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可能好奇這本書的來源。雖然它的故事看似荒誕,但是如果你能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刻的趣味。讓我為你們揭示這個故事的由來,以便你們在閱讀時能更好地理解。

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女媧煉石補天的時期。在當時,女媧在大荒山的無稽崖煉製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高十二丈、寬二十四丈的巨石。然而,她只用了其中的三萬六千五百塊,留下了一塊未使用的石頭,被遺棄在青埂峰下。令人驚訝的是,這塊石頭經過煉製後,已經具有了靈性。它看到其他的石頭都被用於修補天空,而自已卻因為不被視為有用而被忽視,因此,它開始自我抱怨和嘆息,日夜悲泣,深感羞愧。

一天,當石頭正在自怨自艾的時候,突然看到一位僧人和一位道士從遠處走來。他們的骨骼獨特,神態非凡,邊走邊聊,來到山峰下,坐在石頭旁邊。他們開始談論一些神秘的事情,如雲海中的神仙,然後話題轉向人間的榮華富貴。石頭聽到這些,被激起了凡心,也想要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然而,它自認粗糙愚笨,無法實現這個願望,於是,它開口向兩位仙人祈求幫助。

石頭說:“大師,我是一塊蠢物,不能向你們行禮。我剛才聽到你們談論人間的榮耀和繁華,我非常向往。雖然我粗蠢,但我已經有一些靈性。我看到你們兩位都是仙體道骨,必定有補天濟世的才能和利物濟人的德行。如果你們能發一點慈心,帶我進入人間,享受幾年富貴生活,我一定會永遠銘記你們的大恩大德,永遠不會忘記。”

兩位仙人聽到這些話,齊聲笑道:“善哉,善哉!人間確實有一些樂趣,但是那些樂趣不能永遠依賴。而且,‘美中不足,好事多磨’這八個字總是緊隨其後。瞬間的快樂可能會轉變為悲傷,人事已非,物是人非,最終一切都會歸於空虛,所以,你不去可能會更好。”

石頭的凡心已經被激發,無法接受這些勸告,於是它再次懇求。兩位仙人知道他們無法強迫石頭改變主意,便嘆了口氣說:“這也是靜極思動,無中生有的定數。既然你如此堅持,我們就帶你去享受一下。但是,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要後悔。”石頭說:“當然,當然。”

那位僧人又說:“你的靈性已經被激發,但是你的身體仍然如此粗糙,沒有奇特之處。既然如此,我們只能盡力幫你改造了。現在我要施展大法力,把你變成一塊美麗的玉石,同時讓你縮小到可以佩戴的大小。你可以把它掛在身上或者拿在手裡。” 說完,那位僧人把石頭變成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小巧可愛。

那位僧人拿著美玉,笑著說:“你現在的形狀已經是一個寶貝了。但是你還缺乏實際的價值,我需要在你上面刻上一些文字,讓人們一看就知道你是一件奇物。然後我會帶你去一個昌盛繁華的國家,一個重視文化和禮儀的家族,讓你在那裡安居樂業。”

石頭聽到這些話,喜出望外,問:“我不知道你會賜給我哪些奇特的特性?也不知道你會帶我去什麼地方?請告訴我,讓我不再疑惑。” 那位僧人笑著說:“你不必問,將來你自然會明白。” 說完,他袖起那塊美玉,和那位道士一起飄然而去,消失在遙遠的天際,不知他們去了哪裡。

(二)

經過無數紀元的流轉,穿越了漫長歲月的沙漏,一個自號空空道人的身影在尋求成仙之道的征途中,偶然踏足大荒山之無稽崖下,青埂峰旁。那裡,他的目光忽然被一塊巨石上清晰可辨的文字吸引,那些字句彷彿訴說著歷史的塵埃,記錄著一段段傳奇。

於是,空空道人便駐足,從那石刻的起始處細細品讀。原來這是一部關於天缺未補、幻化凡間的奇談:一位曾被茫茫大士與渺渺真人帶入塵世的靈石,經歷了人間百態、聚散離合、悲歡冷暖,最終所編織的故事。

在故事之後,一首偈語伴隨著深意展露:

無材可去補蒼穹,枉入紅塵許多年。

此係生前身後事,請誰記載作佳傳?

詩後便是這塊靈石墜落塵世之地、投胎轉世之所,並親自歷經的一連串舊日足跡與故事片段。這其中包含了家庭瑣事、閨閣秘聞以及閒情逸致的詩詞作品,或許足以供人消遣解悶;然而,它卻失落了對朝代年紀、地理疆界的詳細記載,使得歷史背景變得模糊而不可考。

於是空空道人對石頭說:“石頭兄,你這一段故事,你自詡有些趣味,所以將它寫在這裡,希望能廣為流傳。但依我看來:第一,故事並無具體朝代和年代可以考證;第二,裡面並沒有賢臣大忠對朝廷有深遠影響或改革社會風俗的政績,只是一些特殊的女子,有的痴情,有的有著小小的才藝和微妙的善行,卻也沒有像班姑和蔡女那樣的德行和能力。我若將它抄錄出去,恐怕不會受到世人的喜愛。”

石頭笑著答:“師傅,您怎麼這麼固執呢!若說沒有朝代可以考證,那麼我們為何不借用漢唐等歷史時期作為背景呢?這有何難呢?我想過的,過去的野史都過於相似,不如我這個不依賴這些套路的版本新奇別緻。我只取其中的事情的經過和道理,又何必拘泥於朝代和年代呢!

