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整天疑神疑鬼的!”

“你要敢於直面自已的曾經。”

“別人說你是乞丐,你就覺得丟人現眼?”

“你怎麼就不尋思一下,你是唯一一個從乞丐逆襲當了皇帝的人!”

“歷朝歷代,有幾個皇帝是從乞丐崛起的。漢高祖劉邦,好歹人家家裡能夠捐個亭長噹噹呢,人家好歹還能吃飽飯呢!”

“高歡一個窮小子,雖然一手打造出來北齊王朝,可他統一華夏大地了嗎?統一山河了嗎?”

“你不丟人,知道嗎?”

“反而你應該覺得很自豪,多少農民起義都最後都被權貴竊取了勝利的果實。”

“你,朱元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功了!而且起步比任何開國君主都差!”

“叫你朱重八怎麼了,咱朱重八從乞丐當皇帝了,試問還有誰?”

“你那開局一個碗的待遇,放在別的開國君主的身上,他們都不知道咋辦!”

朱高熾,看著朱元璋氣的說不出來話的樣子,沉聲道。

老朱這個小農思想,總是覺得別人看不起他,殊不知,那特麼是天花板的人物,誰說起來,不得給老朱樹個大拇指。

就老朱自已覺得丟人!

“你這麼說,百姓天天喊咱朱重八,喊咱乞丐,咱還天天傻呵呵的笑嗎?”

朱元璋,神情明顯緩和了不少,不過卻依舊覺得有點膈應。

明明聽著朱高熾的話,是在誇他,可怎麼越聽越不對勁兒。

“那你天天讓百姓憋著,誰也不敢說,大家心裡就不知道了?”

“人家嘴上不說,心裡唸叨你,你不讓百姓過好日子,大家嘴上不罵你,心裡還不能罵你啊?”

“有這個疑神疑鬼,胡亂猜忌的精力,多勤於政事,多抓幾個貪官,百姓人人都說你好。”

“百姓都說,哎這個皇帝真不錯,不愧是乞丐起家的皇帝,對咱百姓真心好!誰敢造老朱的反,咱第一個不同意!”

朱高熾,回道。

“巧舌如簧!咱不跟你論這個!”

朱元璋心中美滋滋的,但依舊是繃著一張臉。

“咱就跟你說,一旦藩王,官員,以及一些豪強因為你這個國策,大賺特賺!”

“雖然大部分是朝廷的,但朝廷的花費可不小。”

“而這些人卻是沒有太多的花費之地,長久以往,這些人財產越來越多,富可敵國了。”

“難保不會有些人生出造反的心思。”

“這個你不可否認吧!”

“他們招兵買馬,蓄養奴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算是百姓不願意,可他們手中的奴隸越來越多,百姓就算不想跟著造反,到時候也由不得百姓了。”

朱元璋,沉聲道。

“奧,你就可勁兒允許讓他們養奴隸啊!”

“讓他們一人養一百萬奴隸啊?”

“蠻夷之地有那麼多人嗎?”

“首先大部分蠻夷之人,是負責在當地挖礦,耕種,源源不斷的為我大明輸送錢財,糧食!”

“其次,每一個進入我大明朝的奴隸,都要登記造冊。”

“這不單單是防止造反,更是萬一誰家縱容奴隸打死我大明百姓,當地官府也能夠有跡可循。”

“還有,我之前在開海的國策上,已經說過了!”

“奴隸不得在大明朝繁衍後代,一旦懷孕,立斬無赦!”

“主人家,膽敢隱瞞,一旦發現,誅十族!”

“另外,這些抓來的奴隸,全部用來挖礦,耕田,從事重體力活。”

“挖礦,首先是以朝廷為主導,嚴格管控,嚴禁私人開採。”

“用來耕田的話,朝廷要丈量土地編制魚鱗圖冊,要知道各地豪紳手中有多少土地,從而在合理的範圍上,允許他們養多少奴隸。”

“奴隸並不是無限制的,想養多少養多少。”

“就算是分紅,也都是以金銀之物為主,不是是奴隸為主,只不過同樣數量的奴隸,這些出資的人,有資格挑選健壯一點的奴隸。”

“所以,到底進入大明朝多少奴隸,這是朝廷說了算的,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朱高熾沉聲道。

某黑的例子,就在眼前,所以用可以用,但是絕對不能允許他們繁衍。

只不過丈量土地的阻力很大,這就需要用鐵血手段了。

畢竟這年頭,不單單是地方豪強,就連大部分官員,也都喜歡圈地。

時間一久,私人手中的田地多了起來,不單單逃避大額稅收,更是加劇了土地兼併。

涉及到了土地兼併,那就毫無疑問形成了官逼民反的現象。

“啟稟太子,我大明剛剛執行完丈量土地,若再丈量土地,只怕是勞民傷財!”

黃子澄站了出來,高聲喊道。

如今朱允炆被廢,他還想著為朱允炆出口氣。

雖然以他目前的力量無法撼動朱棣,朱高熾。

但聽到朱高熾這等不切實際的國策,他毅然決然的站出來抨擊朱高熾!

“是啊,太子,剛剛丈量過,那就沒有必要再丈量吧!”

“這丈量一次,少說要用七八年的時間!”

“如今理當是儘快練兵,造船,攻伐倭國,伐蠻夷之地,以及拿下元朝餘孽!”

秦王,第一時間站了出來,說道。

“是啊,太子,丈量土地太過浪費時間,浪費民力!”

“如今剛丈量過,再丈量的話,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啊!”

“……”

一時間,群臣紛紛站了出來,高聲喊道。

“啊,對!”

“咱前些日子,剛剛丈量結束,土地剛剛登記造冊完畢!”

朱元璋,亦是開口道。

再丈量一次,多少有點不合適了。

“嗬!”

朱高熾,心中冷哼一聲。

看著群臣這反應。

心中如同明鏡一樣。

果然,大明朝,幾乎整個朝堂都在貪汙。

看看這,他和老朱吵國策的時候,這些人屁都不敢放一個。

一遇到要丈量土地,紛紛跳了出來。

若是之前丈量的時候,如實上報的話,怕是這個時候再丈量的話,這些人也不會反對。

反而現在反對的聲音這麼大,一看一個個之前就隱瞞了不少。

群臣越是恐懼丈量土地,那就越是要丈量土地。

定會有很大的驚喜發生。

再說了,丈量土地,只不過是前奏罷了,若不丈量,那如何攤丁入畝!

現在制定的國策只不過是毛毛雨,這才哪和哪,還沒到傷筋動骨的時候呢!

給他們漲了俸祿,謀了福利,也該他們出出血了。

朝廷的好處,豈是那麼輕易就拿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啟帝國之創世

莫問道