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氣與金光的映襯下,一座金碧輝煌的宴會廳映入眼簾。

此刻,這裡聚集了來自不同朝代的孩童們,他們受邀來此,本應是歡樂祥和的氛圍,卻因一位特殊的客人——愛新覺羅·弘曆而產生了微妙的波瀾。

劉徹看著這位身穿藍色錦衣的異族孩童,他那一頭獨特的髮型在眾人中顯得格格不入。

小小的劉徹臉上滿是疑惑,他走到弘曆面前,好奇地打量著這位陌生的朋友。

“你為何與我們不同?”

劉徹稚嫩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也引來了其他孩子的注意。

弘曆有些侷促不安,他沒想到自已的出現會引起這麼大的關注。他試著解釋:

“我…我來自大清,我們那裡的風俗與你們可能有所不同。”

然而,這並沒能平息孩子們的好奇心。趙政走上前來,他盯著弘曆的髮型,忍不住問道:

“你的頭髮為何如此奇怪?在我們秦朝,可從沒見過這樣的髮型。”

弘曆摸了摸自已的後腦勺,那是他們滿族的傳統髮型。他試圖解釋這個髮型的由來和意義,但孩子們卻聽得雲裡霧裡,更加不解。

就在這時,朱棣突然衝了出來,而對於他的行為,李明並沒有阻止,在歷史的記載中,這個時候的朱棣一直是個性格直率、火爆的孩子。

而現在,很顯然,當他看到愛新覺羅·弘曆的那一刻,心中的火焰就被點燃了。

他目光銳利,彷彿要穿透弘曆的藍色錦衣,看清這個異族少年的內心。

“你到底是誰?為什麼會在這裡?”

朱棣的質問聲如驚雷般在宴會廳中響起,瞬間打破了原本和諧的氣氛。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挑釁與不屑,彷彿要用這種方式來捍衛自已的尊嚴和地盤。

弘曆被朱棣的氣勢嚇了一跳,但他很快恢復了鎮定。他正要開口解釋,卻被朱棣打斷:

“別跟我說那些廢話!我只想知道,你一個異族人,有什麼資格站在這裡?”

周圍的孩子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聲此起彼伏。

“朱棣說得沒錯,這個異族人憑什麼來參加我們的聚會?”

“看他那奇怪的打扮,真是讓人不舒服。”

“我們神州大地的人,怎麼能和異族人混在一起呢?”

這些議論聲讓弘曆感到十分尷尬和孤立。他站在那裡,彷彿成了一個眾矢之的。

他的內心充滿了無奈和委屈,但他知道,此時此刻,自已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

朱棣見弘曆沒有回應,更加氣憤了。他衝上前去,一把抓住了弘曆的衣領,惡狠狠地說道:

“你這個異族人,不要以為我們神州大地的人好欺負!我告訴你,這裡不歡迎你!”

朱棣的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周圍孩子們的騷動。

他們紛紛圍了上來,有的好奇地打探著情況,有的則在一旁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朱棣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發這麼大的火?”

“那個異族人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朱棣會這麼生氣?”

“哎呀,你們不知道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朱棣肯定是看他不順眼。”

孩子們的話語中充滿了驚訝和好奇,他們看著朱棣和弘曆的衝突,彷彿在看一場好戲。

而這場戲的主角,正是這兩個身份特殊的孩童。

朱棣的手緊緊地抓著弘曆的衣領,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敵意和挑戰。

而弘曆則保持著冷靜和鎮定,他並沒有反抗或掙扎,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任由朱棣發洩著自已的情緒。

周圍的孩子們見狀,有的開始為朱棣喝彩助威,彷彿是在看一場擂臺賽;而有的則開始勸說朱棣放下手中的弘曆,不要將事情鬧大。

但朱棣彷彿已經失去了理智,他完全沉浸在自已的憤怒中無法自拔。

就在此時,李明走了過來。

剛才朱棣要衝上去的時候,他並沒有立刻制止朱棣的行為,而是靜靜地觀察了一會兒,等到朱棣發洩了一通之後後才開口說道:

“朱棣你先放開他吧。”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棣聽到李明的話後才逐漸恢復了理智,他鬆開了緊抓著弘曆衣領的手,但仍然惡狠狠地盯著他說道:

“你這個異族人最好離我們遠點!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說完他轉身離開了人群中心。

弘曆整理了一下被朱棣弄皺的衣領,深吸了一口氣後說道:

“謝謝大人關心,我沒事。”

他的聲音雖然有些顫抖但卻透露出一種堅強和勇氣。

雖然朱棣撤了回去,但是其他孩子們的議論可並沒有停止,私下裡繼續討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衝突。

“你們說,朱棣為什麼這麼生氣啊?”

李隆基好奇地問道。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覺得這個異族人威脅到了我們的地位吧。”

劉徹猜測道。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他們或許並不完全理解這場衝突的真正原因,但他們都感受到了那種緊張和敵意的氛圍。

他們開始思考,異族人和自已之間是否真的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是否真的有必要對異族人持有如此深的敵意呢?

當然,也有孩子對朱棣的行為表示支援。

“朱棣好樣的!不能讓這些異族人侵入我們的地盤!”

楊廣揮舞著小拳頭,一臉義憤填膺。

“對,我們神州大地的人才是最優秀的,不能讓這些外來人佔了便宜!”

朱祁鎮附和道。

見這些孩童們始終議論不休,李明的眉頭輕皺,他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朝著一直默然不語的趙政使了個眼色,而趙政見狀,知曉了李明的意思,便輕聲說道:

“大家先靜靜,我看大人有話要說。”

周圍的孩子們聞言也逐漸停下了討論,他們或許對這場衝突還心存疑惑和不解,但也知道再繼續議論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於是紛紛安靜下來看著李明,也是這次相聚的發起者。

而李明,見趙政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已的意思,心中很是滿意,沒想到趙政年紀輕輕,就有這般悟性,不愧是往後做出了那番大功績的人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小才子

自詡

軍閥之南征天下

木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