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昭朝,自孝武王立國,即大位,定都於長樂。取古辭中的“肯青受謝,白日昭之”中的昭為國號,後歷經文、仁二帝這兩位守成之主,那時候又有一眾賢臣輔政,真真是海清河晏,物阜民安。到九傳宣帝,諸王開始強大。自宣王后,朝廷上奸佞當道,上位偏寵幸宦官,國事荒廢,四面蠻夷漸漸蠶食大昭的邊地。

自武王十三傳至於幽王,幽王自即位以來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後人為其列滿二大罪狀,分別是這車大的裝不下那車也大的裝不下。當時國人伐幽王時,列了兩輛車的罪名,後來發現這些罪名也無法囊括其惡。

自即位以來,幽王端的可以稱得上是荒淫無度,三年時間完成了選秀一百二十八場。民間俗語夜夜做新郎這句話,就是幽王自已在與身邊的小宦官閒聊時所述。選秀結束後,大修宮殿無數,並親自為這些宮殿一一起名,您要說這幽王也是個妙人兒,宮殿名字就用這選秀日期命名,宮中小殿的名字也用秀人的名字命名。如此一來,皇后就不樂意了。您問為什麼不樂意?那自已身為正牌老婆住的地方,名字卻是小三的名字,那換誰誰能樂意呢。

皇后素有賢德,勸諫多次,直到有一回,皇后眼看幽王臉色越來越差,皇后勸諫其要以國事為重,不應廢於情慾之中。幽王大怒,下令廢后,並將皇后打入冷宮之中。這不廢不要緊,一廢后就出禍事了。

幽王自即位以來,前朝事務通通不管,一心只想著在後宮聲色犬馬。故此前朝大事由多位大臣聯手接管,其中軍務大事是由忠義公韓明主管。要說這韓明也是一個諂媚人,先皇時男風盛行,這韓明為求升官,竟爬上了上官的床榻,極盡所能服務於上官,一年三升。聽聞先帝喜好男色,竟上密摺於先帝,先帝大喜,將他接於身邊,坐則同席寢則同榻,儼然一副寵妃的架勢。自此韓明官拜大將,封公。

自此事發生後,韓明心中惴惴不安,誤以為幽王要對自已下手,惶惶不可終日。一日,看見籠中之鳥便對幕僚所說自已當前之狀況,幕僚嬉笑不語。韓明大怒,將手中茶杯摔於地,幕僚才不緊不慢的說,“上位自即位以來,大興土木,不修政務,當今百姓無不生恨其人。而皇后素有賢德之名,您在假傳聖旨說要加重賦稅,則大事可成,您趁此時機,何怕不能成大事。”

而後韓明依其計策,果真煽動民意,民眾聞言,果真衝入皇宮,將這無道昏君逼得只得將韓後從冷宮中放出,才能算是了結此事。而這賦稅一事,昏君一聽便大怒,連聲高呼有人要害朕,並連下三道聖旨才算了結此事。

自此事之後,帝后二人更加離心。恰逢此時西邊戎族獻上一女子,此女名喚麗,年方二八,無父無母,卻生的分外妖嬈,朱唇粉面,盡態極妍。幽王一眼相中該女子,當晚便將其納入後宮,真真是“攜手腕鸞入羅幃,含羞帶笑把燈吹。金針刺破桃花蕊,不敢高聲暗叫美。”風流一夜,幽王寵愛更甚。眾人都以為幽王喜歡的是該女子的美,直至幽王醉後才知道幽王最喜歡的竟是該女子的腰,這麗的腰身竟只堪盈盈一握,端的可以稱得上是楚腰纖細。宮中女子又多是跟風之輩,一時間宮中女子極盡所能,只為讓腰身纖細。

時人有詩云:“昭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農夫田中作,已身由復飢。”以此詩來譏諷昭王之荒淫無道。

至此,昭王寵麗更甚,晉其為妃。而麗妃也不知為何生性冷淡,臉上連個笑模樣都沒有。直至一次夜晚,宮中走水,宮人忙拿著火把救火,麗妃臉上才有了點笑模樣。幽王見之,驚為天人,饒是一國之君,也未嘗見過如此美人。幽王想盡辦法,也未嘗見到麗妃臉上出現過一絲笑容,雖然每天賞賜無數,麗妃臉上也沒有出現過一絲笑容。

後經小宦官提醒,幽王認為麗妃喜歡的是火,便與侍從商議在宮中偏僻處放火,在帶麗妃登上高樓賞火景。到放火那天,宮人一把火點在乾草上,恰逢秋季,萬物乾燥,當時又颳起一陣大風,火隨風勢,風助火長,一時之間,宮中無處不著火。只聽得宮中吵吵嚷嚷,哭喊聲、救火聲、提水聲、房屋倒塌聲,宮中人無論年齡大小,身份高低,生病與否,俱在叫嚷,好好一個皇宮,大內肅穆之地,竟如民間菜場一般。

在看麗妃,在這時竟有了笑模樣,幽王大喜過望,直呼光彩照人。幽王作詩曰:“六宮粉黛無顏色,今日方知真絕色。”語畢,房屋轟然倒塌,民眾闖入宮內,大肆搜刮。

幽王有心救火,奈何無一人聽令。只得等火熄了之後,召叢集臣,商議國事。群臣聽聞因由,無論忠奸,紛紛大怒,行廢立之事,將太子扶立為王。國庫空虛,無力重建宮殿,只得舉債於民,又因無力還債,只得將國都由長樂遷由神安。

經由此事,國力愈發低下,雖有有識之士不斷上陳肺腑之言,無奈朝堂上無一人肯聽。諸王不朝,四方不賀,諸蠻夷愈發鯨吞邊土。自此過了二世,到厲王時,恰逢王賀起義,大昭亡於農民軍之手,國祚六百七十二年。

此時天下大亂,諸王、諸軍互相征伐,天下大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洋巨獸

愛吃冬瓜膏的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