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第一個能夠做到將全國土地都丈量清楚的,就是大明帝國。

朱元璋大建魚鱗冊,親抓土地丈量,猛搞人口普查,編定了賦役黃冊,將戶口編成裡甲,讓‘輪役’的制度登上舞臺。

不過,經過了建文帝的瞎搞猛搞,如今大明魚鱗冊的真實性還是否有效?

更主要的是‘裡甲’制度的破壞,影響了皇權下鄉的作用。

二十年丈量清楚全國土地,解決了歷朝歷代的難題,朱元璋的確是相當有為的開國君主。

但是,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夠做到朱元璋那般的,魚鱗冊的破壞,在嘉慶時期就已經相當嚴重。

“這…”

徐長卿的話語,毫無疑問讓朱棣和朱高熾,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豪強之害,他們不是不清楚,不過這是千年以來的痼疾了,根本沒有人能夠解決的呢。

身為將來的永樂帝,還有未來的太子朱高熾,對於徐長卿的本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你,很不錯。”

此刻的朱棣,稍微明白了徐長卿屠龍術的一點真諦,明白這小子的心中,真的是有著不少韜略的。

而朱高熾對於這位姚廣孝的弟子,也有了重新的認知。

可以說,徐長卿是真正有大才的。

“殿下繆讚了。”

徐長卿一笑,“我不過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而已,稍微懂了一點雜學。”

“小子不通實務,一點淺見,還請殿下勿要怪罪。”

徐長卿說著,“若是能夠解決商稅,那麼有關於大明寶鈔的問題,也可以迎難而解。”

“寶鈔?大明的寶鈔,有什麼問題嗎?”

朱棣的表情,顯得有些疑惑的模樣,對於大明寶鈔的問題,一點也不明白。

如今的寶鈔,在朱棣的眼中執行的好好的啊。

“敢問殿下,可知立國之初,太祖為何要恢復寶鈔之策?”

徐長卿一笑,對著朱棣開口反問道,沉思了一下,朱棣就在這時候開口解釋,“父皇建國之初,大明太窮了,百廢待興,用錢的地方很多?”

“不錯,殿下是跟著太祖過來的,應該知道當初的難處,當時朝廷處處的捉襟見肘,無計可施,小的故大膽,推測一番,寶鈔之舉不改,那麼大明,會重現元時亡國之禍。”

他的話語,顯得有些鄭重了許多。

“寶鈔之舉,有何利弊?”

朱棣一下就急了。

他不是順位繼承,特別的想做出一番功績,等死後給那老朱看看,自已不比朱允炆差。

聽著徐長卿這麼說,朱棣的心思一下就活絡起來。

“不錯,長卿啊,寶鈔之策,事關大明社稷,你可不要妄言啊。”

一旁的朱高熾,也在這時候出言提醒,寶鈔事關國家財政,也是大明唯一發行的紙幣,要是出現問題了,影響的可是大明的上上下下。

“那麼,長卿能否問下,寶鈔能否換成銀兩?”

徐長卿一笑,對著朱高熾而道。

“當然可以,有什麼不對勁的嗎?”

朱高熾下意識的回答道。

“那麼,世子可算過,大明寶鈔在發行之初,價值幾何呢?洪武八年,大明寶鈔發行,一貫紙錢能夠換一貫銅錢。”

徐長卿語氣一頓,繼續說道,“一貫紙鈔,就能換一石大米,那麼洪武二十七年,一石米已經相當於寶鈔十貫。”

“如今,寶鈔又價值幾何,而後續的寶鈔,也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持續的貶值,其後果,不可避免的會動搖大明社稷,影響大明的貨幣主權。”

他的話語,讓朱棣和朱高熾對視了一眼,眼神當中,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動搖貨幣主權,長卿啊,您能否說明下,貨比主權是個什麼東西?”

朱高熾聽著有些奇怪,不過還是在這時候開口詢問道。

“貨幣主權,也就是大明發行錢貨的權力,大明金銀不足,天下財貨逐日增多,如今已經不比大明之初,不變寶鈔之法,那麼大明未來,也會因此動盪。”

徐長卿侃侃而談,而朱高熾看著徐長卿越發滿意,知道徐長卿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才之人。

而朱棣眯著眼睛,聽著徐長卿的敘述,不由得點頭。

“長卿啊,若不是你是這老和尚的弟子,咱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你了。”

朱棣說著,面色似乎一下變冷起來,“你說的頭頭是道,而且你的屠龍之術,也不愧是屠龍術。”

“你說,咱要如何安排你,在朝堂做事啊。”

空氣中的氣氛,似乎一下就變得肅穆了許多,朱棣盯著徐長卿,上位者那不怒自威的氣質,常人一見怕是早就跪下。

“長卿的言論,都有些大逆不道,不太適合朝堂為官。”

徐長卿一笑,“若是殿下有疑問,那麼儘管問我就可以了,或者給我安排一些雜務,幫助殿下處理一些瑣碎之事即可。”

“我唯一的期望,就是如何讓大明,變得更好而已。”

他的話語,帶著一絲的鄭重和真切,而朱棣的面色很快緩和了下來。

“咱明白了。”

“咱會好好想想,怎麼安置妥當你的,正好也不負,老和尚的教導。”

朱棣此刻想的是,朝堂是需要徐長卿作為鯰魚,作為他的一把刀,盯著大明的官場。

如今,自已才入主應天不久,忠於建文的肯定還有不少。

這些人,朱棣都要一個信得過的人,給自已建議,然後去幫他處理。

而長卿,作為他的備用人選,是準備替代日後老和尚的作用的。

咸寧公主聽著他們的敘述,呆萌的小眼神一點也不懂的模樣,雖然不太明白。

但是,她覺得徐長卿的樣子確實是太帥了,有一種翩翩公子的感覺。

女孩子,對於喜歡的人,總是有濾鏡的。

而且,徐長卿的模樣確實可以,在這個古代,可以說貌比潘安也不為過。

公主的少女心,盪漾了。

雞鳴寺,禪室內。

“好玩~”

朱瞻基則陪著老和尚一起,玩起了五子棋,“這個五子棋,好有意思,感覺好不費勁的樣子。”

“老和尚,你又輸了。”

皇孫童稚的話語,讓姚廣孝輕撫著鬍鬚一笑,“皇孫聰慧,大才。”

“好聖孫,興三代。”

對於朱瞻基的評價,姚廣孝自然是相當高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影之宇智波家的芸

吾朝聞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