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臣踴躍發言,真知灼見,每人明年的俸祿加一石。”

“日後上朝,大家還需要繼續發揚!”

朱高熾,朗聲說道。

當然,官員們,並未胡說八道,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令大明開始丈量土地,如今是洪武二十六年,真的就是剛剛丈量完畢。

再下令丈量土地,的確有點浪費人力!

雖然官員們在抗拒丈量土地,說明他們有可能私下又開闢了不少荒地佔為已有。

但是,這樣一來,相應的,每個人麾下的土地上報的少了,到時候給他們派發的奴隸也自然會少。

沒有道理非要多給他們派發奴隸!

留著奴隸替朝廷挖礦,更好!

先前戶部尚書唯唯諾諾不敢說話的樣子,的確不是一個大臣該有的作風。

在朱元璋的手裡,官員們,一個個膽戰心驚的,不敢說話,說不定哪句話說錯了,就會被老朱記住,然後宰了他。

朝堂上完全由老朱一個人控場。

雖然這是高度中央集權,可一旦皇帝犯錯,那將是大明的災難。

所以,必須從現在抓起,開始實行官員俸祿的獎勵制度!

“啊?”

所有人懵了。

就連老朱都是一臉不可思議的望著朱高熾。

“天吶,我沒聽錯吧!”

“太子竟然給我們漲俸祿了?”

“我這是在做夢嗎?”

群臣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聲的嘀咕著。

“太……子……剛才說的是真的嗎?”

徐增壽,怯生生的問道。

不敢信,老朱手裡苦日子過習慣了,突然加俸祿,有點讓他不知所措了!

雖然只有一石。

但老朱可從來沒有給他們增加過。

如今太子已經給大家漲了五倍固定的俸祿了,還有額外的賞賜,這是他沒想到的。

“當然是真的!”

“諸位愛卿忠勇執言,實乃我大明之福!”

“不過,這增加的俸祿,僅僅是明年俸祿,從現在開始,大家在任上有了功績便可獲得獎勵!”

“在朝堂上踴躍發言,說的對,說的好,利於我大明國策的言語,也可獲得獎勵。”

“等到年底,會以績效的形式,為大家發放俸祿!”

朱高熾點點頭,說道!

“太子英明!”

“太子英明!”

群臣一聽瞬間激動起來了。

以前大家在任上,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畢竟有了功不一定獎勵,但是有了過,那一旦被老朱知道就會懲罰,說不定就是腦袋搬家。

可如今,只要大家以後好好表現,那就可以得到獎勵,雖然這次僅僅只有一石。

但一年那麼漫長,三百多天,一天建言獻策一條,一年下來,那也俸祿能夠多增加三百多石。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

若不是朱元璋還在上面坐著,大家都快手舞足蹈的歡慶了!

“胡鬧!”

“身為官員,理當為百姓分憂解難,怎麼可以以此來獲得獎勵呢?”

“這如何配當父母官?”

“咱每日勤勤懇懇的處理朝政,不都是為了大明百姓嗎?”

“你此舉,豈不是讓官員們都盯著獎勵去了?這有失為官之本!”

“你簡直就是禍亂咱大明朝堂!”

朱元璋,當即大怒道。

在他認知中,當官,就是要清官,不能貪,處理政事就應該剛正不阿,公私分明。

這樣的官才叫官。

否則為了獎勵,那這樣的官還是官嗎?這和無利不起早的商人有什麼區別!

“對,為官之本,理當為民分憂解難。”

“可你為何會給朱家子孫定下那麼高的俸祿,而且皇室宗親世襲制,俸祿比官員高那麼多呢?”

“你身為一個皇帝,都有自已的私心,你自已都不是聖人,無法做到真正的清明!”

“那麼請問,這天下的聖人有幾個呢?”

“官員們也是人,他們也要吃飯,也有自已的孩子,也想為自已的後代考慮難道不應該嗎?”

朱高熾,反問道。

“你巧舌如簧,你如此鼓勵百官建言獻策,那人云亦云,長此以往如何了得!”

“你不要總拿咱來說事情,就事論事!”

朱元璋,怒道。

這個鱉孫,一說話,就挑他給皇室宗親定下高俸祿的刺兒。

“你急什麼,我話還沒說完呢,你急個屁啊,好好聽著!”

“首先,我說過,要給官員定政績獎懲制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了過錯自然要罰!”

“那做的好事,就不應該獎勵?就成了官員們理當應該的嗎?”

“獎罰分明,才是我大明的朝堂風氣,而不是擔心過錯,就不願意開口。”

“制定國策的時候,官員說的對,有利於民,自然要獎勵,說的不對,可以不採納,但也不應該處罰!”

“反之,在任政績上,亦是如此,突出政績者,雖然可以升官,但同樣為了鼓勵官員們,也要獎勵俸祿,畢竟官職並不是一直空缺的,有官員做出了政績,但是上面的官員同樣是廉潔奉公!”

“這就會導致職位並沒有空缺。”

“那這些官員,不應該給他們獎勵嗎?”

“還有,朝堂上,你看看你執政的生涯,誰敢諫言,但凡你覺得對的,誰敢廢話。”

“論政事,論軍事,你老朱沒的說,無可挑剔,可你對大明經濟懂嗎?”

“你整出來的大明寶鈔,弄得大明經濟一塌糊塗的,百姓都開始以物易物了,你還要剛愎自用,甚至強迫百姓繼續使用大明寶鈔,你這就叫為百姓好嗎?”

“群臣誰敢多言?說你的國策不行?”

“難道不應該鼓勵群臣積極的建言獻策嗎?”

“你都認為我制定的國策有些不對,你怎麼就覺得你制定的國策完全是對的?”

“只有獎勵,才會迸發出更多的意見,讓我大明蒸蒸日上!”

“那有能力的官員,真正為民的官員,就必須獎勵他,讓他的俸祿高於其他官員,讓其他官員羨慕,望塵莫及!”

“這是他應該得到的,反而是那些庸官,懶官,無能之官,憑什麼領到的俸祿和清官,有能力的官員一樣?”

“我大明官場理當是能者俸祿高,為民者俸祿高!而不是沆瀣一氣,當了官就躺平了,反正俸祿就那麼多,幹不幹也照樣有俸祿!”

朱高熾,高聲說道。

必須要讓官員們,捲起來。

內卷雖然不是很好,但不得不說,內捲起來,獎懲制度的實行,國力提升的很快。

只有捲起來,各種惠民制度,各種國策才會迸發出來。

否則死水一潭,全靠皇帝以及一小部分人撐著,一旦有皇帝,權臣犯錯,那將是災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第一莽夫

新人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