想法。

當老人搬運最後一批水果的時候,突然驚訝地發現那位只有過一面之緣的青衣女子居然出現在了小木屋裡,她旁邊是一張小桌,桌上面擺著的就是郭明準備帶走的水果。

“拜見仙長”。

“你倒是獨具慧眼”。魏玉嬌提起一隻手,輕輕將一枚靈果攤在掌中,她拿著靈果轉過身,正看見門外的老人微微鞠躬,兩手抱拳,終究是沒如首次見面那樣跪拜,便知道對方確實把話聽進去了,如此一來,魏玉嬌的心情又好了不少,唇邊掛上了善意的笑,“我今日煉丹,正缺這幾枚果子,你可願割愛?”

“仙長說笑了。”本來還以為女子故意來一趟有是別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來道別的,郭明完全沒料到對方居然是來討果子的,就像魏玉嬌一開始沒料到他不敢上山一樣,“這仙果本就是仙長道場上所結,哪有割愛之說,您若看上拿走就是”。

老人這般痛快,魏玉嬌也不推脫,長袖一蕩,桌上5枚靈果便消失不見了,她慢慢走出木屋,來到了郭明的面前,將隨身帶著的綠色小葫蘆解下來遞了過去。

“這5枚果子其中一個算是還了我當日救你一命的因果,剩下的4個我不白拿,這葫蘆裡還有4顆延壽丹,吃下一粒能添壽20年,你且拿去,這樁因果便了了”。

郭明聞言頓時大驚,連連擺手,笨拙地後退,語無倫次、磕磕絆絆地推脫道:“仙……仙長,我哪受得起……這個,誒呦,這都是仙人們吃的……我,我怕,我不能……這……”

魏玉嬌的表情似笑非笑,她玉女挪蓮般柔步貼近上去,硬是把小葫蘆推進了老人的懷裡,“若不敢吃,當個傳家寶也好,你應當聽過,修仙一途最忌諱沾染因果,否則往後必被心魔所困。你莫非想要害我,叫本座渡劫時雷霆穿心?”

起初稱我,後來講的是本座,越走越近的同時故意用變化疏遠的自稱相迫,到最後連“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這種話都說出來了,老人自然沒法不識抬舉,他苦笑著領了仙藥拜謝,隨後便渡海離開了蓬萊山。

飄在海上何時歸來都難說,所以郭明回去時並未引發什麼轟動,船隻的事情也只推說遇到了風浪,運氣好到了有足夠物資的海島,所以僥倖回來了。郭明的家中正好四人,除了妻子之外還有一對兒女,原本老兩口是打算把丹藥都給孩子的,可想到仙人算無遺策,4個仙丹正好對應4人,所以就一人一個吃了。

魏玉嬌確實沒騙他們,丹藥都是正兒八經的延壽丹,吃了以後只能延遲體表的衰老表現,不能一下子讓人回到20年前,她覺得把那樣的東西給凡人反而是害了他們,回頭引來歹人覬覦就遭了。你說自已就帶回來4顆丹藥全都吃了,人家就是覺得你拿回來了40顆藏起來準備給兒孫用,那哪裡說得清理。

不過除了這4顆延壽丹之外,救人當天魏玉嬌還給郭明餵了一顆六陽長生丹,兩枚丹藥的效果疊加起來,讓老人順利活到了231歲,眼看著重孫輩長大,家族枝繁葉茂,兩百多歲後已然豁達了的郭明最後已經不在乎保密曾經遇到過蓬萊山的事情了,臨死之前,他還指出了蓬萊山所在的大致方位。

訊息流傳出去,整個東海沿岸都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

對此,魏玉嬌一樣早有預見,若是隻想救人後圖個清靜,她大可以在郭明回去的海路上把人的記憶給刪了,特意花力氣把老人的壽歲在平均年齡只有不到30歲的時代拔高到兩百多就是為了把蓬萊山的招牌打出去。

人類始終孜孜不倦夢寐以求的無非就是長生二字,有了一位活生生的、生活在身邊的例項,主角小姐就不擔心沒人求仙問道。

在郭明剛剛活過80歲時,就已經有知道他曾出海經歷過長時間失蹤的人揹著大家訪仙了,郭明活過100歲時漁夫們出海的目的就不再單純了,後來本人透露口風時出海之人已是絡繹不絕,即使找不到仙人蹤跡,出一趟遠海搞點特產回來買賣也能賺一筆錢,這是後來東海之上千帆競渡的一大主要原因。

安坐蓬萊山上的魏玉嬌就一一甄別這些靠近過來的船隻,凡喜爭名逐利、夢想一夜暴富和幻想學得仙法欺行霸市的,就暗示他們再不靠近這片海域,凡性情溫良、心氣平和、真正有進取心和沒有不良嗜好的,就放他們上來。

這些年裡,她倒是收留了三十多名原來從事各行各業的人,這其中有織蓆販履的、有捕蝦插魚的、有編筐做簍的、有吟風詠月的。魏玉嬌把自已所寫的諸多經典一一相授,天文地理、詩詞歌賦、佛學術數、廚藝雜學、醫藥毒物、道法音律等每日清晨都講上一遍,上午再傳一些吸靈納氣、強身健體的武學督促他們修行。

所謂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批又一批的人訪仙問道,走多留少,蓬萊山上的人一點一點慢慢增加著,直到他們的數量來到50整時,一個有些特別的客人來了。

來的是一名二十多歲的男青年,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可眼中流淌著堅毅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兒。

魏玉嬌推演過,他的過去十分糟糕,品行勉強還行,腦袋裡全是對復仇的渴望,他未來的人生道路也罕能抵達有善終的,理論上他根本沒有機會靠近蓬萊山,可是這個人有一點比較特殊——

他有靈根。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生萬古,看遍紅塵

風中燒雞

原訣

丁維

縈繞風谷的誓言

林衡川

當上童星後我爆紅了

星佩佩

開開不知我是宇宙之主

宋一鳴

異界:世界要求我拯救世界

那情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