再者,市井俗人喜看治世之書者甚少,愛尋趣閒之文者特多。縱觀歷史長河中的野史記載,不乏對君相進行嘲諷誹謗,或是對他人妻女進行不公正的貶低,其中充斥著無盡的奸詐、淫邪與惡劣行徑。更甚的是那些所謂的風月作品,其淫蕩汙穢之程度令人髮指,如同屠戮文字,毒害人心,對那些無辜的孩子造成傷害,同樣無法計數。

至於那些所謂的佳人才子之書,千篇一律,難以擺脫俗套,終究難免沉溺於猥褻氾濫之情,導致篇章中盡是些虛妄如潘安、子建般的美男子,或似西施、卓文君般的絕世佳人。這些作者不過是想借此鋪陳出他們自撰的那些情感詩篇,豔情賦辭,因此捏造男女主角的名字,再添一個小人攪擾二人的純淨愛情,正如戲劇中的丑角一般。

就連書中侍女僕從,一開口便是滿嘴“之乎者也”,不是文藝腔調就是故作高深的哲理。細細品讀之下,便發現處處是矛盾、荒謬至極,與真實生活中的情理完全背道而馳。竟然比不上我半生親眼所見、耳中所聞的幾位女性,她們的故事雖然不一定勝過歷代著作中的人物,但其經歷的本末始終,足以消解憂愁,破除煩悶,偶有幾句俏皮詩歌和俚語,更是能引人捧腹大笑,增添酒席間的趣味。

至於書中所述的離合悲歡、興衰際遇,我都力求追溯其蹤跡,不敢擅自穿鑿附會,唯恐只為吸引讀者目光,反而失去了故事的真摯傳承。

在當今社會,不論是貧窮之人掙扎於生計之憂,或是富貴之軀仍常心懷匱乏。縱使偶得片刻安寧,卻易為慾望所驅,或沉溺於物慾,或糾結於情感,無暇顧及那些充滿智慧與治世之道的珍貴篇章。因此,我這段故事,不求世人讚歎其奇妙,也不強求世人欣然閱讀。只想在世人沉醉於夢幻、飽食安逸之際,能借此消遣一番,難道不是既省力又延年的好事嗎?

相較於那些追逐虛幻的夢想,這樣也免去了口舌是非和腳力奔波的苦楚。再者,也期望能讓世人以新視角審視生活,而非那些牽強附會、忽離忽合的陳詞濫調,滿是才子佳人、曹植、卓文君、紅娘、小玉等老套橋段的舊作。您認為如何?”

空空道人聽石頭這麼說,便考慮了半天,將《石頭記》再次翻閱了一遍。發現,儘管書中的確包含了一些揭露奸佞、批評惡行、懲罰邪惡的內容,但它並非旨在抨擊時事或諷刺社會。相反,當涉及到君主仁慈、臣子忠誠、父親慈愛、兒子孝順等所有與倫理道德相關的部分時,書都是在無盡地頌揚美德和功績,這是其他書籍無法比擬的。雖然書中的主題是關於愛情的,但它僅僅是真實地記錄了事件,並沒有虛假地誇大其詞,也沒有一味地描繪淫蕩的場景或私下訂立的秘密約定。因此,它與時事無關,便從頭至尾抄錄了下來,以供世人欣賞。

從空靈中看到了色彩,由色彩產生了情感,情感又融入了色彩,最後從色彩中悟到了空靈。於是,空空道人將自已的名字改為情僧,並將《石頭記》更名為《情僧錄》。吳玉峰將其題名為《紅樓夢》,而東魯的孔梅溪則將其命名為《風月寶鑑》。後來,曹雪芹在悼紅軒中,用了十年的時間閱讀,進行了五次增刪,編制了目錄,分出了章節,將其命名為《金陵十二釵》,並題下了一句絕句: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最後,脂硯齋在甲戌年再次閱讀並評論,仍然使用《石頭記》這個名字。

這個故事的真相已經明朗,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石頭上究竟刻著怎樣的故事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攻深淵,從無雙三國開始

竹熊大將軍

意外穿越遇見對的人

喜歡水黃連的齊飛揚

文野:退休大佬橫濱再就業日常

氟西泮

無始星辰

落日繁花起

天天刷抖音的我,都刷到了什麼?

古洛

血語錄,開局被鬼娘子纏上

南白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